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引|從電影《奪冠》中看企業教練

2020-11-01 慧一教練平臺

作者 | 譚海

慧一教練平臺創始人

中國大陸第一位PCC專業教練

從《奪冠》電影中看企業教練


前言:我已經26年不看電影了,為了企業教練這個職業,特地去電影院看了《奪冠》這部電影。電影很震撼,我很受感動!


郎平是我們60年代人的精神人物,「鐵榔頭」的形象代表著頑強拼搏、努力奮鬥、永不服輸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激勵過我走出生命的至暗時期。


但我特意去看這部電影,不只是簡單地去感受中國女排的精神,而是向中國女排以及郎平這位卓越的體育教練學習。


我把這部電影當作一本教科書,學習到做企業教練最關鍵的幾個因素,並結合我們慧一教練平臺所做的進行闡述。


這裡特別說明一下,我和幾個同伴創建的慧一教練平臺是專門從事企業教練的職業訓練,而且我們已經做了十年。

我從這部電影中學習和感悟到的有五點,它們是:訓練、潛能、教練本質、教練方式以及團隊精神。下面我就一一展開。


電影《奪冠》劇照

訓練

刻意的訓練、嚴格的訓練、刻苦的訓練、超強度的大量的訓練是這部電影所傳遞的一個很核心的要素。

郎平18歲進國家隊,但由於負重不到30斤,教練就讓她訓練體能,讓她訓練自己的負重力到100斤時才讓她摸球。

女排們平時訓練的是發球、扣球、接球、攔網等基本的動作,這種訓練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不斷重複的訓練,這樣的訓練才能在比賽中成為下意識的正確動作。

還有超越心理極限的高強度和超難度的訓練,用這些方法磨鍊女排的心智以及頑強拼搏的精神。

刻意、嚴格及大量的基本功的訓練是我從女排身上學習到的最為重要和關鍵的一點。

慧一教練平臺總結出做企業教練的基本功是:聆聽、提問、拿合約以及聲音和語言的運用。對這些基本功的訓練,我們提出的口號是一萬小時刻意的訓練。訓練的方法有錄音轉文字、聽聲音、百問、寫反省日記以及早上的小組晨練等。

以錄音轉文字為例,說一下我們是怎麼訓練的。

錄音轉文字


把自己所做教練約談的錄音轉成文字,分為三個階段的訓練:

第一階段是把自己和客戶所說的每一個字都一字不漏地記下來。一般情況下,一個小時的錄音轉成文字,快的需要6個小時左右,慢的要10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自己去做轉文字這麼簡單枯燥的事,拿個軟體轉不就行了嗎?錄音轉文字的目的不在於轉成文字的結果,而是在於轉文字的過程。

你在錄音轉文字的第一階段時,在轉的過程中會對自己有很多的發現,如發現自己講話囉嗦、有很多的語氣詞、沒有聽清客戶的話、提問無力等等時。你會有抗拒和挫敗感等負面情緒出來。

第一階段訓練的就是接納自己、提升聆聽和專注力等等。

第二個階段是精簡和修正。對客戶所說的話進行概括性地記錄,但對自己所說的話還是一字不漏地記錄,不過記錄完之後,要對自己所說的話進行精簡,看自己所說的話有多少是廢話。

我們有一位夥伴把精簡後的文字與精簡前的文字做對比,發現精簡後的字數是原來的1/3,這個發現對她很震撼。

她說我跟客戶在一起所說的話竟然有2/3是廢話,我浪費了客戶多少的時間!而且這麼多的廢話說明我為客戶所創造的空間也不是那麼地乾淨以及高能量。因此。從那之後,她更加用心訓練自己,她所講的話也越來越簡潔有力。

第三階段是同時精簡客戶和自己所說的話。訓練自己當下精準表達的能力。

這就是慧一教練平臺基本功訓練的一個方法。它對教練能力的提升是很有成效的。

很多教練

把對客戶做教練約談當成了訓練

這是不對的

就像中國女排,不能靠參加比賽來提升技能,比賽對提升技能是有幫助,但技能的提升還是需要一點一點地、慢慢地磨鍊。

對客戶做教練約談就像是參加了比賽,從中發現自己哪個地方不足之後,就需要下功夫去糾正,要不然,做得越多,越是重複犯同樣的錯誤。

女排老相片

對照中國女排的訓練,我發現了我們有兩點的不足:

