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辭黃鶴樓」中的「西辭」是往東走還是往西走?難倒眾學子

2021-01-19 大咖說史

眾所周知,古人寫詩特別注重推敲,最有名的是唐代賈島的故事,有一天他置身於月明星稀的夜景中,突然靈光一現,寫下「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句詩,但在一開始的時候,賈島本來想把「敲」改成「推」字,可一又覺得欠妥,最後猶豫不決,竟不知到底選哪個。

於是他便用手反覆做「推」和「敲」兩個動作,以至於進了長安城後不小心撞了京城大官韓愈的轎子。好在韓愈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被他鑽研學術的精神打動,與他成為了好朋友,而「推敲」一詞也被流傳至今,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和謹慎。

圖片來源於網絡:賈島推敲

不過,在古代著名詩人中,有一人是例外,他便是被稱為詩仙的李白。杜甫曾這樣描述他:「李白鬥酒詩百篇」,這說明李白寫詩特別自由與灑脫,從來不管用詞準不準確,只是由心而發,往往是一壺酒就可以讓他作下幾首千古之作。

相比賈島等寫詩時不斷推敲的詩人,李白看似對鍊字毫不講究,可留下的詩篇卻都是經典佳作,這或許就是一種天賦吧。

今天我們來看一首來自李白的送別詩,大家應該都背過,就是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首聯中「西辭」兩字曾引起爭議,詩人的朋友到底要往哪個方向離開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西辭」

一、「西辭」的真實含義

這個問題還出現在詩詞大會的節目中,當時有將近四十個人答錯題目。這是一首李白寫給孟浩然的送別詩,早就被收錄在小學必背古詩詞中,為何還會有那麼多人答錯呢?說到底還是沒有真正明白這首詩的意思。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西辭」一詞,「西」是名詞作狀語,表示「向西」的意思,「辭」是「辭別」和「離開」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向西辭別」,那麼到底是往西去還是東去呢?這就和古詩的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公元730年,孟浩然要去廣陵,即如今的江蘇揚州。李白得知後便來送別,看到江邊的黃鶴樓,有感而發這首詩。從位置上來看,黃鶴樓所在之地是武昌,而孟浩然要去的揚州則在武昌的東面,由此可知「西辭」就是指「由西往東去」,也就是「向東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黃鶴樓

搞清楚了「西辭」的意思,有人更加疑惑了,為何詩人一定要用「西辭」,而非「東去」這種明顯表示「向東出發」的詞彙呢?因為「西辭」一詞的確讓人誤解,如若不知道黃鶴樓和廣陵的位置,根本不知道到底該西去還是東去。

這就是李白的特別之處了,他寫詩非常講究意境,黃鶴樓是唐代詩人的「賽詩樓」,文人墨客都喜歡在那裡和好友吟詩喝酒,黃鶴樓曾出現在許多詩人的作品中,崔顥的那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更是流傳千古的經典名句。

圖片來源於網絡:崔顥的《黃鶴樓》

這裡的黃鶴樓是有典故的,「昔人」便是三國時期的名人費禕,據說他常在武昌邊上的酒樓喝酒玩樂,而且他喝酒總是賒帳,那裡的老闆不僅沒有怪罪,還總讓他喝個痛快。

過了幾年,費禕為了「償還」酒錢,就用橘皮在牆壁上畫了一隻鶴,據說只要有客人來這飲酒高歌,鶴就會翩翩起舞,酒樓也因此遠近聞名,短短十年老闆就富甲一方。

突然有一天費禕來到酒樓,老闆為他擺酒接風,後連連拜謝,費禕也沒說什麼。忽然一隻黃鶴隨著白雲飄來,費禕架上黃鶴就西去了,為了紀念費禕,老闆就將酒樓改為「黃鶴樓」。

圖片來源於網絡:費禕登仙駕鶴

自古以來,「西方」在佛教裡一直有著特殊的意思,否則唐玄宗也不會去西方取經了,李白堅持用「西辭」是有自己想法的,他非常欣賞孟浩然,而黃鶴樓本就因典故的加持顯得特別神秘,那就讓孟浩然此行也如同仙人一般,神秘、灑脫又富有詩意。

這首送別詩雖然有不舍,卻沒有尋常送別情景中的傷感,頷聯的「煙花三月下揚州」就說明此詩並不煽情,因為三月的揚州正處於鶯歌燕舞的早春,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孟浩然選擇在這個時節下揚州,在李白看來是非常合適的,而李白也是帶著虔誠的祝福前來送別的。

因此,「西辭」二字看似普通又不合理,其實包含了多層意思,堪稱妙絕。

圖片來源於網絡:孟浩然畫像

二、李白與孟浩然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李白和孟浩然的深厚情誼了,他們到底是怎麼認識的?孟浩然又為什麼要去揚州呢?

