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敢「亮劍」

2021-01-19 中國天氣
關鍵時刻敢「亮劍」
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與運行述評
2016-05-17 16:13:11 來源:中國天氣網 字體 大中小

特殊的時間節點,總能激起思緒的無盡漣漪。

進入5月,離5月18日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正式掛牌一周年的日子越來越近。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也已業務運行一年有餘。

在掛牌啟動會上,國務院應急辦主任李曉東說,預警信息發布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說,從那一天起,我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進入了規範化階段。

的確,實現我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第一時間、權威發布」共享共用的重要平臺已經搭建,「一縱四橫」的業務網絡已經形成。「一縱」即修建了縱向貫穿國家、省、市、縣四級預警平臺的大路,「四橫」即在國家、省、市、縣的每一個層級上,建起連接預警信息發布機構與政府應急管理部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部門間的橋梁。

打磨

歷史的縱深,鑄就了戰略的高度。

2003年SARS事件後,國家開始制定《突發事件應對法》,2005年底中編辦批覆成立國務院應急辦,開始規劃「十一五」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

當時,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作為十個項目中的第一個,被寫入規劃。一年後,國務院正式批准該規劃。

2008年,南方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再次暴露問題。當年1月30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31日的新一輪降水,建議公眾減少出行。但幾乎就在同時,京珠高速趁著降雨間歇期解除管制,大批車輛進入。當晚至次日凌晨,湘中與湘南飄起雪花,粵北韶關地區又因雨雪冰凍再次封路,一早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全部滯留。

如果沒有一個統一權威的聲音,如果這個聲音不打破部門藩籬,縱向到地方、橫向到部門的應急聯動不被「串」起來,又何談應對各類災害呢?

「國家突發事件預警」理應是這個權威的聲音。

氣象部門作為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的承擔者,「具有國家、省、市、縣四級垂直管理體制優勢,已建成全國上下貫通的氣象通信網絡,實現了與民政、國土、水利、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的互聯互通;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長期穩定可靠的實時業務運行機制和值班值守制度,逐步建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預警發布運控室副主任曹之玉說,氣象部門有信心為各部門提供預警信息發布服務。

開拓者們夙興夜寐,清晰勾勒了系統建設的軌跡。

自2011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下達投資計劃,啟動項目,到2012年確定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技術路線,再到2013年爭分奪秒搭建國家級平臺並進入省、市、縣級試點用戶安裝、培訓應用階段,同時,已經起步建設的各級平臺逐步對接,2014年系統試運行,最終,2015年5月正式實現業務運行。

隨後,2015年2月中編辦正式批准成立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5月18日掛牌啟動,6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印發《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運行管理辦法(試行)》,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隨即根據該辦法制定省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緊接著,9月14日,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應用對接工作會議召開,各部委啟動對接工作,馬不停蹄。

截止到2016年5月4日,國家級預警發布平臺實現公安、民政、國土、交通、水利、農業、衛計委、安全監管、食品藥品監管、林業、旅遊、地震、氣象等13個部門預警信息的實時收集和共享,工信、環保、海洋等部門正在積極開展系統應用對接工作。全國範圍內,16個部門的預警信息對接完成;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省級預警信息發布中心。

亮劍

提起去年7月13日的那場山洪泥石流災害,四川省敘永縣大石鄉居民彭白清至今仍心有餘悸。如果不是提前得到通知,被3萬立方米土石淹沒的就不僅僅是房屋了。

當天14時,敘永縣國土資源局接到縣氣象局發布的預警信息,立刻發出了地質災害預警信息。預警信息引起大石鄉政府相關負責人的注意,還被第一時間傳到了受影響區域的村支書賴月容那裡。

15時,大石鄉1小時降雨量已達到24.3毫米。15時13分,縣氣象局繼續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預警信息上傳至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發送給全縣所有科級以上幹部以及氣象信息員,全面防範工作啟動。

同一時間,賴月容逐戶通知群眾撤離,僅用了10分鐘,26戶村民就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16時5分,泥石流傾瀉而下。26間房屋轟然倒塌。所幸的是,在泥石流衝擊危險區內,無一傷亡。

當時,敘永縣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小試牛刀。預警上傳下達,各相關負責人積極響應。敘永縣氣象局局長孔亮總結道:「預警及時,避讓果斷,提前轉移疏散。」

的確,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成效就體現在資源集約整合和預警信息應用上。

通過強化合作,跨部門預警信息共享方興未艾,各級各部門預警聯絡員也已經像一家人了。今年3月7日,在國家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上,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正式發布高森林火險紅色警報。四川北部、甘肅南部受影響地區瞬間從當地平臺上看到預警信息,開始行動;中國氣象局也立刻將服務重點向這些地區傾斜。