第一個不足:沒有設定做企業教練的門檻,像郎平年輕時,她的教練對她的要求:負重不到100斤不能摸球。

企業教練的聆聽是基礎,它就像體育運動中的體能一樣,這個基礎需要達到一定的層級才能做其他的訓練。

聆聽分為兩個層級:能聽到客戶說出來的以及能聽到客戶沒有說出來的。從我的經驗中,如果一名教練連客戶說出來的話都沒有聽明白的話,就談不上對客戶有什麼支持了。

因此,我想,我們是不是也參照一下郎平的教練,對連客戶說出來的話都聽不到的教練,就先不訓練他怎樣做收費客戶。

第二個不足:我們提出的一萬小時刻意訓練,與中國女排這樣頂級的職業選手的訓練相比,真是小兒科。

因此,要成為一名像中國女排那樣職業級別的企業教練,刻意地訓練時間要超過一萬小時,需要每天、每天堅持持續不斷地訓練。

潛能

什麼是潛能?如何激發潛能?

電影再次呈現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谷底反彈,不僅戰勝東道主巴西,還奇蹟般地逆轉奪冠,這是潛能發揮的最佳案例。

所謂的潛能,就是從心底裡迸發出來的一股力量,這股力量一旦被激發出來,所呈現的就是驚人的力量和完美的協調。但潛能是無法用邏輯推理演繹出來的,它只能被激發和喚醒

如何激發潛能呢?

從電影中,我感悟到有好幾種激發潛能的方法,例如:崇高的使命感、強大的對手、高強度和超難度的訓練、高度的責任心以及對排球的熱愛等等。其中崇高的使命感最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崇高的使命感給了郎平無比強大的精神和力量。

郎平與沈南鵬

郎平在與紅杉資本沈南鵬的對話中曾說過:

「我們投身女排的工作都是帶著崇高使命感的,只要幹了,每天都要把自己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保證每一天都有最好的訓練質量。對於教練來說,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必須為這個最高的目標服務。」

崇高的使命感有力地推動著郎平和中國女排姑娘們一次又一次戰勝對手,勇猛前進。

再來回看我們企業教練,我們的任務是幫助客戶激發潛能,幫助他們成為生活和事業上的贏家。我們如何做到呢?


我們認為:企業教練本人能做到什麼程度,就能幫助客戶到什麼程度!企業教練要幫助客戶做到生活和事業上的贏家,教練本人就要先用教練的方式幫助自己做到改變。


舉一個例子,慧一教練平臺的一位夥伴,每天100問,她連續問了300天,總計三萬個問題時,她停下來做了一次總結,還寫了一篇文章《100問的力量:穿透自我、超越自卑》!

她第一次做的100問是:「我為什麼屢次在職場失敗?」。當她問到50多個問題時已淚流滿面,因為她發現了自己從來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那個--自己都討厭的自己!

當她問到60多個問題的時候又看到了自己的逃避和恐懼,終於明白自己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怎樣不被別人指責,當無法避免被指責的時候,她就選擇離開。

用她的話來說,這種對自己的看見就像是自己給自己一刀的感覺。她自己在做百問之前是一個誰都不能說的人,然而在百問的時候,她通過一個又一個尖銳的問題,她看到了那個自己從不願見到的自己,一個自卑又驕傲的自己。

當她持續地提問到150多天時,她就對自己有了一個全貌的看見,她的所有問題的源頭只有一個:


不自信,渴望被認可!

當她認知到這一點瞬間,她就超越了自己,這給她帶來極大的力量!

百問訓練的結果,不僅是提問的能力超強,更重要的是她內心的穿越和自我的成長,使得她跟客戶在一起,很容易幫助客戶穿越,強有力問題就更不用說了,她的問題常常是一針見血!

