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常見病害及其防控技術_魚類專題(鱖魚專題)_水產養殖網

2020-12-14 水產養殖網

鱖魚常見病害及其防控技術

2020-09-08 15: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惠農網        瀏覽量: 4312 次 我要評論
&nbsp鱖魚是一種家常食用魚類,有的地方又叫做菊花魚,鱖魚鱸形目真鱸科動物。隨著鱖魚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疾病的發生也日趨嚴重。

&nbsp一、鱖魚病害預防

&nbsp&nbsp鱖魚暴發性流行病發病速度快,死亡率高,會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鱖魚生活在池塘底層,發病初期不易被察覺,一旦遊於水面或淺灘,病情已較為嚴重。鱖魚屬兇猛性魚類,未經馴食成功的鱖魚只吃活魚、活蝦,內服治療只能通過飼料魚間接治療,效果較差。

&nbsp&nbsp鱖魚的病害較為複雜,在魚種階段,主要表現為寄生蟲病,如車輪蟲病、斜管蟲病、指環蟲病等。在成魚養殖階段,主要表現為細菌性病,如爛鰓、腸炎、爛尾等;少數還暴發病毒病,如白肝白鰓病;有時出現蟲、菌、毒併發症。因此,必須十分重視預防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nbsp

&nbsp&nbsp1.選擇良好的養殖環境

&nbsp&nbsp養殖區域選擇遠離有毒有害場所及汙染源或汙染物。養殖區域內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且沒有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醫療廢棄等汙染源,符合NY5051-2001《無公害食品&nbsp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bsp,養殖鱖魚的池塘須清除過多淤泥,乾池曝曬,把底質曬硬。

&nbsp&nbsp2.選用優質苗種

&nbsp&nbsp要投放優質的鱖魚苗種,一是選用種質純正的苗種;二是投放規格整齊、遊動活潑、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苗種;三是杜絕近親繁殖,定期更換鱖魚親本;四是採用科學的運輸方法,減少損傷,提高苗種成活率。

&nbsp&nbsp3.苗種投放

&nbsp&nbsp鱖魚放養防止密度過大,造成缺氧和吃食不均,大小兩極分化,小鱖魚可能吃不到餌料而餓死。在套養池中,鱖魚密度過可能會傷害到主養魚,導致魚病發生。

&nbsp&nbsp單養鱖魚時,可畝放規格為8~10cm的鱖魚種800~1000尾。也可在鱖魚池中混養一些繁殖快的魚類,作為活餌料。一般每畝放養200~400對羅非魚親魚或60尾二冬齡鯽魚,或放養10kg一冬齡魚鰟鮍作親魚。

&nbsp4.合理投餵餌料

&nbsp&nbsp鱖魚為典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以活魚蝦為餌是鱖魚的攝食特性,如得不到鮮活的餌料魚,即相互殘食,或使其魚體消瘦,體質變弱,容易發病,甚至餓死。所以要配套養殖足夠的餌料魚,避免缺乏食物而相互殘食或咬傷。適時適量投喂。

&nbsp&nbsp採用間隔投餌料魚的方法,在養殖前期和後期,每7~10d投餵一次,中期每5d左右投餵一次,應保持鱖魚與餌料魚的數量比為1∶5~10,餌料魚太少,會影響鱖魚攝食和生長,太多則容易引起缺氧浮頭,對鱖魚生長不利。

&nbsp&nbsp餌料魚投餵前必須消毒,做到不投餵有病的餌料魚。選擇好開食餌料魚是提高鱖魚苗種成活率的關鍵,宜選擇體型偏長、遊泳能力較弱的魚苗,如魴、鯿、鯝、適口*雜魚魚苗。

&nbsp&nbsp在投餵時要注意,不同生長時期的鱖魚需投餵一定發育階段的餌料魚苗,餌料魚苗的全長應控制在鱖魚全長的40%~60%為好,如餌料魚過大則吃不下,甚至會被餌料魚噎死,如餌料魚過小,則會增加鱖魚的捕食次數,造成魚體消耗,影響產量,提高餌料係數,增加養殖成本。

