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完成人生首馬,施一公院士:馬拉松有終點科研沒有

2020-12-16 瀟湘晨報

大河客戶端 2020-12-15 07:34:10

12月13日結束的廣州馬拉松完賽者中,有一個身影格外引人關注,那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53歲的他,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第一個全馬,賽後他笑言,「本來打算55歲前跑一個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

事實上,跑步一直以來都是施一公的愛好,雖然挑戰全馬是第一次,但此前他已經多次完成過半馬比賽,成績也堪稱精英跑友。

在施一公看來,跑步以及體育運動的好處,不僅在於鍛鍊身體更好地工作,更在於磨練心智,「體育鍛鍊是一種自強的精神,是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

從青少年時就開始愛上跑步

在科研道路上,施一公的成就已經有目共睹,他的學業之路從清華大學走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經過多年的努力付出,成為了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並且成為了中國和美國科學院「雙料」院士。

2008年,施一公回到中國受聘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後任清華大學副校長,隨後又上任西湖大學校長,在步履不停的科研與教育道路上,跑步是他一直沒有放下的愛好。

此前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施一公透露過自己和跑步結緣的來由——讀初三那年,他意外報名參加了校運會1500米長跑的比賽,結果跑了倒數第一,但施一公沒有因此討厭跑步,反而開始努力練習跑步,經過一年多的鍛鍊後提升很大,「當時800米可以跑進2分20秒以內。」除此之外,他也練習過1500米和3000米跑。

進入清華大學以後,他又在競走項目上展現了自己的能力,「記得在清華大學新生運動會上,我報了3000米競走,一不小心拿了第一名。」據報導,施一公還曾在校運動會上創下過競走項目的紀錄。

「這個過程中,我悟出一些道理,身體好,自然有利於學習成績提高,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施一公說。

跑步伴隨他的科研生涯

很多人在畢業開始工作之後,就會因為沒時間等等原因逐漸放棄體育鍛鍊,但科研工作繁忙的施一公,卻從來都不會忘記給跑步留出時間。

2018年成為西湖大學校長後,他就成立了西湖大學跑團,甚至在2018年8月,西湖大學的開學典禮當天清晨5點,他還和同事一起去西湖完成了11公裡的環湖跑,隨後他在開學典禮上邀請學生們加入:「我期待我們的西湖長跑隊伍日益壯大,並肩前行!」

今年4月份,在面向浙江省中小學生的「開學第一課」公開視頻中,施一公還特意著重強調了體育鍛鍊的重要性,「再給同學們叮囑幾句:緊張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鍛鍊身體。兩天之前,我在杭州西湖邊,跑完了半程馬拉松,用時1小時38分。我相信同學們可以比我跑得更快!愛體育,愛科學,愛鍛鍊,愛學習;教室一去如故,操場常來常新,學習鍛鍊兩不誤,健康學習工作50年。」

這一次參加廣馬全馬,施一公就是和西湖大學跑團的跑友一起參加的,「以前訓練跑過30公裡,36公裡,但是42.195公裡全程跑完還是第一次。」跑完下來,施一公也出現了腿部肌肉痙攣的現象。

「跑了三公裡就汗流浹背,跑下來挺不容易,多虧了我的隊友,如果不是三名西湖大學跑團隊友的幫助,我很難完賽。」

體育鍛鍊磨練身體更磨練意志

中國能夠在今年戰勝新冠肺炎疫情,逐漸放開馬拉松等大型賽事,讓施一公感到非常自豪,同時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明年全世界都能控制好,全世界的秩序都能恢復正常,都能享受到正常的生活。」

而提到馬拉松對於自己工作的幫助和啟發,他也坦言,「全馬就像是科研生涯,不過全馬有終點,而科研沒有終點,全馬不管多累,到了終點還可以享受一下,而科研則是永遠可以往前走。」

對於施一公來說,跑步不僅能夠鍛鍊身體,保證有充沛的體能投入到工作中,同時也是對於意志力的鍛鍊。在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時,他就經常給學生分享自己從體育鍛鍊經歷中得到的收穫。

「跑步讓人有更充沛的體力,有的人以為,花了很多時間(鍛鍊)學習效率會降低,實際上,如果跑步方法得當,能調整你的能量級別,心臟機能和肺活量增強,供血充足、思維敏捷。」

「體育鍛鍊是一種自強的精神,是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施一公的感悟,無疑值得更多人去學習和體驗。