其實早在公元725年,李白和孟浩然就成為摯友了,當時李白從四川乘船東下,交了很多好友,聽說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上,還特地前去拜訪。

當時李白24歲,孟浩然36歲,孟浩然可以算是李白在詩壇上的前輩了,孟浩然看過李白的詩後,大肆讚揚,還留李白住了十幾天,並熱情款待他,兩人也因此成為朋友。

公元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馬上就要去揚州了,便寫信給好友,約他在江夏見面。就這樣,兩人在黃鶴樓重逢,並互訴思念之情。過了幾天,孟浩然便乘船東去了,李白還特地送他到江邊。待船開走之際,李白佇立在江岸,看著船慢慢遠去,略感惆悵,便寫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圖片:乘船東去劇照

至於孟浩然為什麼要去廣陵,原因非常簡單,其實他就是去揚州玩的,三月份的揚州風景最好,選在這個時節去一定能玩得特別盡興。古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別喜歡遊歷,李白一生放蕩不羈,也喜歡四處旅遊交朋友,孟浩然當時正在隱居,或許就想出去散散心罷了。

不過透過這首詩,我們已經能感受到兩人之間的深厚又長久的友誼了。不過,相對於李白,孟浩然的性情並沒有那麼灑脫自在,他擁有多重性格,內心有怨恨和失衡,常常將情感一瀉千裡,難免會傷害他人,而隱居生活和遊歷山水其實都是為了排遣心情。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故人西辭黃鶴樓」,「西辭」什麼意思?讀懂了才知李白有多牛
    有些詩可能我們背得很溜,但若要問該怎麼解釋詩中的某些字眼時,便答不上來了。記得有一期詩詞大會考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連小學生都會背,可是其中的兩字卻難倒了百人團39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當時的題目是:從「西辭」二字來看,作者的朋友要到什麼哪裡去?
  •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
    今天,我就來到了湖北名樓黃鶴樓。黃鶴樓被稱作「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名樓,自然有其獨到之處。當我登樓遠眺時,江城美景盡收眼底。讓人不禁想吟詩一首。我略做凝思,詩意已然要躍出腦海,讓我自己都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才情,真是名不虛傳的謫仙人也。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我忽然發現有個叫崔顥的竟然早已題詩在此。我大步走到跟前,仔細品讀之下,覺得自己剛才的構思黯然失色。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跟隨李白的詩,遙望武漢黃鶴樓
    很多人對黃鶴樓的認知,源自唐代仗劍走天涯的「社交小王子」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西望長安不見家。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揚州特產中瓊花最為有名。揚州瓊花屬木本,而非人們常見的草本瓊花,花開時芳香宜人,只可惜不能長久保存,供人留念;揚州的玉器、漆器被稱為「揚州二絕」,其製作工藝非常考究。
  • 今天,讓我們吟「故人西辭黃鶴樓」,共同期待「煙花三月下揚州」
    此地興建的黃鶴樓,更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遷客騷人,還留下了諸多精彩的詩篇。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公元730年,當時而立之年的李白,在安陸停留了一段時間,結識了孟浩然。雖然孟浩然比他大12歲,但是兩人一見如故,過了一段很是風雅的生活。
  • 解放軍閱兵為啥總是從東往西走,而不是從西往東走呢?
    原標題:解放軍閱兵為啥總是從東往西走,而不是從西往東走呢?在中國閱兵式中,解放軍由東向西緩緩而來,邁著整齊的步伐,鏗鏘有力,口號嘹亮,震撼著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那麼,解放軍閱兵啥總是從東往西走,而不是從西往東走呢?
  •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錄1126/總219條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170C3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部編小語5上
