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註:本文作者: 張笑容、魏敏媛,虎嗅獲授權發布。
2016年最火的梗是什麼?老司機。
老司機是個什麼梗?
有人說它出自於一首雲南山歌《老司機帶帶我》 (當然你隨手也可以查到其他各種關於來源的解釋),這不是一首普通的雲南山歌,這是一首網絡時代的雲南山歌,神奇、邪惡、雷人又經典。甫一問世,風靡各大視頻平臺,獲得了「百歌之王」、「神曲之父」的美譽。
現在,《老司機帶帶我》出現了好幾個版本,其中一版《風流妹逗老司機》,5年前被傳上了Youtube,更成為許多歪果仁膜拜的神作。
現如今,網絡街頭廁裡、社交聊天打屁,總會不可避免的刷到「老司機」,沒刷到的,只能自嘆汙藝不精。
「你好汙!」,「老司機又開車,汙汙汙」,不知不覺中一股「汙」風從ACGN吹上每一臺手機,成為網絡青年群體中流行的一種時尚、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汙,不同於淫。淫是一道可見光,汙是一種言傳意。
汙,不同於髒。帶點葷,帶點浪,但不是國罵也不是髒口。
老司機吧裡有這樣的一個樓梯:你聽過最汙的古詩詞是什麼?
一樓: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
二樓:停車坐愛楓林晚。
三樓: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四樓: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爻。
五樓:自從練會了十八般高超汙藝啊,我再也無法面對這些「畫面唯美」的成語和古詩詞了。
汙藝不精者,只以為畫面唯美。
你秒懂?你是老司機。
當你還在琢磨老司機的時候,你可知有人已經「嗚嗚嗚」練上汙藝了。
當你學會嗚嗚嗚並樂此不疲的時候,有人已經開始兜售「汙粉」了。
當你看到神奇的綜藝汙粉的時候,就會驚奇的發現,汙妖王、汙力軍,各路老司機紛沓而來——一個神奇的時代在你的嘆息或者歡笑中來臨了。
80年代的武俠、90年代的搖滾、00年代的二次元,統統讓路,屬於10年代的汙文化已經開始了!
各路商業資本蜂擁而來,各大門派招兵買馬,準備迎接新時代。
你看到了汙文化之路大道通天。你看到了數不清的真金白銀。
你卻不知道,不遠的前方就是懸崖。
一、萬汙之源:汙妖王從哪裡來?
故事從哪裡開始?汙妖王自然是最好的開端。
西遊記裡的妖王,好多是從天上來。
汙妖王,是從哪裡來呢?
查現代漢語詞典,「汙」的原意是髒、不乾淨。在汙文化語境中,又釋義為帶邪惡、開黃腔、調侃基、撩美色、推崇曖昧,是用來描述容易引起人遐想的事或物。
或許你意想不到,汙,原是從「清」裡來。
這個清,叫費玉清,就是那個1970-80年代的臺灣金嗓歌王,唱紅《千裡之外》、《夢駝鈴》和《一剪梅》的費玉清。
1993年,費玉清主持了一臺綜藝節目《龍兄虎弟》——臺灣發片歌手必上的節目。在這個節目上,費玉清的綜藝才能得到爆發,「生產」了眾多流傳甚廣的經典笑話。他不僅講笑話,葷段子也是張口就來滔滔不絕一抖一個響,以至於被眾多觀眾視為「黃帝」。
敲黑板啊,劃重點。清歌王如何變成了老「黃帝」?綜藝節目是萬「汙」之源。
舉個慄子:
費玉清:為甚麼要取『蔡頭』當藝名呢?
蔡頭:因為我爸爸姓蔡,所以就叫蔡頭啦。
費玉清:喔!還好,你不是歸亞蕾的兒子,不然豈不是要叫做……
在費玉清的綜藝節目裡,諸如此類段子實在數不清。
2015年11月7日,有人在B站發布了一段視頻,標題為《汙!慎入!葷段子boy費玉清54分鐘笑話大合集》,時長約54分鐘。由此掀開汙妖王大鬧網際網路序幕。時隔一年,該視頻僅在B站上播放量已破390萬人次、評論數達6萬條餘、分享數超4萬次。
費玉清的專屬形容詞「汙」,在網絡熱詞排行榜上居高不下。
由此,清變成了汙,下面公式成立:費玉清=「黃帝」=費玉汙=汙妖王。
如果為 汙文化下個定義,那就是 以網絡為載體,藉助語言偏離的手法,通過避免直接開黃腔的方式以達到社交互動、解壓娛樂目的的一種屬於青年群體的亞文化形式。簡言之,汙文化是一種年青人玩的「性」感的語言遊戲,「好色而不淫」。
既然有「性」感存在,那麼汙文化是不是性騷擾呢?
