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貸之家
之前,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有14個省級行政區宣布取締轄內全部P2P平臺,分別為江西省、山東省、湖南省、四川省、重慶市、河南省、河北省、雲南省、甘肅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吉林省、黑龍江。
在5月16日召開的2020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重慶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阮路表示,重慶市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P2P網貸機構已實現全部出清。
其實早在2019年11月8日,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重慶市沒有一家機構完全合規並通過驗收。近日重慶市再次公告29家已結清P2P網貸業務的機構,意在表明網貸整治的執行力。
除了重慶外,多地網貸存量風險化解也已漸進尾聲。正如5月9日,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官網披露,全市網貸平臺取得突破性進展,具體為:該市平臺數量從年初的50家降至1家,在營平臺借貸餘額、投資人數、借款人數大幅下降,行業風險有效緩解。此外,包括大連、江西等地均在緊密推進網貸整治清理,深圳、新疆、河北等多地近期均在持續公布退出網貸機構名單。
當前,全國網貸存量風險化解進入「讀秒」時間。2020年4月,互金整治領導小組與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的網際網路金融和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截至2020年3月末,全國實際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僅139家,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1個月下降。按照國務院相關工作部署,爭取2020年基本完成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的主要目標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中,風險主要集中在貸後處置環節,在網貸機構自有資金不足以回購逾期債權的情況下,如何應對未到期債權、如何減小「逃廢債」帶來的損失是重中之重。
從目前看,網貸整治的難點在於一些大平臺存量風險的化解。今年以來,一些頭部平臺也加速進入清退轉型動作,但從平臺宣布清退,到風險完全化解依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各監管部門、平臺方及相關合作方、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共同努力和協調。特別是在清退過程中,有必要從制度上加大對於老賴借款人的威懾和懲治,比如納入徵信、加大司法懲治力度等,提升資產回款有效性,以維持金融秩序,也防止金融風險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