&nbsp&nbsp5.消毒防病

&nbsp&nbsp苗种放養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苗種及餌料魚在放養之前用2%~4%的食鹽水或2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5~10min;拉網、運輸過程中輕快操作,避免魚體受傷感染;養殖用具要經常曝曬,以除去病原體。

&nbsp&nbsp6.水質管理

&nbsp&nbsp要經常加換新水,特別是6-9月份,每5~7d加換新水一次,每次15~20cm,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進鱖魚健康生長。可在池四周種植苦草、輪葉黑藻等沉水植物,為魚提供隱蔽場所,同時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每隔15~20d潑灑生石灰水一次,每次15~20kg/畝。及時合理開增氧機,以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魚缺氧,同時應準備一些增氧劑,可在魚嚴重缺氧浮頭時用於搶救。

&nbsp&nbsp二、鱖魚常見疾病及防治

&nbsp&nbsp(一)細菌性疾病

&nbsp&nbsp1.&nbsp爛鰓病

&nbsp&nbsp(1)病原體:柱狀黃桿菌。

&nbsp&nbsp(2)症狀及危害:病魚鰓絲末端潰爛成殘缺不全,鰓絲軟骨外露,鰓爛處常黏附汙泥,看上去很髒。病魚鰓蓋內表皮往往充血發炎,嚴重者鰓蓋中央部位的內表皮潰爛,形成一個透明小區,俗稱「開天窗」。

&nbsp&nbsp(3)治療方法:發病時可用五倍子2~4mg/kg,磨碎後浸泡過夜全池潑灑;也可全池潑灑二氧化氯0.2~0.3mg/kg或二氯海因0.4mg/kg等含氯製劑。

&nbsp&nbsp2.&nbsp敗血症

&nbsp&nbsp(1)病原體:嗜水氣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

&nbsp&nbsp(2)症狀及危害:病魚體表光滑,鰭條和臀鰭基部充血,有時口腔、上下頜、鰓蓋、眼眶及體表兩側充血,肝、脾、腎腫大,肝腎顏色變淺呈淡紅色。

&nbsp&nbsp(3)治療方法:可用二氯異氰脲酸鈉(優氯淨)0.5mg/kg或漂粉精0.4~0.5mg/kg全池潑灑,同時在100kg飼料中加10kg灰莖辣蓼(粉碎後溫水浸泡)均勻拌和、晾乾,於15:00~16:00按魚體重10%投餵池塘中餌料魚,連餵2~3d。

&nbsp&nbsp3.&nbsp腸炎病

&nbsp&nbsp(1)病原:腸型點狀單胞菌、豚鼠氣單胞菌等。

&nbsp&nbsp(2)症狀及危害:病魚不攝食,體色發黑,浮遊於水面,腸道有氣泡及積水,病魚的直腸至肛門段充血紅腫;嚴重時整個腸道腫脹,呈紫紅色,輕壓腹部有黃色黏液和血膿流出。病因常是鱖魚食了帶腸炎病的餌料魚而受感染,或因飢餓後又飽食引發該病。

&nbsp&nbsp(3)治療方法:

&nbsp&nbsp①加強鱖魚的飼養管理,不要讓鱖魚時飢時飽。選擇適口餌料魚,以防過大規格的餌料魚擦傷腸腔誘發魚病。

&nbsp&nbsp②將鱖魚池和餌料魚池的水體予以消毒。可用漂白精或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等,全池潑灑,每半月消毒一次。