在「慧一教練平臺」公眾號,裡面有很多教練成長的案例。點擊連結:慧一文章精選集(截止2020年9月)

關於潛能的激發,我們強調教練自己要有切身的體驗,要先自己做到,然後才能更好地幫助客戶去做到。拿《奪冠》電影做參照,我感覺我們這樣做是對的。

電影《奪冠》劇照

教練的本質

教練是幹嘛的呢?我理解到教練的本質就是幫助對方一起來回答三個問題:去哪裡?在哪裡?怎麼去?這三個問題需要用心去回答並且在每一天中去做到。

讓我們先看看郎平是怎麼做的:

去哪裡?郎平訓練中國女排姑娘們的目標是「打造一顆冠軍之心」!


在哪裡?一切從零開始!郎平對拿了世界盃冠軍之後的姑娘們說,冠軍已成為過去,你必定要再度從零開始,做更好的自己。一切從零開始,那麼新老隊員也沒有什麼差別,所有人都一樣。


怎麼去?與時俱進的訓練方法,除了基本功的訓練之外,高科技的手段要用上,話療也用上,鼓勵姑娘們去談戀愛,讓她們彼此回答對友的問卷,鼓勵她們享受體育本身,用強有力的問題推動她們與心底裡對排球的熱愛相連接,不是去膜拜成為誰,而是去成為最好的自己等等。

我們做企業教練的,也是幫助客戶梳理這三個問題。而且這三個問題的回答有先後順序之分。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去哪裡?

也就是先確定目標和方向,不同的目標和方向,它的價值和意義是不一樣的。

對一個企業來說,做到世界500強的目標不如推動社會進步、造福人類、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質量的價值和意義來得大;

幫助管理者完成業績目標的價值和意義不如幫助他成為一個百分百對工作投入全部熱情、用盡洪荒之力去達成目標的人更有價值和意義。

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在哪裡?

「你實際在哪裡?你應該在哪裡?」。這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難回答,因為人往往對自己有很多的幻覺和錯覺,而且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需要常態化的。

最後回答第三個問題:怎麼去?

這個是關於方法和能力的問題。沒有一成不變、永遠有效的方法,對別人有效的對你不一定有效,時間、地點改變了,有效的方法也有可能變得無效。

關於能力,就是要找到與能力相關的動作,然後不斷重複這個動作,提高這個動作的質量,相應的能力也就不斷提升了。

企業教練怎樣幫助客戶梳理這三個問題呢?

舉一個例子:在一場私董會裡,一位HRD是案主,她空降到一家民企,與老闆非常融洽地相處一段時間後,開始與老闆不合了,對老闆有很多抱怨,已經想到要離職。她是以「怎樣與老闆更深入、契合度更高的合作」作為議題開始探索的。

大家向她提出了很多的問題,比如:

你為什麼來這家公司?你期望老闆怎樣待你?公司的高管們是怎麼看你的?與老闆合作有摩擦會給你帶來哪些成長?

這家公司的目標是什麼以及你的目標是什麼?針對公司現狀,你的工作方式需要做哪些調整?等等問題。

回答這些問題對她幫助很大,但真正令她震撼的是換位思考的體驗,也就是進到老闆的角色裡,真正從老闆的角度來看自己。

她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也終於能靜下心來感受和理解老闆之前對她所說的話,意識到自己在公司的定位應該是「如何協助老闆成功」。

梳理完這些之後,她變得輕鬆了,充滿正能量地回到工作中。

去哪裡?在哪裡?」,這兩個問題是很不容易回答的。因為我們總是難以看清自己,這也是企業教練的價值所在。

而「怎麼去」的回答,我們企業教練通常是用提問的方式讓客戶自己找到答案。

教練的方式

從這部電影,我總結出體育教練的方式有如下幾種:

√ 提問:「你愛排球嗎?你為什麼打排球?」這是直達中國女排姑娘們心靈深處的好問題。

激將法:「我不相信你能做到!」,「那我就做給你看!!」。

告知:表現最多的是在比賽場上,教練對運動員的正確指導。

個別談話:郎平對朱婷的個別談話,對朱婷個人幫助是很大的。

總結會:每場比賽之後,開總結會,讓姑娘們自己檢討不足並商量對策。


真情告白: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與巴西交戰前,教練對女排姑娘們所說的那些充滿感情的肺腑之言,極大地激勵了女排姑娘們。

直接反饋:郎平年輕時的教練,不用看人,不用看球,聽到球的聲音就給正在發球的運動員反饋:「腰挺直,手臂要上揚」。

大聲對陪練的助教說「你這樣給她們發球,是在害她們,在比賽場上,對手會這麼客氣地對待她們嗎?」這些反饋都很有力量,很有幫助!