NO,這兩者界限比較明顯。
在中國,性騷擾是一種不法的行為。2005年5月21日,《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修訂草案)》,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確了性騷擾具體形式。修訂草案第三十八條規定,禁止以語言、文字、圖像、電子信息、肢體行為等任何形式對婦女實施性騷擾。性騷擾會影響和限制被騷擾者的生活,損害形象以及自尊和自信。
重點來了,「性騷擾會影響和限制被騷擾者的生活,損害形象以及自尊和自信。」
「汙文化」雖然有打主流文化「擦邊球」之意,卻是一種不影響不限制別人生活的社交技能,不是去損害別人形象以及自尊自信,而是意在引起理解或者共鳴。
我們用斯拉沃熱·齊澤克舉個例子,這位著名的左翼思想家喜歡用葷段子講課。在解釋黑格爾名言「人這個東西,是高級和低級的結合物」時,他舉了一個例子:男性的陽具,這個東西既能生產精子,既能傳宗接代,很高級;但是它又要尿尿,要排洩,低級的不行。
汙文化和性騷擾的區別在於,前者令人笑得前俯後仰,後者令人感覺人格受到侵犯。
二、誰是汙力軍?
既然有王,便會有軍。
汙文化的主力軍不是所有人,主要是26歲以下的小年輕,以90後為代表。儘管1955年生於臺灣的汙妖王費玉清今年已經61歲,但其節目的受眾,卻是以年青人為主,調查顯示主要是90-00後人群。
舉個例子。
讓我們把時間退回到2015年11月7日,B站用戶發布了「費玉汙」視頻合輯,這個ID為「v番茄果醬v」的用戶,究竟是何方神聖?
通過分析其主頁,我們發現「v番茄果醬v」竟是一位正值高三、芳齡十八的95後女生,而發布視頻那天正值其在B站註冊剛滿兩年。
要知道,B站用戶主體是年青人,ACGN狂熱分子的大本營,以二次元動漫為特色,話題宅基腐。平均年齡25歲上下。
據簡書社區網站《B站2000萬用戶分析》[1]提供的數據可知,截止16年2月18日,B站註冊用戶年齡主要分布在93-00年 (約16-23周歲),在性別資料明確的用戶中,女生佔比為44.58%。
「汙」的迅速流行離不開90後的積極參與,B站是一個重要據點,其它是微博、微信和視頻等平臺,主要是90後為主。
如果覺得不放心,我們還可以進行抽樣驗證。
我們對涉及關鍵詞「汙」並且粉絲數在50萬以上的微博博主進行了研究,共計7位博主被納入分析。
通過隨機抽樣法,選取7位博主 (資料如表1所示)的100名粉絲進行用戶特徵分析,結果發現:
這個情況說明,「汙力軍」與B站用戶,兩者基本一致。
網絡汙文化的直接受眾指向年齡主要分布在90-00年 (約為16-26周歲)的青年,男性略多於女性但無顯著性別差異。
三、汙力軍為什麼會是90後?
