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不要有任何僥倖心理!(深度好文)

2020-12-12 人生智慧全解讀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往往是從避免這種負面心理開始的,你有嗎?這種心理就是僥倖心理!成年人的世界,不要有任何僥倖心理!

僥倖心理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也是一種成年人不應該有幼稚心理,它是指妄圖通過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意外。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僥倖心理,一些失敗的成年人也不例外。比如,他們明明知道自己的一些習慣不好,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卻總是心存僥倖,認為不會那麼巧,倒黴的事就正好發生在自己身上。最常見的一個例子就是,身體上有點不舒服,總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於是就一直拖著不去看醫生,等到最後病情難以忍受了才跑到醫院,卻發現小病已經轉化成了大病,這才後悔不迭。

著名哲學家狄德羅曾說過:「人生最大的錯誤,往往就是由僥倖引誘我們犯下的,當我們犯下不可饒恕、無從寬釋的錯誤之後,僥倖隱匿得無影無蹤。而我們下一個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它又光臨了」。我們應該看到,從某種意義上講,僥倖心理是導致大多數失敗的條件、誘因、根源。

你看,生活中有些人在開車過馬路時,明明是綠燈亮了不能過,可一看沒有交警,或沒有監控,就踩一腳油門直接闖過去,僥倖地以為不會出事,殊不知,有多少家破人亡的車禍事故都源於違反交通規則。

你再看,有的物業的保安當值時擅離職守,僥倖地認為小區平常都很安全,自己離開一會沒有什麼事情,以至於當人為事故發生時,無法及時採取防範措施,導致業主蒙受重大財產損失,自己也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像這樣因為僥倖心理而導致災禍的例子,在生活中可謂數不勝數。

僥倖心理是人人都會有的,只是那些真正成熟的成年人才會避免這種心理,他們更加看重靠實幹取得的成就;而那些僥倖到心存投機的人,則很容易相信自己的運氣,所以,往往也容易出現大的失誤甚至失敗。

成年人的世界,一旦無法控制自己的對僥倖心理的依賴,便會產生一種嚴重的拖延,使違背常態的事情在拖延下不斷加速,從而導致失敗乃至災難不可避免的發生。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商人,在市場上擺攤賣貨,有一個僕人給他幫忙。

這一天,商人的生意很好,貨物在早上就都賣了出去,兜裡塞滿了金銀。他心滿意足,決定回家休息,他把裝金銀的布兜放到馬背上,然後騎著馬回家,僕人在後面跟著。

中午,他和僕人來到一個賣酒食的小店,準備休息一會之後繼續趕路。

這時,僕人把馬牽到他的面前說:「主人,馬的後掌蹄鐵上掉了一隻釘子,是不是找個人釘好了再走?」

商人連看一眼都沒看,就說:「別管它!我們只剩下七個小時的路程就能到家了,這馬蹄鐵不可能掉下來,我急著趕路呢!還是回家後再修吧。」

還剩四個小時就要到家的時候,僕人喊住了他,說:「主人,馬左後腳上的蹄鐵已經掉了,我們先停下來,牽它去重新打個馬掌吧?」

商人答:「馬上就到家了,應該問題不大。回家再修!」

說完,他催促著僕人繼續趕路,沒走半個鐘頭,馬便開始一拐一拐的,開始跛了起來。過了一個小時,馬終於走不動了,它的腿折斷了。

無奈的商人只好將馬留下,把背包解下來,一步一步地往家裡趕。直到深夜,才回到家裡。

他進門就對妻子說:「真是倒黴透了!就怪那隻該死的釘子。」

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說的也是一個商人。不過這個商人是在趕路時馬馱子歪了,因為,馬背上馱著瓷器,所以有人對他說,他的馬馱子歪了,應該儘快扶正。可是他一直說「等一會兒再說」,最後,馱子從馬背上掉下來,全部瓷器都摔碎了。

兩個類似的故事,說的其實都是一個道理,心存僥倖都會導致無可收拾的悲劇!

