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煤債券違約後,信託也會被逃廢債嗎?

2020-12-16 進奏櫃坊

據債市研究數據顯示,自永煤違約後,其它的幾乎沒有任何一家河南的城投和國企成功發債。債券君說「也許這就是違約的代價。一個老鼠壞一鍋湯,一個違約債臭了整個省。」

非標這塊,早已有延期,年初疫情過後,河南汝州市非標信託延期,捲入的信託公司包括光大信託、國通信託和百瑞信託。

協調半年,光大信託項已經有了最新的解決計劃!

百瑞信託早已打起了官司。

國通信託這邊,方興677號在信託公司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的斡旋下,成功與融資方達成了延期協議

;但同樣是國通信託一個媽生的方興453號,國通已經和當地鬧上公堂,還有半個月就要開庭;

上述個案,還只是開頭?

永煤逃廢債,著實傷人1000,自損1200;最新還款方案出來也抹不平AAA國企帶頭違約造成的傷害;

眼下就快過年了,河南當地的某些城投資金會異常艱難。債市不通,信託融資規模壓降,是否直接影響當地信託存續項目兌付?

有困難,咱也要迎著困難上。日子還得過,河南平臺要想獲資金,就得提高價格、增加風控,多找其他資金通道,比如定融!

從上述的信託維權案例來看,地方還款意願是有,也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在圈外的投資人,投資有風險、入場需謹慎!