【來源:天中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53歲完成人生首馬,施一公院士:馬拉松有終點科研沒有
    12月13日結束的廣州馬拉松完賽者中,有一個身影格外引人關注,那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53歲的他,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第一個全馬,賽後他笑言,「本來打算55歲前跑一個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
  • 53歲院士施一公完成人生首馬
    著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是今年廣州馬拉松的宣傳大使,而他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廣州馬拉松的參賽跑者。北京時間12月13日,2020年廣州馬拉松賽正式開跑,53歲的「院士跑者」施一公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順利完賽,這也是施一公的首場全馬。談到人生首馬,施一公說:「今天很高興,終於在廣州完成人生首馬,本來計劃55歲時跑一個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
  • 9名院士雲集「黃馬」,53歲施一公半馬136:放鬆自己,享受跑步
    最終,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實力依然強勁,53歲的他,最後衝線成績為1小時36分48秒左右,目前尚未曝光他的淨成績,不過小編認為很有可能刷新他的半馬PB(1小時35分),厲害了!在終點處,被記者採訪黃埔馬拉松感受時,他說:「廣州是我的福地,一定會經常來廣州的。
  • 53歲院士施一公首馬成績334,跑步半年瘦10斤!
    在上周末結束的廣州馬拉松上,廣州馬拉松賽宣傳大使、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順利完賽,這也是他的人生首場全馬,此前他一直參加的都是半馬比賽。施一公院士賽後接受採訪時高興地稱:「今天很高興,終於在廣州完成了人生首馬」,而且時間也提前了兩年,「本來說要55歲跑一個全馬,沒想到53歲就完成了。」參賽前,施一公只進行了2個多月的備戰,不過因為有多次半馬經驗作為支撐,還有在西湖大學跑團的支持下,最終以3小時34分56秒的成績完賽。
  • 院士「組團」跑黃馬!施一公完成半程馬拉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郭思琦 梁栩豪12月27日上午9時36分,中國工程院院士施一公衝過2020黃埔馬拉松半馬終點線,完成黃埔馬拉松半馬賽程。施一公院士衝過半馬終點線今年是施一公首次參加黃埔馬拉松。
  • 53歲施一公在廣州馬拉松跑出3小時34分,與其質疑,不如跑了就懂?
    53歲的「院士跑者」施一公跑完了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評論的聲音起伏不一, 我只想說一句:跑了就懂!53歲的施一公院士把原定55歲目標提前完成了,2020年的廣州馬拉松是他人生第一次全程馬拉松,3小時34 分56秒的成績對於一個53歲業餘跑者來說已經接近精英了!評論區高一:不提倡、不支持53歲的施院士跑馬拉松!!!身體健康是第一重要的!!!
  • 53歲的施一公在廣州馬拉松跑出3小時34分, 與其質疑,不如跑了就懂?
    53歲的「院士跑者」施一公跑完了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評論的聲音起伏不一, 我只想說一句:跑了就懂!53歲的施一公院士把原定55歲目標提前完成了,2020年的廣州馬拉松是他人生第一次全程馬拉松,3小時34 分56秒的成績對於一個53歲業餘跑者來說已經接近精英了!
  •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嘉暉3小時34分56秒完賽,配速達到驚人的4分58秒/公裡,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馬拉松宣傳大使施一公繼去年完成半程馬拉松後,再次披掛上陣,此番出戰全程馬拉松,將人生首場全馬放在廣州,可見他與花城有著特別的情誼。
  •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嘉暉3小時34分56秒完賽,配速達到驚人的4分58秒/公裡,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馬拉松宣傳大使施一公繼去年完成半程馬拉松後,再次披掛上陣,此番出戰全程馬拉松,將人生首場全馬放在廣州,可見他與花城有著特別的情誼。
  • 施一公1小時35分創半馬最佳成績:工作忙,這次小試牛刀