因為汙文化所體現出來的東西撞擊到了青年本能需求,而青年又處於自我概念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對自我的關注和探索達到了巔峰,這就導致他們把一直被意識層面所壓抑的無意識凸現出來。
所謂集體無意識,精神分析大師榮格提出「在我們人類內心深處有超越傳統、文化和意識的共同意識,就是集體無意識。」
80年代的武俠、90年代的搖滾、00年代二次元、10年代汙文化,都是不同代際青年集體無意識的體現。
青年群體的集體無意識,是青年群體心理共同內驅力的體現,是出自本能的創造性衝動和集體情感的結合。
它表現為青年群體的反叛性,對既有社會規則的不滿、對主流文化的抗拒,尤其在社會轉型期矛盾集中的時候,這種反叛性更為突出,並且帶有強烈的離經叛道色彩。比如,垮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後現代主義的文學流派,該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獷豪放、落拓不羈的男女青年。他們生活簡單、不修邊幅,奇裝異服,厭工棄學,拒絕承擔任何社會義務,以浪跡天涯為樂,蔑視社會的法紀秩序,反對一切世俗陳規和資本統治,抵制對外侵略和種族隔離,討厭機器文明……他們尋求新的刺激,尋求絕對自由,縱慾、吸毒、沉淪,以此向體面的傳統價值標準進行挑戰,因此被稱作垮掉的一代。
代表作家有金斯堡及其作品《嚎叫》,名句「我看見這一代最傑出的頭腦毀於瘋狂,挨著餓歇斯底裡渾身赤裸,拖著自己走過黎明時分的黑人街巷……」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青年期是個體一生中發展變化最為迅速的一段時期,是從不成熟的兒童期、少年期走向成熟的成年期的過渡階段,處於這一時期的個體更傾向於通過言語和行為展現自己成熟的一面。
而「性」這一話題如同亞當和夏娃偷吃的果實一樣,充滿成熟的誘惑力和神秘色彩,談論「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標誌著朝青年嚮往的成年期又邁進了一大步。
但在中國傳統社會,直接談「性」話題會受到諸多批判和禁錮。
而「汙」如同一個灰色地帶,其界限的模糊性、內容的隱蔽性、形式的多樣性有助於它在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罅隙中如魚得水,青年個體開始有意識的將「汙」作為彰顯成熟的工具廣泛運用。
青年期既是一段過渡期,也是動蕩期,矛盾重重——個體追求個性、反叛、與眾不同的同時又渴望群體歸屬感。
「汙」這一標籤很好地將青年與其他年齡段的群體區分開來,賦予了青年直率大膽、幽默有趣的獨特形象;同時,青年人練「汙」藝,「汙」又成了青年群體內部的共有頻道,是獨有的交流方式。
四、十八般汙藝是怎樣煉成的?
汙文化的交流,有哪些方式?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提一個問題,測測你的汙力值:
問:你覺得大學生活好還是高中生活好?
答:大學生吧。
汙不汙?
如不汙,請看下面提示:
按三一語言學理論,汙文化語言風格的形成,主要運用了語言世界的偏離,常見的偏離有語音偏離、語義偏離、語法偏離這三種形式,俗稱「歪解」。
第一種招法:語音偏離
在語音方面,由於一個語言符號和其指示的意義無自然的聯繫,而每一個語言符號在具體的語境中有其相對應的發音形式,因此具有相同的語言符號的詞語就會有著不同的意義。
因此在汙文化語言中,「汙力軍」會使用如諧音的方法偏離語音零度使對方偏離這個字的常規理解。
諧音雙關的語音偏離指的是利用詞語音同、音近構成的語音偏離,雖然字面上是甲詞,實則表達的卻是音同或音近的乙詞,構成諧音偏離,從而達到現「此」而隱「彼」的效果。
例如:停車坐愛楓林晚;「嘿嘿嘿」「啪啪啪」等擬聲詞。
第二種招法:語義偏離
交際的過程就是一個解碼和編碼的過程。
通常,由說話者把需要表達的意思進行編碼,然後聽者根據這個語言群體的習慣進行意義的解碼,「汙力軍」常常故意偏離這些語義規則,構成一套為這一群體所特有的編碼解碼系統。
知乎上有網友匯總統計了許多成語,比如:
聊以自慰;善與人交。扶搖欲上;井臼親操。
后羿射日;伍員吹簫。前仰後合;低吸高拋。
雞口牛後;鳥伸熊經。大含細入;陰服微行。
見縫插針;授人以柄。日復一日;精益求精。
鞭長莫及;道大莫容。眾口交贊;一炮走紅。
湧泉相報;空穴來風。堅忍不拔;碩大無朋。
光陰似箭;巧舌如簧。有容乃大;來日方長。
鳥槍換炮;雞骨支床。深根固蒂;古道熱腸。
刀頭舔蜜;柳下借陰。深入淺出;小屈大伸。
殺雞取卵;斬草除根。白駒過隙;血口噴人。
尺璧寸陰;上根大器。管鮑之交;關張之義。
老而彌堅;操之過急。體大思精;人淡如菊。
千夫所指;一面之交。搦管操觚;插圈弄套。
軒然大波;莞爾一笑。小受大走;近攻遠交。
推幹就溼;去粗取精。傾囊相授;夾道歡迎。
舞槍弄棒;掃穴犁庭。大勢已去;餘波未平。
第三種招法:語法偏離
語法是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構規律,是從眾多的語法單位裡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組合方式或類型及如何表達語義的規則。
語法規則包括句法規則和詞法規則,句法規則要求句子成分之間搭配得當,句子的語序合理;詞法規則要求遵循詞類規範,正確修飾詞性。
「汙力軍」常常變換句子結構、改變詞性來達到「汙」的效果,比如:
男:我請你吃飯。
女:不,改日吧!