整合多方資源,多手段發布渠道已經建立,「12379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網站」成為一張名牌。負責網站域名申請的趙晶晶,在2013年8月1日網站正式上線前的最後一項工作是到萬網上填寫域名解析地址。這項工作生效時間大概要兩三個小時。趙晶晶在兩個小時內,不停地輸入網址,直到最後一次回車鍵,「激動得都快哭了」。讓趙晶晶按捺不住的是一個權威發聲終端的「孕育」。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以12379作為統一標識的集短消息、聲訊、網站等於一體的預警品牌逐漸有了雛形。

除此之外,社會力量也不斷加入。預警信息可以在阿里支付寶、騰訊微信上推送;43.6萬個大喇叭、76.7萬信息員隊伍和7.8萬個信息服務站解決農村預警信息發布問題;預警收音機解決了面向人口密度小的偏遠地區預警信息發布問題。

以前颱風來前,廣東省湛江市雷州縣附城鎮土角村村委會主任勞志團要挨個通知村民不要出海。安裝大喇叭後,他省出更多時間檢查那些住得更靠近海的村民。「不嫌吵,聲音再大點才好哩!」他說。

預警信息發布在防災減災中發揮的作用更加明顯。今年1月20日至25日的「BOSS級」寒潮,就足見全國上下一盤棋了。當時,全國依託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發布寒潮、暴雨、冰凍等災害預警信息8397條,包括國家級發布預警36次,省級發布預警信息164次,市級發布各類預警1400條,縣級發布各類預警6797條。各級政府、社會公眾根據預警信息全都提前動了起來。與2008年那場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相比,預警之後,社會響應更加廣泛、高效。

蓄勢

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儘可能百分之百地覆蓋公眾,而公眾在系統發出災害預警信息後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接收到;哪裡有突發事件,各級相關部門都能第一時間獲悉,並將關注重點向其傾斜;一旦有跨地區的突發事件發生,統籌協調代替單打獨鬥,資源合理調度,傷亡減少到最低。

這就是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可以做並且正在做的。從戰略擘畫到廣泛共鳴,當年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宏偉藍圖,正轉化為一項項具體的成果。

在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掛牌儀式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束慶鵬談到預警發布平臺作用時說:「防汛抗旱氣象服務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由國務院應急辦牽頭,組織建設國家統一的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很有必要,也為海洋預警信息發布提供重要平臺。」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副司長於福江說。

「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和國家應急廣播體系無縫銜接,基本實現了在電臺日常節目中發布預警的功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姜海清說。

但也如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迴憶系統建設十年時所說的那樣,「今日不易,明日更難」。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挑戰,公共安全形勢嚴峻複雜,各類突發事件呈高發態勢。

地震、地質災害、洪水、極端天氣、森林火災等重特大自然災害分布地域廣、造成損失重、救災難度大;部分城市建築、生命線工程、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隨著使用年限增長,事故隱患逐步顯現;鼠疫、霍亂等法定報告傳染病時有發生,新發傳染性疾病在全球不斷出現;社會利益關係錯綜複雜,反恐怖鬥爭形勢十分嚴峻,社會安全面臨挑戰。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王志華在勾勒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下一步發展方向時說,平臺向基層延伸,發布手段更加多元,覆蓋人群更加廣泛,集約共享機制更加完善,預警應急聯動更加高效,運行管理更加規範。

