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收藏,竟然有這麼多頌揚祁門紅茶的詩詞歌賦

2021-03-01 祁門人生活圈

古往今來,眾多的文人雅士為祁門紅茶寫下了無數詩詞歌賦,使她芳名遠播。

茶諺

諺語是民間口頭流傳的俗語,通俗易懂,富有哲理。祁門的茶諺大體可分為二類:

一類是描繪茶的價值或功用。這些茶諺總結茶的吃法,辨別好茶壞茶的標準,評價茶的功用。如:「粗茶細吃,細茶粗吃」;「好茶一堆寶,壞茶一堆草」;「早採是寶,遲採是草」。「好茶是個寶,越吃越不飽」;「清茶一杯,精神百倍」;「茶是聰明藥,懂人不問著」。其中「懂人」是方言,即笨人的意思。

另一類是生產技術方面,主要講茶時的重要性、講時間與產量的關係。如:「新茶到在先,捧得高似天。若要遲一腳,丟在山半邊」;「二月清明茶等客,三月清明客等茶」;「春茶一擔,夏茶一頭」;「夏前茶,夏後夾,再不摘,老成雜」;「賣兒賣女,不摘三水」;「真忙摘茶葉,假忙三十夜」;「七挖金,八挖銀」;「茶葉做到老,茶名記不了」;「春茶不採,夏茶不發」;「高山出好茶」等等。

茶謠

茶謠相比茶諺,顯得篇幅稍長,但傳承著情感,凝結著智慧,寄託著歡樂。吟唱者多數是婦女和孩童,表達方式以叨念為多,或邊採茶邊念,或邊揀茶邊念,藉以消除勞累,消磨光陰。

《採茶歌》:

二月採茶茶發芽,姐妹雙雙去採茶;採得多來手臂痛,採得少來媽要罵。三月採茶是清明,家家又把土來耕;但望今年收成好,繳得租稅一身輕。四月採茶茶葉黃,家家戶戶插秧忙;插得秧來茶已老,採得茶來秧又黃。年年採茶苦難當,今年採茶喜洋洋;增加生產齊努力,幫助國家把敵抗。

——1940年《茶聲半月刊》

《童謠(節選)》:

正月正,鬧花燈;二月二,百花爭;

三月三,紅綠果;四月四,穀雨茶。

還有一首二三十年代流行於祁門、至德茶區的《山歌》,更具特色:

三月抬得採茶娘,四月抬得焙茶工,

千箱捆載百舸送,紅到漢口綠吳中。

年年販茶嫌價賤,茶戶艱難無人見。

雪中茗草雨中摘,千團不值一匹絹。

錢小秤大價半賒,口喚賣茶淚先咽。

官家催茶歲算緡,贅胡壟斷術尤神。

傭奴販婦百苦辛,猶得食力飽其身。

就中最苦種茶人。

詩詞

祁紅茶區茶詩茶詞很多,各類詩詞多達數百首。詩言志,詞言情,反映茶區生活的方方面面。

《山居十首·之一》:

我愛山居好,紅綢處處花。

山粘居士屐,藤覆野人家。

入饌春燒筍,分燈夜做茶。

尤人共襟袍,煙雨話桑麻。

《煮茶》:

瀑迎春風溼,松花滿石壇。

不知茶鼎沸,但覺雨聲寒。

山好僧吟久,雲深鶴睡寬。

詩成不須寫,怕有俗人看。

《次韻徐宰集珠溪》:

僧不須敲飯後鐘,自攜茶去借松風。

嶄新山色佛頭綠,依舊桃花人面紅。

春甕貯冰搖玉蟻,夜堂烘蠟綴釵蟲。

山靈共欲留人住,新月隔溪煙霧蒙。

以上三首是宋人方嶽的茶詩。方嶽,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人。留傳於世的《方秋崖先生全集》中有茶詩茶詞近三十首。細剖這些詩詞,袒露出一個茶人的胸懷。方嶽把飲茶看作一門藝術,講究環境的協調,以清幽為主,回歸自然為樂,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方嶽的茶詩在中國茶文化中備受推崇的是他的一首《人局》,在「茶話略無塵土染,荷香剩有水風兼」詩句中,最早出現了「茶話」一詞,沿用至今,使用頻率極高。

