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西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市比賽場館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十四運賽事場地西安地區共計有25個場館、3個配套設施(西安全運村、賽事指揮中心、主新聞中心)、1條馬拉松賽道。其中,西安市承擔建設任務11個,包括8個場館、2個配套設施(西安全運村和主新聞中心)和1條馬拉松賽道。截至目前,8個場館(場地)已全部提前竣工,並進入驗收階段。全運村78棟高層已全部封頂,計劃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馬拉松賽道已確定路線,正在按程序報審。主新聞中心已經完成初步設計,計劃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同時,全力加快場館周邊配套設施建設,儘快完成場館周邊剩餘29條道路、2個交通節點、4個電力工程、5個供水熱力工程、3個新建橋隧項目和5個市政提升及排水管網改造、8個夜景亮化、22個園林綠化提升等項目建設。
2021年,第十四屆全運會將在陝西舉行,西安作為「十四運」開閉幕式和部分重要賽事的舉辦城市,將擔任重要角色,這座千年古都每一天也都在發生著變化。
一場國家級體育盛會,給一座城市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短期的舉城狂歡,更重要的是給城市基礎設施帶來了難得的機遇,而這些基礎設施最終都將惠及廣大市民。
為了按時、保質完成十四運各項建設任務,西安有上萬名建設者冒酷暑、戰嚴寒堅守在建設一線。12月10日,華商報記者以中鐵隧道局「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工程項目」經理助理的身份,進入一線工地,親身體驗一線建設者們的奮戰。
忙碌:擔任項目經理助理的一天
6:00 參加班前安全講話
12月10日清晨6時,華商報記者來到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國際港務區向東路下穿灞河連通灞浦三路隧道工程項目部,換好工裝戴好安全帽,參加由項目部負責人安三虔主持的每日工人班前安全講話。
安三虔介紹,該項目施工線路較長,且與十四運其他項目施工單位交織在一起,一些區域路段施工單位多達5家,地面上施工機械、車輛來回穿梭,地面下還有地鐵盾構機在工作,所以安全非常重要,必須時刻緊繃安全弦。
6:25 檢查裝備通報問題
安三虔介紹,向東路下穿灞河連通灞浦三路隧道工程項目是十四運重要的配套市政道路工程,為了給後續裝修、綠化、維保等施工預留時間,該項目施工人員實行分班制,24小時不間斷施工。
地處灞河畔的項目部,地面的水已經結冰,伸出手能感覺到寒意。6時25分,工人們集合排隊,安三虔以及項目副經理、工區主任、專職安全員等挨個檢查工人著裝、安全帽佩戴等。隨後,安三虔對前一天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通報,對當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6:30 工人進入施工現場
6時30分,天微亮,在項目副經理、工區主任、專職安全員等的帶領下,工人們進入施工現場。「強調安全是每天上崗的第一課,安全檢查是每一天的慣例,只有安全才能生產。」安三虔強調說。
6:35 第一次檢查巡視
在第一批工人進入工地後,記者跟隨安三虔進入就近施工點檢查巡視。他介紹,因為附近工地都是24小時施工,如果發現路面積水結成冰,就要安排人趕快處置。施工戰線拉得比較長,每天也是由近到遠巡視。
當日早上,巡檢期間工地一切正常。
回到項目部,簡單洗漱後,進入早餐時間,已在該系統工作了20多年的安三虔急忙喝下一碗稀飯吃下一個雞蛋開展下一步工作。
8:05 步巡河東施工現場
上午8時,安三虔在院子裡給項目部各部門簡明扼要地安排了當日的工作。他說,在項目部,開會時間都很短,因為事情很多,趕緊分配完了任務,大家就可以各忙各的了。
8時05分,為了讓記者更多了解項目情況,安三虔帶著記者以步巡方式到河東施工現場巡查。在河東施工現場,安三虔與項目副經理蔣文虎、工區主任趙明、專職安全員李月鋒、值班技術人員、結構班組帶班班長對鋼筋綁紮、錨噴作業、混凝土澆築等工序進行了巡查,要求趁著近期沒有雨雪,白天施工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工程進度要加快。
稍後 巡視河西工地整改問題
