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鑑別診斷,這事一點也不簡單

2021-02-22 救在身邊

腹痛病因繁多,究竟哪些毛病會表現為腹痛?

2007年北京時間1月16日,女單網球頭號種子莎拉波娃幾乎倒在了墨爾本澳網首輪。莎娃說自己在第二盤就開始感到腹部疼痛,在第三盤終於忍不住才叫來了理療師。「我不能確定這是否是肌肉拉傷,也不清楚問題是否很嚴重。由於地處南半球,墨爾本在1月正是最炎熱的時候。而在莎拉波娃的故鄉俄羅斯,當時正是寒冬時分。而當天澳網賽場的氣溫達到了38攝氏度,在熾熱的陽光烘烤下,地表溫度已經超過50度。

2012年,在《步步驚心》中扮演若曦的劉詩詩昨日在東莞拍攝《傷心童話》時因突然腹痛緊急入院,被診斷為急性胰腺炎。早在幾天前,在東莞片場拍戲的詩詩就感到身體不適。「肚子疼,我以為是胃病,就吃了點胃藥,結果還是不管用」。幾天後,詩詩的肚子更是疼得變本加厲,甚至蹲在地上起不來,這才被送往廣州某醫院進行治療(據南方都市報)。

最近小編朋友圈好友爆料:自己接診一個酒後腹部不適、嘔吐來的一個病人,後來竟查出是下壁心梗!據說,這已經是他接診的第四個類似患者。

腹痛病因繁多,類似上述例子並不少見。究竟哪些毛病會表現為腹痛?首先來溫習一下教材


下面且看老早流傳於網絡江湖上的鑑別診斷小結(因轉載原因已無法考究作者)。

一、急性腹痛是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其病因複雜多樣,但其共同特點是發病急、變化快和病情重,需迅速準確的作出診斷和鑑別診斷

1、腹腔臟器的急性炎症

①急性腸胃炎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組多以進食不潔食物或飲用汙染水或暴飲暴食後出現持續性和陣發性腹痛,伴噁心、嘔吐、腹瀉便後腹痛可減輕或緩解,可伴有畏寒發熱等。上腹部及臍周壓痛明顯,無反跳痛,聽診腸鳴音亢進。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可增高。

②膽囊炎、膽石症

多見於女性,發病年齡以20——40歲最多。感染細菌以大腸埃希桿菌為主。多因進食多脂食物或受涼而誘發,臨床表現為持續性右上腹劇痛,間歇性加重向右肩及右背部放射,伴有寒戰發熱、噁心嘔吐等,有40%——50%的患者出現皮膚黏膜黃染。大多數患者有右上腹壓痛與局部肌緊張有1/3的患者可在右肋緣下觸及腫大的膽囊,Murphy徵陽性。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B超及CT檢查可發現腫大和充滿積液的膽囊及結石徵象即可明確診斷

③急性胰腺炎

起病急,多有飲酒、暴飲暴食、高脂餐及精神激動等誘因,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持續性中上腹或左上腹劇痛並向左後腰部放射;疼痛在彎腰或起坐前傾時減輕,伴有發熱、噁心、嘔吐,嘔吐於腹痛發作不久出現,較劇烈,但不持久;少數出現黃疸;重症者出現呼吸及循環衰竭。上腹部壓痛反跳痛及局限性肌緊張,以左上腹部為明顯,有時可有移動性濁音;血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升高血清、尿澱粉酶升高。另外,血糖增高,血鈣下降B超CT檢查可見胰腺腫大,有時腹腔穿刺可抽出黃色或血性腹水,腹水澱粉酶增高等均可有助於診斷;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腸梗阻、膽囊炎、膽石症等,也可有輕度的血、尿澱粉酶增高而血鈣及血糖多無改變。反覆多次檢測尿澱粉酶後可與上述疾病相鑑別。