《南園採茶》:

孟夏晝初長,困人喉吻渴。

南園採新茶,頓令塵襟豁。

《初夏觀採茶》:

日永人情倦,南園看採茶。

一村風動處,涼笠滿桐花。

以上二首為西路馬山人葉應雲的茶詩,葉應云為明末人士,留下茶詩不少。二首採茶詩可作為那個時代的茶風一縷,古貌一斑。

胡光釗《平裡省立茶業模範場》:

遠隔塵囂一局新,築場怡一與竹松。

早知世事田間樂,漫說儒為席上珍。

沽酒不時來逸客,品茶終日待嘉賓。

扶筇小立閒吟久,不覺如絲雨染巾。

鄭鬱予《始聞茶香》:

何處新茶別樣香,佳時小院喜初聞。

襟懷暢似風前柳,寂寞消如雨後雲。

村店酒香休撲鼻,園林花氣任遊群。

家人不識餘心樂,笑立階前到夜分。

方爵如《沁園春•詠祁紅》:

春雨晴霞,茂生瑞草,酪奴才豪。看溪邊山地,層層嫩綠。路坡嶺坦,陣陣新歌。少婦姑娘,心靈手巧,採葉歸來鬧似潮。趕市場,必爭分奪秒,無損釐毫。口口皖南各式名茶,算出口祁紅工藝高。繼歷史相傳,深精仿古。創新機械,只有今朝。紫氣東升,西提至寶,品味《茶經》學問多。國際獎,獲金牌二道,貴在勤勞。

胡術五三首:

《江南好》

千山好,靈氣鬱雲霞,潤膩瓷土資;

白土,色香海國羨紅茶,特產憶交誇。

《揀茶詞》

茶粗茶細不用愁,只愁交去打回頭;

憐她貪快終能淨,看揀人偏眼似鈞。

《茶市雜詠》

往還十裡到城遲,半路容分轉手資;

最怕廉纖三日雨,四門爭看泡螺螄。

胡初雲《憶江南》:

清明後,不浣越溪紗,有女千家萬戶競,爭攀兩葉一枝芽,趕摘雨前茶。

吳建之《祁門茶山》:

一圈圈冒著熱氣的蒸籠,霧中蒸出了香醇的茶汁,蒸出了墨綠的江南。

方雅森《八六子•祁紅》:

洗清明,黃山疏雨,萋萋兩葉一芽。問佳人,佳茗似否?條索細緊苗秀,幹烏溼豔,滋味鮮醇酣厚,芬芳清新持久,幾曾玉宇咀華。了不起!祁紅世界有名!鄧小平誇。百年工夫,自是省優部優國優,一時金獎無數,正銷往,五十多個國家。

吟詠祁門茶的詩詞還有很多,古代的還有宋代進士方貢孫、元代的行樞密院都事程彌壽、明代進士汪標等,他們都是祁門本土人士;今人歌頌祁紅的則更多,魯彥周、蔣維揚、喬延鳳等都是大家,他們的祁紅情結使祁門人更為驕傲。而在民間,為祁紅而歌而呼者,更大有人在,讀來饒有風味。

茶聯

祁紅人把對茶的鐘愛,飲茶的感悟,品茶的情趣,通過茶聯深情地表達出來。因為對聯這種體裁最通俗易懂,最為百姓民眾所喜愛,尤其在儒風盛行的古徽州,更有廣泛的社會基礎。這些茶聯抒情言志,寄託情感,值得品鑑和玩味。

大地回春,眾鳥聲喧飛巧燕;

洪山聳秀,萬龍翔集似雲雷。

祁門北鄉大洪嶺上下十五裡,舊有徽池古道從此通過,嶺頭曾有茶亭,亭上有聯。上下聯第一字巧妙嵌入「大洪」地名,構思別致。從聯語中可以看出茶亭的區位非常優越,於這優美的景致中駐駐足,喝喝茶,小作休憩,何嘗不是一種享受。