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小時不補,大了要一尺五。」意思是說。衣服破了假如不儘快縫補,洞大了就要花更大的本錢。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防微杜漸,最好是防患於未然。特別是已經發現險情的時候,更要馬上搶險,不要抱著僥倖心理,一拖再拖。很多事故之所以發生,都是這種僥倖心理所導致的拖延造成的。

總之,成年人的世界,不管是什麼事情,都不應該抱著僥倖的心態,事情的發展和變化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去運行的。如果我們沒有掌握這種規律,就應該盡力去研究,而不是把一切都交給運氣。(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不要存僥倖心理,是你這輩子最大的僥倖
    就算不是對的路,但一定是有用的路。2、不要在生氣、傷心的時候做出決定。生氣、傷心的時候,這是最不理智的時候,也許會只是一句狠話,可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3、不要在最感動時做出承諾。情感容易遮蔽理智,所以不要在情緒波動的時候做出大的承諾。4、不要自己做出決定的後,把責任推給別人。作為一個成年人,要有自己的擔當。做出決定以後,如果真的是自己的決定導致不好的結果,那自己就要擔起責任。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 僥倖心理危害有多深?深度認知
    在聽了這個事情之後,我沉默了許久,然後最先想到的就是「僥倖」。在大多數人眼裡的理想生活,就是家人健康,生活和樂。但現實就是現實,可能不會如你所願,很多東西總是在你意料之外。不要總想著自己的身後有支柱,不去思考未來。少一點僥倖,也許她的生活不會到這樣。
  • 蘇評│戰「疫」絕不能抱有任何僥倖心理
    但現實生活中就有那麼一些人,凡事都喜歡抱有僥倖心理,總認為疫情離自己很遠,太陽出來了出去散個步,親朋來了一起吃頓飯,出門時口罩隨意戴不戴……這種與己無關的僥倖心理,無形中給當前的疫情防控帶來了很大的隱憂。什麼是僥倖心理?僥倖心理就是無視事物本身的性質,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和規則,想根據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惡去行事的行為心理。
  • 職場工作,不要讓「你以為」害了你,僥倖心理要不得
    小杜是一家檢測公司的實驗員,負責對採樣樣本進行分析處理,有一次在進行數據校準的時候他發現有一些測量數據與之前存在一些差異,多次校準結果仍然相同。同事告訴他,這些小差異有可能會對樣本結果有影響,雖然暫時找不出問題的根源,但是最好多測試幾次,否則一旦真有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 【地評線】錢江潮評:疫情面前,不能有僥倖心理
    破除僥倖心理,要及時幹預「司空見慣」的現象。雖然防疫工作全社會矚目,但仍有個別地方、個別部門和個別人對疫情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認識,對於一些不符合防疫要求的行為「司空見慣」,依然我行我素。這些「司空見慣」現象存在的根源是僥倖,不僅是對傳染病防治規律的無知,更是對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漠視。  破除僥倖心理,要迅速轉變「獨善其身」的心態。一旦疫情蔓延,誰都無法獨善其身。這種僥倖心理的背後,不僅有「與我無關」、「我不會那麼倒黴」等心態作祟,還有社會對傳染病傳播規律認知缺乏、防禦準備不足等客觀原因存在。
  • 消除僥倖心理
    消除僥倖心理 2020-02-07 14:59:11 參與互動   消除僥倖心理(人民論壇)
  • 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一、相信因果,不要心存僥倖佛陀在《增支部》中說:「諸比庫,無有此事,絕不可能,若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能產生可愛、可樂、可意的果報,無有此事!」這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以一切都早已註定了因果之間的關係。
  • 做人做事別存僥倖心理
    我們都是有僥倖心理的可憐人,儘管現實已經發在眼前,儘管我們自己心知肚明,但還是會心存僥倖心理,願意為了自己的欲望搏一搏。所以,當我們知道自己淪為備胎的時候,我們還是會給花心大蘿蔔們主動獻殷勤,甚至投懷送抱。
  • 人,不能抱有僥倖的心理
    這世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犯錯甚至是犯罪。難道他們不知道他們所做的事情帶來的後果嗎?當然他們也是知道的。只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抱有的是僥倖的心理,覺得自己不至於那麼倒黴就東窗事發。但是,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 巫山:繃緊安全弦,決不能有任何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
