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改名,離百年老店就差個名字了?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中國足球俱樂部離百年老店就差了個名字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中國職業足球,太年輕了「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這些叫了20多年的名字,可能保不住了。改用「中性化」名稱是為了打造中國足球的「百年老店」。中國足球和「百年老店」的距離,看上去,仿佛就差了一個名字。不高興自己支持的球隊叫了20多年的名字,為什麼要改?
-
中超強制俱樂部改名為何引發爭議
「國安國安,北京國安」或成絕唱——中超強制俱樂部改名為何引發爭議原定於12月8日在廣州召開的三級聯賽投資人會議因故推遲,但中國足協將於新賽季力推的兩大新政卻不會受到幹擾——職業聯賽「限薪」和職業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啟用中性名稱」,將於2021
-
陳情令名字的由來,《魔道祖師》為何改名叫《陳情令》
《陳情令》這部電視劇是由《魔道祖師》改編而來,《陳情令》的原著叫《魔道祖師》,動漫版也叫《魔道祖師》,但是到了真人版的電視劇裡卻被改名叫《陳情令》,為了區分開劇版和動漫版,所以改名叫《陳情令》,但其實真正的含義並不是這個,而是因為劇中男主的成長史和伴隨他的那把笛子。
-
中國最接近百年夢想的足球俱樂部,要改名了
在夢中,堅持了26年又4個月的「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即將被「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替代,她被中國足協以打造「百年俱樂部」的名義「強執」了。建業更名,一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叫了26年4個月的建業足球就要結束了,心中突如其來的悲涼。猶如一個養了26年的孩子,突然不能隨家長的姓要改名了,換誰誰不難受啊?
-
也談足球俱樂部改名
足協要求各職業俱樂部改用中性名稱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各隊不管是情願還是不情願都得做出決定,於是各支球隊在改名上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筆者所在城市有多家職業俱樂部,所以對這方面信息也有所關注。還有的隊改回了曾經俱樂部的名字,像山東泰山、青島海牛等都是能夠被球迷接受而不被嘲笑的名字。還有直接把資方公司的名字改掉以達到足協要求,如內蒙古草上飛俱樂部。當然像國安,建業等球隊不想改名也可以理解。至於泰達隊以前不是叫過康師傅嗎?又有什麼好糾結的。今天終於看到一家俱樂部終於向球迷徵集名字,可是河南建業提供的備選名稱卻被群嘲了。
-
中國足球:俱樂部改名,可別改成了動物園
隨著中國足協出臺俱樂部中性名稱的具體措施,隨著主管部門態度的漸趨強硬,中國足壇幾級聯賽的俱樂部更改名稱,幾乎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只是,到底改啥名好呢?這段時間,一些俱樂部已經正式公布了新名字,一些俱樂部正在公開場合放出風聲、試探媒體和球迷的反應。結果顯示,中國足球的文化還是和球隊的實力一樣貧瘠。以某些俱樂部決策者的思維,搞不好足壇各大俱樂部,又會改成了動物園。比如,一提起四川的球隊,就想取個名稱「熊貓」,一提到東北的球隊,就想到「東北虎」,一提到廣東的球隊,就想到「華南虎」。除了動物,難道就想不出其他好名字嗎?在這方面,CBA是有前車之鑑的。
-
為什麼足球俱樂部要強制改名字?
體育一席談認為:支持俱樂部命名維持現狀的人,並不是真正為了中國足球,他們也並不了解職業足球的實質,充其量只是為俱樂部和投資人背書而已。 中國職業聯賽已經走過了27個年頭了,到現在為止,有多少俱樂部能夠存活下來呢,數都數的過來。就拿北京人和俱樂部來說,1995年起家的時候是上海浦東,後來中遠集團介入,改名為上海中遠,再後來轉戰西安,改成了西安滻灞,再後來是貴州人和,北京人和……這就是我們的中國職業足球。投資商是誰,俱樂部就掛誰的名字,過了幾年投資商退出,這個俱樂部就沒了,沒有傳承,一地雞毛。
-
中超強制俱樂部改名為何引發爭議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中國足協力推的「限薪」和「改名」目的其實相同:擠去職業聯賽「泡沫」,削弱「資本」對聯賽發展的影響,讓中國足球回到正常發展軌道。 「限薪」是人心所向,推行難度不大,短期利益受損者的「吐槽」亦無礙大局,但球隊「改名」涉及相對複雜的「足球文化」,俱樂部和球迷自然希望能有兩全之策延續已經生根發芽的「足球傳承」。
-
