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大將蒙恬忠肝義膽,卻死得悽慘,你知道發生了什麼嗎

2021-01-07 娛樂前沿風範

2005年,成龍大哥有一部電影——神話。當時這部電影非常的火熱,即使放到現在來看,影片的想像力還是非常的驚豔的。在這部影片中,成龍演的是一位秦國的大將蒙毅。大家都以為這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其實不然,他的原型就是秦朝被稱為中華第一勇士的蒙恬,而且蒙恬的弟弟就叫做蒙毅。蒙恬作為秦朝的猛將,為秦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卻死得非常的憋屈。下面我就帶大家來認識認識這位生的偉大,但是死的憋屈的大將軍。

蒙恬雕像

蒙恬本來是姓姬的,蒙是他的形式。看到這個姓大家可能會明白,他跟周朝的皇帝應該是一個宗族,而且他的祖籍在齊國。他出生在一個世代都是名將的家族裡面,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秦國的著名將領。因為從小受到他們的薰陶,所以從小時候開始,他就胸懷大志,想著長大後能夠報效國家。長大以後的蒙恬,不出意外的成為了一名將軍。他曾經率領了30萬大軍,在北方抗擊過匈奴。打贏了非常多的戰鬥,而且收復了當時的河南地,而且他在當時修築了從臨洮到遼東的萬裡長城。他在北方徵戰了十多年,不但威震整個華夏,而且匈奴一聽說他的名字,也都非常的膽寒。但就是這樣一位絕世猛將,最後的下場卻是非常的令人唏噓。

蒙恬劇照

據說唐太宗當年曾經召集各位大臣,問起來古代哪一位將軍或臣子死得最冤。有人說是戰國時候的白起,有人說是春秋時的伍子胥。看著大臣們都在下面討論的很熱鬧,唐太宗卻搖了搖頭。他說道,我看各朝各代一路走過來,死得最冤的大將,當屬蒙恬。在我國的歷史裡面,經常的出現這種悲劇:前方一個英雄在戰場上廝殺,背後卻是各種各樣的小人。最後導致這些英雄並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自己人的手裡。蒙恬身為一個名將,打仗的時候非常勇猛,指揮軍隊的能力也非常的出眾,而且當沒有仗打時,讓他去邊塞鞏固邊防他也做得很好。但是這樣出色的一個人物,卻不能夠善終,死得很悲壯,讓人感到無奈與嘆息。

蒙恬浮雕

要說這件事,那還得從他的弟弟蒙毅這裡開始說起。蒙恬身為一個大將,治軍非常的嚴明。因為家庭的薰陶,以及跟隨在哥哥的身邊,蒙毅也養成了這種性格,法制非常的嚴明。兄弟兩個人,一文一武,蒙恬在外面領兵作戰,抵擋匈奴。蒙毅一直在宮裡面輔佐秦始皇,並且受到皇帝的信賴,兩個人出行甚至都坐在同一輛車子裡。有一次,趙高犯了很大的錯誤,於是秦始皇就讓蒙毅來治他的罪。蒙毅不敢枉法,給趙高判了一個死罪,但是秦始皇念著趙高平常做事挺認真,於是便恢復了他的官職,並且赦免他的死罪。從這件事以後,趙高便對蒙家兩兄弟懷恨在心了。

蒙毅劇照

公元前201年的時候,秦始皇在巡遊的時候得病了。於是皇帝便讓蒙毅去給他祈福,但是還沒有等到蒙毅回來,皇帝就病死了。臨死之前,皇帝想讓他的大公子扶蘇繼承他的皇位。這事趙高知道了,他擔心扶蘇繼位以後,會更加的重用蒙恬,這樣對自己是非常的不利的。於是他把遺詔給扣在手裡,沒有給任何人看,而且還和二公子胡亥密謀奪取皇位。然後他們兩個又脅迫李斯,迫使李斯造了假的遺詔。在這個遺詔裡面,指責大公子在外面沒有立下戰功,反而怨恨皇帝。而且還派遣使者,用捏造的罪名想要賜死大公子和蒙恬。大公子扶蘇,非常的老實而且善良,他真的以為父皇看不起他了,於是便自殺了。但是久經沙場,非常精明的蒙恬卻沒有相信。