    施一公院士(中)參加黃埔馬拉松。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已經成了跑圈的「網紅」。27日上午,據《南方日報》、《廣視新聞》報導,53歲的施一公在黃埔馬拉松參加了半馬比賽,最終以1小時35分27秒完賽,年度收官之戰刷新半馬PB(個人最好成績)。
  • 施一公人生首場全馬情定廣州,成績驚人
    12月13日,2020廣州馬拉松賽圓滿落幕,連續兩年出任廣馬宣傳大使的施一公,繼去年完成半程馬拉松後再次披掛上陣,此番出戰全程馬拉松,將人生首場全馬放在廣州,可見他與花城有著特別的情誼。
  • 53歲院士施一公1小時38完成半馬!被邀請擔任馬拉松形象大使
    >錫馬半程:53歲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1小時38分完賽歲的他以1小時38分10秒的槍聲成績衝線,完成了今年無錫馬拉松的半馬比賽,算下來平均配速差不多在4分39秒。成績不輸年輕人早在去年的12月8日,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用1小時39分鐘20秒(淨時成績),完成廣馬半馬,這一速度在普通跑馬的人中也算是高手級的了
  • 黃埔馬:粟國雄絕殺尹順金,217奪冠,施一公院士完賽半馬
    黃埔馬粟國雄、竇發仙分獲男女冠軍;53歲施一公院士1小時36分,57歲王曉東院士1小時53分,完賽半馬,令人敬佩!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今天有三場大型馬拉松賽事同時舉辦,廣州黃埔馬拉松(2萬人)、桂林馬拉松(1萬人)、梅州馬拉松(1萬人),作為2020年最後一個周末的收官之馬,也成為眾多跑友的年度收官之戰。
  • 袁隆平、鍾南山、施一公的運動照片刷爆朋友圈!4位院士的運動人生精彩極了!
    勵建安院士69歲年跑量超3000公裡,今年完成10場全馬PB409。2016年,勵教授就開始嘗試跑步。這一跑就一發不可收拾,跑步給勵教授帶來巨大變化,近幾年沒有生過一次病,體重下降了近30斤,完成了近80個全程或半程馬拉松,人生再上巔峰!說到馬拉松與骨關節健康的關係,勵教授講述了一段他自身的經歷。2016年勵建安教授不慎摔倒,右足外側落地,結果發現:第五蹠骨基底部骨折。他是:「運動是醫藥」的倡導者,於是身體力行。作為康復專家,勵教授深知運動對於康復的積極作用,他決定拿自己來做個實驗。
  • 首馬334、年跑量3000公裡、10個引體向上:三位院士詮釋了運動人生有多優秀
    身體力行積極運動的科學家更是成為社會楷模,激勵更多大眾投入運動,以下這三位院士不僅是科學家中的翹楚,更是運動達人,他們的故事已經不足以用勵志二字來形容……53歲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首馬334接近精英跑者上周剛剛結束的廣州馬拉松
  • 53歲院士、西湖大學校長1小時38分完成錫馬半程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錫馬半程:53歲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1小時38分完賽11月1日,無錫馬拉松鳴槍開跑小編在眾人中找到了施一公院士最終,53歲的他以1小時38分10秒的槍聲成績衝線,完成了今年無錫馬拉松的半馬比賽,算下來平均配速差不多在4分39秒。
  • 1小時35分,平均配速432,施一公刷新半馬PB!
    從上一屆黃馬開始,院士鳴槍起跑成為賽事的一大亮點。今年黃馬的院士陣容空前強大——施一公、王曉東、趙宇亮、徐濤、陳勇、Henry H.Radamson、林東昕、徐紅星、葉思宇等9位院士為選手鳴槍助跑。其中,施一公、王曉東、趙宇亮、Henry H.Radamson、徐紅星進入賽道,領跑院士方陣。
  • 上周全馬,70歲黃財富255,69歲張民毅256;53歲施一公半馬135!
    馬拉松賽場,不單單是頂尖運動員的舞臺,眾多業餘跑者的表現也尤為亮眼。前不久在越馬以2小時58分28秒和2小時58分34秒完賽的跑圈最牛大爺,黃財富和張民毅又來到常州馬拉松精英賽,二位年近古稀的大爺,這次又雙雙跑進3小時,並且比上次成績又提高了2分多鐘。
  • 53歲院士、西湖大學校長1小時38分完成錫馬半程
    歲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1小時38分完賽 開賽前,今年無錫馬拉松,還特別邀請了原清華大學副校長、現西湖大學校長,院士施一公擔任2020錫馬形象大使。歲的他以1小時38分10秒的槍聲成績衝線,完成了今年無錫馬拉松的半馬比賽,算下來平均配速差不多在4分39秒。
  • 「廣州是我的福地」,施一公參加「黃馬」獲個人半馬最好成績
    大洋網訊 12月27日,距離挑戰廣州馬拉松賽全程賽僅僅半個月後,53歲的施一公又出現在了黃埔馬拉松半程賽的賽場上。這也是他首次參加黃馬比賽。比賽當日,施一公身穿西湖大學的橙色運動背心,腳踩一雙顯眼的粉色運動鞋,衝向了終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