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院士雲集「黃馬」,53歲施一公半馬136:放鬆自己,享受跑步

2021-01-08 跑步吧

12月27日上午8時,黃埔馬拉松鳴槍起跑,值得關注的是本屆黃馬發令槍由施一公、王曉東、徐濤、趙宇亮、HenryH.Radamson、林東昕、徐紅星、陳勇、葉思宇九位院士扣響,其中施一公、王曉東院士參加半馬比賽,其他院士參加的是迷你跑。

最終,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實力依然強勁,53歲的他,最後衝線成績為1小時36分48秒左右,目前尚未曝光他的淨成績,不過小編認為很有可能刷新他的半馬PB(1小時35分),厲害了!

在終點處,被記者採訪黃埔馬拉松感受時,他說:「廣州是我的福地,一定會經常來廣州的。這是他首次參加黃埔馬拉松,一路上感覺坡度起伏較多,風景不錯,對自己的狀態也比較滿意。」

當被問到為何只參加半馬比賽時,施院士還解釋說:「之前在廣馬跑全馬,是因為在11月份做了充足的訓練,而這次黃馬訓練時間有限,所以選擇了跑半馬。我到這就是放鬆自己就是享受跑步」

而當談到如何日常跑步時,施院士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只要自己感覺為限,不要跑到自己很勞累,只要把跑步堅持下來,對工作特別有好處。

而57歲的王曉東院士也參加了半馬,他的半馬淨成績為1:53:23,將個人半馬PB提高了七八分鐘,這是他第二次跑黃埔馬拉松。又一名院士跑者,57歲跑出這個成績也是很不錯!

王曉東,1963年出生於河南新鄉,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41歲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成為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作為著名生物化學家,王院士在研發中國國民用得起的抗癌藥上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完賽後,王院士還在直播間接受了採訪時,講到自己的跑馬和跑步的一些感受,他講到幾點:

1. 自己跑步三年左右,今天是首次半馬破2 ;

2. 自己之前性格比較急,而跑步是一個很好的磨練性格的機會,跑步不能急,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跑馬、做事都不能急,制定小目標一步步來實現,通過自己努力逐漸提高。

3. 跑馬感受更深的是跑馬是一件講科學的事,不能只拼力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平時訓練的努力會直接影響你的成績。

如今,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知名學者甚至在醫學上有傑出貢獻的院士都加入了跑步大軍,這無疑傳遞出跑步所帶來的積極的健康作用,而他們親身去參加比賽,感受馬拉松帶來的魅力,堪稱馬拉松的最佳代言人。

施一公就在今年12月初廣州馬拉松上就和鍾南山院士以廣州馬拉松賽宣傳大使的身份亮相,獲得了廣大跑者的一致好評。並且他參加了全馬比賽,最終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順利到達終點,完成了他的人生首場全馬。

施一公院士廣馬賽後接受採訪時高興地稱:「今天很高興,終於在廣州完成了人生首馬」,而且時間也提前了兩年,「本來說要55歲跑一個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自己訓練的時候雖然跑過30公裡和36公裡,但是跑全馬感覺還是不一樣的,能夠完賽挺不容易。

參賽前,施一公只進行了2個多月的備戰,不過因為有多次半馬經驗作為支撐,還有在西湖大學跑團的支持下,最終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完賽。能夠在53歲跑出這個成績,足以躋身大眾精英跑者之列,在同齡組中,施一公也已經具備參加世界大滿貫賽事的水平。

施一公的馬拉松經歷,也激勵著許許多多的大眾跑者,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能夠在跑道上盡情奔跑,是值得珍藏的年度記憶:

早在上高中時,施一公就練習長跑,從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進入清華後,由於長跑隊只招收專業運動員,他便轉練競走,從5000米到1萬米。他曾在校運動會上創下全校競走項目紀錄。一直到1994年,在他大學畢業5年後,這個紀錄才被打破。

而重新迷上跑步始於2018年,更準確地說是在施一公獲任西湖大學校長的第二天。幾位教職員工因共同愛好「成立跑團」,之後施校長便一發不可收拾。

施一公還通過跑步瘦了10多斤,他的手機跑步軟體顯示,今年上半年以來他就跑了近900公裡,儼然「跑步重度愛好者」。現在的施一公院士身材保持良好,清瘦而肌肉結實,一看就是跑步高手

如今,跑步已成為他最大的業餘愛好,運動鞋成為他身上的「標配」,平均每周要跑二三十公裡。跑完心情特別好、精力更加充沛。

對於這位院士來說,跑步早已融入了他的生活方式,在繁重的工作之餘,只要PM2.5讀數小於100,他就在校內跑上幾公裡,平均每周要跑二三十公裡。他不僅自己跑,還帶著團隊跑。

