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1日,國際乒聯在德國世乒賽開幕前夕,在官方公開了一則張繼科訓練的視頻,並附上簡介:「有見過比這更快速度的球嗎?」此視頻一出,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反響,日媒介紹,中國隊的訓練場景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教練發出的球速度太快了,眼睛根本無法跟得上球速,根據統計,13秒28的記球時間裡,約平均每秒兩球,左右上下,回了一球第二球已經追到身邊。張繼科反應非常靈敏,應對各種球遊刃有餘。日本網友說,比看雜技還驚險,如同看科幻片一樣不真實。
正是這樣的魔鬼式訓練成就了張繼科,成就了445天最快大滿貫的他。撕衣、踢擋板,人稱霸氣藏獒;寫詩、唱歌、做飯,張繼科既有顏值又有個性。在被稱為桌球王國的中國一直都不缺少桌球運動員,層層選拔的過程也是極為殘酷的,張繼科說國家隊只有三個人能夠參加比賽,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張繼科的父親張傳銘是青島第二體育場的少兒桌球教練,也是張繼科職業生涯的啟蒙教練。張繼科剛出生時,哭聲特別大,父親就說這證明孩子的肺活量好,適合搞體育。張繼科小時候還沒完全學會走路,就開始跑,母親說兒子從來不一步步往前蹭,什麼都搶在前面,摔倒了,父母也不扶他,而是讓他自己爬起來。
在張繼科四歲的時候,父親開始讓他學足球,後來看到兒子在桌球上有一定天賦,就讓他改學桌球了,那時候的張繼科個子很小,夠不到球桌,父親就給他支一個臺子,讓他站在上面打,球拍還沒拿穩,張繼科就已經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了。
張繼科開始學桌球後,父母總吵架,矛盾點就是父親在張繼科練不好球的時候,就用「武力」解決。張繼科從小個性就特別要強,他認準的事誰都攔不住,年齡小時父親嚇唬他兩下子還聽,後來越來越有主意,根本不容商量。八九歲的時候,父親問他偶像是誰,他說沒有偶像,要讓別人拿自己當偶像。
張繼科的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是出了名地「兇」,其實不是不心疼兒子,他父親說張繼科真的沒有童年,除了完不成訓練計劃外,他沒有為別的事挨過打。張繼科每天在學校練完球後,父母還要親自給他加練。有時候張繼科累得吃著飯就在飯桌上睡著了。
父親對張繼科的訓練方式是多球訓練,訓練強度非常大,張繼科的「法定假期」是每年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其他時候都要和父親一起練球。訓練課練得不好,就跟在父親的自行車後面跑步回家,路程有兩公裡。張繼科小的時候特別怕父親,都不敢跟父親說話,他有什麼事想問爸爸,都不敢直接去問,而是讓母親轉達給父親。
張繼科11歲的時候,父親意識到這一年對於張繼科來說非常關鍵,這意味著他是否能夠進人專業隊,自己已經和兒子保證過,一定會把他送進專業隊。那時,在國企上班的父親就申請了停薪留職。他想要自己開一個桌球學校,他一個人擔任校長、會計、教練、大廚、宿管和後勤,幹得非常辛苦,就是想賺錢供張繼科去參加比賽。張繼科參加比賽需要很多的路費和食宿費,他要給兒子攢下很多打比賽時需要的錢。
張繼科完成了父親給他規定的所有目標,成功進入了國家隊,父親非常開心。可是沒想到張繼科又被國家隊退回了省隊,父親的頭髮急白了,晚上只能靠喝酒才能睡得著。那時的張繼科也有了想放棄的想法,他給父親發簡訊:「爸,我不打了。」因為當時的教練當著所有隊員的面罵了張繼科,讓他覺得很沒面子。父親安慰兒子說:「你爸爸當教練那麼多年,我知道教練是怎麼想的,罵你是看你還有希望。」父親就這樣幫助張繼科解開了心結。
後來張繼科終於重返國家隊。2011年第51屆鹿特丹世乒賽,張繼科奪得男單冠軍,激動的他將自己的球衣撕成了兩半。2011年巴黎世界盃他再次奪得單打冠軍,成為繼佩爾森、孔令輝之後第三個同一年包攬世乒賽和世界盃冠軍的人。2012年倫敦奧運會桌球男單決賽時,張繼科以4:1戰勝王皓奪冠,他實現了世錦賽、世界盃、奧運會三項冠軍的大滿貫,成為繼劉國梁和孔令輝之後第三位大滿貫選手。
獲得驕人戰績,從來都不是一夜成名,在這之前要付出十年甚至幾十年的辛勤汗水,體育競技更是這樣,每一天都有新的黑馬誕生,每一天都有新的紀錄產生,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只能永遠不斷地挑戰自我,挑戰極限。張繼科的每一次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堅持不懈拼來的,無數的汗水換來的,他的腰傷很嚴重,他說左邊天生裂,右邊是練裂了。2004年,當記者問到張繼科:「爸爸總是揍你,對你那麼嚴格,你都沒什麼童年,你怨不怨爸爸?」張繼科正在封閉訓練,聽到後立刻搖頭:「沒有爸爸教我打球,我怎麼能去世界各地那麼多國家?」每當父親想起兒子的回答,總會紅了眼眶。
培養一個世界冠軍要承受多少艱辛,成為一個奧運冠軍要付出多少努力,張繼科和父親心裡是最清楚的。別人只看到了張繼科在賽場上接連獲得勝利,只看到了那一幕幕輝煌的時刻,卻不知他常年無休止地刻苦訓練,以及父親和母親在背後給他的巨大力量。
想要獲取成功,人生沒有僥倖的機會,存在僥倖心理,只會害了你自己,覺得自己偷偷懶兒,沒人發現的,其實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人生沒有偶然,無論你身處在哪裡,身處什麼樣的位置,你都應該踏踏實實地努力。最笨拙的方法,看似傻傻地堅持,往往才會最快到達成功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