&nbsp&nbsp③餌料魚投餵前用10%食鹽水進行浸洗消毒處理,並清除病、殘、弱餌料魚,消滅傳染源。

&nbsp&nbsp④給餌料魚投藥餌:每100kg飼料添加大蒜素0.1kg,連續投餵5~7d。吞食藥餌後再被鱖魚吞食,使鱖魚間接食藥得以治療。

&nbsp&nbsp(二)真菌性疾病水黴病

&nbsp&nbsp(1)病原體:水黴屬和綿黴屬種類,以遊動孢子傳播。

&nbsp&nbsp(2)症狀及危害:魚苗感染時,背鰭、尾鰭均帶有黃泥狀絲狀物,魚苗浮出水面,活力減弱,最後消瘦死亡。成魚感染時,感染部位出現灰白色棉絮狀物,鱖體負擔加重,其後傷口擴大、腐爛而導致死亡。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早春、晚冬水溫較低時(13~18℃)最為流行。魚卵或早期魚苗容易發病,成魚較少患病。

&nbsp&nbsp(3)防治方法:

&nbsp&nbsp①用2%~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5~10min,或用1%的食鹽水加食醋數滴浸泡5min;

&nbsp&nbsp②亞甲基藍1.5~2.0mg/L浸泡,每日1次,連續2~3次,換水1/2以上;

&nbsp&nbsp③水黴淨0.3~0.5mg/L,每日1次,連續2~3次,每日換水1/3左右。

&nbsp(三)病毒性病

&nbsp&nbsp1.&nbsp暴發性傳染病

&nbsp&nbsp(1)病原體:大型球狀虹彩病毒。

&nbsp&nbsp(2)症狀及危害:病魚口腔周圍、鰓蓋、鰭條基部和尾柄處充血,有的病魚眼球突出或有蛀鰭現象;大部分病魚鰓、肝臟發白,內臟器官充血,特別是胃部有塊狀充血,伴有腹水,腸內充滿黃色黏液,往往與寄生蟲及細菌交叉感染。

&nbsp&nbsp(3)防治方法:用巨威碘、雙氧氯全池潑灑(具體用量見產品說明書),隔天1次,連續潑灑2~3d,並同時將乳酸、恩諾沙星與維生素C、維生素E提前1h餵餌料魚,再用餌料魚投餵鱖魚,連續2~3d。

&nbsp&nbsp2.&nbsp鱖魚綜合性出血性敗血症

&nbsp&nbsp(1)症狀及危害:

&nbsp&nbsp以「白鰓、白肝」為特徵的嚴重疾病,被稱為鱖魚綜合性出血性敗血病、暴發性流行病、出血病等。患有細菌性疾病的餌料魚被鱖魚攝食後,常出現體表炎症、肝臟帶菌、腸道發炎、腹水等症狀。此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屬危害最大的暴發性疾病,在夏、秋季流行最為嚴重;苗種期少發,成魚期多發。該病被認為是一種新病,一旦得病,死亡率高達90%&nbsp,有的發病池全池鱖魚死完。

&nbsp&nbsp(2)治療方法:

&nbsp&nbsp①用「強氯精」0.4mg/L溶解後全池潑灑,間隔一天重複一欠。如長期用藥而未換水的池,要先換水再用藥,以防用藥過量;

&nbsp&nbsp②用鱖魚專用的「鱖血寧」,每袋可加飼料12.5kg。

&nbsp&nbsp藥餌製作方法:用麥粉50%、菜餅50%,拌勻;按飼料量的60%稱取一定量的水,再按飼料量加入藥物,待藥物溶解成藥水後拌入飼料中,用手搓成團或塊,1h後投喂。儘量在16:00前後投喂,因為鱖魚在傍晚捕食最兇猛,餌料魚吞食藥餌後即可被鱖魚捕食。

&nbsp&nbsp(四)寄生蟲疾病

&nbsp&nbsp引起水生動物疾病的寄生蟲較多,主要有原生動物、蠕蟲、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等。對鱖魚危害較大的寄生蟲主要是孢子蟲、指環蟲、車輪蟲、斜管蟲、鰓隱鞭蟲、杯體蟲、小瓜蟲、錨頭鰠、中華鰠和魚鯴等。