現在,回到開頭,你終於弄明白了誰的活好吧?
五、黃金時代汙乎路
當汙文化藉助於時代科技工具,狠狠撞上了當代青年集體無意識的時候,一場文化爆炸就不可避免。
2015年6月的「視頻進化論」論壇上,愛奇藝拋出了一個新詞:純網綜藝,即純粹的網際網路綜藝節目。代表作有愛奇藝自製的《奇葩說》、《愛上超模》等綜藝節目。
在這場論壇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的馬東坦言,「純網綜藝即將迎來黃金時代」,他進一步解釋,網際網路視頻平臺已經成熟,用戶數量完成原始積累,廣告商的態度也明顯轉變。
因此,汙文化在迅速佔領彈幕視頻網站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了各大網絡平臺,開啟了商業化道路。具體有如下特點:
第一,視頻是主要表現形式
調查發現,在汙文化的多種表現形式中,視頻以絕對數量和受關注度的絕對優勢佔據榜首。比較典型的是網絡綜藝和劇集。
據統計,自媒體生產的視頻內容的單集點擊量一般在百萬數量級,而與專業團隊合作、大資本加持的各大視頻網站推出的一系列綜藝及劇集,其單集點擊量均在千萬數量級,甚至有不少成熟IP可以輕鬆過億。
例如,汪涵主持的《火星情報局》,2016年4月9號在優酷土豆平臺第一次上線,取得點擊量破億的好成績,最終以突破9億的總播放量收官。
我們對單集點擊量最高的一期進行了觀察統計,在總時長約為43分鐘的節目中,共出現了7次與「汙」相關的對話,其中薛之謙「直得像鋼筋一樣,直到沒朋友」和汪涵「撿肥皂」贏得全場最多歡呼聲並且在節目播出後迅速佔領各大話題榜,被各路網友和媒體爭相討論。
第二,網絡自製劇浮現
在網絡自製劇部分,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樂視自製的《太子妃升職記》、全網播出的《上癮》和優酷土豆獨播的《別那麼驕傲》。
在百度上進行「汙+網劇」的關鍵詞搜索,這3部劇的新聞稿霸屏,尤其是《太子妃升職記》自去年12月份在樂視獨播後,其團隊便給劇集貼上「汙」的標籤,贏得無數自來水,上線12小時移動端播放量超過400萬次,上線48小時移動端播放量超過1千萬,截至1月21日,該劇累計播放量超過26億次。
第三、網絡綜藝迅速擴張
去年10月至今年10月份這1年間共上線18檔汙綜藝,2015年的2檔-2016上半年的5檔-2016下半年的9檔,幾乎是以2倍的速度迅速擴張。
自今年3月起,每月都有至少一檔綜藝上線,其中7月及9月即暑期檔上線節目數最多。純網綜藝共計14檔,佔比78%,汙力均值高達4星+,節目數量和汙力指數都遠超版權網綜。
預計汙網綜的市場規模兩年後年有望達到80億元。
第四、明星班底的脫口秀和真人秀是主要套路
從節目類型來看,「純網綜」主要集中於脫口秀和真人秀兩類,前者共計8檔,數量佔絕對優勢;而內容方面,脫口秀往往針對網絡觀眾的興趣偏好,服務他們的碎片式觀看習慣,在較短的視頻長度中密集緊湊的安排爆點話題,使得觀眾體驗到網絡綜藝的獨特快感,因此點擊量也在各種節目類型中拔得頭籌。
節目班底通常以固定的主持大咖和變動的明星嘉賓的黃金組合出現,汪涵、何炅、馬東、謝娜等都紛紛試水,其中馬東、何炅以每人擔當2檔節目位居汙榜榜首。
六、賣汙粉的自媒體,你們有點過
除了六大門派之外,江湖上還有銷售「汙粉」的自媒體。
這些自媒體出品人主要活躍於blibli彈幕視頻網站、微博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平臺,通過上傳汙視頻或汙圖片文字吸引大量粉絲。
第一,blibli彈幕視頻網站的汙力軍