談及跑步和科研的聯繫,施一公認為:「馬拉松比賽畢竟還有終點,科研生涯是沒有終點的,永遠是可以往前走。如果這樣看,全馬不管多累,到終點了還是可以享受一下。」

在施一公看來,跑步不僅是健身,更能讓人思維敏捷、提高效率,長期益處很多,而且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廣州是我的福地」,施一公參加「黃馬」獲個人半馬最好成績
    大洋網訊 12月27日,距離挑戰廣州馬拉松賽全程賽僅僅半個月後,53歲的施一公又出現在了黃埔馬拉松半程賽的賽場上。這也是他首次參加黃馬比賽。比賽當日,施一公身穿西湖大學的橙色運動背心,腳踩一雙顯眼的粉色運動鞋,衝向了終點線。
  • 黃埔馬:粟國雄絕殺尹順金,217奪冠,施一公院士完賽半馬
    黃埔馬粟國雄、竇發仙分獲男女冠軍;53歲施一公院士1小時36分,57歲王曉東院士1小時53分,完賽半馬,令人敬佩!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今天有三場大型馬拉松賽事同時舉辦,廣州黃埔馬拉松(2萬人)、桂林馬拉松(1萬人)、梅州馬拉松(1萬人),作為2020年最後一個周末的收官之馬,也成為眾多跑友的年度收官之戰。
  • 1小時35分,平均配速432,施一公刷新半馬PB!
    從上一屆黃馬開始,院士鳴槍起跑成為賽事的一大亮點。今年黃馬的院士陣容空前強大——施一公、王曉東、趙宇亮、徐濤、陳勇、Henry H.Radamson、林東昕、徐紅星、葉思宇等9位院士為選手鳴槍助跑。其中,施一公、王曉東、趙宇亮、Henry H.Radamson、徐紅星進入賽道,領跑院士方陣。
  • ​53歲完成人生首馬,施一公院士:馬拉松有終點科研沒有
    12月13日結束的廣州馬拉松完賽者中,有一個身影格外引人關注,那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53歲的他,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第一個全馬,賽後他笑言,「本來打算55歲前跑一個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
  • 53歲院士施一公首馬成績334,跑步半年瘦10斤!
    在上周末結束的廣州馬拉松上,廣州馬拉松賽宣傳大使、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順利完賽,這也是他的人生首場全馬,此前他一直參加的都是半馬比賽。施一公院士賽後接受採訪時高興地稱:「今天很高興,終於在廣州完成了人生首馬」,而且時間也提前了兩年,「本來說要55歲跑一個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參賽前,施一公只進行了2個多月的備戰,不過因為有多次半馬經驗作為支撐,還有在西湖大學跑團的支持下,最終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完賽。
  • 53歲完成人生首馬,施一公院士:馬拉松有終點科研沒有
    53歲的他,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第一個全馬,賽後他笑言,「本來打算55歲前跑一個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事實上,跑步一直以來都是施一公的愛好,雖然挑戰全馬是第一次,但此前他已經多次完成過半馬比賽,成績也堪稱精英跑友。
  • 53歲院士施一公完成人生首馬
    著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是今年廣州馬拉松的宣傳大使,而他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廣州馬拉松的參賽跑者。北京時間12月13日,2020年廣州馬拉松賽正式開跑,53歲的「院士跑者」施一公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順利完賽,這也是施一公的首場全馬。談到人生首馬,施一公說:「今天很高興,終於在廣州完成人生首馬,本來計劃55歲時跑一個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
  • 院士「組團」跑黃馬!施一公完成半程馬拉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郭思琦 梁栩豪12月27日上午9時36分,中國工程院院士施一公衝過2020黃埔馬拉松半馬終點線,完成黃埔馬拉松半馬賽程。施一公院士衝過半馬終點線今年是施一公首次參加黃埔馬拉松。
  • 53歲院士施一公1小時38完成半馬!被邀請擔任馬拉松形象大使
    >錫馬半程:53歲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1小時38分完賽所有跑者都等了七個月,非常榮幸出任錫馬宣傳大使,為了跑錫馬,我準備了好長時間,真的很期待;我已經準備好了,不為PB(個人最好成績),只為在奔跑中享受健康和愉悅。」施一公說。
  • 施一公1小時35分創半馬最佳成績:工作忙,這次小試牛刀