&nbsp&nbsp1.&nbsp孢子蟲病

&nbsp&nbsp(1)病原:孢子蟲。

&nbsp&nbsp(2)症狀及危害:危害較大,尤其危害幼齡鱖魚,破壞其皮膚、鰓組織,影響呼吸功能,病魚體表和鰓部肉眼可見白色點狀物,肛門拖一未消化的糞便,魚體負擔過重,失去平衡在水面上打滾,影響正常攝食,2天內死亡率40%左右。

&nbsp&nbsp(3)治療方法:晶體敵百蟲(90%以上)全池遍灑使池水達0.1mg/L濃度,多次使用可減輕病情。或使用滅孢靈0.1mg/L濃度全池潑灑。

&nbsp&nbsp2.&nbsp指環蟲病

&nbsp&nbsp(1)病原:指環蟲。

&nbsp&nbsp(2)症狀及危害:由指環蟲寄生鰓部引起,大量寄生時可引起鰓絲腫脹,貧血並易引發細菌性疾病,不僅可引起苗種大批死亡,而且危害成魚。

&nbsp&nbsp(3)治療方法:

&nbsp&nbsp①做好水源和餌料魚殺蟲處理,杜絕傳染;

&nbsp&nbsp②魚種階段定期用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濃度0.2mg/L效果較好。成魚階段對敵百蟲十分敏感(1mg/L濃度8h開始死亡,48h死亡率100%),應慎用;

&nbsp&nbsp③魚种放養前用15~20mg/L濃度的高錳酸鉀水溶液藥浴15~30min,殺死鱖魚身上寄生的指環蟲;

&nbsp&nbsp④用特效滅蟲靈(B型)0.4mg/L濃度全池潑灑(不能與鹼性藥物合用,安全期為用藥後7d),隔3~5d再用1次。

&nbsp&nbsp3.&nbsp車輪蟲病

&nbsp&nbsp(1)病原:車輪蟲和小車輪蟲兩個屬中的許多種。

&nbsp&nbsp(2)症狀:車輪蟲大量寄生在鰓上可使鰓絲失血、腫脹,如在鰓絲間寄生8~10個蟲體,就會使鱖魚苗種呼吸困難,寄生再多時會造成魚種死亡。寄生在皮膚和鰭條上,往往使魚體表出現蒼白色、鰭條充血、腐爛失去遊泳和攝食能力,病魚頭朝上、尾朝下在水中旋轉翻滾,離群獨遊,最後會失去平衡與攝食能力而死亡。

&nbsp&nbsp(3)流行與危害:各種年齡層的鱖魚均會感染,但受危害最大的是鱖魚魚苗和夏花魚種階段,可能造成鱖魚苗種大量死亡。流行地區遍及我國各地,一年四季均會發生,發病嚴重時期為5-8月。是鱖魚魚苗至寸片階段最常見和危害最嚴重的疾病之一。

&nbsp&nbsp(4)治療方法:

&nbsp&nbsp①用100g/m3甲醛溶液浸洗魚體5~10min;

&nbsp&nbsp②用20g/m3新潔爾滅溶液浸洗魚體5~10min;

&nbsp&nbsp③用硫酸銅0.5g/m3和硫酸亞鐵0.2g/m3合劑,全池潑灑。

&nbsp&nbsp4.&nbsp錨頭鰠病、中華鰠和魚鯴病。

&nbsp&nbsp(1)病原:錨頭鰠、中華鰠和魚鯴。

&nbsp&nbsp(2)症狀及危害:錨頭鰠、魚鯴主要寄生在鱖魚體表,魚體被錨頭鰠頭部鑽入的部位,其周圍組織常發炎紅腫,繼而組織壞死,魚體消瘦,失去遊泳及捕食能力。中華鰠主要寄生在鰓部,破壞鰓組織,影響呼吸能力。

