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史上第一太監:弒君、逼死蒙恬、斬殺李斯,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2021-01-08 安西讀史

千古一帝秦始皇,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徵伐,終於將先祖開創的基業發揚光大,統一中國。這是古今中外,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歷代統治者不曾有過的輝煌政績。但是,疆域空前遼闊,軍事力量強大的秦朝,僅僅過了十幾年就滅亡了。非常不幸的是,秦朝遇見了千古第一太監趙高。趙高的所作所為無疑加劇了秦朝的滅亡。

趙高是秦始皇、秦二世兩代帝王的貼身太監。趙高可不是一般的太監,精通法律和書法,受過系統的教育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取代李斯成為秦二世時期位高權重的丞相。這樣的一位知識淵博、封侯拜相的太監,在後世的兩千年也是不多見的,可以講趙高是空了前,也絕了後。

影視中的趙高

公元前210年,發生了「沙丘之變」。秦始皇在最後一次東巡途中病逝,遺詔令扶蘇繼位。可是掌管詔書的趙高,是徹頭徹尾的小人。重私利而輕大義、寡廉鮮恥的趙高秘密的說服胡亥,同時又拉李斯上了賊船。三人合謀把詔書修改,立胡亥為皇帝,命公子扶蘇自裁。「沙丘之變」深刻地影響了未來秦國的走向。

胡亥即位以後,不理朝政,荒淫無道。丞相李斯的權力也逐漸被削弱,趙高由於是胡亥的老師兼貼身太監,秦二世更加信任趙高,外臣在某種程度上不如閹宦之人。趙高開始了自己一系列的騷操作,將大秦帝國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來看看趙高做了哪些事情。

沙丘之變

殺害名將和良相

蒙恬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是秦朝赫赫有名的戰將。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是開發寧夏地區第一人。修長城,戍守邊疆,是秦朝北國的屏障。這樣的一位良將,也遭到了趙高的陷害,蒙恬也因為出身將門家族,世受皇恩,不願意叛變,最後服藥自殺。一代名將就此隕落,無疑是帝國最大的悲哀。

精明強幹,為秦國統一天下發揮了重要作用左丞相李斯也遭到了趙高的陷害,趙高對左丞相之位垂涎許久了,除掉李斯是他必須要做的。趙高在秦二世面前,不斷進讒言,日子久了,秦二世也對李斯無比反感。最後,趙高又生一計,誣陷李斯兒子李由在外帶兵意欲謀反。秦二世遭受蒙蔽,後來李斯被腰斬,夷滅三族。

蒙恬的兄弟蒙毅深受秦始皇賞識,是秦始皇身邊的近臣,右丞相馮去疾 ,御史大夫馮劫,三人都被趙高打入大牢,都死於非命。秦朝失去這些名臣良將,面對農民起義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鎮壓活動。

蒙恬影視形象

變本加厲的暴政

秦始皇在位期間,實行的暴政已經激起了社會矛盾。沉重的徭役和賦役,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秦始皇在世的時候,還能夠鎮得住局勢。秦二世、趙高執政。秦朝的暴政更加嚴重,導致了陳勝、吳廣大起義。本來秦朝統一六國時間才剛剛十幾年,六國的舊貴族還蠢蠢欲動,不甘心失敗,秦末,六國勢力紛紛死灰復燃。

秦末農民大起義,項羽、劉邦各路諸侯,成為了天下大亂、誅滅秦國的主力軍,秦朝統治也搖搖欲墜。名將章邯投降了項羽,20萬秦軍被項羽坑殺,秦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秦末農民大起義

後記,秦二世繼位之後,完全是一昏君。荒淫無道、沉迷享樂置國家大事、江山社稷安危於不顧。任憑趙高胡作非為,最後秦二世也被趙高完全架空,甚至掌握在股掌之間,秦二世也被趙高殺害。趙高的一系列行為,殘害皇室宗親、陷害忠良、將秦朝的暴政推向了極端。凡此種種,無一不加速了秦朝的敗亡,秦二世和趙高無疑是秦朝滅亡的主要責任人。