汙視頻種類分布廣泛,內容涉及生活、綜藝、搞笑、遊戲等多個領域,以10分鐘以內的短時頻為主。通過觀察統計,我們根據汙力值,總結出b站上up主「汙」力排行榜。
汙力小王子當屬b站名為「逗比宇」的up主。
據統計,自去年10月以來,逗比宇共發布了40個視頻,以遊戲類 (13個)和鬼畜類 (12個)最多。通過神剪輯和後期字幕,將LOL、英雄聯盟等遊戲,《在下坂本,有何貴幹》等日漫製作成10分鐘左右的汙視頻,《聽瞎耳朵 LOL的臺詞居然這麼汙》、《高汙慎入 英雄聯盟版》、《滴滴滴,發車了》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前者的點擊量已經破百萬,評論量也近2萬。
第二,微博平臺,有企業級帳號介入
汙博主大體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媒體、娛樂類,如上文所示,不再贅述。
另一類是將產品市場定位於青年人群的企業商業類,他們利用「汙文化」的娛樂屬性和親青年性,不著痕跡地增加了品牌曝光度和好感度。
典型案例是「杜蕾斯官方微博」,自2011年註冊以來,共發博17653條,主要以圖片+短文字為主;粉絲數高達177萬。
這個被網民稱為「唯一可以明目張胆地玩汙的品牌」,經統計,帶「汙」的微博共計19條。
3月29日,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以2:0戰勝卡達。杜蕾斯官方微博:#國足進軍十二強賽#沒什麼擋得住一夜兩次的男人!
8月10號的一條微博評論數已近800條,杜蕾斯巧妙得將「汙」為自己所用,增加與粉絲的積極互動,進一步提高了用戶粘性和忠誠度。
第三,汙音頻
汙電臺集中在音樂播放和電臺APP兩類移動平臺上,前者如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後者如蜻蜓電臺、喜馬拉雅FM等,這兩類APP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汙」音頻作品的存在,大致可為兩類:
一類是主播電臺。以「汙妖王來了」為例,2016年6月20日至2016年7月29日期間,共發布29期節目,平均時長5分鐘,收聽量最高達25萬人次,評論人群年齡集中於00後。但此類節目存活時間短、輻射面小。
另一類是版權音頻。如郭德綱的相聲集,民謠或搖滾歌手的一些作品。網易雲音樂上有一個「女生嘛,汙一點才可愛」的歌單,裡面收錄了40首歌,收聽量達650萬。好妹妹樂隊的《悶騷的你》,神威鬼鳴的《欠我一炮》均被收錄其中。
第四,汙直播
靠點擊說話的盈利方式自然不會放過自帶吸粉屬性的「汙」器,今年最受人關注的當屬馬東的直播首秀。
自公布組建汙力天團後,5月31日,馬東率領旗下藝人範湉湉、艾力、肖驍、顏如晶、大王、李林六位藝人,入駐映客並舉行了汙力天團首秀。從米未官方給到的數據來看,汙力天團在直播活動中一共使用4個直播房間,總觀看人數661萬,其中馬東本人房間的觀看總人數達240多萬。
但直播的低門檻一度將「汙」拉到了「淫穢」「不堪」的泥沼。
「汙到爆!女主播廁所直播」、「女主播直播汙力挑戰!笑稱玩家能堅持3秒叫老公」、「汙!女主播直播風油精滴下體」等等,這些直播視頻,藉以汙的名義,行色情之事。
七、老司機能帶你多久?汙文化前世今生未來
汙文化不是橫空出世的石猴,而是一種人類社會特有的產物,自有語言文字以來,已經形成了汙文化存在的土壤——社會性觀念。
人類社會蒙昧時期,對性並沒有太多的所謂「忌諱」,比如非洲和太平洋群島中很多原始部落都存在女性坦露乳房或者男性裸露生殖器的情況。
後來,出於對生育神秘的理解,出現了生殖器崇拜現象。
進入文明社會後,由於宗教和統治階級的需要,逐漸形成了「性交」隱私化和談性色變的恥辱感。與性相關的話題被妖魔化,成為了社會禁忌。