&nbsp&nbsp主要危害鱖魚種,危害較大,1尾5cm的幼魚體上如寄生2個錨頭鰠,就可導致幼魚苗死亡,因此在養殖中應及早預防和治療。

&nbsp&nbsp(3)防治方法:用生石灰30g/m3兌水全池潑灑。

&nbsp&nbsp5.&nbsp小瓜蟲病(白點病)

&nbsp&nbsp(1)病原:多子小瓜蟲。

&nbsp&nbsp(2)症狀及危害:魚體大量寄生時,病魚鰭條、體表出現一個個白點,感染的魚體由於受到刺激,體表和鰓部分泌大量的黏液,魚因呼吸困難而死亡。此病主要危害5cm以下的魚種。

&nbsp&nbsp(3)治療方法:殺死小瓜蟲的最好方法就是升溫換水,另外配合藥物治療。

&nbsp&nbsp①用150mL/m3福馬林浸洗魚種10~15min;

&nbsp&nbsp②用福馬林全池潑灑,濃度是15~25mL/m3&nbsp,治療時要充分充氧,治療後立即換清潔的水並充氧;

&nbsp&nbsp③用小瓜蟲淨50~60mL/畝·m;

&nbsp&nbsp④生薑辣椒的治療效果不錯。(出處:惠農網)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鱖魚市場表現說明了什麼?
    2020-03-20 17: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        瀏覽量: 11746 次 我要評論 其中鱖屬有兩個種,一個是巧嘴鱖,該魚生長速度快,個體大,常見為2~2.5公斤,最大個體重可達50公斤,養殖性能最優,是人工養殖的主要品種;另一個是大眼鱖,該魚生長緩慢,個體較小,最大個體能長至重2公斤。鱖魚最為突出的生物學特性是典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對餌料有較強的分辨能力,終生主要以活魚蝦為食,即使是剛開口的魚苗,也要攝食其他魚類的幼苗。長大後,除食活魚外,還兼食蝦類以及蝌蚪等。
  • 投票丨誰是你心目中的「2020中國特種魚(鱖魚、加州鱸、黃顙魚)金牌服務商·養殖能手」,快來為他們投票吧!
    報告嘉賓:梁旭方報告題目:鱖魚飼料與配套苗種養殖技術體系梁旭方,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二級崗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鱖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科學家,華中農業大學鱖魚研究中心主任,武漢鱖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 鱖魚價格持續回暖,但由於疫情影響,價格依舊不如往年
    北京疫情一出,水產市場先後暫時關閉,其他地區鱖魚鱸魚等很多水產品價格應聲下跌。這讓之前一直等價的養殖戶傷透腦筋了,不過這兩天端午節要到了,鱖魚止跌反漲,最好鱖魚的價格甚至暴力反漲到了30元/斤。據流通商估計,端午節後魚價可能還會下滑,但下滑的幅度可能也不會大。
  • 鱖魚人工繁育技術
    二、親魚的準備1、親本來源鱖魚品種繁多,本次主要講解適合開展人工養殖的翹嘴鱖的人工繁殖技術,鱖魚親本主要來源於野生捕撈或有資質的鱖魚原種場。人工繁殖親本選擇2-3齡體格健壯,無傷病的親本,通過越冬後強化培育可進行人工繁殖。
  • 熬出頭了,鱖魚收購價兩周猛漲10元!養殖戶惜售等價,但要管好塘口...
    2020-05-20 18: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0447 次 我要評論 水產養殖網了解到,流通商和檔口老闆的日子同樣不好過,疫情導致餐飲端消費受到重創,鱖魚是非常依賴餐飲的,尤其是到現在酒宴還沒有放開,對鱖魚的打擊非常大,水產市場裡銷量普遍都不好,「現在塘口收購價格和市場批發價格都很透明,開檔口的老闆利潤空間就很透明,檔口賺錢不賺錢就是看銷量好不好,今年鱖魚銷量普遍比較差」。