千裡路迢迢,如是我來我往,我坐我行,休嘆關山難越;

一亭風習習,何分誰主誰賓,誰先誰後,大家萍水相逢。

這也是大洪嶺上的茶亭聯,從環境下筆,緊扣茶亭主題,以小見大,以積極超脫的人生態度勸世,立意較高,語言也樸素通暢。

峰迴路轉亭孤峙;雲影山光水半壺。

水遊到此參泉脈;簷鐸呼人洗俗腸。

這兩副聯均是縣城鳳凰山的茶亭聯。鳳凰山曾有鳳凰泉,泉甘且洌,四時不竭,於是有人建了鳳泉亭,寫下了這兩副茶聯。兩副茶聯都從亭從泉入筆,牽帶出茶的魅力,令人回味無窮。

奇哉松潭,四顧珍木亭亭,莽莽蒼蒼,如林如海,下於雲表,上探重泉,上下相連連於天,春描翠綠,夏放蔭涼,秋染金紅,冬披銀鎧,一年四季換新裝,雖歷盡滄桑,仍然枝繁葉茂,來客同聲稱嘖嘖;秀兮梅嶺,一啜佳茗馥馥,綿綿脈脈,似蘭斯馨,遠自前唐,近迄當代,遠近聞名名貫古,東銷兩美,南達印尼,西運英法,北售蘇蒙,四海五湖連舊友,縱屢遭翻覆,依舊味醇液香,遊人異口話津津。

這副長聯出自祁門深山老林一座叫松潭的古村。松潭坐落於高山之巔,茶葉質量為全縣之最,聯語裡的自豪之情躍然於紙上。整副聯情真意切,一吟三嘆,感染力很強,令人過目難忘。

墾荒山千畝,遍植茶竹松杉而備國家之用;

築土屋五間,廣藏詩書耒耜以供兒孫讀耕。

這副對聯是祁紅創始人胡元龍所撰。胡元龍,字仰儒,祁門南鄉貴溪人,自幼文武全才,年輕時被清廷授予世襲把總一職,因不滿仕途黑暗,辭官為商,走上實業興國道路。他先在自己的培桂山房周圍開墾荒山千佘畝,種植茶竹松杉等,其中僅茶樹就有十萬多株,二百餘畝,範圍之大,在全縣首屈一指。其時祁門所產綠茶,銷路不暢,胡元龍立志改革,他以重金請來外地茶師,仿寧紅製法試做祁紅,一舉成功,從而成為祁紅鼻祖,名垂青史。這副聯就是他在墾荒時所撰,既是自勉,也是公告,以表示自己的決心和理想,向世人展示一個徽州茶人的博大胸懷。

▲胡元龍

閱艱巨乃勤農學,由城隅迤邐而行,遠望茶桑拱秀竹木濃陰,知惕厲有年,歷盡錯節盤根,百折心堅成偉業;

到患難始見摯交,痛我生遭逢多故,深荷志切解懸情殷仗義,試回首往事,太息風流雲散,幾番淚灑哭良朋。

這是一副輓聯,哀輓的對象是茶葉實業家祁門人氏汪仲英。汪氏為清末光緒年間貢生,出生於封建沒落家庭,自幼貧困,長大後立志要走實業救國道路。他在縣西建茶葉基地,在祁門和屯溪開辦茶號,櫛風沐雨,即使積勞成疾後,仍叫家人抬著上山檢查茶園。

同時他又是具有崇高理想之人,關心時政,支持革命,並有俠風義膽,熱情待人。這副聯基本上概括了他的一生,從他在城郊開闢的茶園人筆,追溯他成就事業的艱辛;回憶他處世為人慷慨仗義,抒發作者痛惜之情。全聯感情真摯,描述得當,揭示了一個徽州茶人的精神。

