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借勢「國潮」被嘲諷,2020年的國潮營銷應是文化進階

2020-12-14 鳳凰網房產

來源: 品牌營銷報

不同於過去部分國人對國外產品的嚮往和信任,現如今的中國國貨越來越受歡迎。

「中國李寧」、老乾媽登上時裝周,走上國際化舞臺;故宮文創周邊火爆全球,深得當下年輕人的喜愛;甚至,阿迪達斯等國外知名品牌,也開始運用中國元素,豐富自己的產品...

近兩年,「國潮」這個詞引爆了時尚圈以及營銷圈。而中國品牌也不負眾望,不斷通過「國潮」概念進行品牌年輕化和創新,以潮流的創意和新式美學創造了驚喜,也改變了在年輕消費者心中的刻板印象。

「以國為潮」儼然成為了當下的消費新動向、新趨勢。

有果就有因,「國潮」近來為什麼會這麼火爆,以及究竟什麼才是「國潮」?都非常值得我們去探究一番。

1

「國潮」的崛起

始於「潮」而火於「國」

何為「國潮」?

如果追溯本源,「國潮」最早以一種小眾文化出現,就跟當年的「街舞」、「非主流」等文化類似,以街頭文化為核心的「潮流」方式,備受小眾圈層的追捧。

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潮流」表達進入大眾的視野,開始反向引爆主流媒體和大眾市場,比如「破洞」褲、「不對稱」襪子、「AB款」鞋子等,這也讓越來越多的品牌看到了這一片尚未開墾的商業新大陸。

近兩年,「國潮」的文化開始向「國」傾斜。

一系列中國老品牌在融入了新技術與新潮流後,被賦予了全新的面貌和文化價值,以全新的姿態驚豔了大眾的認知,讓文化和創意碰撞出激烈的化學反應,也讓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煥發出新的光彩。

而這背後,也體現出了 中國實力的增強。「國潮」這股風會隨著國家的發展和進步而越發強大。

根據《百度國潮驕傲大數據》也可以看出,中國經濟近十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中國的品牌也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國人對中國品牌認可度的提升,都代表著一種社會主潮流、主文化的更新。

2

打造中國新「名片」

讓國潮成為國際潮

國潮,從傳播「中國青年潮流文化」延伸到中國傳統美學、文化傳承,再到用國貨喚起年輕人的民族自豪感,如今的「國潮」,更是從文化符號搖身一變,成了中國的新「名片」,開始走向國際化。

一時間,「國潮」成為了品牌營銷領域的一塊金字招牌,各大品牌和平臺紛紛「借勢」。李寧、老乾媽、大白兔等中國品牌紛紛走上了「國潮」之路,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是,讓老羅沒想到的是,國際大牌也開始布局「國潮」變革,以求得擴充品牌內涵,提升消費者心理溢價。然而,擁有中國元素就真的算「國潮」了嗎?adidas「國潮」之路便可得知答案。

最近,adidas 公布了一組上新的產品圖,結合了中國元素與運動元素,衣服上印有充滿校園青春氣息的口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肩線上,還有大隊長的袖章與三線元素結合設計。

萬萬沒想到,復古國潮系列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非常大的爭議:

「不好意思,只有國產品牌的國潮才叫國潮」

「不好意思,阿迪達斯的只能叫中國元素,不是國潮」

「這算阿迪山寨李寧嗎?以往都是說國產的山寨貨。」

「外來品牌就別來參與國潮了,蹩腳的中文翻譯,還有玩不懂的梗,就不要瞎摻合了。」

「00後不僅僅認為我們的產品是最好的,他們中的大部分認為我們的一切都是世界上最好的。」

爭議的核心,無非是關於國潮的定義和外國品牌到底該不該做國潮。

其實,「國潮」這個詞,最初指的是特定的本土街頭文化,但如今有了更包容性的改變,那就是變成了只要是弘揚中國美學的,有中國傳統文化基因,能與當代潮流相結合的,即可稱之為「國潮」。

因此,阿迪達斯做國潮無可厚非,其實早在2020年初,阿迪達斯就拍攝了一支國潮廣告片,轟動整個營銷圈,同時還推出了2020年CNY新年限定系列,設計靈感取自於中國靈獸、中國花卉、中國十二章紋和中國傳統圖騰4大元素。

