陽光灑下,玫紅的勒杜鵑在陽光下染上幾分明黃,稀釋了秋日的寒意。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經歷了許多風雨,勒杜鵑就是深圳過去與現在的見證者。
青磚黛瓦烏牆,小巷口有賣糖葫蘆的人,門前木製花閣窗篩下一地日光。不知道的人以為這裡是西遞宏村或北京胡同,其實這裡是深圳大鵬所城。誰說深圳沒有歷史?這裡是明代海防重鎮,為了防範倭寇而設立,至今還有高氏將軍府遺址。鮮紅的勒杜鵑在巷口開放,像官兵頭上的帽纓,她是否也見證過過去這裡的刀光劍影?
遠望勒杜鵑像玫紅的輕紗,近看像在東湖麗苑門口守望的少女。東湖麗苑,這裡是全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當時國內有很多質疑的聲音,甚至有人認為這是「租界」的重演。有很多思想保守的中央領導過來就搖頭,說:「深圳已經變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已經見不到了。」但是深圳沒有理會那些質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埋頭苦幹。正如勒杜鵑的花語——奮力拼搏,銳意進取。正是這種「墾荒牛」的精神造就了今天的深圳。
牆上有著鮮豔浮誇的噴漆彩繪,牆角一盆勒杜鵑悠然的坐著,一兩隻貓懶散的曬著太陽。這裡是大芬油畫村。誰說深圳是文化荒漠?大芬油畫村是全國最大的油畫村,也是世界重要的油畫交易中心。2005年前後,歐美70%的油畫來自中國,而80%的油畫來自大芬。畫廊裡窗玻璃的彩繪,咖啡廳鋼琴上的陶器藝術品,畫有卡通圖案的井蓋,大芬美術館......在大芬,處處都能感到藝術的氣息,處處都有美的存在。
晴朗的藍天仿佛被擦洗過般一塵不染,矢車菊藍的天幕下有一座與周圍格格不入的白房子,旁邊有勒杜鵑做點綴。這事東江縱隊指揮部舊址。東江縱隊是活躍在珠三角一帶的抗日遊擊隊,被朱德和新四軍,八路軍,瓊崖縱隊並稱為中國抗日的中流砥柱。它在抗日期間經歷過大小戰鬥1400餘次,殲滅日偽軍9000餘人。可惜現在很少有人知道這支部隊。過去的先烈不該被遺忘。勿忘國恥,珍惜和平歲月。今天深圳所發生的變化,是否超出了過去先烈的想像?
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日新月異,在這四十年間發生了滄海桑田的巨變。憶往昔,崢嶸歲月,警鐘長鳴。看當今,欣欣向榮,國泰民安。勒杜鵑花開不敗,相信深圳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