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電科院新能源所科技項目成果鑑定為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2020-12-16 瀟湘晨報

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北京對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所的「高比例新能源併網電磁暫態計算仿真與工程應用」項目進行科技成果鑑定會。項目鑑定評審專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清華大學程林主任、華北網調運行處長高洵等專家組成,內蒙古電力集團公司科信部部長吳集光、電科院科研處處長高正平、項目負責人曹斌等參加本次鑑定會。

經鑑定委員會鑑定,項目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PSModel機電-電磁混合仿真技術和全電磁暫態仿真技術居於國際領先水平,為內蒙古電網高比例新能源併網與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技術支撐。

【責任編輯:李沐霖】

【來源:內蒙古國資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網山東電科院一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國網山東電科院一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來源: 2020-12-24
  • 權威鑑定!優特科技又一產品獲評「國際領先」
    權威鑑定!優特科技又一產品獲評「國際領先」 來源:財訊網 • 2020-12-15 14:30:42 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廣東省珠海市組織召開了優特科技研製的「發電企業現場作業安全管控系統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四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月5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20年科技成果舉行專場鑑定會(線上會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四項科技成果完成鑑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鑑定會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發展部主任曹文君主持。鑑定委員會由王家臣教授任主任委員,紀洪廣教授任副主任委員,陳紹傑教授等六人任委員。
  • 「高等真菌化學成分的結構和功能」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5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吉開主持完成的「高等真菌化學成分的結構和功能」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鑑定會由雲南省科技廳獎勵辦主持。邀請國內同行專家譚仁祥、張克勤、張國林、張洪彬、張榮平、饒高雄、陳業高、卿晨、錢子剛等組成鑑定委員會。昆明分院科技與教育處處長戴開結、昆明植物所科技合作處處長於富強參加了會議。
  • 中國農機院3個科技部技術開發專項資金項目通過鑑定,達到國際先進...
    「溫室食用菌智能化精細生產關鍵裝備研發」3個課題的研究成果順利通過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鑑定。 鑑定組由北京食用菌協會、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農業農村部農機試驗鑑定總站(農機推廣總站)、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的7位專家組成。
  • 國際領先,嘉軒永磁滾筒通過國家科技成果鑑定
    2020年9月3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在江蘇嘉軒智能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高效智能永磁直驅滾筒」進行了科技成果鑑定。由於嘉軒智能永磁滾筒帶來的良好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鑑定委員會認為:項目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鑑定。委員會還建議嘉軒將智能永磁滾筒積極推廣產業化應用。
  • 華電電科院新能源遠程診斷平臺為風電機組健康運行提供保障
    華電電科院新能源遠程診斷平臺為風電機組健康運行提供保障 發布時間: 2020-04-13 13:57:45   來源:  作者:
  • 國際先進!中信環境技術「六位一體」循環經濟治理模式通過科技成果...
    12月5-6日,經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組織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河海大學等單位的多名行業內知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中信環境技術探索主導「『六位一體』循環經濟產業治理模式在印染行業的應用」項目進行了審核評價,一致認定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研究背景
  • 晶科科技與京能國際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6日,晶科科技與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能國際」)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進行座談。雙方未來計劃就國內光伏發電項目開發與建設、先進光伏系統設計方案、電站運行維護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在晶科科技總經理金銳、京能國際董事會主席張平等高層的見證下,晶科科技總裁助理朱青與京能國際副總裁賈耕作為雙方代表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晶科科技法務總監劉曈、華北區域公司副總經理牛軒、副總裁助理姜澤清,以及京能國際投資總監趙立、內蒙區域公司總經理劉磊、辦公室副主任劉鵬飛等相關負責人出席了籤約儀式。座談會上,雙方就項目合作、產業發展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
  • 賦能新舊動能轉換,融和電科閃耀2020山東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
    上海融和電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和電科」)以「保衛藍天,電動山東」為主題,攜能量魔方系列產品與生態圈合作夥伴特百佳、玖行能源、摯達科技等一同震撼登場,充分展現新舊動能轉換和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發展的豐碩成果和產業鏈生態合作的集群優勢。
  • 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瞄準國際先進水平
    「經過多年發展,產業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產業生態體系逐步建立,配套環境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5年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之一。」辛國斌表示。近年來,隨著全球範圍內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進程加快,一些國際知名汽車企業不斷加大在華投資合作。「這有效推動了我國配套產業鏈的完善提升,促進了新能源汽車企業技術進步。」
  • 湖北「多倍體水稻」科技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湖北「多倍體水稻育種理論、關鍵技術和核心種質創新」成果專家評價會12月16日在武漢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桂建芳,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以及來自武漢大學、湖北技術市場協會等單位的專家出席會議。評價會上,與會院士和評審專家對武漢多倍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大學和武漢市農業科學院共同完成的「多倍體水稻育種理論、關鍵技術和核心種質創新」項目進行了廣泛的質詢、討論和交流。植物遺傳育種學家、謝華安院士認為,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發成果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
  • 深圳先進院攜新成果亮相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
    在船舶及港口航運板塊,招商局集團相關負責人說,通過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他們在高端船舶製造領域實現了突破,今年展示的中國首制極地探險郵輪、Stena高端客滾船等,均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或實現了國內該領域的「零突破」。
  •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電科14所獲科技進步獎的寶貝,可能是啥?
    據「中國電科第十四研究所」官方媒體平臺報導,該所參與研製的某重大項目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據統計,這是14所第16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至於是哪個項目獲獎,官方介紹是這麼說的「因過於先進,不方便展示」。
  • 2020年內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
    劉衛平,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醫院感染控制科教授、主任醫師,感染學科帶頭人,自治區三八紅旗手。她從事醫院感染專業20餘年,是內蒙古地區院感工作的領軍人物及開拓者。在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19年內蒙古地區突發鼠疫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都全程戰鬥在一線,為臨床工作保駕護航。
  • 國際領先!中信環境技術膜芬頓技術通過科技成果評審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6日,由中信環境技術自主研發的"膜芬頓技術在汙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項目順利通過科技成果評審,該項目經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組織上海同濟大學、中山大學、中科院生態中心等單位的多名行業內知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該項科技成果進行了審核評價,一致認定該技術創新性強
  • 電科14所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但項目過於先進不方便展示
    70多年來,14所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履行「國防、科技、電子信息」使命責任,深耕探測感知主責主業,永葆科技創新文化基因,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科技工程中實現了諸多標誌性的突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創新成果。
  • 華菱星馬換電重卡亮相「2020中國(南京)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
    為進一步推動落實「中國製造2025」戰略,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聯合主辦的「全球智慧出行大會暨中國(南京)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GIMC 2020)」於2020年9月20-22日在南京市溧水區空港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
  • 南瑞集團2020年度科技成果支撐國家電網戰略落地
    10月25日,國網南瑞集團18項科技成果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鑑定,16項成果整體國際領先,2項成果核心技術國際領先。未來,這些成果將進一步提升南瑞在能源網際網路領域的技術領先水平和產業拓展能力,為支撐國家電網公司戰略落地提供更加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  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鑑定會採用「雲鑑定」方式進行。
  • 科技成果國際領先:嘉軒高效智能永磁直驅電動滾筒
    邁向創新型國家,需要以企業為主體,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企業放在各類創新主體的第一位,要培育世界一流的創新型企業。嘉軒智能股份作為一家科技創新型企業,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將創新點落實在生產過程中,讓生產更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