    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理念,清醒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把安全生產工作抓好抓實,決不能有任何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在同心村泰興源煤礦,李春奎檢查了關閉煤礦各井口密封、井口標識、舉報電話等情況。
  • 2021年慄子提醒考中級職稱不要存在僥倖心理,臨時抱佛腳沒用
    總結下最近聽到做多關於湖南中級職稱考試一些學員的心態,慄子,有不考的嗎, 慄子,有替換的人嗎。 慄子,我想放棄了。 慄子,我做了題庫就能過, 慄子只有一個星期不到考試了, 有什麼方法現在複習就能過。
  • 鄭州又現瞞報輸入女,僥倖心理是病毒催化劑,心無敬畏害人終害己
    一、對於「僥倖心理」,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鄭州這兩例瞞報病例,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增加多少感染率,增添多少防控工作量,嚴重的話會讓這麼多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功虧一簣嗎?我確定,作為成年人他們都是知道的。那為什麼他們最後還是選擇了撒謊、瞞報?
  • 論僥倖心理的重要性
    從小到大的故事也講述著:抱著這種心理的人,總是到最後敗得一塌糊塗。勤勞的人得到豐盛的回報。懶惰的人一無所有。綜上,好像一直在說僥倖心理的確是錯誤的想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何來害物重要之說?其實,筆者在這裡說:是在日常生活中,當你有僥倖心理的時候,生活可能會過得更好,和順利。
  • 成年人的世界,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哪怕是手足
    老公兄弟姐妹很多,但他和這個姐姐感情最好,他們年齡相差很小,從小一起玩到大,姐姐從小對他的好是刻在他心裡的,他們在一起說的最多的也是小時候的故事,說到動情處,兩個人是又哭又笑。這幾年實體店的生意不好做,姐姐和姐夫幹得很辛苦,前年姐姐說是資金周轉有困難,向我們借了六萬元錢,說是周轉過來就還,我們覺得反正我們家也沒事,就告訴姐姐啥時候有了啥時候還。
  • 人的僥倖心理到底有多可怕?「大部分人都有的一面」
    所謂僥倖心理的人,自認為自己的行為可以「神不知鬼不覺」,這種瘋狂的心理可以讓一個人喪心病狂,因為失去對自然,生命的敬畏,他可以僥倖到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人。其實但凡做出這種事的人就像網絡上那些無數有著僥倖心理的人一樣,他們以為他們的行為天衣無縫,無人能知?當某一天真相大白時我相信他們最恨的人是自己,他們自以為是的僥倖心理恰巧就是致命的因素。那些貪汙的人,那些勾引別人老公老婆的人,那些小偷小摸的人,都抱有僥倖心理。
  • 別讓你的僥倖心理害了你
    我有一個同事之前拼夕夕砍價,因為看到了免費拿就開始發動自己的朋友圈是砍價,找了四十多個人去砍價,最終一無所獲,從此對拼多多傷心欲絕。心理學上叫僥倖心理,僥倖心理,就是無視事物本身的性質,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違反那些為了維護事物發展而制定的規則,想根據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惡來行事就能使事物按著自己的願望發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結果。現實社會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僥倖心理。
  • 今年家電市場三種心理絕對不能有:僥倖、投機與死守
    對此家電圈提醒所有家電廠商,面對2020年的市場競爭,不管外部的經濟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產業環境如何變化,下面三種心理絕對不能有。一是:僥倖心理至今,仍然有不少的家電廠商,面對一線市場持續多變的局面,以及消費需求異常複雜的變化,抱有一定的僥倖心理。
  • 「被當媽」措手不及,孕前毫無準備壞處多,避孕最忌諱僥倖心理
    ▌心理準備如果想要一個健康的寶寶,夫妻雙方首先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不要積攢過多的壓力,很多人往往備孕不成功的原因都是精神因素所致。避孕忌諱僥倖心理當你還沒有做好當媽媽的心理和生理準備時,就要做好避孕措施,不過很多人在避孕這個問題上存在很多僥倖心理,認為偶爾爽快一次不會有事,往往就會釀成大禍。
  • 十年禁漁,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伸手必被捉
    根據現場的初步綜合判斷,這個爆炸物很有可能用於在他們把網下好以後,進行炸魚作業的主要工具。目前,貢井區警方、農業農村局已經立案進行調查。在此我們也呼籲逃逸的兩名男子及時的公安部門投案自首,減輕罪責,爭取寬大處理。也希望廣大群眾為警方提供這兩名男子的信息。
  • 還是僥倖心理在作怪!
    還是僥倖心理在作怪!交通法規要遵守,自作聰明不可有證件合法是前提,以假亂真不可取安全出行最重要,知法犯法不可以駕駛員李某覺得被朋友「坑了」但是實際上還是自己的「僥倖心理」在作怪明知自己「酒駕」不可為而為之明知駕駛證暫扣還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