▲ 汪仲英、仲少梅書畫合壁成扇

富要出口多樣化紅茶可貴;窮國吸毒不勤勞黃草作被。

農牧工商勤則富;茶林桐竹儉成家。

這兩副對聯是20世紀30年代祁門茶業改良場的作品。該場坐落在平裡村,為感謝茶農對事業的支持,每逢茶季結束,場部便派人抬著發電機,到各村堂和大茶號,免費放映外國無聲電影,同時帶去許多對聯,有裝裱的有木質油漆的,專送給茶號的司管司庫等管理人員,以示慰問。上述兩聯就是其中之一,從聯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紅茶出口效益很好。

▲祁門茶業改良場

三世紀高香名揚中外;百餘年榮耀再上層樓。

這副茶聯是祁門紅茶協會成立時的會堂對聯,為首任會長所作。祁紅創製於1875年,到2003年恰好128年,於是協會選定在12月8日召開成立大會,其間既經歷了三個世紀,又恰逢一百多年,點明祁紅有悠久歷史,不同凡響。上聯表述祁紅光輝歷史,突出強調祁紅高香的特點,充滿自豪感,下聯表明今人的決心,豪情壯志,氣勢奪人,有很強的感染力。

看了這麼多關於祁門紅茶的詩詞歌賦和茶聯,對祁紅的文化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來源:祁門工夫紅茶、搜狐

ⓐ聲明:該文系引用或轉載,見左下方原文連結。向圖文原創者致謝!圖文版權歸屬於原創者,本公眾號僅用於祁門本地公益傳播,以傳遞美好或警示為目的,若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刪除。     

