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導,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似乎又想來招惹中俄了,其突然在視頻會議中對中俄發起攻擊,當眾批評中國和俄羅斯阻礙了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霍伊斯根在視頻中表示指責中俄救援物資無法抵達敘利亞的說法非常冷酷,他表示會敦促俄羅斯和中國重新考慮允許開放更多跨境口岸,還稱聯合國已經放棄了敘利亞人民。除此之外,霍伊斯根還表示,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中支持阿薩德,加劇了當地的戰爭局勢。面對安理會上德國方面的突然「碰瓷」行為,中俄雙方這回當然也都不會再慣著對方。
據悉,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當時就駁回了霍伊斯根,他表示如果說安理會真的像他所言放棄了敘利亞人民,那責任就是在於德國的虛偽行為,並且強調安理會不會想念霍伊斯根。要知道,波利揚斯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霍伊斯根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姚紹俊表示,德國在安理會中的表現不符合大眾的期待,這樣的行為只會加劇德國邁向常任理事國的困境。
聯合國安理會於2014年通過法案,授權人道主義機構向長期處於戰亂狀態下的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的救援。今年7月份,安理會再次通過授權延期決議,將巴布海瓦跨境點的授權延期到2021年7月份。但「德國之聲」卻表示,當初人道救援機構可以通過4個口岸為敘利亞提供支援,但後來俄羅斯出面幹預,將口岸減少到了兩個,7月份的時候直接就變成了一個。為此,霍伊斯根便以這個事情向俄羅斯和中國發難,德國之聲還曾批評中國和俄羅斯,是阻礙聯合國向敘利亞提供人道之一的最大障礙。
面對德國的態度,中俄早就習以為常,霍伊斯根代表的不僅僅是德國,更多的是來自西方國家的聲音,這些國家經常抱團向中俄發起壓力。一直以來,俄羅斯是頻繁參與敘利亞戰事的,普京支持的是該國的政府軍,還派出了大量的兵力幫助該國政府打擊反動派。而早期的時候,美國曾是反對派背後的勢力,但後期美國突然宣布撤出當地,而土耳其便負責接手這份任務,但不料土耳其當不起重任,期間因為和僱傭兵組織鬧翻,讓俄敘聯軍佔為優勢。但要知道,中國不曾對敘利亞戰事進行參與,而且也沒有給人道主義計劃拖後腿,德國這麼針對中國,帶有的政治色彩就非常明顯了,也暴露了西方國家的的真面目。
但令人感到好奇的是,德國和美國的關係不是已經出現裂痕了嗎,為什麼德國這回還要冒險得罪中俄兩個國家?德國因為和俄羅斯合作了北溪二號項目,引起了美國強烈反對,期間還停工了好幾次,但如今德國和俄羅斯已經達成共識,重啟該管道建設項目,還強調不會受到美國的壓力。本來以來,憑藉這回的合作,會改善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的關係,但沒有想到默克爾的做法重視讓人出其不意。
而在早期默克爾也曾當眾指出,歐洲的發展離不開美國,還斥責了馬克龍提出的脫離美國的想法。當時,外界普遍認為德國是在挽回與美國的關係,如今從霍伊斯根的態度就可以證實事情確實如此,但面對西方勢力的壓力,中俄並不會就此屈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