電影《奪冠》劇照


還可以列舉出很多,我從中學習和感悟到的是:企業教練跟客戶在一起,支持客戶的方式方法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使用恰當的、合適的方法的。從這一點來說,證實了我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強調的一點:

不要走教練流程

中國的企業教練是從國外引進來的,我們從開始接觸到後來的實踐基本上都是教練工具和流程,但在實際運用時,就會遇到挑戰。

五年前,我曾經帶領一個教練團隊對一家500強企業做教練項目,項目剛開始,我們就受到管理者對我們的警告:


不要對我們用教練流程!」

我們只好把所有的教練工具和流程丟到一邊,聆聽他們,跟他們聊工作,以當下我們認為恰當的方式跟他們互動。有提問、有建議、有反饋,還有一起探討等方式,除了一對一個別談話之外,我們也有共識會、亮點分享會、頭腦風暴會等等團隊教練的方式,最後項目很成功。

我們也從中感悟到:跟客戶在一起,是以支持客戶為目的,方式方法是需要靈活變通的

再舉一個例子,GROW模式,知道並運用它的企業很多,但對它的使用感覺到有困惑的不少,為什麼?

因為GROW模式給出的是四類問題而不是四個問題,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要把這四類問題轉換成與輔導對象相匹配的、恰當的、具體的問題。

其次,不是每一次都要走完一個GROW模式的四個步驟,需要根據輔導的對象恰當地選擇其中的一個、或二個、或三個、或四個來走。

GROW模式是邏輯推理出來的一個工具,在具體運用時,卻需要與人性相結合,也就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

我們從實踐中總結和提煉出來的經驗教訓,與《奪冠》中郎平訓練女排姑娘們與時俱進的思想是相吻合的,這使我更堅定了對企業教練的認知和做法。

電影《奪冠》劇照

團隊精神

郎平在與紅杉資本沈南鵬的對話中說:「女排精神有非常豐富的內涵,但它的精髓只有一個,那就是團隊。所有的運動員,不管多優秀、多年輕,只要踏進女排國家隊的大門,就要盡其所能地為團隊做貢獻。在團隊中,沒有我,沒有你,只有我們!」。

團隊精神,是中國女排最偉大的精神。

團隊精神的培養,從最小的事情開始,小到一起集合吃早飯不能遲到,每一個細節都不馬虎。在訓練及比賽中遇到困難時,把個人情緒放下,主動向隊友和教練尋求支持。

女排就是這樣認真地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天堅持團隊協作,持續長久地堅持是非常困難的,但一旦形成習慣,整個團隊就變得非常有力量。

大家互相幫助、彼此激勵,給每一個隊員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力量和勇氣。這也是中國女排精神傳承至今的內核所在。

慧一教練平臺是怎麼做呢?

慧一教練平臺是由一群志於訓練自己教練能力的人組成,他們有些人還在公司上班、有些則已專職做企業教練、還有些是其他身份的人。我們怎樣把他們變成一個團隊共同學習和成長呢?

1經驗分享

無論是教練基本功的訓練還是企業教練項目,我都鼓勵慧一夥伴們把自己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分享出來,因為都是實戰的切身感悟,就能做到一個人的經驗變成整個團隊的經驗,這對教練們的成長是有很大幫助的。

慧一教練平臺的各種訓練方法都是一步步不斷摸索、不斷改進出來的。

以錄音轉文字為例,剛開始做錄音轉文字的是慧一的一位夥伴,她是被慧一教練平臺的大管家朱偉要求做的,朱偉要她幫忙把我講教練工具和能力的錄音都整理成文字。

這位夥伴默默做了一兩年之後,她的教練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她繼續把約談錄音轉成文字,轉了有50萬字時,她做教練的收費已到每小時3000元。

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錄音轉文字是非常有效的訓練方法,她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後,其他夥伴照著做,也都得到了同樣的利益。

百問訓練也一樣,當我剛開始提出要大家做百問時,只有2個人堅持做下去,三個月訓練結束後,她們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她們也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然後其他的夥伴照著去做,也得到同樣的效果。