單從營銷到產品層面的國潮動作來說,可謂驚豔。但這背後也體現了以阿迪達斯為代表的國際品牌的焦慮,如今的消費者已經不再「崇洋」,在他們眼中,中國本土品牌也不代表老套、低質、低價,更多是從個人興趣、喜好出發。

而國潮助力國貨品牌的提升,恰好契合了這些新生代年輕人的精神需求和自我表達。他們超前的消費觀念讓他們更願意接受新鮮的事物,而被重新定義的中國文化,在情懷的驅動下,讓他們有了重新消費的衝動欲望。

於此同時,「國潮」能夠形成潮流,離不了這屆年輕人的認同感——對國家本身的認同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

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倍受關注,無論是詩詞歌賦、故宮國寶還是京劇戲曲,都成為時下的熱點甚至是潮流趨勢。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另一方面,傳統文化與潮流現象的融合創新,使得國貨煥發出了新活力和時尚感。

因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為傳統文化而消費,帶有「中國文化」元素的時尚產品也日漸成為新生代消費者彰顯自我個性、打造個人屬性標籤所樂於使用的一種風格。

至於國外品牌也開始走「國潮」之路,除了提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外,也從側面體現出 「國潮」正在像「美潮」、「日潮」一樣,成為中國的「新名片」,走向國際化,贏得廣泛的認可,這也加速了「國潮」演變成「國際潮」的腳步。

因此,今天的「國潮」,不僅是復古範兒,更是國際範兒;不僅是吸引消費,更是引領消費;不僅是消費升級,更是文化自信。

3

消費市場掀起「國潮」風

又會帶來哪些機會點?

當下,「國潮」已成為當下消費市場的熱寵。

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 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國人的購物車裡80%是國貨。

在天貓剛剛過去的618大促中,有超過3.7 萬個中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 100%以上。小米、美的、海爾、格力、華為等品牌成交額均在短時間內破億元。其中光明等老字號漲幅同比更是超300%。

今年,在「國潮風」的推動下,正在催生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這背後,又給中國國貨品牌帶來了哪些新的機會點?

1、加速中國品牌的國際化布局,開展出海業務

曾經,中國的消費市場一度被國外品牌霸佔,而品質也是他們的專屬,這導致中國品牌無力施展,消費者也及其不信任。但是隨著國潮的崛起,以李寧、安踏為代表的中國品牌開始發力,以中國文化為設計靈感,混搭年輕、潮流元素,讓其融會貫通,實現古與今,中與西,虛與實,功能與潮流的新時尚。

正是這種時尚,讓李寧等中國品牌走向國際化舞臺,接受全世界消費者的檢閱。最終,「中國文化+運動視角+潮流眼界」讓李寧贏得了國際消費者的認可,作為國貨品牌的代表,開始備受全球潮流的矚目。

國際化的成功轉型,也讓李寧的業績扭虧為盈,其2019年收入增32%、淨利增110%,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雙豐收。在「國潮」的帶動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國貨走向國際,搶佔國際市場。

2、提升品牌年輕化形象,重塑品牌文化價值

過去,國貨給大眾的印象停留在「土」、「LOW」的認知裡,寧願花高價錢購買國際品牌,也不信任中國品牌。

但是,在「國潮」的推動下,中國品牌被賦予了全新的形象,備受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比如回力、永久自行車、太平鳥、鄂爾多斯等眾多國貨品牌,近兩年藉助豐富的精神內核和文化內涵,擊中了當下青年一代的價值觀,展現了Z世代青年的個性特徵,瞬間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並不斷給大眾帶來驚喜,讓大家啞然「原來我們覺得『土』的國民品牌也可以這麼潮」。

所以,「國潮」是中國青年群體對中國文化一個重新認知和接納的過程,是文化自信崛起的表徵。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對民族的自豪感,對於民族品牌而言是一個不可錯失的機遇。

3、弘揚中國文化,挖掘文創周邊

除了中國國貨品牌擁有濃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外,其實中國文化本身也可開發和傳播的價值,就比如故宮、頤和園等,這些獨特的中國文化博物館,也是傳承和弘揚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合理開發和運用,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而這也是故宮近幾年頻繁推出文創周邊、深挖自身的文化資源,並用消費者喜歡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原因。「國潮」的興起,也推動了國人文化品位和文化需求的提升,故宮以「文創」的形式對中國文化進行深度加工,不僅讓其有了廣泛的傳播和弘揚,而且也經常作為國禮送予外國的領導人,成為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橋梁,加速中國文化的普及。