④急性闌尾炎: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20——50歲多見,臨床表現為臍周或中上腹部隱痛,逐漸加重,並轉移至右下腹呈持續性或陣發性加劇或突然導致全腹劇痛,伴有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嚴重者可出現發熱。體檢:麥氏點壓痛、反跳痛及局部腹肌緊張,結腸充氣試驗陽性;若為盲腸後闌尾可出現腰大肌試驗陽性,血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高。急性闌尾炎需與急性非特異性盲腸炎鑑別因其臨床表現與急性闌尾炎大致相同;女性急性闌尾炎還需與急性右側輸卵管炎、右側異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腫扭轉卵巢黃體或濾泡破裂等鑑別

⑤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以兒童及少年居多,起病急,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產生B毒素的C型產氣莢膜芽孢桿菌感染有關。臨床表現突然發生急性腹痛、疼痛多位於臍周及上腹部,可漫延到全腹,多為持續性呈陣發性加劇,伴發熱噁心、嘔吐、腹瀉及血便;重症可出現中毒性休克、腸麻痺、腸穿孔等;腹部膨隆、腹肌緊張、臍周及上腹壓痛明顯無反跳痛,早期腸鳴音亢進,後期腸鳴音減少;血白細胞總數明顯升高,達(2——30)×109/L,糞隱血強陽性或血性便;腹部X線可見小腸脹氣、大小不等的液平面或小腸壁增厚、黏膜不規則等

⑥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組但以8——12歲的少年兒童多見,有人認為是病毒感染所致臨床表現:腹痛常隨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現,多呈持續性右下腹或臍周疼痛,短時間腹痛可減輕或消失,伴有發熱、噁心嘔吐,有部分患者出現腹瀉或便秘;下腹部有壓痛、反跳痛及輕度肌緊張,壓痛點較廣泛,不固定;白細胞總數輕度增多此病需與急性闌尾炎鑑別。

2、腹腔臟器破裂、穿孔

①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

常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史或多年反覆發作的胃痛史。疼痛絕大多數突然發生,疼痛性質不一致,通常表現為突發劇烈的上腹痛,繼而為持續性或陣發加劇的全腹痛,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發冷、心慌、脈弱、血壓下降或呈休克狀態等。體檢全腹壓痛、反跳痛及板狀腹,以中上腹或右上腹為重腹部可有移動性濁音。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升高,腹部X線攝片及透視見膈下游離氣體。對疑有本病且診斷不清者可行腹腔穿刺檢查

②急性腸穿孔

急性腸穿孔可發生於腸潰瘍、腸壞死、外傷、腸傷寒、炎症性腸病、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及阿米巴腸病等。急性腸穿孔常突然發生,腹痛呈持續性刀割樣劇痛,多位於中下腹或波及全腹,其疼痛常常不能忍受,並在深呼吸及咳嗽時加劇,常伴有發熱腹脹及中毒性休克;體檢腹部呼吸運動減弱或消失,全腹壓痛及反跳痛,腹肌緊張,可有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升高腹部X線攝片或透視可見膈下游離氣體

③肝破裂

多在腹壓增高或外傷等誘因下發生,表現為突然發生劇烈腹痛,由右上腹漫延至全腹呈持續性脹痛。若為外傷性肝破裂或肝臟血管瘤破裂者多伴有失血性休克症狀,如面色蒼白、脈搏迅速、血壓下降等;肝癌破裂也有失血性休克表現。體檢腹肌緊張,全腹壓痛、反跳痛腹式呼吸受限,腹部有移動性濁音;血紅細胞總數和血紅蛋白降低,白細胞總數升高;腹部X線檢查左膈抬高,運動受限,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及膽汁。腹腔穿刺發現血性腹水有利於與胃腸道穿孔相鑑別。有時須經手術探查才能確定有無肝破裂。

④脾破裂

脾破裂多發生於脾臟腫大的基礎之上,外傷是其直接原因。表現為劇烈腹痛從左上腹擴散至全腹,有時向左肩部放射,伴有噁心嘔吐、腹脹、心慌、出汗、面色蒼白等失血性休克的症狀。體檢全腹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叩診有移動性濁音;血紅細胞總數和血紅蛋白降低;腹部X線檢查左側膈肌抬高運動受限。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有助於診斷。