驅車繞行來到河西現場,安三虔與工區主任羅恆、專職安全員孫賓、值班技術人員、結構班組帶班班長對現場鋼筋綁紮施工工序、施工進度情況、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巡檢。
「河西施工是近一階段重心。」安三虔介紹,該項目有一段要穿越灞河,灞河從6月1日起至9月30日為汛期,汛期水位高,存在防洪風險。一期圍堰於2019年11月29日合攏,要進行淤泥清理、圍護樁、止水帷幕、降水井、冠梁擋牆、土方開挖、樁間錨噴、支撐架設、結構施工、防水施工、土方回填等超過10道工序,工期異常緊張。
同時,在灞河內施工,灞河水、地下水對施工影響大,項目部採取了圍堰止水等多種截水、排水措施,將灞河水、地下水對基坑安全的影響降到最低,特別是工人們施工都是在圍堰中施工,對安全要求更是嚴格。
當巡檢至圍堰段時,安三虔發現夜間施工的樁間錨噴平整度不夠,立即要求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整改,並對現場道路存在積水做出要求,要求調挖掘機對路面進行修繕。
11:20 召開安全推進會
因為當日下午要參加西安市的項目推進會,安三虔決定將原本定在下午召開的「12月份安全推進會」提前到上午召開。
上午11時20分,從施工現場巡檢完畢、剛剛回到項目部的安三虔沒有做停頓,立即進入會場召開會議。
在聽取了各部門情況匯總和整改措施之後,安三虔要求,管理崗的工作人員全部下沉到一線,對現場問題再排查、再梳理,杜絕所有的安全隱患和質量隱患,杜絕二次返工。
15分鐘後,會議結束。
心願:全力奮戰給西安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中午吃工作餐時,記者和幾名項目管理人員聊了起來。
「在得知武漢有疫情時,安三虔就通過熟人從外地購買了2000多元的中草藥和板藍根,特別是一次性購買了10個手持體溫槍,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但復工復產時多虧了這些稀缺貨。」項目黨支部書記、工會工委主任張凌莎說。
據悉,張凌莎從大年三十起就一直在工地堅守至今,結合項目實際,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員工進出場登記制度、返崗人員專項檔案等,為返崗人員建立專門的關愛觀察區,並實施了「進門一杯熱茶、到崗一個福袋、飯前一碗靚湯」。而靚湯,就是項目部提前準備的中草藥和板藍根。
為了解決工人們理髮問題,張凌莎還主動聯繫理髮師上門為118名現場員工免費理髮,並施行了為返崗勞務工包車返陝等暖人心舉措,為節後復工儲備了勞動力、留住了工人,廣受大家好評。
當記者問安三虔最大的心願是什麼時,他說,他們團隊先是在西安地鐵5號線施工現場,後又進入該項目工地,400多名工人、80多位技術及管理崗,從去年開始,大家都在工地同吃同住。因為疫情原因,很多人過年都沒有回家,與家人更是聚少離多,目的就是希望工程能提前完成,給西安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父輩的教育是『國家的事就是大事,要把國家的事幹好!』」安三虔還有個心願——當時項目開工時,附近四處是荒草,他希望在項目工程竣工後,能帶家人一起看看他們團隊兩年多為之傾心付出的成果。
>>工程概況
重點配套工程克服五大難題
據項目部負責人安三虔介紹,「向東路下穿灞河連通灞浦三路隧道工程」全長1778.073m,隧道全長1594m,隧道結構標準段寬度29.3m。其中下穿灞河段河面寬420m,分兩期圍堰倒邊施工。
安三虔說,項目工程合同工期為2019年9月28日至2021年5月29日,600天。作為十四運重點配套市政工程,施工工期緊,施工強度大——作為西安首條明挖下穿灞河的隧道工程,地質條件複雜,施工技術難度高,風險點多;工程地質以中粗砂、礫砂為主,局部存在厚度超過10m的雜填土層,地下水水位高,雜填土地基處理、全富水砂層樁基施工是全國性的技術難題;灞河水地下水對施工影響大,灞河圍堰施工風險高,存在較大的施工安全風險;隧道基坑全長1594m,寬29.3m,開挖平均深度15m,最大深度超過20m,屬於超長、超寬、超深基坑,風險高,施工難度大;與西安地鐵十四號線地鐵區間盾構並行施工,盾構區間位於隧道正下方,垂直淨距最小6.5m,最大8.7m,安全風險高。本版稿件由華商報記者 陳思存 採寫 攝影 陳團結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相關熱詞搜索:換裝體驗項目經理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