  • 根據養殖鱖魚的自身條件,不管是活餌 、冰鮮、飼料都可以養好它.(視頻)
    2016年,已經在水產行業幹了4年的他,竟萌生出了「我要創業」的念頭,要知道在這個行業,創業不像就業容易。選擇好養的品種?不!要做就貴一點的魚——「鱖魚」普通的水產品種曾經火熱,但現在在餐桌上要數「地位高」的淡水魚類,還是要數「鱖魚」。越來越受到廣大人們的喜愛和消費,鱖魚市場消費量越來越大,但是在養殖終端卻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難以快速提升產量,從而造成目前鱖魚價格居高不下的現狀。
  • 紅燒鱖魚
    鱖魚     鱖魚是我國四大名魚之一,為肉食性兇猛魚類,也是淡水中的珍貴魚類。
  • 鱖魚3天降3元?鱸魚等品種也量價齊跌!
    2020-06-15 18: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1216 次 我要評論 北京的水產市場被關閉了,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很多往北京市場發貨的生意,往北京方向流通的水產品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其次就是很多市場也開始加強了疫情防控,嚴一點的像鄭州萬邦檢查了核酸,一般的就是體溫測量、戴口罩這些工作又重新做起來,這肯定對水產品流通造成一些影響
  • 嶽陽湘陰鱖魚苗種繁育成功,買苗再也不用跑廣東了
    5月28日,在湘陰縣水產科學研究所,當地專業水產養殖戶蘇建林望著車上裝載的1.2萬尾鮮活的鱖魚苗,臉上笑開了花。今年4月,嶽陽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攜手湘陰縣水產科學研究所,開展鱖魚苗種繁育技術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
  • 2020年鱖魚風光不再了嗎?
    2020年鱖魚風光不再了嗎?2020-04-18 14: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2352 次 我要評論 長三角鱖魚銷量最大的一個區域,以南京眾彩市場為例,去年三四月份一個專營檔口每天三五千斤的銷量是比較正常的,現在一天兩千斤左右,批發價格比去年也低,水產養殖網了解到,目前一個鱖魚檔口每天的流水估計只有去年的20-30%,「今年疫情對鱖魚影響太厲害了,酒店桌席生意跌到底了,這陣子市場銷量比去年少很多,批發價格又比去年低,每天的銷售流水大幅減少」。
  • 太不容易,鱖魚黑魚終於漲價了!但加州鱸黃顙魚養殖戶的壓力還是...
    2020-11-09 18: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3709 次 我要評論 一、鱖魚11月上旬,各地鱖魚新魚上市量持續增加,但市場銷量卻很萎靡,導致魚價一跌再跌,最低的時候降到了22-23,已經跌破了成本價,養殖戶賣的多虧的多,導致廣東等地養殖戶不想賣魚了,於是收購商慢慢提價,今天最好規格的鱖魚漲到了25-25.5元/斤。
  • 鱖魚難釣?搞懂鱖魚習性、用餌及3種釣法,釣鱖魚不再難
    鱖魚生性兇猛,常以其它魚類為食,幼魚喜歡吃小魚小蝦,大魚就以吃魚類為主,尤其喜歡吃泥鰍。 2、鱖魚對水質要求高 鱖魚生活的地方一般水質都比較乾淨,常生活在山洞邊,涵洞中,石頭較多的小溪,或者樹枝比較雜亂的間隙中,常待在靜水或緩水域底層。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 鱖產業發展報告
    建立了鱖苗種開口餌料新技術和鱖人工飼料可控養殖新技術。03、病害防控技術中山大學等對鱖病毒性流行病學開展調查與檢測,並已成功研製了鱖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滅活疫苗,目前剛獲批,有望為鱖病害問題解決提供有效防治方法。04、養殖技術受活餌料魚投餵所限,廣東省鱖魚養殖以池塘主養為主,長江流域地區一般以池塘套養為主。