相關焦點

  • 有人說秦朝滅亡歸咎於太監趙高倒行逆施,可趙高到底是不是太監?
    秦朝的二世而亡,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的爭議,關於秦朝滅亡的原因,有人將其歸咎於秦朝的暴政,也有人將其歸咎於趙高等人的倒行逆施。每每說到此處,不免讓人痛恨趙高以一介宦官,使得中國堪堪統一的局面在短短十二年後再次陷入動蕩之中。不過,關於趙高,一直以來卻有一個聲音,質疑其身份並非是宦官。
  • 忠於秦國的蒙恬為何被逼飲毒自盡?若其不死,秦朝未必滅亡!
    而秦朝卻只傳了二世,皆被漢王劉邦所滅。秦始皇自然是千古一帝,而秦二世胡亥卻是一個暴君,導致了秦朝滅亡,胡亥最大錯誤就是聽信奸臣讒言錯殺蒙恬,蒙恬錯不死,定可以幫助秦國再續再傳。蒙恬,出生在秦國軍事家庭蒙家,蒙家從蒙恬祖父就一直跟隨歷代秦王打天下,時代追隨秦王。始皇帝一統天下後,蒙恬率領秦國最精銳的軍隊去北方抵禦匈奴。秦始皇更是派出公子扶蘇和蒙恬一起抵禦匈奴,可見對蒙恬的信任。
  • 誰是秦國最不堪之人,是假太監嫪毐還是真太監趙高?李斯:是我
    駱駝認為秦朝末年,有三個人最討厭,他們分別是扮做假太監入宮,禍(yin)亂宮闈的嫪毐,逼死扶蘇擁立胡亥,從而加速秦國滅亡的趙高,以及為了向上爬,而不擇手段的李斯。在這三人之中,駱駝認為李斯又是其中最最不堪之人。
  • 秦朝趙高,葬送了大秦帝國,他最終是怎麼死的?
    秦朝的趙高是怎麼死的?一句話,作死的!強中更有強中手,聰明一世的趙高逼死秦二世後,很想撕下最後一塊遮羞布稱帝,指鹿為馬他敢,這個他還真不敢冒險。他就去請裝病的子嬰繼位,還美滋滋地想著如何凌駕於萬人之上操縱新傀儡,繼續過他那權傾天下的生活。別看子嬰年輕,卻非常精明,給他來了個誘敵深入,讓趙高自投羅網。
  • 秦始皇:秦朝滅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秦的滅亡既有偶然因素,也存在歷史的慣性因素。偶然因素在於,秦始皇是在巡行途中突然在沙丘行宮中病亡的,遺詔讓長子扶蘇即位,但是趙高勾結李斯合謀假傳遺詔賜死扶蘇及蒙恬,立胡亥為皇帝。
  • 秦國最強將領,沒有之一,如果他沒死秦朝也許不會那麼早滅亡!
    裡面金喜善和穿越回秦朝化身蒙毅將軍的考古學家成龍,經歷了一場曠世情緣。如今再看這部劇,滿滿的童年回憶啊。那麼他的歷史原型是誰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雖然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若無蒙恬、王翦等人的輔佐,也未必能夠那麼快統一全國。其中的蒙恬,是秦始皇最為信任的戰將,甚至要高於對王翦的寵信。
  • 趙高是怎樣滅掉秦朝的?他和秦始皇究竟有多大的仇和怨?
    而趙高的亂政導致了秦朝的滅亡,他又出生於「隱宮」,兩相一對比,大家立刻得出結論:趙高也是太監,只有太監才可能這麼壞。於是趙高這頂閹人的帽子在民間故事中戴得牢牢的。實際上,太史公在《史記》裡壓根沒提過趙高是個閹人,翻遍離秦朝最近的漢代典籍,無論是漢初賈誼寫的《過秦論》,還是班固的《漢書》中,都沒有發現秦朝有宦閹之禍的記載。
  • 秦朝最後一位君主:誅殺趙高,卻還是沒能挽救秦朝!
    他依仗著秦二世胡亥對他的寵信,禍亂朝政,陷害忠良,從而加速了秦朝的滅亡。故陸賈嘆曰「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指秦朝滅亡)。 值得注意的是,秦王子嬰即位後,立即誅殺了趙高這位權臣。在古代歷史上,誅殺權臣對於剛剛即位的君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而極有可能被反殺。比如三國時期的曹魏皇帝曹髦,想要討伐司馬昭,自己反而丟掉了性命。
  • 秦朝上百萬軍隊,劉邦為什麼能夠輕鬆打進鹹陽?王翦和蒙恬在哪?
    秦始皇能夠一統六國,可見秦朝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可謂是兵多將廣。王翦和蒙恬都是秦朝名滿天下的名將,王翦號稱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智而不暴、勇而多謀,是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擴土的最大功臣。
  • 李斯被腰斬時,滿朝文武大臣,為什麼沒一個為他求情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為秦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同樣也是大秦帝國的掘墓人。李斯和趙高一起密謀的「沙丘之變」,為秦朝敲響了滅亡的喪鐘。 「沙丘之變」在加速秦朝滅亡的同時,也加速了李斯的滅亡。秦二世繼位後,李斯在與趙高的鬥爭中失敗,被趙高誣告謀反。
  • 統一六國的秦朝,為何只傳兩世,史上成功的復仇者,一代宦官