一位在企業上班的夥伴,把「邏輯層次圖」教練工具運用得出奇的好。她不管是梳理團隊的工作、自己的工作還是選人、帶人、專項工作等等,所有的工作、任何場景都用邏輯層次圖來套,再加上時間的維度,就能讓她非常清晰和有底氣。

就是清晰要什麼、為什麼要,以及怎麼知道要到了。團隊目標清晰了,整個團隊做起來就幹勁十足。

我也讓她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每個情境怎麼做,都提出了哪些問題等等,這樣其他夥伴看到了就可以去效仿。點擊連結:黃敏|邏輯層次圖在工作中的運用!

像這樣的經驗分享,數不勝數,都整理在慧一教練平臺的公眾號及網站上。點擊連結:慧一文章精選集(截止2020年9月)

曾經有一個人在百度上搜索到慧一教練平臺網站後,把我們所有的文章都看了,無比驚喜地跟我們說:

看完你們的文章,對教練的認知都能上一個臺階,按照你們說提出的方法去做,教練水平都能上一個臺階。」。

慧一教練平臺公眾號就像一本流動的書,由慧一夥伴們共同書寫,這也是我們對企業教練行業的貢獻。

2互相幫助

企業教練的訓練其實很苦,每個人也都單兵作戰,夥伴們之間的相互幫助和鼓勵就變得非常重要。不管誰遇到困難,在群裡說一聲,立即就會有人回應。

曾經有一位夥伴,跟先生發生了衝突,情緒很糟糕,但又需要處理工作上的事,她在群裡發出請求,看哪位夥伴當下有空,給她做教練。

同時有三位夥伴回應她,時間可以也很願意支持她。她選擇了其中一位夥伴做了一場一個小時的約談,約談結束後,她平復了情緒,並且從與先生的衝突中看到了自己的模式,調整了自己的行為。

3義工團隊

慧一教練平臺有很多臨時任務的義工團隊,比如疫情期間,我們組織了近100場的免費線上私董會,全都是教練們自發組織和承擔各項角色。

每一期三個月的訓練班開始時,我講的兩天課程或我們舉辦各種案例學習,也都會組織一個義工團隊來做相應的錄音轉文字的工作。

只要能抽出時間,夥伴們都很樂意做這件事,因為這是鍛鍊自己聆聽能力的好方法,另一方面通過錄音轉文字就能更好地理解課程的內容

我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在一起,年復一年地訓練和做項目,長期的相互幫助和支持,我們彼此之間都成了最好的朋友。

電影《奪冠》劇照

現在,慧一教練平臺就像是一座美麗的教練後花園,走過路過都能感受到它的芬芳,我發自內心地感謝打扮這座花園的每一位夥伴,也希望它的芬芳能惠澤到更多的人。

對照《奪冠》裡的團隊精神,我們做對了。打造團隊協作精神在哪裡都能創造出很好的成果!這是我的深刻體驗。

《奪冠》這部電影,就像是一本教科書,每個看了這部電影的人都能從中學習到對自己有益的東西。

我作為一名企業教練,不僅能從影片中得到力量和鼓舞,我也把它當作一面鏡子,照看我的職業做對了什麼?需要調整什麼?

感謝這部電影!感謝所有為出這部電影付出努力的人!真心感謝和感恩能讓我看到這部電影的所有的人,讓我有這麼多的收穫、學習和成長!

