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多倍體水稻」科技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20-12-22 武漢發布

湖北「多倍體水稻育種理論、關鍵技術和核心種質創新」成果專家評價會12月16日在武漢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桂建芳,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以及來自武漢大學、湖北技術市場協會等單位的專家出席會議。

據介紹,多倍體水稻是湖北大學生命科學院蔡得田教授領軍的科研團隊經過18年的努力,利用染色體加倍技術將二倍體水稻的整個基因組加倍,並通過生物技術手段培育形成的多倍體水稻新品種。該品種植株發育高大粗壯,穗大粒大,比二倍體水稻重3/5以上,結實率達到了80%,創下示範種植田畝產1400斤的佳績。因為染色體翻了一番,多倍體水稻被湖北省農科院副院長遊艾青稱之為「新物種」。

評價會上,與會院士和評審專家對武漢多倍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大學和武漢市農業科學院共同完成的「多倍體水稻育種理論、關鍵技術和核心種質創新」項目進行了廣泛的質詢、討論和交流。

植物遺傳育種學家、謝華安院士認為,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發成果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一旦進入推廣應用,將為解決世界的糧食安全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從而對中國乃至對世界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專家組一致認為,多倍體水稻利用遠緣雜交和染色體加倍創立了多倍體水稻育種理論和新技術,創製了系列多倍體水稻新種質,實現了原始創新,為水稻多倍體生物研究和應用奠定了基礎;創製出的多倍體水稻減數分裂穩定品系,解決了多倍體水稻結實率低的瓶頸問題;利用多倍體種質經回復變異獲得系列二倍體水稻新種質。該項目科技成果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據多倍體公司董事長陳柏林介紹,經過多年的努力,湖北多倍體水稻科研成果的應用開始「提速」,目前公司選育的兩個雜交組合先後參加了國家聯合體區試,另有一個採用倍性循環技術選育的品種,通過了湖北省水稻品種審定。(通訊員項俊平)