如同前文所提及,「國潮」是以品牌為載體,以文化為語言的一種現象級趨勢。它從不局限於某一領域,某一形式;可以是單一的時尚單品,也可以是跨界的營銷手段。

如同讓·鮑德裡亞在其《消費社會》一書中提及,現代社會,消費已從經濟概念轉變為文化概念。而「國潮」正是當下商業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與傳統文化復興之下的產物。

4

「國潮」不退潮,任重而道遠

國潮的盛行,既是懷舊情懷的投射,也是當下年輕人對國力上升的自豪以及民族自信的外在表現。但是,也出現了不少質疑的聲音,質疑,主要是產品力與消費者預期不匹配。

1、國潮≠國抄

隨著「國潮」越來越熱,不少品牌都想搭乘這波順風車,收割流量和轉化,但是國潮不僅要有潮酷的外表,更要有無違和感的文化內涵。如果斷章取義,流於表面,只是以拙劣的符號語言模仿,缺乏藝術的改造和創新,很難歷久彌新。

就比如此次備受爭議的阿迪達斯的「國潮」新品,並沒有將中國文化與國際化的品牌內核進行創新互融,只是借鑑了中國的一些復古元素,這些並不能形成個性化的特質,因此新品只是對中國元素的外化表達,並不符合消費者心目中的國潮的理解,自然不會買帳。

2、國潮≠傳統文化元素的隨意堆砌

國潮不能只局限於應用顯而易見的民族元素,也可以是中國精神的傳遞與表達。同時,作為品牌傳播的載體和媒介,傳統文化美學的應用,不能只是生搬硬套和符號化,而更應與現代前沿時尚進行深度融合,兼具傳統文化與時尚流行文化的特點。

文化元素的堆砌看似風格顯著,實則缺少內在的生命意義和可延續性。只有有創意、有設計感的文化元素才能做到錦上添花,滿足年輕人對個性、時尚、趣味的消費心理,否則只是畫蛇添足。

3、國潮≠品質

相比國際品牌在研發創新方面的投入,中國大多數品牌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因此總會在產品力層面有所欠缺,導致中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未夠強大。即使有「國潮」的助力,也難以打消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疑慮。

因此,除了憑藉情懷營銷、跨界營銷等策略吸睛外,國貨品牌更應該重視產品的價值和創新。如果忽視產品品質,過度依賴營銷,只會適得其反。消費者之所以能為李寧的「國潮」買單,除了受到營銷的刺激外,更多其實是為「中國李寧」這個品牌的產品買單。

「曾經的國潮愛理不理,如今的國潮高攀不起」,說高攀不起也許誇張,因為目前這個階段,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與國外品牌依然存在著差距。

毋庸置疑,要想成為「國潮」擔當者,任重而道遠。一方面要認清與國際知名品牌的差距,努力追趕,實現彎道超車;另一方面,也要積極迎合當下消費者的消費喜好,以獲得他們的支持與好感。

5

總結

誠然,國潮起步確實很晚。起步之初也確實充斥著抄襲、打板、審美等一系列方方面面的問題。 可經過幾年的沉澱,如今的國潮可謂今非昔比。

迄今為止,在「國潮風」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煥然一新,越來越多有概念、有質量、有設計的國潮單品進入我們的視野,徵服了不少的消費者。

但是,在老羅看來,所謂「國潮」,不僅僅是幾個漢字標語、中國元素的堆砌,更應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創新和傳播,如果只是為了蹭熱點掙快錢,那麼國潮最終只會淪為商家營銷的噱頭。

未來,國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老羅也希望看到更多富有內涵思想的國潮產品,而不是僅僅浮於表面的粗暴拼貼。