    秦始皇時期,趙高深受秦始皇的寵信,但他的勢力還不夠強大。裡面有丞相李斯,外面有將軍蒙恬,但是趙高的勢力比他們小。秦始皇死後,把王位傳給了他的長子扶蘇。相反,他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能言善辯,說服丞相李斯假傳聖旨,立了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為帝。李斯最終被趙高說服,同意更改聖旨。在宰相的支持下,胡亥順利地繼承了皇帝的位。於是,趙高廢除扶蘇,把胡亥作為自己的棋子,開始了他越跨皇權、權勢顯赫的宰相專制生涯。
  • 李斯為何不擁立扶蘇?不是擔心蒙恬取代自己,而是擔心當背鍋俠
    趙高不太喜歡扶蘇,而且,他和秦朝大將蒙毅有仇,蒙毅的兄長蒙恬卻是扶蘇一系的。更重要的是,趙高跟秦始皇的幼子胡亥關係非常好,史載: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胡亥當時正在沙丘宮,還是唯一在的王子。於是,趙高跟胡亥合謀,準備讓胡亥來繼承皇位。
  • 為什麼秦朝在秦始皇死後不到十年就迅速走向滅亡了?
    秦始皇被史學家稱為千古一帝,關於他所做的偉大事跡後人對他有著高度的評價,他掃平六國統一了華夏民族,建立了大一統的大秦帝國,但是秦朝卻在秦始皇死後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土崩瓦解了,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秦朝之所以這麼快的滅亡,是跟秦始皇自己所犯的三個致命的錯誤有關係。下面我們就詳細說說吧。
  • 讓秦國走向速亡的,是李斯、趙高的精緻利己主義,還是胡亥的暴政
    而趙高和李斯,就是這個詞在秦朝的傑出代表。很多人都知道趙高是個壞壞的大太監,但其實……他也是。不過趙高也是太監中的佼佼者,當時的趙高有三絕,第一絕是他的書法,據記載他的書法曾作為當時的通用字帖之一;第二絕是他的文章,他曾經有多篇文字被編入了國家教材;第三絕是他對於秦律的認識,他是當時對秦律掌握得比較紮實的人之一。秦始皇這麼一代雄主,就是看上了他的這些才華,才讓他去當了胡亥的老師。
  • 李斯作為秦國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要和趙高合作?
    結果,卻在沙丘意外死亡,隨後手握大權的李斯在趙高的要挾之下,篡改遺詔,逼死扶蘇,擁立胡亥,是為秦二世。 秦始皇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他死後沒多久,天下大亂,秦朝不過傳為二世就被趙高和胡亥搞得烏煙瘴氣而滅亡,在滅亡之前,已經自行去帝號,恢復王位。千秋萬世的美夢到了二世戛然而止。
  • 秦朝大將蒙恬忠肝義膽,卻死得悽慘,你知道發生了什麼嗎
    大家都以為這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其實不然,他的原型就是秦朝被稱為中華第一勇士的蒙恬,而且蒙恬的弟弟就叫做蒙毅。蒙恬作為秦朝的猛將,為秦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卻死得非常的憋屈。下面我就帶大家來認識認識這位生的偉大,但是死的憋屈的大將軍。
  • 趙高不是太監你知道嗎?但是他確實用了這些手段讓秦國走向滅亡!
    相傳東漢年間有個人為史記做註解,這個人十分痛恨趙高,覺得他非常的陰險狡詐,就想像趙高是閹割的太監。再加上趙高給人的印象極差,都傳他是太監被閹割了,才會以訛傳訛,說他是太監。 接下來趙高又把魔掌伸到了蒙毅的哥哥蒙恬,把蒙恬也害死了,因為怕蒙恬因為弟弟的死報復趙高。 就是因為秦始皇慣著趙高,而秦二世胡亥又昏庸無道,讓趙高無法無天,接著他又把魔爪伸向了李斯。李斯之前夥同趙高篡改詔書,扶持秦二世胡亥登上王位。
  • 秦朝名將蒙恬戰功彪炳,一生忠勇,為何結局悽涼?
    秦朝一代名將蒙恬將軍給世人的印象是擊匈奴,修長城的武夫角色,那麼歷史上的蒙恬將軍真的就是這樣的人物嗎?僅僅是一介武夫嗎?蒙恬的出身是非常高貴的,出身於官宦世家、武將世家。雖然其先祖是齊國人,但是其祖父蒙驁和其父蒙武都為秦國高官,都是秦國將軍,都為秦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蒙氏家族的功勳在當時秦國很少有家族可以與之相比。
  • 趙高是太監嗎?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他不僅不是太監而且才華出眾
    其實,趙高並不是太監,他非但沒有被閹,而且才華出眾。 之所有會有趙高是宦官的說法流傳,是因為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趙高乃宦人,有宦籍。這是趙高一直被不少人認為是宦閹的依據。
  • 李斯是怎樣的人?公心大於私心時,他是秦朝功臣,反之,則是罪臣
    《大秦賦》正在熱播中,宮鬥篇全部落下帷幕,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步伐已經邁出,秦始皇當然無法一個人打天下,麾下的文、武英才也要開始逐一散發出光芒,本文要講的是對秦朝統一天下,乃至滅亡,皆有貢獻的一個重要人物,毀譽參半的丞相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