相關焦點

  • 國網山東電科院一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國網山東電科院一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來源: 2020-12-24
  • 內蒙古電科院新能源所科技項目成果鑑定為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北京對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所的「高比例新能源併網電磁暫態計算仿真與工程應用」項目進行科技成果鑑定會。經鑑定委員會鑑定,項目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PSModel機電-電磁混合仿真技術和全電磁暫態仿真技術居於國際領先水平,為內蒙古電網高比例新能源併網與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技術支撐。
  • 萱嘉生物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規範廣東省科技成果登記與信息公開工作,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信息資源,及時、準確和完整地統計科技成果信息,加速科技成果技術轉移和產業化,廣東省科技局特出臺《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科技成果登記與信息公開的實施辦法》。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四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月5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20年科技成果舉行專場鑑定會(線上會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四項科技成果完成鑑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鑑定會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發展部主任曹文君主持。鑑定委員會由王家臣教授任主任委員,紀洪廣教授任副主任委員,陳紹傑教授等六人任委員。
  • 科學家水稻基因研究成果發布 設計水稻不再是夢
    黎志康研究員(左)在田間指導水稻育種。本報記者 常 理攝  北京時間4月26日凌晨1點,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雜誌在線長文報導了「3010份亞洲栽培稻基因組研究」成果。該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牽頭,聯合國際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等16家單位共同完成。
  • 湖北大學校友回漢籤約1124.7億元 中運富通等企業將在漢設總部項目
    長江商報訊(記者 周舜堯 吳薇)3月22日,第十一批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湖北大學專場活動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活動共籤約34個項目,籤約額1124.7億元。項目領域寬泛,涉及科技、文化、教育、農業、生態、網際網路等各個方面,總部項目多成為本次專場亮點。
  • 326項科技成果奏響湖北創新最強音
    豐碩的科技成果,反映出湖北省科技發展再攀高峰,創新力量不斷增強,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注入信心和力量。重源頭基礎研究再上臺階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在2019年度全省科技獎勵大會上,28項省自然科學獎項目創新成果「多點開花」,其中一等獎達6項,明顯高於往年。這表明,我省基礎研究實力不斷提升,原始創新水平不斷提高。半導體光催化有望解決人類面臨的環境和能源問題,但傳統光催化材料光生電子和空穴容易複合,導致活性低,制約著光催化的應用。
  • 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江西理工大學等研發的稀土提取工藝獲肯定
    江西理工大學等研發的稀土提取工藝鑑定會1月14日,據江西理工大學官網消息,近日,由江西理工大學等共同完成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鈣鹽浸礦提取稀土工藝技術」科技成果通過中國稀土學會鑑定。據江西理工大學稱,中國稀土學會鑑定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江西理工大學等共同完成的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國際領先,嘉軒永磁滾筒通過國家科技成果鑑定
    2020年9月3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在江蘇嘉軒智能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高效智能永磁直驅滾筒」進行了科技成果鑑定。由於嘉軒智能永磁滾筒帶來的良好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鑑定委員會認為:項目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鑑定。委員會還建議嘉軒將智能永磁滾筒積極推廣產業化應用。
  • 國際領先!中信環境技術膜芬頓技術通過科技成果評審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6日,由中信環境技術自主研發的"膜芬頓技術在汙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項目順利通過科技成果評審,該項目經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組織上海同濟大學、中山大學、中科院生態中心等單位的多名行業內知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該項科技成果進行了審核評價,一致認定該技術創新性強
  • 航韓公司分絲整經機達國際領先水平
    航韓公司分絲整經機達國際領先水平 2013-08-29 15:02:36 來源:網上輕紡城         8月22日,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委託,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在福建省長樂市主持召開了福建省航韓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
  • 科技成果國際領先:嘉軒高效智能永磁直驅電動滾筒
    嘉軒智能股份作為一家科技創新型企業,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將創新點落實在生產過程中,讓生產更智能。2020年9月3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在江蘇常州市對江蘇嘉軒智能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高效智能永磁直驅滾筒」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鑑定。
  • 新型水田打漿機大幅提高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團隊與常州邁騰機械有限公司聯合研製出的可摺疊、超長作業幅寬的新型水田打漿機,通過了常州市科技局組織的科技新成果鑑定。「這種新型水田打漿機,一次作業幅寬達到5米,可大幅度提高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目前,該機器已經開始在江淮地區、東北地區等水稻種植區示範應用。」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裝備製造學院副院長薛茂權說。
  • 中國地利通過兩項ISO國際認證,信息科技研發水平達到一流品質標準
    2020年11月,中國地利集團旗下深圳市地利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繼今年9月份取得軟體研發CMMI3級認證後,又成功獲得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兩項國際權威認證,標誌著中國地利集團在軟體研發、信息安全、質量管理三個方面已全面與國際標準接軌,說明了中國地利集團的信息科技研發水平已經達到一流品質標準
  •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含5項「科技抗疫」專項成果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中國網訊(記者 董寧)2020年11月23日下午,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這是第五次面向全球舉行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
  • 做世界領先的汽車電子整體方案提供商——訪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浪潮下,中國迎來了全球汽車產業價值鏈重構的歷史機遇,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將由歷次產業革命的追隨者變身為引領者。在此背景下,吉利控股集團投資的智能科技公司浙江億咖通科技有限公司與安謀中國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設計和開發先進的汽車電子晶片,以實現中國汽車產業跨越式的發展。
  • 推廣種植402.9萬畝 文山雜交稻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
    「國標優質香型三系雜交稻恢復系材料創製、育種與應用」項目成效非常明顯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那該項目的主要科技創新點有哪些在今天(12月15日)下午的文山州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上,文山州農科院副院長羅龍對「國標優質香型三系雜交稻恢復系材料創製、育種與應用」項目的科技創新點進行了介紹。
  • 航特:創新領先科技 安全卓越品質
    湖北航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宋馳平湖北航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以中航工業特種飛行器研究所為投資主體,在原湖北航特機械工業有限公司和荊門航特有色金屬鑄造有限公司基礎上組建而成的股份制公司。
  • 國際先進!中信環境技術「六位一體」循環經濟治理模式通過科技成果...
    12月5-6日,經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組織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河海大學等單位的多名行業內知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中信環境技術探索主導「『六位一體』循環經濟產業治理模式在印染行業的應用」項目進行了審核評價,一致認定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研究背景
  • 「神器」助力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分選
    新華社長春11月24日電(記者孟含琪)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曹乃亮團隊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聯合研製出螢光檢測分選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