寫留言

相關焦點

  • 祁門紅茶為何如此特別?祁門紅茶好在哪裡?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祁門紅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首,一直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現在進入秋冬轉換季節,正是很多愛喝紅茶集體喝茶的好時節。最近也有不少茶友問我,祁門紅茶為什麼品質如此優越,今天我就給大家整理一下資料,給大家說說,祁門紅茶到底好在哪?
  • 中國十大名茶之祁門紅茶
    聽說十大名茶裡只有一款紅茶,傳承至今有百年的歷史,是英國皇室用茶,打造了下午茶的經典,它就是長在安徽黃山祁門的祁門紅茶。今天品中王小編就來介紹這中國十大名茶祁門紅茶。品中王,品王者人生《安徽省志·農業志》載道:「祁門紅茶是中國功夫茶中的珍品,外形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烏潤,湯色紅豔透明,滋味鮮醇爽口,由以香氣高超,獨具一格,還有蜜糖香,又似蘊藏蘋果香,並非其它紅茶所能比。」
  • 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為什麼只有祁門紅茶入選?
    祁門紅茶,與印度大吉嶺紅茶和錫蘭紅茶,並稱為「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祁門紅茶是怎麼飄洋過海被世界認可的?世界三大高香紅茶又是怎麼來的?為你揭秘……01.祁門紅茶,最早就是為迎合歐洲人口味製作祁門紅茶的出現,是因為當時綠茶和安茶外銷的勢頭不好,而紅茶暢銷,價格高於綠茶,推動了祁門茶葉生產變革的動力。1875年,一位叫胡元龍的厲害人物,改綠制紅,人們開始效仿,祁門紅茶因此興起。祁門紅茶,最早就是為迎合歐洲人口味製作的。祁門紅茶一問世便搭船出海,風靡國外。
  • 祁門紅茶如何正確衝泡?
    祁門紅茶在中國,始終扮演著典雅的角色,從茶杯中散發出奇紅的特殊香味,使人們喜歡它。現如今,在我國,愈來愈多的人喜愛祁門紅茶的與眾不同風採。殊不知,泡一杯那麼好的茶並不易。祁門紅茶如何正確衝泡?1、選好茶好茶會產生好茶香。
  • 祁門紅茶還有這些分類,你有了解過嗎
    昨天我們就說祁門紅茶的一些知識,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眾所周知,祁紅是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名聲響亮,享有 "群芳最"、"紅茶皇后"的美譽。 祁門紅茶的最大特點就是其香氣了,據悉,似蘋果香,又似蘭花香,清香持久,而上等祁紅更是茗含著玫瑰花香,因此,祁門紅茶的獨特香味又被稱為"祁門香"。
  • 紅茶的鼻祖竟不是祁門紅茶,而是它,你想到了嗎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國,是紅茶的發祥地。但國人中,知道中國為世界紅茶發源地的並不多;就算是中國,追溯起紅茶起源也是一件很難的事了,它大約產生於中國明朝,確切的時期至今沒有得到有效的書籍進行考證。 「紅茶」這一名稱最早應該是在明朝中期出現過,是現在最早的記載。
  • 祁門,唐時陸羽不看好的產區,現成享譽四海的「祁門紅茶」原產地
    美麗的祁門但是現在的祁門紅茶已享譽海內外了,是英國女王等王室成員的至愛飲品,可謂是「高香美譽,香名遠播」。美國韋氏大辭典關於「祁門紅茶」詞條有說明,祁門紅茶的原產地——中國安徽省祁門縣。創始年:祁門產茶創製於光緒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祁門紅茶和胡元龍的故事據說清朝光緒年間以前,祁門只產綠茶,不產紅茶。公元1875年前後,祁門人士胡元龍借鑑了外省的紅茶製法,在祁門南鄉貴溪進行「綠改紅」,加工出了紅茶。接著,設立「日順茶廠」批量生產紅茶獲成功,並取號牌「胡日順」, 後由北平同盛祥茶莊引入北平,在市場獲得了成功。
  • 祁門紅茶該怎麼泡才好喝呢?
    在這段清冷又還未寒烈的日子,茶席案頭,擺好了清供的佛手,散發著幽淡的冷香,手邊一壺色如珠玉的紅茶,適宜且愉悅。 茫茫秋霜,心情趨於柔軟,只因喝下這杯祁門紅茶。
  • 祁潤祁門紅茶:桂花祁紅為你留住秋天的味道
    很少有一種花的香味像桂花這樣,香中帶甜,清柔飄逸,又濃鬱致遠。桂花性辛溫,溫中散寒,暖胃止痛。泡壺桂花紅茶來,正好適宜寒冷時節。秋天已經過去,冷冬來臨,讓一壺桂花紅茶為您留住秋天的味道。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屬於秋季味道的茶品——祁潤牌桂花祁紅。
  • 蓋得排行:這款明前採摘的祁門紅茶,蜜香馥鬱,甘甜生津
    01蓋得茶葉專員總結祁門紅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其獨特的「花、果、蜜」的香型,被稱作「祁門香」。作為中國最有名的紅茶,祁門紅茶的市場現狀可謂魚龍混雜,電商上祁紅的斤價從幾十塊到幾千塊都有,讓初接觸的消費者難以辨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蓋得排行建議選擇200/斤以上的祁紅,原因是這個價位的產品在原料和工藝上,才有可能接近正宗的祁門風味。
  • 2020歲末鬥茶,祁潤祁門紅茶榮獲「茶王賽」金獎
    鬥茶始於唐,盛於宋,唐代《雲仙雜記》的《記事珠》中有記載:「建人謂鬥茶為茗戰」, 宋代蘇東坡有「嶺外惟惠俗喜鬥茶」的記述。唐庚《鬥茶記》記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
  • 走進70年歷史「祁門紅茶第一廠」:木質生產線仍可使用