作者:譚海引

慧一教練平臺

相關焦點

  • 很遺憾,《奪冠》不是我想看的體育題材電影
    很遺憾,《奪冠》不是我想看的體育題材電影
  • 電影《奪冠》中女排精神的演變
    《奪冠》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它講述的是幾代中國女排的故事,80年代的輝煌和崛起,90年代的沉寂和滑落,00年代的燦爛到谷底,01年代的演變和綻放……,它以1981年擊敗日本女排,2008年中美大戰第一場比賽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1981年,中國剛剛張開投向世界的眼睛,郎平第一次喝了苦口的咖啡,還是一個球場的人圍著一個電視機看直播的時代,女排戰勝日本東洋魔女讓全中國為之瘋狂,上街遊行,敲鑼打鼓,放火宣洩,那時的中國,正從懵懵懂懂中醒來,但是有激情,有活力,有精神,有奉獻,有追求,
  • 我看電影《奪冠》
    眾所周知電影《奪冠》,經歷了改名、疫情、陳忠和教練的不滿、網友的不平、撤檔、提檔等等許多風波,但還是在國慶節前如願上映了。電影院是年輕人的主場,已司空見慣,但首映的《奪冠》卻來了不少老年觀眾。他們中大多數已多年不進電影院了,今天有孩子陪同來的,有老友結伴來的。我想他們一定是和我一樣,不僅僅是為看場電影更是一種情懷,因為我們的青春就是在老女排精神的鼓舞中度過的。看過此片,感覺把片名由《中國女排》改成如今的《奪冠》,重點放到三次奪冠的比賽上是對的,這個名字不僅與影片內容貼切,也讓影片不至於為了面面俱到沒有重點而成為流水帳。
  • 奪冠僅僅就是奪得冠軍麼,看電影《奪冠》思起的兩三點
    說起中國女排,在我的腦海中跳起的就是五連冠的時候,那時還真的都是用黑白電視看的,不記得是哪一年了,總之,在小組賽的時候是0比3輸給了美國隊,但還是進入了決賽,決賽以3比0戰勝了美國隊,真的好解氣,儘管當時筆者還很小,只是看完比賽,那種豪情,那種國家的榮譽感
  • 看《奪冠》,學怎麼做教練型父母
    每個父母終其一生,應該只扮演的一個角色:孩子的教練,去激發孩子的潛能,讓他們成為活出優秀綻放的自己。《奪冠》是一部繼《戰狼》後讓我很震撼的一部電影。強烈推薦去看,尤其是帶孩子去看,個人覺得可以激發孩子對夢想和未來的思考。
  • 郭艾倫看女排《奪冠》哭了:想到世界盃沒打好 我會自責一輩子
    10月7日消息,隨著中國女排電影《奪冠》在國慶期間熱映,遼寧男籃也組織了全隊觀看了這部頗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今晚,遼籃後衛郭艾倫更新了社媒,表示自己看哭了,並為2019男籃世界盃的表現感到深深自責。昨天,中國男足和廣東男籃分別組織了看電影活動,廣東隊主帥杜鋒也曬出全隊觀看《奪冠》的照片,並表示每個人都深受感染。​
  • 比較《奪冠》與《絕殺慕尼黑》,看運動劇情電影的拍攝
    中國電影《奪冠》和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都屬於運動劇情電影,都是表現本國球隊在國際大賽奪冠上的故事。兩部電影的故事背景和目標幾乎一致,但表現的手法和效果卻相差萬裡,就像中國與俄羅斯的距離一樣。下面對兩部電影進行分析比較。 先說片名。人要衣裝,文要題裝,可見題目的重要性。
  • 電影《奪冠》哪裡看?電影《奪冠》上線首播,當貝市場分享大屏觀看...
    電影《奪冠》哪裡看?電影《奪冠》上線首播,當貝市場分享大屏觀看教程 2020年11月27日 16:50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 心聲| 看電影《奪冠》有感
    心聲 | 看電影《奪冠》有感 2020-12-1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翻完郎平20年前的自傳,才看懂《奪冠》的幾個彩蛋|小巴看一周
    郎平在自傳中說,每逢重大世界級比賽前,各國的主教練都會有些「反常」的舉動,例如突然堅持穿某種顏色的衣服,因為上一場中他們穿著這種顏色的隊服打了勝仗。譬如,我們常看美國隊穿藍色隊服,不僅僅因為藍色是美國國旗的顏色,還因為1982年世界錦標賽,穿著藍色球衣的美國隊以3∶0的成績打敗中國隊,自此之後只要與中國隊交鋒,美國隊基本都穿藍色球衣。