20世紀60至70年代,西方世界發起了一種挑戰傳統性觀念和性道德的社會思想和社會運動,不但要打破禁慾觀,以及封建道德對人性的壓抑和束縛,更要打破內心被「性」的束縛。最初是反對性別歧視,後來演變出新的社會觀念,包括:非婚性行為、開放式婚姻、同性戀婚姻、在公眾場合裸體等。
當今中國社會正處於社會轉型階段,人們的性意識逐漸覺醒,但由於社會傳統及規則的限制,形成了中國社會特有的性壓抑的氛圍。這種欲揚又抑的社會氛圍,為汙文化的存在發展提供了土壤。
史前:從國風到猥褻歌謠
在不同社會階段,汙文化有著不同的文藝表現形式。在沒有電視廣播及網絡的時代,以文字或口口相傳的方式,保留了很多汙文化的作品。
在古典文學作品中,諸如詩經、唐詩宋詞元曲裡也有部分內容被汙力軍視為「經典」,如《詩經 鄭風 有女同車》有云: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柳永的《鬥百花》有云:「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釭,卻道你先睡。」
民間另有客家人的《十八摸》等等或已失傳的民間小調。
進入20世紀,五四白話文運動中也關注到民俗文化中的「猥褻」,其中以周作人和顧頡剛最為突出。周扔了一顆炸彈,公開號召文人搜集「猥褻歌謠」,而顧則出了一本書《吳歌甲集》。
據今人施愛東研究,周作人為了推廣「猥褻歌謠」這個新概念,以及提倡「猥褻歌謠」的搜集整理,前後寫過不下十篇文章,光是以此為題的「猥褻系列」就有《猥褻的歌謠》、《徵求猥褻的歌謠啟》、《關於「猥褻歌謠」》、《從猥褻的歌謠談起》等,甚至還打算編輯《猥褻歌謠集》和《猥褻語彙》,「建設起這種猥褻的學術的研究」。
搜集「猥褻歌謠」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目的是促進白話文寫作。這個活動發軔於一九一八年的北京大學歌謠運動,起於劉半農擬定的《北京大學徵集全國近世歌謠簡章》,其徵稿條件中有這麼一條:「徵夫野老遊女怨婦之辭,不涉淫褻,而自然成趣者。」
當時的北大中文系主任胡適解釋說,「我們研究歷史,高明的固然要研究;就是認為下流的,也要研究;才能確切知道一時代的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不涉淫褻,而自然成趣者」這個條件與汙文化有異曲同工之處,即強調其本質的娛樂屬性而非以引發性慾淫邪為目的。
前世:「汙宗仙」們崛起
在大眾傳媒時代,汙文化開始大放異彩。
汙語言現象與電影電視融合,誕生了一些新的表現形式,如電視綜藝及無釐頭搞笑電影等等。就中文地區來看,「汙」成為大眾傳媒現象,最早是由港臺地區影視娛樂節目開始的。
例如,費玉清的《龍兄虎弟》、吳宗憲主持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小s的《康熙來了》都是頗具代表性的節目。
在《康熙來了》節目中,小S動不動就和嘉賓聊床單上的話題。
而吳宗憲幾乎一秒一個葷段子。吳宗憲段子集錦,可以百度。此處略。
比起綜藝節目的汙,港臺電影更是汙力滔滔。以無釐頭著稱的周星馳的電影,幾乎部部都靠汙段葷梗調氣氛,展示了不同於費玉清和吳宗憲等「老司機」的另一面。也許,在某種意義上,無釐頭等於汙力頭。
隨便舉幾個例子:
在電影《破壞之王》中,周星馳用鎖腿功把大師兄鎖住,大師兄問裁判者算不算犯規?裁判說道:「這當然算犯規,腿張的這麼開,這個節目很多小孩子要看的。」
《國產凌凌漆》最後一幕,周星馳在豬肉鋪後面嘿嘿嘿,買肉的女生說,「看你也最多3分鐘,豬肉佬」。 周星馳則回應道,3個小時也未必夠啦!