⑤異位妊娠破裂

發病年齡多在26——35歲,異位妊娠破裂約80%發生在妊娠2個月內,其主要症狀為腹痛陰道流血及停經,多為一側下腹部突發的劇烈疼痛,然後擴散至全腹,呈持續樣脹痛,有時為撕裂樣痛約有80%的患者陰道不規則流血,大多數量少,暗褐色,呈點滴狀,持續很久伴有心慌、出汗、面色蒼白等休克徵象。有的患者可出現肛門處脹感腹部檢查下腹或全腹有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出血量大時腹肌緊張可不存在,叩診有移動性濁音;陰道檢查發現宮頸後穹隆飽滿膨出,觸痛明顯;妊娠試驗陽性腹腔或後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血液腹部B超子宮內膜病檢及腹腔鏡檢查等均有助於診斷。

⑥卵巢破裂

多發生於14——30歲女性,多因擠壓、性交穿刺等因素誘發。表現為突然發生的一側下腹部劇烈疼痛,並波及全腹,伴有噁心嘔吐、煩躁不安,重症者可出現休克,但較少見;腹部檢查下腹部有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部分患者可無腹肌緊張表現,一側附件壓痛明顯,可有移動性濁音;陰道檢查發現子宮頸堅實,無觸痛,妊娠試驗陰性。本病須與急性闌尾炎異位妊娠破裂等疾病鑑別。

3、腹腔臟器阻塞、扭轉及血管病變

①急性腸梗阻

急性腸梗阻從病因角度分為機械性、麻痺性自發性3種;從局部病理改變方面又分為單純性和絞窄性兩種僅有腸腔不通暢而無血液供應障礙者屬單純性,如兼有血液供應障礙則為絞窄性臨床上以急性機械性腸梗阻最常見。其主要原因為:扭轉套疊、蛔蟲、腫瘤、結核疝嵌頓等,其中以腸粘連最為多見。急性機械性腸梗阻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持續性腹痛和陣發性絞痛,伴有腹脹、噁心嘔吐、便秘或排氣停止;腹部檢查常為膨脹的腸輪廓,甚至可見腸型,有時全腹壓痛鶒,腸鳴音亢進,腸脹氣時腸蠕動音呈高調的金屬音;腹部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機械性腸梗阻的患者出現以下情況應考慮狹窄性腸梗阻:

A.腹痛發作急而劇烈,呈持續性陣發性加劇,並伴持續性嘔吐。

B.病程進展較快,早期出現休克症狀,治療效果欠佳。

C.有明顯腹膜刺激徵,腹部兩側不對稱,腹部觸診或肛門指檢觸到有觸痛的腫塊,體溫、脈搏、白細胞有增高的趨勢;X線檢查發現有持續不變、單獨突出脹大的腸襻

D.嘔出或自肛門排出血性液體腹腔診斷性穿刺吸出血性液體,經胃腸減壓等治療雖腹脹減輕,但腹痛無明顯改善。

②卵巢囊腫蒂扭轉

以20——50歲最為多見多發生於體積小、活動度大、蒂長的囊腫健康搜索體位改變為其誘因。臨床表現為突然發作的一側下腹部劇烈疼痛,呈持續狀伴有噁心嘔吐有時自覺腹部包塊腫大;腹部檢查患側腹部壓痛、腹肌緊張;陰道檢查可觸及一圓形光滑、活動的有明顯觸痛的腫塊,有時可捫及有觸痛的扭轉蒂部對診斷有確定意義;B超可見子宮一側圓形液性暗區,邊界光滑。CT檢查、腹腔鏡檢查等均有助於診斷。

③膽道蛔蟲

多見兒童及青少年,蛔蟲鑽入膽道是本病的原因。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生的上腹部或劍突下陣發性絞痛,伴有噁心嘔吐發熱、黃疸等症狀,間歇期疼痛完全緩解,部分患者有大便排出蛔蟲的病史。腹部檢查:腹軟,劍突下輕壓痛,無反跳痛;B超、X線靜脈膽管造影、ERCP檢查等均有助於診斷。十二指腸膽汁引流檢查發現蛔蟲卵、糞便中發現蛔蟲體黃染或有環形壓痕,均是蛔蟲曾鑽入膽道的佐證