趙高劇照

使者把蒙恬給囚禁了起來,讓李斯先來代替他領兵。胡亥用計殺死了扶蘇之後,想要把蒙恬給釋放出來。而且胡亥的兒子,後來的秦朝第三世子嬰也在他的面前保著蒙氏兄弟。可是趙高卻害怕蒙氏再次獲得信任,我對他有所不利,所以便決心把蒙氏給消滅。於是他便出去散布謠言,說在立太子的這一個問題上,蒙毅曾經在皇帝的面前說過胡亥的壞話。胡亥以為這些都是真的,於是就先把蒙毅給殺死,然後又派人去監獄裡面殺掉蒙恬。使者來到了監獄裡,他對蒙恬說:你的罪過太多了,而且現在蒙毅也死了,按照連坐的法律,你也應該死。蒙恬則回答說:我們家族從我的祖先開始為秦國出生入死,已經有三代了。何況我在外面領著30萬大軍,雖然我現在被囚禁了起來,但是我外面的勢力足夠可以背叛。可是我知道,我應該為義字而死。我這樣做的原因是不想辱沒了先人,不想忘記始皇帝的恩情,希望你幫我把這幾句話轉達給皇上。

蒙恬戰車雕像

使者則對他說:我只是受皇上的命令過來處死你的,根本不敢把將軍的話傳達給皇上。聽了這句話之後,蒙恬仰天長嘆。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怎麼得罪了皇上,怎麼得罪了上蒼,一定要把沒有罪的他給處死。他沉默了一會兒後,他說道:我的罪過,應該受死。我修建了從臨洮到遼東的長城,光是溝渠就挖了1萬多裡,在這裡面不可能沒有把地脈給挖斷,這應該就是我的罪過了吧。於是便吞下了侍者拿來的藥,自殺了。他死了以後,他手下的士兵們非常的悲痛。將士們都用自己的戰袍給他做墳墓,在遠處看,就像是一座小山。

蒙恬墓

蒙恬乃至他的整個家族,結局都是非常的悲慘。胡亥奪得了皇位以後,弟弟被斬殺,他自己則被迫自殺,整個家族也被滅門了。其實這樣的結局並非只有蒙氏一家,這樣的事情在我國歷史上不斷重複的上演。因為在以前的封建王朝裡,當權者是最無情的。他們的眼裡只有權力,為了獲得自己的權利,他們會不擇手段。與那一個高高在上的皇位比起來,無論你是大象還是忠臣,你的生命根本就不值一提。