相關焦點

  • 2020國潮的文化進階:新國風來了!|趨勢報告
    2020年開年似乎一直不太平靜,不少人已經在家呆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隨著物流系統的逐步恢復,被困在家的消費者的消費欲望日益強烈。在淘寶38女王節即將到來之際,不少商家開啟了預售模式,竭盡全力推銷產品,掀起了新一波搶購熱潮。
  • 國潮營銷泛濫,品牌如何突圍?
    李寧因為搭上「國潮」快車,成功從老牌國貨轉型為潮流新寵,並扭轉了長期虧損的局面;農夫山泉推出「故宮瓶」,傳統文化元素配上有趣的文案,賦予普通的礦泉水更多的趣味性和分享性......隨著李寧、老乾媽等品牌收穫國潮營銷紅利,越來越多的品牌紛紛開啟國潮營銷。如果說,2019年是國潮崛起元年,那麼2020年就是國潮營銷泛濫之年。
  • 籤約劉亦菲、「國潮+街舞」組CP,adidas新春品牌廣告燃爆
    在這條短短一分鐘的廣告片內,聚集了陳奕迅、彭于晏、易烊千璽、Angelababy等國民度與流量值兼備的藝人為其打call助力,在呈現形式上,採用了今年流行的街舞與國潮元素。「中國風+街舞,瞬間拉近了與年輕人的距離」,有網友感嘆道。
  • 「國潮」爆火,但會玩的購物中心真不多
    同年,天貓推出「國潮來了」,據某電商平臺數據,搜索「中國風」商品的用戶增加14.73%,與新國貨相關的關鍵字累計搜索量超過126億次。   2019年,「國潮」的關注度則達到最高值,8個國貨品牌走向紐約時裝周;2020年,人民日報聯合快手上線「國貨之光」,至今圍繞「國潮」的相關話題在微博、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仍備受關注。
  • Adidas 新款官宣的國潮鞋,網友紛紛表示:等你被李寧收購了才算
    近期,AdidasOriginals公開了一組上新圖片,內容是知名品牌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與運動元素,出了一系列2020復古國潮新系列的預告。圖上,二位模特身穿中式復古的運動風衣褲,衣服上印著滿是青春校園氣息的宣傳口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服裝上,「大隊長」袖章與三線元素融合,滿滿的瀰漫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校園的青春元素。
  • 國潮、出海、新消費,2020品牌營銷新的「關鍵詞」
    2020年1月13日,中國廣告協會開年第一「講」——「品牌營銷趨勢研討會」在京舉行。這次活動由IAA中國共同主辦,由伽藍集團協辦。伽藍集團公關傳播總經理陳涓玲,迪思傳媒集團董事長黃小川,藍色光標傳播集團執行副總裁、藍標傳媒集團 CEO 潘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剛圍繞「品牌營銷趨勢」這一主題分享觀點,國潮、出海、新消費,成為2020品牌營銷新的「關鍵詞」。
  • 青年態度定義國潮文化 健力寶當「潮」不讓
    近年來,「國貨復興」成為現象級的新潮流,買國潮、用國潮、曬國潮,已經成為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風靡36年的民族品牌健力寶,日前推出與故宮聯名的限量款龍鳳呈祥瓶,憑藉著美好的寓意、亮眼的外觀和經典的口味,一經上市便受到年輕消費者的熱捧和青睞。
  • 中國李寧之後有Adidas,國潮如何不退潮?
    最初,國潮最初只是互相傳播小眾文化,在2018年開始爆發式傳播,而且不僅僅是文化領域喜聞樂見,在消費領域也是兩開花。 2018年,與新國貨相關的關鍵字累計搜索量超過126億次;搜索「中國風」相關商品的用戶增長14.73%;全國有383個城市的90後青年購買了漢服;2019年1至7月,某電商平臺數據,「國潮」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392.66%;其中90後和00後為「國潮」貢獻了超過57.73%的購買力;95後更是以25.8%的佔比成為國潮第一大消費群體;
  • 國潮≠復古,百事可樂「蓋念」營銷又來了!
    與其被動地等待節點的到來,等待消費者的「寵幸」,不如主動打造自己的節日,宣傳自己的文化核心理念,吸引「志同道合」的消費者一同創造流行,做個社會潮流引領者。這不,百事可樂這幾年就一直在堅持這樣的嘗試,並且成效不錯。
  • 跨界演繹國潮新力量 ADM2020邀你見證「國潮新生」
    煥發國潮新生,ADM吹響杭州會展復甦先鋒號近年來,傳統東方美學的強勢回潮以及大眾愈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認同感,使國貨、國潮獲得了極大的關注。ADM自2013年創建以來,就一直受到全球創新品牌的支持和國潮態度年輕社群的追捧,經過七年的發展與沉澱,已成為聯動場景、產業、社群的綜合社交平臺。