《唐伯虎點秋香》可謂集汙段子之大成,僅舉一例唐伯虎在華府與對穿腸對對子,有一句對聯是「我上等威風,顯現一身虎膽、你下流賤格,露出半個龜頭。」
《大話西遊》裡大姐問:這個豬頭多少錢?豬八戒跳起來說:豬頭不賣豬鞭要不要?除了對話,看過電影的70後80後不會忘記,影片裡還有各種辣眼睛的畫面,縱然當年的愛情驚天動地,可是最先出現在觀眾眼裡卻是至尊寶和二當家穿白布比基尼裙大戰春十三娘和白晶晶的那一幕,簡直汙瞎眼啊!
在非周星馳電影之外,汙段子也常常出現。
比如李連杰主演的香港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在各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後,少林弟子與張無忌比武時,使出龍爪手,華山二老說:「少林寺的龍爪手果然了得,比我們華山派的抓奶龍爪手厲害多了」。
在內地,則有更深刻的歷史人文背景,即精英文化沒落而屌絲文化興起。
今生:90-00青年的汙託邦
「汙託邦」,本文指基於汙文化而營造的網絡青年社區。而非某個App。
「汙託邦」現象的出現,可以用伯明罕學派提出的"結構模式"解釋:通過對性的逆反,製造出僅僅屬於自己的文化符號,由此來營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化空間,以表示自我認同 (identity)與主流文化的區隔。
這種空間和區隔的建立也可以說是對於主流文化的儀式性和風格化的抵抗。儘管這種抵抗最終無法解決實際問題,但能表達出青年群體的要求,表達出草根青年群體對強勢文化的不滿和弱勢群體的同情。
90-00青年這一年齡層處於弱勢群體,但自我意識覺醒程度較高,他們在反智主義帶來的無聊無趣社會語境裡,通過解構、戲謔,反主流文化來捍衛自身話語權。
90-00青年,自小接觸大量的歐美日韓文學影視綜藝,對性話題的態度更開放、更自然,而如今的中國社會仍對性保留極端矜持的態度,毋庸置疑,青年真切感受到這一社會矛盾,並且明白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無力調解。
但網絡讓青年找到了絕佳的突破口,他們利用豐富的聯想、雙關等修辭手法,藉助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將汙文化滲透到網絡世界中,試圖構建屬於自身的小世界——汙託邦。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全民娛樂的時代,汙汙更可愛。如果你潔癖,沒人跟你玩。這也是眾多汙媒體汙內容大行其道的原因。
未來:那隻看不見的手
每一代青年都會給時代打下自己的烙印。80年代流行武俠。90年代風行搖滾。00年代的二次元。10年代的汙文化。
每一代青年文化,都伴隨著社會文化的深層博弈。
1980年代,隨著思想解放,精英文化崛起,逐漸與主流文化分流形成了「二元對立」的格局。
1990年代,大眾文化崛起,擠壓了精英文化的空間,整個文化的格局出現了主流、精英和大眾文化「三分天下」的局面。
2000年代,精英文化藉助於網際網路一度復興,但沒幾年後遭到打壓而銷聲匿跡,與此同時,屌絲文化快速的填補了精英文化留下的空位,進一步強化了大眾文化的地位。而主流文化則進一步被邊緣化。
與歐美大眾文化由中等社會階層而引領的情況大大不同,中國大眾文化在大行其道的時候,出現了逐漸被底層社會所引導的趨勢。例如,先是以趙本山為代表的農民文化大行其道,後是以郭德綱周立波代表的市民文化引領風潮。
同時,因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網際網路上誕生了一種夾縫生存渴望逆襲的屌絲文化,金庸武俠、周星馳電影迎合了這種社會心理,因而被奉為經典。
於是,大眾文化真正興起之後,中國文化卻進入了一個誰也沒有預見過的境地:精英文化似有似無,主流文化無人待見。大眾傳媒被網際網路引導,而大眾文化又被社會底層引導!