國家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還需完善,預警信息發布能力還需提升。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認為,只有積極爭取各地方政府、各部門的支持,才能構建有利於預警發布系統建設的政策環境和體制機制;只有堅持各級政府共建、各部門共用、全社會共享,才能建成更開放融合、集約集中、綜合權威的平臺。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喚醒的使命感迸發強大的能量,我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之力,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報:敢於在關鍵時刻亮劍,才頂住了各種外部壓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正是因為我們高度重視國防建設,敢於在關鍵時刻亮劍,才頂住了來自外部的各種壓力,維護了國家的獨立、自主、安全、尊嚴。歷史一再證明,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安全的堅強後盾,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中國夢就難以真正實現。山以險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湧成其壯闊。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一次特殊的歷史見證。
  • 搶下關鍵籃板,關鍵時刻,杜鋒為何敢把180公分的徐傑放在場上?
    講真的,當比賽進入關鍵時刻,杜鋒指導選擇把號稱身高183公分(很多球迷認為徐傑也就是180公分)的徐傑放在場上,這樣的魄力也是讓人佩服,同時也讓球迷捏了一把汗,要知道在那個時候,每一個籃板球都非常關鍵。
  • 關鍵時刻,蔡英文釋放一重磅信號,解放軍連續4天跨年巡臺亮劍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川普唯一的「翻盤」希望就是1月6日的美國國會總統投票確認程序。因此,一些川普忠實的朋友,在臺灣「隔海聲援」。臺灣「獨派」團體1月2日在臺北凱道發起所謂「挺川普護臺灣」遊行,聲援川普推翻選舉結果。其中「獨派」領頭人甚至表示,川普是「最挺臺的美國總統」,並希望他「繼續反制大陸」。相較於激進派「臺獨」分子的無用做法,蔡英文卻選擇接受現實,釋放以重磅信號。
  • 八一軍魂抖精神,面對廣廈敢亮劍
    34-35和41-42的關鍵時刻都被廣廈給予致命打擊將比分再次拉開。廣廈則依靠孫銘徽和胡金秋兩個內外核心不停的殺傷八一,尤其是孫銘徽關鍵時刻的兩次個人進攻和關鍵助攻為廣廈拉大分差,整個上半場孫銘徽出場23分鐘得到21分而八一卻無人得分上雙,八一這個時候一定會十分想念傷停的鄒雨宸。
  • 汪洋:政協在關鍵時刻要靠得住、站得出、敢發聲
    汪洋表示,政協委員應不存旁觀之心、不為消極之舉、不圖名利之得;政協應做到政治立場不含糊、政治原則不動搖,關鍵時刻靠得住、站得出、敢發聲。「政協委員是界別群眾的代表、政協工作的主體,影響大、榮譽高、責任重,一言一行廣受關注,擔當盡責義不容辭。」他表示。
  • 亮劍:李雲龍的副手,副團長邢志國後面為何消失了?結局很遺憾
    亮劍從邢志國在電視劇出現的次數中,我們可以看出,邢志國存在感確實不強。另外,邢志國對著李雲龍直呼老李,在李雲龍決策之時敢出面阻止對方,也可見他與李雲龍之間的親暱程度之高,相對而言,參謀長張大彪都不敢對李雲龍如此稱呼,這也側面看出了邢志國的來頭挺大。
  • 《亮劍》經典語錄
    亮劍經典語錄「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劇中李雲龍用他傳奇的一生,完美兌現了他曾說過的話。歷史雖已遠去,但亮劍的精神仍需一代代傳承。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亮劍》中那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經典臺詞吧!1、知識分子就是不一樣,知書達禮,不像那些工農幹部,張嘴就罵人。2、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只要我在,獨立團就嗷嗷叫。
  • 《亮劍》一部永垂不朽的經典
    圖片來源於網絡《亮劍》是由都梁創作的長篇小說,後改編成電視劇《亮劍》。由李幼斌領銜主演,擔任李雲龍一角。可以說是李幼斌成就了《亮劍》,把李雲龍的角色刻畫到極致,成為經典,無法超越。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可以說是看著《亮劍》長大的,百看不厭,所有的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亮劍》如果要屬第二,沒有人敢屬第一。無論是人物形象,還是動作劇情,都深入人心,久久不能讓人忘懷。
  • 《亮劍》:一部抗日劇的巔峰之作,中國的武士道精神!
    歡迎來到小天自媒體號,今天小天來分享給大家的是一部十分經典的抗戰題材電視劇《亮劍》,並分析一下「亮劍精神」與武士道有什麼相似以及本質的區別。說起《亮劍》這部劇,可能許多軍迷都看過,那可是號稱秒殺所有抗日神劇的經典之作。既然是經典,那麼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他經典在哪吧!
  • 為什麼《亮劍》火了十多年,都沒人敢拍成電影版呢?