  • 滿大街國潮餐廳,「國潮風」還能吹多久?-虎嗅網
    進入2018年,「國潮風」正式被人提出,並在各行各業變得流行起來。據百度指數顯示,2018年~2020年,關於國潮的搜索熱度不減。一向對流行、風口極為敏感的餐飲業,也開始聞風而動,動作頻頻。此外,不少餐企還從產品、營銷、包裝設計方面來蹭潮流。比如肯德基推出故宮桶、喜茶聯合百雀羚跨界營銷、星巴克上線了28款顏值實力雙在線的國潮青年系列水杯……餐飲國潮蔚然成風。
  • 精彩紛呈 解鎖「青年+文化+國潮」
    精彩紛呈 解鎖「青年+文化+國潮」 2020-12-14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運動品牌國潮營銷 李寧將「秀場」搬到沙漠
    2018年,李寧曾在紐約時裝周展示「中國李寧」服飾並引發熱議。兩年過去了,中國李寧的產品一直延續著「國潮風」。然而,在越來越多的運動品牌進行國潮營銷的背景下,李寧能突出重圍,再造「爆款」嗎?  據悉,這次李寧為了突出「敦煌」主題選擇沙漠作為T臺、雅丹地貌的巨石作為背景。「敦煌系列」服飾主要以敦煌壁畫元素作為印花,結合了傳統手工拼布、織繡工藝。
  • 國貨+國潮,中國品牌的最大紅利
    國潮+國貨,正在成為一種營銷趨勢。隨著中國經濟開始注重「內循環」,國貨消費品牌也迎來利好,龐大的人口基數、層出不窮的消費熱點,以及加速恢復的經濟局勢,讓更多人相信,國貨品牌會順勢而起。與之對應的另一面,是源於文化自信,國潮IP正在被賦予新的意義。
  • 文創共振,國潮發聲 | 2020博鰲文創周
    2020年11月14日上午,2020博鰲國際文創論壇暨首屆文創周系列論壇之「國潮文創發展論壇」在海南博鰲成功舉辦,來自國內文化行業專家及一線國潮品牌大咖齊聚博鰲,討論探索國內國潮文創品牌如何以正確的姿態面對挑戰,抓住發展機遇,共同開啟後疫情時代關於國潮文創行業發展路徑的探索。
  • 國潮美妝 明星大咖帶你挑好貨
    國潮興起,國貨品牌正迎來高光時刻。從中國李寧走上時裝周,到老乾媽出時尚衛衣,再到故宮聯名款彩妝引爆市場……無論是國貨老牌,還是新銳品牌,都展現了源源不斷的生長力,紛紛藉助國潮進行自我煥新,並與中國文創、經典IP、明星KOL等跨界聯名,通過新包裝、新理念等營銷創新玩法搶佔新一代年輕消費者。
  • 文房四堡·國潮漢堡一站式創業異軍突圍!
    200+門店席捲全國結合2020年餐飲市場受疫情影響的現狀,文房四堡·火烤漢堡,精準把握行業趨勢和社會浪潮,從用戶健康、安全用餐需求出發,進一步優化升級,堅持食材來源可溯、工藝標準化、運營規範化,同時,打造「國潮風漢堡」,以IP人物賦能,提升用戶互動,並及時上線
  • 從換國潮包裝到推出「無糖」運動飲料,曾經年入60億的「東方魔水...
    01借勢「國潮」之風為品牌注入特色文化在國潮深受年輕人追捧的大環境下,眾多原以為已經消失的國民品牌,也開始趁著國潮之風華麗回歸,健力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飲料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是90、95後,他們並未完整親歷健力寶的輝煌,健力寶是如何抓住他們視線的?
  • 國潮品牌滲透率升至38%,「潮流合伙人」推動國潮去low化進程
    《潮流消費白皮書》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國內潮流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國潮品牌滲透率從25%提升至38%,這個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潮流消費群在選擇國潮品牌。然而,國潮代表著中國的潮流,承載這一文化形態的本應是中國原創設計品牌,但隨著國潮的商業化空間迅速擴張,也不可避免地吸引到投機者進入。他們複製、跟風、甚至是生硬地拼貼中國元素,以低成本介入進而以低價衝擊市場,對產品質量也沒有嚴格把關,國潮兩個字甚至成了品牌「蹭熱度」的一種手段,不斷加深國潮品牌low的普遍認知。
  • 國潮彩妝VS千妍新國風彩妝,你更PICK哪一個?
    何為國潮?何為新國風?提到「國潮」,最先想到的便是李寧。18年被稱為「國潮元年」,李寧以「悟道」為題強勢刷屏紐約時裝周,名正言順的扛起了國潮的大旗,成為行業標杆。與此同時,國內國潮風向盛行,從服飾到食品、彩妝等行業,到處都有其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