    有70年歷史的「祁門紅茶第一廠」。 澎湃新聞記者 陳雅儒 攝(01:04)新中國成立後的「祁門紅茶第一廠」不在安徽祁門,而在池州,建成於1950年代初期的老廠房至今保存完好,生產線還可使用。貴池茶廠歷史資料12月1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隨「長三角主流媒體池州行」採訪團來到安徽池州市,「祁門紅茶第一廠」位於安徽國潤茶業有限公司內,該公司的前身是貴池茶廠。據介紹,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茶業公司在祁紅茶區靠近長江的區域選址建設大型茶廠,「貴池茶廠」1950年2月籌建,按品質要求和加工倉儲規範新建廠房、倉庫、手工揀場等,開創了祁紅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歷史。
  • 小棒君說茶|紅茶中的「美人」,還有這麼多的榮譽和桂冠
    這裡自然條件優越,山地林木多,溫暖溼潤,土層深厚,雨量充、沛,雲霧多,很適宜於茶樹生長,加之當地茶樹的主體品種──櫧葉種內含物豐富,酶活性高,很適合紅茶的製造。祁紅採制工藝精細,採摘一芽二、三葉的芽葉作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使芽葉由綠色變成紫銅紅色,香氣透發,然後進行文火烘焙至幹。
  • 我國的紅茶種類及特點介紹(值得收藏)
    現在為了投合商場,坦洋工夫多走高香道路(金觀音、黃觀音質料),高香新種類的紅茶湯色沒那麼深,但花果香顯。口感比較柔軟,有甜感,久泡會有微苦。—祁紅—祁門紅茶:是國際三大高香紅茶之一(大吉嶺、錫蘭烏瓦),因其共同的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門香而聞名於世。祁門紅茶的產區安徽祁門、石臺、東至、黔縣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帶。茶葉的天然質量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 祁門紅茶發展有限公司黨員開展向老兵送溫暖活動
    12月8日,祁門縣工商聯副主席單位安徽省祁門紅茶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的黨員,冒著初冬的寒冷上門看望慰問抗美援朝老兵,送上一杯滿懷溫情地祁門紅茶。
  • 中元節的一些詩詞歌賦,用詩詞歌賦來表達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
    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對中元節的一些詩詞歌賦!1: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曾寫過一首關於中元節的絕代佳節。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 《中元作》(唐)李商隱降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 一篇關於祁門、坦洋工夫、正山小種,三大紅茶的辨別方法一定要看
    祁門紅茶是我國紅茶中的珍品,是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紅茶,品質冠絕天下,蜚聲國際茶葉市場;然後它的形狀:條索細緊挺秀、鋒苗顯露,茶色:烏黑潤;茶香:鮮嫩馥鬱;茶味:醇厚雋永;適合衝泡茶具:陶瓷茶具!衝泡方法:水溫在100℃左右,衝泡約1~3分鐘 最佳產地: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 祁門工夫主要產於安徽省南端的祁門縣,創製於光緒初年,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國外把祁門工夫茶與印度大吉嶺茶、斯裡蘭卡烏伐的季節茶,並列為世界公認的三大高香茶。
  • 詩詞歌賦,賦是什麼文體,和駢文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常說詩詞歌賦,那麼賦是一種怎樣的一種文體呢?駢文又是什麼文體呢?二者又有怎樣的關係?賦所謂賦,是一種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文學體裁,既有詩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清新流暢。正如《漢書》言「不歌而誦謂之賦」,詩在當時是可配樂歌唱的,賦與詩接近,卻只用於吟誦,故漢朝將賦視為一種不配樂的詩。劉勰《文心雕龍》:然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也就是說,賦源於《詩經》,但是在《楚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 紅茶分為哪幾種,哪種紅茶最好喝?
    想必大家對紅茶並不陌生,在六大茶類中,紅茶與綠茶有著堅實的飲茶人群基礎,喜歡喝紅茶綠茶的人太多了。紅茶與綠茶有很多不同之處,綠茶偏寒,而紅茶因為全發酵的緣故,性溫,對腸胃刺激較小,所以很多老年朋友尤為喜歡喝紅茶。
  • 想喝到一杯好紅茶,竟然這麼難?紅茶都有哪些種類呢?
    紅茶屬於全發酵的茶,因茶性溫和,滋味醇厚,香氣高揚,深受茶友喜愛!我國紅茶包括工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其製法大同小異,都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四個工序。各種紅茶的品質特點都是紅湯紅葉。而很多人都喝紅茶,但是對於紅茶的製作工藝和種類,卻一無所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密紅茶的製作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