    亮劍講的是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黨一個國家的成長過程,裡面的故事感情節奏都不是特別好處理成電影。 敢把《亮劍》拍電影的人肯定會有,但誰能拍出好的《亮劍》電影啊?
  • 《雷霆戰將》全平臺下架停播,亮劍都不敢這麼玩
    最近在湖南衛視登陸了一部電視劇《雷霆戰將》,聽說還是等來好幾年才有裡機會,待網友打開這部劇看看,把觀眾的智商按在了地上摩擦,整體反應出來的一個情況就是,這部電視劇的出品方口味真獨特,這樣的抗戰神劇早已經被市場淘汰了,選擇《雷霆戰將》居然還敢打著《亮劍》青春版的口號活躍,現在倒好了,熱度是有了,直接是遭到了央視和人民日報的點名批評,不管是weibo還是zhihu
  • 南通四建時刻牢記初心使命 勇於亮劍鐵軍之魂
    (南通四建黨委在舉行授旗儀式)南通籍著名發明家、著名社會活動家、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業發展和文化藝術大使季漢生為自己的家鄉有這麼一支敢為人先,勇於擔當的鐵軍深感驕傲和自豪。為宣傳和弘揚南通四建的鐵軍精神,在百忙中親赴南通四建集團有限公司考察調研。
  • 《亮劍》14年後重聚,楚雲飛沒戲拍;丁偉不敢認,李雲龍最遺憾!
    《亮劍》14年後重聚,楚雲飛沒戲拍;丁偉不敢認,李雲龍最遺憾!這些偶像雖然也拍攝了一些影視作品,但基本都沒能夠獲得很好的反響,更沒有留下什麼值得反覆品味的作品,現在觀眾們所喜歡的往往還是幾年甚至十幾年前的作品,就比如經典的抗日影視作品《亮劍》就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戲中的演員也都是戲骨級別,可《亮劍》14年後重聚,楚雲飛沒戲可拍,丁偉不敢認,李雲龍最遺憾!
  • 《亮劍》裡面給李雲龍一個師,他敢打太原,那麼真的能打下來嗎?
    新版《雷霆戰將》在網友和觀眾的聯合抵制下,終於結束了它高調而又尷尬的影視劇生涯,而這場風波的最初是——該電視劇在上映初期是打著的青春版《亮劍》進行宣傳.卻又與亮劍完全是南轅北轍。不僅辱沒了經典的《亮劍》IP,更是對抗日先烈們浴血奮戰的一種褻瀆。在這裡雨田君不得不說《亮劍》確實是一個經典,這裡面的人物無論是主角或者配角都很出彩。
  • 關鍵時刻看擔當
    越是重要關口,越見精神品質;越是關鍵時刻,越看擔當作為。為切實做好颱風防禦工作,堅決守住「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目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硬仗。關鍵時刻,領導幹部要挺身而出、靠前指揮。在大風大浪面前,各級領導幹部要勇做不倒的柱、不斷的梁,嚴守防汛防臺第一線,到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受災群眾最集中的地方、救災困難最大的地方去。
  • 教訓過科比的羅伯特霍裡,用亮劍精神詮釋什麼叫為大場面而生
    尤其是他關鍵時刻敢於出手,越是到了最為重要的比賽越是敢於承擔責任,屢次上演絕殺好戲,用一種「亮劍精神」給予對手致命一擊,給球隊帶來勝利。那麼有著「Big Shot Rob」稱號的羅伯特霍裡到底在NBA有著什麼樣的傳奇職業生涯?NBA著名的季後賽關鍵球射手到底是如何用「亮劍精神」詮釋為大場面而生的呢?
  • 《亮劍3》13天下映,全程雷人劇情,終於扯下了流量時代的遮羞布
    《亮劍3》是觀眾對於《雷霆戰將》的別稱,同題材的電視劇還有《瞄準》和《隱秘而偉大》這樣的電視劇,但是唯獨《亮劍3》遭遇了自己的滑鐵盧,《亮劍3》也在上映了近13天的時候遭遇了下課,這也是那些企圖矇混過關的平臺和製片方、投資方萬萬沒想到的,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 綠軍四巨頭亮劍,生死時刻砍6分,名記疾呼續約他
    海沃德則在關鍵時刻立功,全場貢獻22分8籃板。綠軍開啟了四星閃耀模式,一舉擊敗陣容齊整的開拓者。海沃德是此戰綠軍贏球的重要功臣,他全場10投6中,三分球5中4,貢獻22分8籃板3助攻,其中最後1分42秒,海沃德獨取6分,展現出關鍵時刻敢於出手的特質。開拓者特倫特在比賽還剩1分57秒時投進三分球,使得開拓者119比118領先綠軍。
  • NBA官宣賽季至今關鍵時刻得分榜!誰還敢說,這個狀元「水」了!
    誰還敢說,這個狀元「水」了!NBA官宣賽季至今關鍵時刻得分榜,名單如下——10~6依次是:卡裡斯·勒維爾(籃網),布拉德利·比爾(奇才),約基奇(掘金),德羅贊(馬刺),利拉德(開拓者);5~1依次是:保羅(太陽),麥科勒姆(開拓者),富爾茨(魔術),塔圖姆(凱爾特人),哈登(火箭)。 關鍵時刻得分指的是,一位球員第四節或是加時賽中,在比賽還剩5分鐘,且兩隊分差不超過5分時的得分。
  • 《亮劍》沒敢拍的故事,李雲龍金門大敗,九年後和楚雲飛最後對決
    《亮劍》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抗戰電視劇,先是在央視黃金檔首播,之後被各大衛視瘋狂轉播和重播。直到今天,很多電視臺依然在不時重播這部電視劇,網絡上由之剪成的小視頻更是數不勝數。小新本人就是《亮劍》的忠實粉,前後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在得知電視劇改編自都梁的同名小說後,小新第一時間找到了原著看了好幾遍。看了小說之後才發現,原來電視劇中的故事並不完整。比如李雲龍和楚雲飛這對老對手,他們在1949年後還交過手。先是李雲龍手下的一個團全軍覆沒,9年後李雲龍派手下的特種兵潛入金門島,隔著大海和楚雲飛進行了最後一次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