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動作電影顯然對好萊塢電影製作產生了重大影響。只要看看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就知道了。但我們需要一部紀錄片來解釋這一點嗎?我看並不需要。那麼我們需要一部紀錄片來解釋香港動作片的歷史嗎?這個很有必要。
至於伊恩·泰勒這部將近一小時的紀錄片《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是否令你滿意,那就要看你對香港電影的狂熱程度了。
事實上,要欣賞這部電影,你不僅得是香港電影小白,還得對所有電影都小白。例如,影片中令人尷尬的「機內剪輯」示範,讓人感覺像是針對小學生的電影製作入門課程。在這段演示中,敘述者提出了一個可疑的說法,即「機內剪輯」是香港電影所獨有的,當然並非如此。
除了《功夫世家》之外,《電影香江》系列還有另外兩輯《刀光劍影》、《儷影傾情》,導演均是伊恩·泰勒。至於他到底是何許人也?他的資料還真找不到,不管怎樣,他肯定不是香港動作電影專家。似乎是出於無知,他在影片中犯了很多低級的錯誤。
例如在《刀光劍影》中,他將邵氏兄弟的一些電影片段與《替身殺手》穿插在一起,以顯示邵氏對吳宇森的影響。但是要知道,《替身殺手》是由安東尼·福奎阿執導的,並非吳宇森作品。
不過,該系列電影還是有可取之處的。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關於邵逸夫和邵氏公司的有趣檔案錄像。我們還看到了許多邵氏兄弟的經典電影片段,如《金燕子》和《獨臂刀》。對於那些對邵氏兄弟公司感到好奇的人來說,這些資料也許會滿足他們的胃口。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導演還邀請了一些大牌的採訪對象,包括成龍、李連杰和吳宇森。聽到這些導演和明星談論那些影響他們的電影,而非談論他們自己的電影,無疑讓人耳目一新。只可惜,這些華語電影人的見解非常膚淺而且很直接。也可能是因為採訪者的問題太不專業。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時長不足1小時,這幾乎已經表明導演伊恩·泰勒沒有做好他的本職工作。專業的紀錄片導演會籌備大量甚至無用的採訪內容,而伊恩·泰勒的採訪工作顯然很不到位。不僅成龍、李連杰和吳宇森的那些簡短片段並沒有什麼重大的啟示,而且影片採用他們的鏡頭似乎只是在單純利用他們的隻言片語來服務於導演的影史分析。
總的來說,比起香港動作電影的粉絲,《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可能更適合那些喜歡看紀錄頻道或科教頻道節目的觀眾。該系列雖然主題很吸引人,但處理得很枯燥,整體上缺乏個性和激情。
看來,製作有關香港電影歷史的紀錄片,外國人還是不能勝任,希望國人能拍出一部不辜負香港電影歷史地位的相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