相關焦點

  • 秦朝名將蒙恬戰功彪炳,一生忠勇,為何結局悽涼?
    秦朝一代名將蒙恬將軍給世人的印象是擊匈奴,修長城的武夫角色,那麼歷史上的蒙恬將軍真的就是這樣的人物嗎?僅僅是一介武夫嗎?蒙恬的出身是非常高貴的,出身於官宦世家、武將世家。雖然其先祖是齊國人,但是其祖父蒙驁和其父蒙武都為秦國高官,都是秦國將軍,都為秦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蒙氏家族的功勳在當時秦國很少有家族可以與之相比。
  • 秦朝的三大將軍:殺神白起、戰神蒙恬、軍神王翦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託成龍的福,一部《神話》電影讓廣大觀眾知道了秦朝有一個大將軍蒙毅。蒙毅與玉漱的愛情是虛構的,但蒙毅這個人卻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不過,歷史上,蒙毅的兄長蒙恬才是主角。
  • 秦國大將蒙恬和蒙毅是什麼關係,蒙恬蒙毅是怎麼死的?
    「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這句簡短的話,道出了蒙恬的身世。
  • 大將蒙恬戰功彪炳,一生忠勇,為何結局悽涼?
    秦朝一代名將蒙恬將軍給世人的印象是擊匈奴,修長城的武夫角色,那麼歷史上的蒙恬將軍真的就是這樣的人物嗎?僅僅是一介武夫嗎?蒙恬的出身是非常高貴的,出身於官宦世家、武將世家。雖然其先祖是齊國人,但是其祖父蒙驁和其父蒙武都為秦國高官,都是秦國將軍,都為秦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蒙氏家族的功勳在當時秦國很少有家族可以與之相比。
  • 大秦戰將蒙恬,後世流芳幾千年之久,他的一生究竟是何等輝煌呢?
    蒙恬究竟是一位什麼將領呢?可能我們不太了解。因為秦王朝的短命,以至於他那些本該耀世稱雄的大將而也隨著王朝的湮滅而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中。今天介紹一下戰神蒙恬,為的就是讓我華夏的英雄每一位都得到銘記。蒙武在一次攻打楚國的戰役被任命為秦國的副將,同王翦同去攻打楚國,擊敗楚軍,殺死楚大將項燕。可能項燕的名氣不大,但是要說到項羽大家可能都知道是千古無二的霸王,而項燕就是項羽的祖父,在楚國是一員大將。而後又俘虜楚王,至此成為一代名將,而蒙恬也就是名將之後,蒙恬還有個弟弟叫蒙毅。
  • 蒙恬大將軍在臨死前說了什麼話?為什麼曹操每讀一次就流淚一次?
    文/史小二記因這兩句話,秦朝的蒙恬大將軍跨越幾百年,和三國時代的曹操扯上了關係。什麼話呢?蒙恬臨終前所說的兩句話。我們知道,蒙恬死於趙高的陰謀。當時,沙丘政變,趙高豪賭,與李斯合謀,篡奪帝位。為徹底掃除障礙,趙高布疑兵,借死了的秦始皇之手,寫詔書,逼迫扶蘇、蒙恬自裁。扶蘇死後,蒙恬被囚禁在陽周。秦二世即位,趙高仍然不放過蒙恬,明知道蒙恬是忠臣,但胡亥仍聽信趙高的唆使,殺了他。使者到陽周,對蒙恬說啊,你所犯下的罪太多了,況且你弟弟蒙毅已經犯了大罪,按法該連坐於你。蒙恬答覆道: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
  • 秦朝一代名將蒙恬,被逼自盡,卻在死前喟嘆:我的確罪該致死
    自秦朝開始,抗擊匈奴的戰爭延續多個朝代。 如今的中國西北地區,繁華熱鬧。美食眾多,更有無數歷史古蹟令人心馳神往。但是歷史上的西北地區給人的印象卻是:地廣人荒,土地貧瘠,並不繁華。其實早在秦朝,西北地區就已納入當時的秦帝國版圖並且得到了開發,當時的大將蒙恬便是主導者之一。
  • 秦始皇手下五大名將排名,章邯倒數,蒙恬第二,第一心服口服
    章邯是秦朝最後一個大將軍,每次帶兵出戰都屢戰屢勝,陳勝起義弄得秦朝上下恐慌,秦二世也實在是沒辦法了,這時章邯站出來帶兵平叛了這場起義,章邯一人撐起了秦朝這片殘破的天,無奈被趙高算計,最終迫於生計投靠了項羽。項羽很看重章邯,就封他雍王,只可惜楚霸王最後敗了,章邯在劉邦的軍隊城破之時拔劍自刎,一身傲氣就這樣被終結。章邯暫時就排個倒數了,看看下一位將軍是不是比章邯要好點。
  • 探析秦二世為何殺戮大秦功臣,蒙恬之死是影響大秦動蕩的原因?
    這樣的人是何等自私,大家覺得他還會珍惜大秦帝國的功臣嗎?因為胡亥當了大秦帝國的皇帝,他也就只會懂得享受了。秦二世畫像一個只知道享受的皇帝,他又怎麼會在意什麼功臣不功臣的,反正皇位在他手中,他什麼都不會在乎了。
  • 秦始皇手下的五大名將,章邯僅排第五,蒙恬排名第二
    也許王翦在軍事上的成就不如白起,但他卻是四大名將中最有頭腦,能夠得以善終的一位大將。2、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威震匈奴千裡的大將:蒙恬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打齊國,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秦統一六國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
  • 忠於秦國的蒙恬為何被逼飲毒自盡?若其不死,秦朝未必滅亡!
    而秦朝卻只傳了二世,皆被漢王劉邦所滅。秦始皇自然是千古一帝,而秦二世胡亥卻是一個暴君,導致了秦朝滅亡,胡亥最大錯誤就是聽信奸臣讒言錯殺蒙恬,蒙恬錯不死,定可以幫助秦國再續再傳。蒙恬,出生在秦國軍事家庭蒙家,蒙家從蒙恬祖父就一直跟隨歷代秦王打天下,時代追隨秦王。始皇帝一統天下後,蒙恬率領秦國最精銳的軍隊去北方抵禦匈奴。秦始皇更是派出公子扶蘇和蒙恬一起抵禦匈奴,可見對蒙恬的信任。