    特約imEmily ibabylips 今天這周是詩詞鑑賞筆記第32篇,(唐)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去揚州。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遊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重新修建的。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去、到達。廣陵:即揚州。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辭:辭別。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全詩翻譯賞析
  • 下班路上請繞開楓林一路西往東方向
    三湘都市報1月4日訊(記者 虢燦 實習生 凌玉霞)下班需要從楓林一路西往東方向行駛的駕駛員注意了,這裡因為緊急搶險施工,只有一股車道能通行,預計今晚晚高峰會出現較嚴重的交通擁堵,請駕駛員儘量避開。長沙市交警支隊通報,今天早上,楓林一路楓林廣場以西200米(古樟樹處)西往東方向出現路面塌陷。為做好應急處置及搶險施工工作,嶽麓交警大隊已封閉西往東方向(古樟樹旁)靠近中心護欄的2股機動車道,靠路邊一側留有1股機動車道供車輛通行,東往西方向車輛通行不受影響。搶險工作計劃於今晚完工,爭取在明天早高峰前全面恢復交通。
  • 崔顥一曲黃鶴樓,驚得詩仙無從下筆,但黃鶴樓終歸還是屬於李白
    不久後李白到黃鶴樓遊覽,看見了這首詩,李白感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而李白此次遊覽黃鶴樓沒有留下作品,竟然被崔顥黃鶴樓詩羞走了!李白:黃鶴樓曾經是我的黃鶴樓要說黃鶴樓詩,李白似乎更加拿手。
  • 古詩詞裡的黃鶴樓:千古傳奇,萬丈豪情
    該黃鶴十分神奇,客人飲酒時,居然能從畫中走下來起舞助興。因此辛氏酒店賓客盈門,生意興隆。十年之後,道士復來,取笛吹奏,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就地建樓,取名「黃鶴樓」。是故崔顥詩云「昔人已乘黃鶴去」。都說李白狂放不羈,目中無人,國舅爺楊國忠也要為他研磨,權臣高力士也要給他脫靴。
  • 為啥閱兵要從東往西走?掛槍和端槍有什麼區別?這些常識了解下
    還是看軍裝、顏值?那你知不知道閱兵要從東往西走?掛槍和端槍有什麼區別?小編整理匯總了關於閱兵的一些小常識,做這些功課是必要的,趕緊來看看。齊步走、正步走齊步和正步都是中國軍人的基本行進步法。徒步方隊走過檢閱臺時,隨著領隊「向右看」的口令,方隊成員即從齊步改為正步。
  •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該詩堪稱送別詩中的佳作。 作為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寫這首詩時心中一定有著濃烈的暢想。
  • 黃鶴樓詩:煙花三月,唯見長江天際流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朝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初衣解詩:當代的人因為交通便利,很難想像黃鶴樓在歷史中的地位。但我更傾向於辛某為了紀念一生的朋友,將賺的錢,修建了最初的黃鶴樓。因為無論是人生還是友誼,浮萍相見,緣分深長,都值得人紀念。就不得不說一下武漢先民,那種在流蕩人生裡,珍惜朋友的真情和豪爽。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作於李白在湖北安陸居住期間,乃開元十六年暮春之作。李白在湖北安陸居住期間,結識了長自己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這次離別正值開元盛世,煙花三月,天下太平,春意盎然,從黃鶴樓到揚州,一路繁花似錦。揚州是當時整個東南地區最繁華的大都會,加之當時的李白青春年少,心中不僅沒有憂愁和悲傷,反倒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所以在送別之際,他的心早已跟著孟浩然飛向遠方,激情澎湃,詩意大發。
  • 李白在黃鶴樓上「認慫」擱筆?錯了!李白在黃鶴樓上寫下千古名詩
    李白劇照當時的李白53歲,雖然政治上不得志,但也圓了李白當個俠客的夢想,近十年的時間裡,大詩人李白四海為家,遊歷山水,身負長劍,得以仗劍走天涯。仗劍走天涯的李白論名氣:詩仙之名,天下誰人不知?還曾讓高力士為其拖鞋論武功:李白十五歲開始就喜歡上劍術,曾和數個古惑仔對峙,最後完勝。妥妥一個武林高手。
  • 一天一首古詩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
    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蹟,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遊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⑵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 詩詞中讓人驚豔的古風名字 讓名字瞬間提升格調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出自詩詞中的寶寶名字 讓人驚豔青蕊釋義:庭前的甘菊花因為移載得晚,到重陽節時花蕊還是青的沒有開花,不能摘來觀賞。西辭出自:李白《黃鶴樓松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