主流文化不甘於邊緣化的命運,以「道德失範」的名義,實施社會救贖,「新道德主義」的訴求浮出水面。
2010年最惹人注意的文化現象莫過於反三俗。中央高層明確提出要「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當年紅火的電視相親節目《非誠勿擾》被整改。這場運動愈演愈烈,有媒體乾脆將這場運動冠名為「新道德運動」。
具有弔詭意味的是,「新道德主義」隆重出場後,在中國的語境當中居然「傳統主義」合流了,自五四文化運動以來匍匐在地的各種「傳統」得以反彈,卻並未在青年群體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大眾文化是沒有意識形態性的,但它所承載著凝聚人心、感召民眾和傳承文明的功能。
面對大眾文化日益發達,主流意識形態顯得力不從心,常有陣地喪失之感。
今天,汙文化又進一步消解了主流文化對青年的影響力。張笑容認為,這種對峙可以被還原為大眾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對立,引申為市場經濟與現行體制的根本對立。對立問題的凸現,所暴露出來的恰恰是改革本身的困窘。
八、結束語:不要忘了,前面就是懸崖
老司機帶著兩個小妹去省城了,家裡的婆娘跟隔壁老王舊情復發,接下來於是有了《兩個婆娘一個郎》和《好喝不過礦泉水》兩個續篇。續篇在YouTube的訪問量大大超過了首篇。
知乎網友評論,老司機三部曲,無論在民歌發展史上,還是在社會的多樣性發展上,都已經寫下了不可忽視、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人問,「老司機」三部曲為何不夠清雅脫俗呢?
其實,真正山歌的內容並不是像《跑馬溜溜的山上》那般富有文藝情懷也不像《劉三姐》那般富有鬥爭意識,而是更多的是超級黃段子!
各地民間的文藝,大多數離不開黃段子。雲南有山歌、廣東有鹹水歌、東北有二人轉、北京有相聲、陝北信天遊……這些地方文藝形式原生態的內容,絕非是城市群眾在電視上看到的那個樣子。
明代李開先對民間歌謠的評價: 「如十五國風,出諸裡巷婦女之口者,情辭婉曲,自非後世詩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
馮夢龍也認為民歌最可貴之處在於情真,「世有假詩文,而無假山歌」。
清代黃遵憲將民歌比作天籟:「十五國風妙絕古今,正以婦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學士大夫操筆為之,反不能爾,以人籟易為,天籟難學也。」
這些表述的邏輯是:歌謠是民眾生活、情感、心聲的真實表露,隱含著「生活真實」「情感真實」的價值判斷。
五四運動時期,周作人將之命名為猥褻歌謠,並與顧頡剛大力推動了與此有關的民俗研究。
但是,一起突如其來的「猥褻歌謠」學案,扼殺了這個生機勃勃的研究活動。
1928年,鍾敬文在中山大學經手出版了「猥褻歌謠」《吳歌乙集》,不料被人大做文章,於是戴季陶千裡飛書將之辭退。
戴當年不光是中山大學校長,還是國民黨的理論宣傳家,擔任國民黨宣傳部長。鍾敬文被辭後, 民俗學會受到沉重打擊,研究活動面臨夭折。
鍾敬文是我國著名民間文藝學家、民俗學家、教育家、詩人、散文家,曾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等職。在他99歲回憶此學案的時候,依然耿耿於懷, 斥責戴季陶為「假道學」。
一晃過去了88年。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網絡汙文化是一個並不複雜的現象,它背後有深刻的社會文化背景。儘管它表面上生機勃勃,但這條路已然不再是坦途。張笑容總結了兩條風險:一是汙文化是否會泛「黃」,二是汙商業是否衝擊主流文化的底線。
自2010年反三俗運動以來,時至2016年11月30日,在十次「文代會」 (文聯)、第九次「作代會」 (作協)上,高層又傳遞出最強音:不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無節操的垃圾淹沒我們的生活。
雲很烏,手有傘。你若不舉,便是晴天。
(zhangxiaorong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