④腎、輸尿管結石

多見於20——40歲青壯年,其發生與尿路感染、梗阻、異物飲食、菌物高鈣尿高草酸尿有關。臨床表現為患側腹部、上腹部或下腹部持續性鈍痛或陣發性絞痛發作,常向下腹或外陰部放射,伴有噁心嘔吐、尿頻、尿急、尿痛、血尿、膿尿及發熱等健康搜索。體檢患側腎區、輸尿管區有壓痛及叩擊痛;X線檢查可發現腎區或輸尿管結石陰影,B超可發現X線不能顯示的陽性結石尿路造影可發現結石部位和腎積水程度。凡腎區或輸尿管區發現有結石陰影均可確定診斷。

4、胸部疾病

①急性心肌梗死

少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僅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伴噁心、嘔吐火罐網,甚至可有腹肌緊張、上腹壓痛等。這類患者容易誤診因此對老年人,尤其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或過去有心絞痛發作史者應高度重視發作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清酶學檢查有確診價值。

②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以青壯年多見,其原因為非特異性風溼性、化膿性結核性及惡性腫瘤心肌梗死後遺症等。臨床上可出現上腹部疼痛,腹肌緊張壓痛,出汗、面色蒼白等表現;腹痛呈持續性或陣發性,多位於中上腹部,有時位於右下腹或全腹。體檢:頸靜脈怒張、肝大奇脈心包摩擦音及心音遙遠等;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升高血沉增快;X線檢查心臟呈三角形態或梯形;超聲心動圖提示心包積液。心包穿刺抽出液體及心包鏡檢查等均有助於診斷。

③肺炎球菌性肺炎

青壯年多見,以上呼吸道感染、勞累、雨淋等為誘因。臨床表現為上腹部持續性疼痛向患側肩部放射,伴有高熱、寒戰、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及咳鐵鏽色痰等體檢:患側胸部呼吸運動減弱語顫增強,可聞及病理性呼吸音;腹部可有壓痛及腹肌緊張;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升高,痰和血痰塗片、培養可確定致病菌;X線檢查病變早期為肺段分布的陰影,以後呈大片狀均勻緻密陰影等可確定診斷。

二、慢性腹痛 慢性腹痛起病緩慢,病程長,疼痛多為間歇性或為急性起病後腹痛遷延不愈,疼痛以鈍痛或隱痛居多,也有燒灼痛或絞痛發作。慢性腹痛的病因較複雜,常常與急性腹痛的病因相互交叉,引起診斷及鑑別診斷上的困難

1、食管裂孔

疝食管裂孔疝的發病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以30歲以後者多見,其主要誘因包括妊娠後期肥胖、劇烈咳嗽、緊扎腰帶、頻繁嘔吐、大量腹水巨大腹內腫瘤、慢性便秘食管炎食管潰瘍等。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中上腹部不適感或灼痛,疼痛向肩背部放射,伴噯氣、反酸反食等症狀;食後臥位易誘發症狀,尤其睡前飽食,食後散步可使症狀緩解。此病確診主要依靠特別體位時的X線鋇餐檢查及胃鏡檢查。

2、食管下段賁門部癌

以中年及老年人多見,其發病因素目前尚不清楚,主要表現為早期進食時胸骨後或劍突下疼痛,呈燒灼痛,針刺樣或牽拉樣,伴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乏力;晚期出現吞咽困難、嘔血、黑糞等。體檢:晚期病例上腹部常可捫及質硬、固定、表面不光滑且有觸痛的包塊;X線鋇劑檢查食管黏膜脫落細胞學檢查胃鏡及病變處活檢發現癌細胞有確診價值。

3、消化性潰瘍

上腹痛是潰瘍病最突出的症狀,其特點是:慢性上腹痛,反覆周期性發作,有明顯的節律性,胃潰瘍疼痛位於上腹部正中或偏左,餐後0.5——1h發生,至下次餐前緩解;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位於中上腹部或偏右餐後2——3h發作,呈飢餓痛或夜間痛,再次進餐疼痛可緩解;伴有反酸、噁心嘔吐、噯氣,若無併發症發生,全身情況一般無明顯影響。體檢:胃潰瘍在中上腹偏左有壓痛,十二指腸潰瘍在中上腹偏右處有壓痛,均無反跳痛和肌緊張;胃液分析、糞便隱血試驗均有助於診斷。X線鋇餐檢查或胃鏡檢查發現潰瘍有確診價值

