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徵伐,終於將先祖開創的基業發揚光大,統一中國。這是古今中外,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歷代統治者不曾有過的輝煌政績。但是,疆域空前遼闊,軍事力量強大的秦朝,僅僅過了十幾年就滅亡了。非常不幸的是,秦朝遇見了千古第一太監趙高。趙高的所作所為無疑加劇了秦朝的滅亡。
趙高是秦始皇、秦二世兩代帝王的貼身太監。趙高可不是一般的太監,精通法律和書法,受過系統的教育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取代李斯成為秦二世時期位高權重的丞相。這樣的一位知識淵博、封侯拜相的太監,在後世的兩千年也是不多見的,可以講趙高是空了前,也絕了後。
公元前210年,發生了「沙丘之變」。秦始皇在最後一次東巡途中病逝,遺詔令扶蘇繼位。可是掌管詔書的趙高,是徹頭徹尾的小人。重私利而輕大義、寡廉鮮恥的趙高秘密的說服胡亥,同時又拉李斯上了賊船。三人合謀把詔書修改,立胡亥為皇帝,命公子扶蘇自裁。「沙丘之變」深刻地影響了未來秦國的走向。
胡亥即位以後,不理朝政,荒淫無道。丞相李斯的權力也逐漸被削弱,趙高由於是胡亥的老師兼貼身太監,秦二世更加信任趙高,外臣在某種程度上不如閹宦之人。趙高開始了自己一系列的騷操作,將大秦帝國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來看看趙高做了哪些事情。
殺害名將和良相
蒙恬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是秦朝赫赫有名的戰將。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是開發寧夏地區第一人。修長城,戍守邊疆,是秦朝北國的屏障。這樣的一位良將,也遭到了趙高的陷害,蒙恬也因為出身將門家族,世受皇恩,不願意叛變,最後服藥自殺。一代名將就此隕落,無疑是帝國最大的悲哀。
精明強幹,為秦國統一天下發揮了重要作用左丞相李斯也遭到了趙高的陷害,趙高對左丞相之位垂涎許久了,除掉李斯是他必須要做的。趙高在秦二世面前,不斷進讒言,日子久了,秦二世也對李斯無比反感。最後,趙高又生一計,誣陷李斯兒子李由在外帶兵意欲謀反。秦二世遭受蒙蔽,後來李斯被腰斬,夷滅三族。
蒙恬的兄弟蒙毅深受秦始皇賞識,是秦始皇身邊的近臣,右丞相馮去疾 ,御史大夫馮劫,三人都被趙高打入大牢,都死於非命。秦朝失去這些名臣良將,面對農民起義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鎮壓活動。
變本加厲的暴政
秦始皇在位期間,實行的暴政已經激起了社會矛盾。沉重的徭役和賦役,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秦始皇在世的時候,還能夠鎮得住局勢。秦二世、趙高執政。秦朝的暴政更加嚴重,導致了陳勝、吳廣大起義。本來秦朝統一六國時間才剛剛十幾年,六國的舊貴族還蠢蠢欲動,不甘心失敗,秦末,六國勢力紛紛死灰復燃。
秦末農民大起義,項羽、劉邦各路諸侯,成為了天下大亂、誅滅秦國的主力軍,秦朝統治也搖搖欲墜。名將章邯投降了項羽,20萬秦軍被項羽坑殺,秦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後記,秦二世繼位之後,完全是一昏君。荒淫無道、沉迷享樂置國家大事、江山社稷安危於不顧。任憑趙高胡作非為,最後秦二世也被趙高完全架空,甚至掌握在股掌之間,秦二世也被趙高殺害。趙高的一系列行為,殘害皇室宗親、陷害忠良、將秦朝的暴政推向了極端。凡此種種,無一不加速了秦朝的敗亡,秦二世和趙高無疑是秦朝滅亡的主要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