  • 釣鱖魚的季節來了,抓緊學會這幾招,家裡鱖魚吃到膩!
    可能很多釣友認為野外哪有那麼多鱖魚釣,不空以前也是這麼覺得的,後來才知道,其實野外的鱖魚資源並不少,只是我們沒發現罷了。鱖魚最常見的應該是長江流域,基本上只要有長江以及長江支流經過的城市,河裡都會有鱖魚。比如不空在湖南,湖南的湘江是長江的支流,湘江裡就有很豐富的鱖魚資源。
  • KastKing路亞講堂——作釣鱖魚時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
    鱖魚屬於完全淡水生活的魚類,喜歡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等水草茂盛較潔淨的水體中,白天一般潛伏於水底,夜間四出活動覓食。為肉食性魚類,性兇猛終生以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為食。鱖魚對水質要求較高,而且數量稀少,基本可遇不可求,甚至很多釣友從來就沒有釣到過,所以作釣難度很大!而且作釣這種魚如果不注意安全,還很容易被扎傷。
  • 鱖魚鱸魚大掉價!黑魚黃顙魚微跌!高溫導致塘口發病...
    鱖魚鱸魚大掉價!黑魚黃顙魚微跌!高溫導致塘口發病多、運輸損耗高!2020-08-17 23:0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4749 次 我要評論
  • 長江鱖魚能長多大?男子稱釣起幾十斤「鱖魚王」,可能嗎
    鱖魚,在我國的淡水魚種,是第一等的「金貴魚」,不僅是因其肉質細嫩鮮美且營養豐富,更是因為其數量稀少,倍加顯得珍稀。尤其鱖魚作為一種掠食魚,生長發育許多大量的小魚小蝦供其捕食,因此野生的大鱖魚,尤其罕見,比如如今長江裡的野生鱖魚,最大可能也就十多斤。
  • 糖醋鱖魚時,糖醋汁的做法最關鍵,掌握好比例,鱖魚鮮美可口
    在中國自古就有無魚不成席的說法,現在科技發達了,人們對食物的營養也重視了,大家又發現魚類美食不僅好吃,而且營養非常豐富。口感好、味道好營養又豐富的魚類美食怎麼能不讓人喜歡呢?將魚買回來,很多人都會用清蒸、清燉等方法,這樣做魚類美食方法簡單也容易上手,就算是廚房小白也可以輕輕鬆鬆學會,但是人們總吃這些做法做出來的魚類美食總有吃膩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更好吃又簡單的做法呢?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道超級美味的糖醋鱖魚,味道可比清蒸魚、清燉魚好吃多了。
  • 鱖魚價格大漲!國慶中秋一定要合理把握出魚時間!
    一、鱖魚近期鱖魚價格明顯上漲,鱖魚終於迎來大漲了,9月上旬最好規格的鱖魚一直在28-29元/斤範圍浮動,市場流通情況不是很好,養殖戶積極性受挫嚴重。今天枝江一帶6.5寸雜交黃顙魚收購價格是10.5元/斤,6寸是10元/斤左右 ,5.5寸是9.5元/斤,流通商告訴水產養殖網,本周儘管枝江存塘的魚少了點,但其他地方也上了不少魚,枝江的魚相對也不太好賣,不過目前的價格應該可以穩定到國慶節。離國慶越來越近了,但是幾個特種魚的養殖戶心理比較複雜。
  • 帶你認識加州鱸的三種病毒病_淡水養殖(加州鱸養殖)_水產養殖網
    帶你認識加州鱸的三種病毒病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張東霞 水產養殖網 2017-11-05 11:04:00 加州鱸學名大口黑鱸(Micropterus&nbspsalmoides),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淡水魚養殖品種之一,尤其廣東省珠三角地區,是我國加州鱸的主產區&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