4、慢性胃炎

幽門螺桿菌感染、抽菸飲酒、十二指腸液反流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其臨床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或隱痛,進食後飽脹,疼痛無明顯的節律性,伴有噁心嘔吐、食慾減退腹脹、腹瀉、消瘦,甚至出現貧血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胃鏡檢查和直視下胃黏膜活組織檢查;其他輔助檢查如胃酸測定、Hp檢查、血清胃泌素含量測定均有助於了解胃的功能狀態以及確立病因

5、胃癌

多見於40歲以上的男性,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其臨床表現為早期上腹部隱痛或不適,晚期出現劇痛,疼痛無規律性及節律性,伴乏力、食慾減退、腹脹、消瘦發熱、貧血等。體檢:上腹部壓痛,1/3患者可觸及質硬、不規則、有觸痛的包塊,診斷依據胃鏡檢查及活組織檢查。發現癌細胞有確診價值。

6、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組具有反酸噯氣、厭食噁心嘔吐、上腹不適與疼痛等症狀,而B超、X線鋇餐內鏡、CT等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的症候群。此外,患者還常伴有頭暈、頭痛、失眠、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體檢:上腹部有壓痛,但部位不固定。診斷主要依靠B超、鋇餐、胃鏡等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

7、腸結核

多見於40歲以下者,可因肺結核、粟粒性結核、結核性腹膜炎、結核性附件炎引起,分為潰瘍型和增殖型兩型。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腹痛位於右下腹或臍周,呈鈍痛、隱痛或陣發性疼痛,可因進食而加重伴有低熱盜汗、消瘦、腹脹、貧血、食慾不佳等;增殖型可出現腸梗阻表現。體檢:下腹部有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增殖型可捫及包塊;血沉明顯增快,糞便抗酸桿菌檢查結核菌素試驗等有助於診斷;X線鋇餐檢查可確立病變部位;結腸鏡檢查及病變處黏膜活檢有利於診斷和鑑別診斷。

8、克羅恩病(節段性腸炎)

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肉芽腫性腸炎,發病多在21——40歲。其主要臨床表現是腹痛、腹瀉、腹部包塊,腹痛常在餐後發生,位於右下腹部或臍周,一般為痙攣性陣痛,有時呈持續性腹痛;初為間歇性,後為持續性,每天約大便2——6次,呈糊狀便,常無膿血或黏液,可伴有發熱、噁心嘔吐、食慾減退乏力、消瘦腹脹、貧血等。腹部檢查:全腹或右下腹有壓痛,無反跳痛及腹肌緊張,有腸梗阻與瘻管形成時鶒,右下腹部可捫及有觸痛的包塊胃腸道X線鋇餐透視或鋇劑灌腸表現為:

①腸管狹窄、X線上呈線樣徵

②病變腸段間有正常腸曲。

③病變腸段輪廓不對稱,一側僵硬凹陷,對側腸輪廓外膨。

④多髮結節樣切跡和鵝卵石徵。

⑤瘻管或竇道鋇影等有助於診斷。結腸鏡表現:

A.縱行的裂隙狀潰瘍。

B.周圍黏膜正常或呈鋪路石樣不平。

C.腸袋消失變平呈水管狀、狹窄、假息肉形成。

D.病灶呈節段性分布。組織活檢發現非乾酪樣壞死性肉芽腫及大量淋巴細胞聚集有確診價值

9、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目前仍未完全闡明,好發年齡為20——30歲,男性稍多於女性。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腹瀉為早期症狀,反覆發作,經久不愈,每天數次至十數次,多伴有裡急後重,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糞便有膿血和黏液;腹痛常位於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陣發性痙攣性絞痛,排便後減輕,在發作期腹痛加劇,緩解期可無腹痛或僅輕微腹痛,可伴有消瘦、貧血、體力下降;腹部檢查有左下腹或全腹壓痛,無反跳痛及腹肌緊張;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降低;糞常規為血、膿和黏液便;X線鋇灌腸檢查:早期可發現黏膜呈顆粒樣改變,後期出現腸管呈鉛管樣僵硬短,結腸袋消失等;結腸鏡檢查可明確病變範圍嚴重程度。黏膜活檢有診斷價值。