戲耍歐足聯,讓足協規定形同虛設,那廣州恆大等俱樂部同意改名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內足球圈裡這樣的事情不少,比如引援調節費。當時,在足協宣布實施引援調節費的時候個人就指出,俱樂部有兩個破解方法,一是用球員+2000萬轉會費,同另一家俱樂部交換球員,二是俱樂部一次性買5名球員,這是因為,按照足協規定,21歲以下球員不佔用轉會名額。所以,可用同時引入四名不足18歲的足校球員的方法來破解。
-
中國足球俱樂部離百年老店就差了個名字
「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這些叫了20多年的名字,可能保不住了。近日,中國足協出臺新政,要求各俱樂部從其名稱中刪除其投資方和企業的名字,使用「中性化」名稱。據悉,中國足球超級聯賽16支球隊中,只有大連人俱樂部符合新政要求。
-
「國安國安北京國安」或成絕唱:中超強制俱樂部改名為何引發爭議
中國足協力推的「限薪」和「改名」目的其實相同:擠去職業聯賽「泡沫」,削弱「資本」對聯賽發展的影響,讓中國足球回到正常發展軌道。「限薪」是人心所向,推行難度不大,短期利益受損者的「吐槽」亦無礙大局,但球隊「改名」涉及相對複雜的「足球文化」,俱樂部和球迷自然希望能有兩全之策延續已經生根發芽的「足球傳承」。
-
改名政策毫無實際意義,俱樂部和球迷成最大受害者
自足協要求中國足球俱樂部更改中性化隊名以來,這個政策就受到了各界廣泛的質疑聲。今日,某知名體育報社採訪了來自上海大學的一名教授,該教授認為足協此舉的實際意義並不大,更多的是一種形象工程。這位教授首先指出,足協在頒布這個政策時,應當考慮是否得到了大部分俱樂部的支持。足協改名的出發點是為了追趕世界足球的潮流,讓隊名體現球隊的文化。正如日本球隊將三菱重工改為浦和紅鑽,松下電器改為大阪鋼巴,這些值得中國足協去學習,但是一刀切的政策似乎過於武斷,不僅會失去球隊原有的特色,而且不利於發揚球隊的傳統文化。
-
足球俱樂部都要改名?請參考一下本地的特色,然後這樣的名字才特別!
足球俱樂部都要改名?請參考一下本地的特色,然後這樣的名字才特別! fc只是文字上的表述和比賽的表述,舉個例子,比如國安隊,文字表述和比賽就是「北京FC」,但是平時叫起來就是「北京足球俱樂部」,Fc只是應用的簡寫
-
名稱中性化,廣州恆大叫廣州足球俱樂部?淺議中超改名的深處
關於中超改名,足協的想法總是這樣,為了改變而改變。說白了就是領導換了,不搞點什麼就怕自己沒成績。沒有一步一個腳印的長久計劃。百年俱樂部也是一天一天積累出來的,還有很多人就是狠人有笑人無,拿出「要改大家一起改」的「公平」借!國安就算有一萬個錯。但是這隻俱樂部在這個惡劣的環境裡,堅守了近30年,而且從未缺席。
-
百年足球俱樂部要從尊重開始
2020年的最後一天,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發布公告,擬將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更名為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一時間一石驚奇千層浪,河南球迷群情激憤,河南當地媒體立即採訪了建業俱樂部,說很多事情待定。具體內容如下:河南建業球迷解散了很多組織,有球迷在航海體育場拉條幅,想組織這場改名風波。
-
「青島海牛」要回來了?青島足球改名進行中……
足協強推「改名令」 在日前進行的中國足協專項治理會議上,足協主席陳戌源對於目前中國職業聯賽的現狀提出了批評,他甚至用「良心已死」來形容。於是關於俱樂部限薪和名稱「非企業化」被要求在2021賽季前必須完成。
-
中超球隊改名可借鑑J聯賽,俱樂部改名要有文化,要帶俱樂部特色和...
近日,足協擬出臺規範俱樂部名稱的相關規定,要求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對此,《新快報》表示中超俱樂部改名需要有文化,不能一刀切地模仿歐美,可以借鑑J聯賽球隊隊名。 對其他球隊來說,如果要改名,那麼最好取一個帶有俱樂部特色和本土氣息東亞式隊名,而不是隨便仿照美式或者歐式粗暴改名,倒不如可以借鑑一下J聯賽球隊
-
讓中超俱樂部改名是要賠人家錢的
讓中超俱樂部改名是要賠人家錢的
-
足球俱樂部名稱規範,也要兼顧各方意見
作者:樊成最近一段時期,中國足協將於新賽季力推的兩大新政:職業聯賽「限薪」和職業俱樂部改名,不斷引發熱議。前不久,廣州恆大將改名廣州隊,已報送相關材料等待審批;接著石家莊永昌足球隊闢謠網傳截圖,表示新名稱徵集活動仍在進行。
-
曾建功立業今魚躍龍門,從中國足球最老資格職業隊改名說起
新賽季進入備戰節奏,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的進程也在加快。職業聯賽資歷最老的俱樂部之一河南建業改名為洛陽龍門,球隊在原投資方建業繼續投資外還引進了新股東。北京國安也有望在股權調整後保留國安的名字。圖說:河南建業俱樂部改名洛陽龍門河南冠新名河南建業是職業足壇資歷最老的俱樂部之一,與甲A聯賽同齡,俱樂部改名洛陽龍門後,有球迷表示,這樣一改,怕俱樂部跟建業沒啥關係了,球隊也可能離開鄭州搬去洛陽。河南建業投資人胡葆森談到俱樂部更名時表示:「持續26年4個月之久的建業足球俱樂部就要結束了,從明天開始它就叫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