  • 電影《奪冠》小感悟
    奪冠剛上映那天,我們打算去看的。但是想看一下第一天的的口碑怎麼樣?就延遲了一天去看。結果和想像中的一樣,市場反響很好。我也帶著好奇的心進去觀影了。,那個時候郎平是美國隊的總教練,幫助美國隊拿了冠軍,而中國隊慘敗。
  • 電影《奪冠》定檔國慶!2020年國慶檔這7部電影你最想看哪一部?
    電影《奪冠》定檔國慶!2020年國慶檔這7部電影你最想看哪一部? 2020-08-17 12:40:56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電影《奪冠》定檔國慶】今年的國慶檔電影陣容更新,兩部原春節檔電影《姜子牙》《奪冠》回歸,加入國慶檔競爭。
  • 看了電影《奪冠》,真心佩服郎平
    昨晚看了電影《奪冠》,頗有收穫,頗有感想。其一,必須肯定的,是令人淚目的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電影的這一部分,深刻挖掘、展示了中國女排為國爭光的強烈願望和類似自虐的強烈的拼搏過程,令人熱淚盈眶。其二,影片中幾位女排教練的思想、作為,也非常值得玩味。
  • 電影《奪冠》中,藏著三個秘密
    》中有三個秘密。《奪冠》中第一個秘密。,教練帶著年輕一代姑娘,重回當年的舊訓練館。《奪冠》中,用一段特殊的情節,表達了郎平心下之意。,穿梭在夜色和車流中。
  • 電影《奪冠》中,郎平問的這個問題,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前兩天去電影院看了《奪冠》,除了中國女排在這關鍵時刻,郎平毅然回國重新執教,希望重振​中國女排的輝煌。面對拼勁不足的新女排隊員,她沒有立刻開始高強度的集訓,而是給女排姑娘們發了一份調查問卷,其中有個問題是​:​「你愛排球嗎?」這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問題,但卻​幾乎沒有人回答。
  • 我從電影《奪冠》中看到的女排精神是什麼?|心理諮詢師說
    《奪冠》真的是激情澎拜。永不拋棄永不放棄的女排精神,再一次具象地展現在每個人的面前,光榮與夢想,在女排隊員的汗水和淚水中成為現實,場面真實而不誇張,但觀影體驗非常震撼。電影中的幾場重大比賽,其實我們都知道結果,但我還是深深地被電影中的情節所深深吸引,為每個進球而歡呼,為每一次失分而遺憾。
  • 給國足打雞血集體看電影《奪冠》
    10月6日下午,正在上海參加集訓的國家男足一行專程前往駐地酒店附近的一家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奪冠》。據了解,觀影期間,國足所有成員都格外專注。國腳們被電影主人公,排壇名宿郎平人物的刻畫及備受各界弘揚的「女排精神」所深深打動。算上到隊的28名國腳及教練與管理團隊成員,全隊約有50人參加了此次觀影活動。
  • 湖人總冠軍|全隊十五人請您深深記住!值得收藏的回憶貼
    ​濃眉|不止FMVP,他是喬科詹後的第四人,NBA未來第一人​(Lucky爸前兩天寫的文章)濃眉|不止FMVP,他是喬科詹後的第四人,NBA未來第一人丹尼-格林(Danny Green)號碼14​總冠軍青睞的人一句話點評:別人笑稱你鳳雛,打鐵先生,可是啊,你本來的名字是皇阿瑪,多次奪冠的你證明了你受到冠軍的青睞
  • 《奪冠》編劇張冀:體育片就是和平年代的戰爭片|專訪
    一次奪冠的過程再精彩也不足以呈現中國女排四十年的拼搏精神,拍三場都贏的比賽又不符合電影創作規律,「電影一定要符合創作規律,要有一個先抑後揚的過程,第二幕要跌入谷底……」張冀說。最終,張冀提出以兩個功勳教練和三場比賽貫穿四十年的創作方向,張冀告訴陳可辛,「這是一對天賜的人物關係,兩個人都足夠有魅力,是隊友、對手也是朋友,他們都為中國女排付出了畢生的精力、血汗。」
  • 昨晚看了奪冠電影
    Aterfyu2020-09-26 18:47昨晚看了奪冠電影,感覺擊敗巴西並奪冠,沒有衝上電影應該的高峰,甚至奧運奪冠,沒有詳細或者講述原因的精彩編導或片段,有些零碎,感覺行成了電影的虎頭蛇尾,即老女排的精神開始演的不錯,而新生代女排奪冠,感覺沒有說明的原因,只是覺得就是改革,沒有突出一些東西,甚至對新生代女排精神顯得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