10、大腸癌

發病年齡以40——50歲最多,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主要臨床表現為左下腹或右下腹部持續性隱痛,進食後加重,排便後減輕若發生腸梗阻或穿孔可引起急性腹痛;部分患者有腹瀉或便秘,或兩者交替出現大便帶血或黏液;直腸癌則伴有裡急後重等;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脹、消瘦貧血,晚期可出現腹水、惡病質等。腹部檢查早期無明顯的陽性體徵,晚期可觸及包塊包塊質硬、固定有觸痛;血清癌胚抗原、CAl9-9等腸癌相關抗原測定有篩選價值;X線鋇劑灌腸可發現病變的部位範圍及與周圍臟器的關係。結腸鏡活組織檢查發現癌細胞有確診價值。

11、慢性闌尾炎

多為急性闌尾炎緩解後,遺留下的病變的反覆發作所致,也可因闌尾腔內有胃(腸)石穀粒、蟲卵等異物而引起。臨床表現為右下腹部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常因劇烈運動、飲食不當引起或加重,伴有上腹不適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或便秘等;腹部檢查右下腹有局限性、固定性壓痛。急性發作期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有助於診斷。

12、慢性胰腺炎

多發於30——50歲者,多由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病合併膽道感染導致胰腺炎的反覆發作,也可由急性胰腺炎遷延所致。其主要臨床表現是與進食有關,反覆發作的上腹部鈍痛、脹痛或絞痛,可放射至腰背部、肩部,伴有噯氣、噁心嘔吐脂肪瀉,有時可有黃疸,體檢有時可觸及腫塊;患者在緩解期可無症狀或只有一般的消化不良症狀X線腹部平片檢查可發現胰腺結石及胰鈣化陰影;胃腸鋇餐X線檢查部分患者可發現鄰近器官移位、變性等;B超可顯示胰腺腫大、胰管護張。慢性胰腺炎的診斷主要根據反覆發作的腹痛及伴有糖尿病、脂肪瀉等胰腺內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證據,另外腹部X線平片可見胰腺鈣化或結石影等B超及ERCP檢查對診斷有很大幫助

13、胰腺癌

多發生於40——60歲者病因及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其主要臨床表現是上腹部持續性鈍痛或陣發性劇痛,並向腰背部、前胸及右肩部放射,夜間及臥位時加重坐位及前傾位時減輕,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腹脹、消瘦等;有黃疸者多見於胰頭癌,多數為進行性加深;腹部體檢可有肝及膽囊腫大(Courvoisier徵)、上腹部壓痛,部分體、尾癌壓迫脾動脈或腹主動脈時,可在左上腹或臍周聽到血管雜音,該體徵提示胰體尾癌B超是最理想的檢查方法,在B超引導下經皮細針定位穿刺細胞學檢查可提高診斷正確率;X線鋇餐造影是間接反映癌腫位置、大小及胃腸受壓情況。ERCPCT、超聲內鏡均有助於診斷。

有人說,腹部是人體最大的「黑箱」,裡面隱藏著不可捉摸的秘密,急門診看腹痛陷阱太多,千萬不要以為腹痛就是簡簡單單的胃腸炎。下面幾幅圖不久前紅遍醫療圈(醫學美圖原創),對於腹痛的鑑別很有幫助。