  • 他是史上第一太監:弒君、逼死蒙恬、斬殺李斯,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影視中的趙高公元前210年,發生了「沙丘之變」。秦始皇在最後一次東巡途中病逝,遺詔令扶蘇繼位。可是掌管詔書的趙高,是徹頭徹尾的小人。重私利而輕大義、寡廉鮮恥的趙高秘密的說服胡亥,同時又拉李斯上了賊船。沙丘之變殺害名將和良相蒙恬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是秦朝赫赫有名的戰將。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是開發寧夏地區第一人。修長城,戍守邊疆,是秦朝北國的屏障。
  • 蒙恬愛徒、扶蘇密友、李斯長子,秦末大將李由的悲壯之死
    李由,秦末名將,秦朝丞相李斯之長子,秦始皇嬴政之女婿,大秦帝國三川郡郡守!說起李由此人,許多人對他的印象很模糊,更多人知道秦朝有李由這麼一位悲情名將,大概是因為電視劇《神話》播出之後才開始的!據史料記載,李斯所有的兒子娶得都是秦朝公主,不僅如此,李斯的所有女兒也都是嫁給了皇族的公子,李斯的子女人數不詳,目前僅知的只有長子李由一人,作為李斯的長子、李氏家族未來的話事人,李斯對長子李由極其重視!
  • 蒙恬已率領千軍萬馬登場亮相,你知道蒙恬為何許人也?
    蒙恬是一名秦朝時期的大將軍,一心對秦王室忠心耿耿,體恤民眾疾苦。其父親也是一名武將,所以蒙恬自幼便在名將世家長大,深諳兵法,驍勇善戰。蒙恬在王者榮耀的關係網中,我們可以知道,蒙恬的君主是被稱為「千古一帝」的嬴政,嬴政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完成華夏大一統,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 秦朝滅亡時,老秦人的正規軍在幹什麼?
    正如《過秦論》中所言: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北卻匈奴,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射箭。從此,蒙恬率領的這30萬秦軍主力就駐守在北方苦寒之地,成為了秦國的長城兵團,一直到蒙恬死去。後來中原叛亂,長城兵團在王離的率領下回到中原,支援前線:「蒙恬死,諸侯叛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者皆復去。」
  • 秦始皇死後,蒙毅、蒙恬為何沒有支持太子扶蘇,反而束手就擒?
    始皇帝在駕崩前給公子扶蘇寫了一封蓋有皇帝璽印的詔書,讓扶蘇回鹹陽主持喪禮,秦始皇是讓公子扶蘇繼承帝位,但詔書被中車府令趙高扣留,隨後趙高同始皇帝幼子胡亥、丞相李斯謀劃篡位,開始篡改詔書,改立幼子胡亥為太子,並另外寫了賜死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的詔書,命令扶蘇和蒙恬自殺。
  • 秦始皇去世後,如果扶蘇繼承皇位,秦朝會是一個什麼結局?
    假如秦始皇的遺詔順利傳到扶蘇手裡,以蒙毅為相、蒙恬為將,三十萬最精銳的戍邊軍團在手,胡亥、趙高、李斯作不了妖;大秦功臣良將、皇室宗親、老秦血性仍在,天下誰可與爭鋒?秦朝大概率會延續下去,至少不會三年就滅亡了。
  • 秦朝上百萬軍隊,劉邦為什麼能夠輕鬆打進鹹陽?王翦和蒙恬在哪?
    秦始皇能夠一統六國,可見秦朝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可謂是兵多將廣。王翦和蒙恬都是秦朝名滿天下的名將,王翦號稱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智而不暴、勇而多謀,是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擴土的最大功臣。
  • 鎧甲勇士:路法大帝的五大將,喬奢費忠肝義膽,安迷修智勇雙全!
    鎧甲勇士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真人國漫,也是國產特攝劇中影響力很不錯的一部作品,在鎧甲勇士第二部中有一個最大的BOSS那就是路法大帝,路法大帝本是阿瑞斯的陸軍總長,然而他卻受到了皮爾王的陷害,路法大帝手下有五大將,下面三人行就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喬奢費忠肝義膽,安迷修智勇雙全!
  • 蒙恬臨死前留下兩句話,為何曹操每讀一次就哭一次?我們錯怪他了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就曹操這樣一個冷血的梟雄竟然對幾百年前秦朝大將蒙恬臨死前留下兩句話深有感觸,他每讀一次就哭一次。那麼,蒙恬在臨死前到底說了什麼,曹操為什麼每讀一次就哭一次,其中到底有什麼隱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了解一個不一樣的曹操,我們可能都錯過了他。蒙恬遺言蒙恬,秦朝時名將,曾率領秦國大軍攻破齊國,深得秦始皇嬴政的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