    施一公院士(中)參加黃埔馬拉松。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已經成了跑圈的「網紅」。27日上午,據《南方日報》、《廣視新聞》報導,53歲的施一公在黃埔馬拉松參加了半馬比賽,最終以1小時35分27秒完賽,年度收官之戰刷新半馬PB(個人最好成績)。
  • 53歲院士、西湖大學校長1小時38分完成錫馬半程
    施一公:「我喜歡跑步,更享受跑步後體力疲勞、精神放鬆的感覺!」小編在眾人中找到了施一公院士最終,53歲的他以1小時38分10秒的槍聲成績衝線,完成了今年無錫馬拉松的半馬比賽,算下來平均配速差不多在4分39秒。
  • 53歲院士、西湖大學校長1小時38分完成錫馬半程
    :「我喜歡跑步,更享受跑步後體力疲勞、精神放鬆的感覺!」歲的他以1小時38分10秒的槍聲成績衝線,完成了今年無錫馬拉松的半馬比賽,算下來平均配速差不多在4分39秒。:我喜歡跑步,更享受跑步後體力疲勞、精神放鬆的感覺 施一公出生於1967年5月出生於河南鄭州
  •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嘉暉3小時34分56秒完賽,配速達到驚人的4分58秒/公裡,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馬拉松宣傳大使施一公繼去年完成半程馬拉松後,再次披掛上陣,此番出戰全程馬拉松,將人生首場全馬放在廣州,可見他與花城有著特別的情誼。
  •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嘉暉3小時34分56秒完賽,配速達到驚人的4分58秒/公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在訓練當中也沒有達到今天這樣的強度,很高興終於在廣州完成人生首個全馬,百感交集,我本來想在55歲的時候跑一場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施一公說。賽後,施一公補充了液鹽,經過醫護人員簡單的按摩護理,他很快恢復常態。本來施一公想多練兩年再跑全程馬拉松,但這次顯然「提速」了。
  • 53歲施一公在廣州馬拉松跑出3小時34分,與其質疑,不如跑了就懂?
    53歲的「院士跑者」施一公跑完了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評論的聲音起伏不一, 我只想說一句:跑了就懂!53歲的施一公院士把原定55歲目標提前完成了,2020年的廣州馬拉松是他人生第一次全程馬拉松,3小時34 分56秒的成績對於一個53歲業餘跑者來說已經接近精英了!評論區高一:不提倡、不支持53歲的施院士跑馬拉松!!!身體健康是第一重要的!!!
  • 53歲的施一公在廣州馬拉松跑出3小時34分, 與其質疑,不如跑了就懂?
    53歲的「院士跑者」施一公跑完了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評論的聲音起伏不一, 我只想說一句:跑了就懂!53歲的施一公院士把原定55歲目標提前完成了,2020年的廣州馬拉松是他人生第一次全程馬拉松,3小時34 分56秒的成績對於一個53歲業餘跑者來說已經接近精英了!
  • 2020廣州黃埔馬拉松賽圓滿落幕 9院士鳴槍 2萬跑友參與
    12月27日上午8時,2020廣州黃埔馬拉松賽起點綠軸廣場,9位院士科學家扣響手中發令槍,2萬名跑者盡情開跑。全馬選手從科學城一路向北奔往中新廣州知識城,觸摸灣頂明珠創新魅力。這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第4次舉辦萬人馬拉松賽。
  • 袁隆平、鍾南山、施一公的運動照片刷爆朋友圈!4位院士的運動人生精彩極了!
    而除了他之外,袁隆平、施一公、勵建安院士也都堅持著運動,在馬拉松賽場上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和鍾南山院士一樣,同樣被稱為國士的袁隆平,也有著同樣的熱愛運動的習慣。可能很多人不知道2008年的奧運火炬手001號,就是袁隆平。那時的袁老已經78歲了。當談到體力問題時,袁老自己也是信心十足,「我喜歡搞運動,跑上一段距離,體力是應該吃得消的。」
  •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成績驚人
    「我在訓練當中也沒有達到今天這樣的強度,很高興終於在廣州完成人生首馬,百感交集,我本來說在55歲的時候跑一場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施一公說。 本來施一公想練兩年再跑全程馬拉松,但這次顯然「提速」了。
  • 「越馬」鳴槍開跑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及跑團衝過半馬終點線
    (施一公和西湖大學跑團跑向半馬終點線)11月8日上午,2020年紹興馬拉松鳴槍開跑。賽道上看點連連,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帶著西湖大學跑團首次現身紹興馬拉松!7時30分,半馬發槍。西湖大學跑團的紹興馬拉松之旅正式開始計時。跑團十餘名參賽選手,身穿亮橙色的隊服,在人群中分外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