作者:吐槽哥

轉自:急診醫學資訊               

相關焦點

  • 門診來了個腹痛患兒,如何鑑別診斷?
    腹痛,兒科門急診常見病。但因為孩子表達能力差,常不能準確說明腹痛的確切位置、特點,加上他們對於疼痛的耐受性也差,查體不配合,臨床診斷並不容易。「小兒腹痛常被比喻為一個未打開的『聖誕禮包』。近日,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上,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耿嵐嵐教授圍繞兒童急性腹痛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從查體到實驗室檢查,再到臨床病例分析進行了精彩分享。一、不同年齡段,腹痛特點不同!有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門診腹痛中,2%是急腹症;而在急診20%~30%的腹痛,為急腹症。
  • 福建臨床醫學基礎知識:膽道疾病的鑑別診斷
    福建臨床醫學基礎知識:膽道疾病的鑑別診斷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20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2020福建醫療衛生招聘臨床醫學複習資料,包括福建臨床醫學考試重點,臨床醫學公共基礎知識匯總,以及福建衛生人才網招聘考試輔導資料
  • 胃黏膜病變:慢性胃炎與胃癌、胃潰瘍的辯證鑑別診斷
    與胃癌、胃潰瘍鑑別診斷: 1、胃癌 >慢性胃炎之症狀如食欲不振、上腹不適、貧血等少數胃竇胃炎的X線徵與胃癌頗相似,需特別注意鑑別。
  • 風溼性多肌痛診斷與鑑別診斷
    風溼性多肌痛診斷與鑑別診斷 時間:2020-12-10 13:25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老年人有不明原因發熱,血沉增憶和不能解釋的中度貧血,並伴舉臂、穿衣、下蹲及起立困難以在排除腫瘤等其他疾病後要考慮風溼性多肌痛。
  • 各種痴呆的鑑別診斷
    不同類型的痴呆,臨床表現各不相同。除認知功能缺損外,精神行為的異常也常有出現,且在多種痴呆症候群中各有側重,了解這些疾病的精神症狀可幫助鑑別診斷: 各種神經精神症狀及對應的痴呆綜合 神經精神症狀 痴呆症候群 阿爾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 遇到急性腹痛就覺得是闌尾炎?大錯特錯!你置這12種病於何地?
    急性闌尾炎的鑑別診斷,看這裡!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居各種急腹症首位。它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當然以以青少年更為多見,70%-80%急性闌尾炎的腹痛表現為早期位置不固定的臍周和上腹部陣發性疼痛,數小時後出現轉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呈持續性重;不同位置及不同病理類型闌尾炎的腹痛亦有差異。
  • 一文掌握5種常見胃良性佔位影像學特點和鑑別診斷
    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胃佔位病變,我們比較重視胃癌等惡性病變,診斷相對容易。但對良性病變的診斷和鑑別診斷知識相對缺乏。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胃常見良性佔位病變的影像學特點和鑑別診斷。
  • 腹痛怎麼回事 你不知道的腹痛原因
    腹痛不是什麼大病,也不容小噓。似乎每個人都有過腹痛。引起腹痛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但大家具體的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腹痛的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腹痛的原因,懷孕初期腹痛的原因又是什麼,以及腹痛該怎麼辦?種種問題就讓小編為大家解答吧。
  • 小兒常見這6種腹痛到底如何鑑別?
    嬰幼兒腹痛是孩子的常見病嬰幼兒腹痛對於孩子來說是經常會發生的,然而它也是父母比較頭疼的事,大點的孩子他們會說「肚子疼」,並且還會給你指出具體的部位,可是對於嬰幼兒他們可是不會說的哦!【嬰兒兒肚子疼的基本表現有哪些呢?】
  • 鑑別診斷丨腦室周圍T2/FLAIR高信號病變
    腦室丨解剖及正常變異側腦室佔位丨鑑別診斷【專題】三腦室病變的MRI表現書摘丨「第四腦室佔位」的鑑別診斷鑑別診斷丨大腦室、小腦室鑑別診斷丨側腦室不對稱鑑別診斷丨側腦室不規則鑑別診斷丨腦室周圍強化灶鑑別診斷丨腦室內鈣化腦室周圍T2/FLAIR高信號病變Periventircular T2/FLAIR hyperintense lesions
  • 遇到嚴重高鈣血症,應如何進行鑑別診斷?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例伴嚴重高鈣血症但未出現典型症狀患者病例,重溫高鈣血症的鑑別診斷。病例分享患者,女,54歲,體型肥胖,因持續3天的腹痛到醫院就診。病人為自己疼痛打分為5分(滿分10分),自述疼痛不具放射性,體位改變不能緩解,伴有呆滯、抽筋、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便秘症狀。
  • 肚子右下方疼是怎麼回事 女性腹痛會引起這些
    右下腹部疼痛是很常見的情況,很多人都不注意,那麼出現右腹下疼是怎麼回事呢?女性出現右下方腹痛會引起哪些疾病的困擾?腹部右下側隱隱作痛應該如何診斷,下面就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肚子右下方疼是怎麼回事1.急性腸胃炎: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大多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所以才引起腸胃的不適應。通常會伴有嚴重的嘔吐、腹瀉 、發燒等症狀。
  • 鑑別診斷丨腦池、蛛網膜下腔正常變異
    鑑別診斷 常見 透明隔間腔(CSPBlake囊腫 Liliequist膜 鑑別診斷要點 腦脊液密度/信號強度的正常變異 認識正常變異的重要性,不能誤為病變 常見診斷的有用線索 透明隔間腔(CSP)
  • 上午腹痛找不出原因,下午卻進了手術室,她得的是什麼病?
    女孩子的媽媽姓張,從昨天開始出現右上腹痛、噁心不舒服,然後還有腰背痛,晚上在隔壁一家醫院看了後抽血做了血常規、血澱粉酶等檢查,基本是正常的。醫生也沒有說是什麼病,用了點藥,但還是疼,而且疼得更厲害了。咦?這是什麼病?
  • 經常腹痛不要不當一回事,趕緊上醫院做這6種檢查,小心是嚴重疾病!
    腹痛是生活中的常見問題,但是由於腹部的器官組織較多,也就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效的判斷具體的病變部位,這種時候需要進行相應的檢查來快速診斷疾病。在臨床中可以根據患者的體徵來進行判斷,但是如果體徵不明顯的人群,也就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經常腹痛要做哪些檢查?
  • 2015山東醫療衛生考試中醫備考:溼阻的鑑別診斷
    2015山東醫療衛生考試中醫備考:溼阻的鑑別診斷 溼阻與溼溫病鑑別診斷這兩者是不同類型的疾病,其病因雖然都與溼邪有關,病位主要在脾胃,但各有不同。其共同點:身重而痛,胸脘痞悶。
  • 結腸「淋巴腺複合體樣病變」的鑑別診斷——辛偉(美國)
    像這種病例的診斷並沒有金標準;分子病理和免疫組化也不能給出答案;完全是組織學診斷。大家知道,大腸固有層按現在觀念是沒有淋巴管的,不會淋巴結轉移,所以如果腸癌只浸潤固有層,形態學就算是黏膜內癌,診斷還是歸為高級別異型增生。浸潤癌診斷一定要穿過黏膜肌層。那是不是所有黏膜肌層下有異型增生腺體都是癌呢?這是二維和三維立體空間問題。
  • 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病——一文理清帕金森症候群的鑑別診斷丨臨床必備
    帕金森症候群是一組以運動遲緩、強直和(或)震顫為主要表現的症候群的統稱,它的鑑別診斷範圍寬泛,這也反映了基底節不同部位的受累情況。非典型帕金森症候群包括一組神經退行性疾病,共同表現為運動不能-強直症候群。其臨床病程、預後、治療均異於PD。本文對帕金森症候群鑑別診斷的相關要點進行簡要總結。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多變的T波,如何鑑別診斷
    心電圖T波改變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某些改變可能是生理性變化,也有一些改變卻是診斷心臟疾病的重要線索。 若運動員無症狀、無心臟病家族遺傳史、無猝死家族史,不需要進一步評估。
  • 鼻中隔或鼻腔內軟骨暴露的鑑別診斷
    那麼鼻中隔或鼻腔內軟骨暴露如何鑑別診斷呢?本病一般有明顯的外傷史,但診斷時應與正常的鼻骨變異進行鑑別,以免誤診。鼻骨左右各一塊,為不規則梯形骨片。鼻骨構成外鼻的上1/2骨性構架。鼻下部為軟骨及軟組織結構。鼻骨在解剖上緊鄰上頜骨額突、淚骨和額骨鼻突,它們彼此借骨性連接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正常的鼻額縫、鼻頜縫和縫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