相關焦點

  • 經觀頭條|永煤違約鏈式反應:殃及國企債城池,逃廢債恐慌蔓延,監管...
    但因為部分投資人要求歸還部分本金後再進行展期,但永煤控股未同意;而永煤控股給出的展期方案,投資人全部不同意。如此,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這也將波及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存續的超過250億規模的債券。11月18日,國泰君安表示,2020年以來,信用風險逐漸由「偽國企」向「弱國企」發生擴散,在外界看來具備充分政府支持的國企也可能發生違約,國企信仰真正開始面臨衝擊。這一次,讓市場更為擔憂的方面在於,華晨汽車、永煤控股債券違約,眾多投資者提出發行人涉嫌「逃廢債」的質疑。
  • ...化及永煤債券或交叉違約!17冀中01盤中閃崩45%,誰是下一個永煤?
    根據債券募集說明書,如果發行人在寬限期屆滿後未能對債務進行足額償還,應在寬限期屆滿後2個工日內發布召開持有人會議的公告,15個工作日內召開債務融資工具持有人會議。也就是說,發行人在債務違約之後27個工作日內必須要召開債務融資工具持有人會議。  「20永煤SCP003」違約後,豫能化——這家河南省最大的國有企業陷入債務危機。
  • 又有債券閃崩大跌45%!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誰是下一個永煤?
    而鏈條的持續時間取決於兩個關鍵變量,一是監管層對於地方國企逃廢債的態度,二是央行對於流動性收緊的態度。如果監管層堅決制止國企刻意逃廢債的行為,讓債券市場的發行主體和持有人用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違約問題,那麼影響也就僅限於局部(區域、行業、評級)。
  • 永煤債折射的,不僅是河南省
    下半年,先是華晨集團債務違約(星空獨家︱華晨,讓你坐著寶馬哭 )的大瓜再度引起了市場「投資不過山海關」的熱議,後是盛京能源債務違約撼動了城投債金身不壞的規矩,而最近的永煤債違約事件更險些將胡辣湯省拖進了坑裡。
  • 債券黑洞④:永煤債券接連違約,持有人怎麼看?信用債風波已過?
    隨著金融委的定調,信用債風波是否已過?對於違約債券的處置,展期方案的制定背後有何故事?李強表示,當前信用債違約事件主要發生在「弱國企」層面,但超預期因素導致部分機構出現恐慌情緒,弱資質債券被拋售,債券市場的資金擠兌現象突出,短期弱資質瑕疵主體的風險仍會繼續暴露,債務負擔沉重的殭屍國企或再融資壓力較大的激進民企仍可能會出現違約,加快尾部信用風險出清。永煤、華晨等違約對債券市場的衝擊何時消散?
  • 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完善債券市場法制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完善債券市場法制,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在信用債違約常態化、近期多例國有企業債券出人意料違約的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這一部署,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建制度」「零容忍」信號。
  • 永煤、華晨衝擊波後續:超千億信用債取消發行,債市將迎重新定價
    原標題:潛望丨永煤、華晨衝擊波後續:超千億信用債取消發行,債市將迎重新定價華晨、永煤違約事件的餘波還在持續。由於華晨、永煤違約行為讓市場認為其存在惡意「逃廢債」嫌疑,因此,市場擔心此類違約成為地方國企效仿的模式,從而對信用債市場造成衝擊。
  • 永煤、華晨衝擊波後續:超千億信用債取消發行 債市將迎重新定價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 羅曼 華晨、永煤違約事件的餘波還在持續。由於華晨、永煤違約行為讓市場認為其存在惡意「逃廢債」嫌疑,因此,市場擔心此類違約成為地方國企效仿的模式,從而對信用債市場造成衝擊。「以違約之名行逃廢債之實值得警惕,一旦債券市場投資者認為規則可以被隨意破壞,同樣會影響地方金融信用,進而導致一個地區融資收緊,融資成本上升。信用環境一旦被破壞,要重新建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前有民企違約之鑑,其融資環境一直沒有真正恢復。而近期河南的5隻債券全部發行失敗,正是永煤違約後遺症帶來的影響。」深圳某券商固收部負責人王迎(化名)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 「AAA」永煤債違約懸疑:470億資金堵不上10億債券缺口?
    並且根據永煤控股第三季度報告數據,截至9月30日,永煤控股資產總額為1726.50億元,其中貨幣資金達469.68億元。同時,在永煤控股債券違約之前,中誠信國際對其評級始終為AAA,認為其「償還能力具備最大保障,違約風險極低」。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的質疑聲音此起彼伏:難道這樣一家企業真的還不起10.32億元的債券本息?「我們並非有錢不還。」
  • 打擊逃廢債!別做夢了,借完錢就破產
    02企業耍小聰明,借完錢之後就想著討債眾所周知,最近債券市場是大瓜不斷,越來越多的債務暴雷發生。從永煤違約,到華晨破產這都是國企違約,對於金融市場的信用打擊極大,大家想到,連國企3A評級都不靠譜了,那麼以後誰還敢給企業放貸。更重要的是,這兩家企業的違約怎麼看怎麼像早就商量好的!
  • 潛望丨永煤、華晨衝擊波後續:超千億信用債取消發行,債市將迎重新...
    來源:證券時報網華晨、永煤違約事件的餘波還在持續。由於華晨、永煤違約行為讓市場認為其存在惡意「逃廢債」嫌疑,因此,市場擔心此類違約成為地方國企效仿的模式,從而對信用債市場造成衝擊。「以違約之名行逃廢債之實值得警惕,一旦債券市場投資者認為規則可以被隨意破壞,同樣會影響地方金融信用,進而導致一個地區融資收緊,融資成本上升。信用環境一旦被破壞,要重新建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前有民企違約之鑑,其融資環境一直沒有真正恢復。而近期河南的5隻債券全部發行失敗,正是永煤違約後遺症帶來的影響。」深圳某券商固收部負責人王迎(化名)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 任澤平剖析永煤事件:短期債券市場流動性風險總體可控
    繼10月華晨集團債券違約後,國企AAA評級債券再度出現違約,引發市場波動。11月21日,金融委第四十三次會議提出,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秉持「零容忍」態度,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11月24日,永煤集團兌付「20永煤SCP003」 50%本金至主承銷商監管帳戶。市場情緒有所緩和。
  • 博弈永煤債:談判場面激烈 踩雷因為對國企的信仰
    11月10日,永煤控股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20永煤SCP003」構成實質性違約,由於河南能源、永煤控股全部265億元公募債均設有交叉保護條款,如果在違約後10個工作日內「20永煤SCP003」的本息未能得到足額償還,交叉保護條款便會被觸發。「怎麼可能不緊張,要爆就都爆了。」一位持有明年到期的河南能源中票的債權人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
  • 金融委定調「零容忍」:嚴厲處罰「逃廢債」行為 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但因為部分投資人要求歸還部分本金後再進行展期,但永煤控股未同意;而永煤控股給出的展期方案,投資人全部不同意。如此,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這也將波及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存續的超過250億規模的債券。有人感嘆:「信用債市場已經瘋了……」多位債市從業者對記者表示,永煤控股債券違約引發信用債風暴,將成為中國債券違約歷史上的一個標誌事件,逐漸拉開國企債券違約常態化的序幕,亦有望推動國內違約和破產清償制度的完善。
  • 永煤債風波未止!剛剛 證監會立案調查 波及多家中介機構 處置進程...
    發生違約後第二天,中誠信國際火速將永煤集團和及其控股股東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能源」)的主體評級,由AAA下調至BB,並列入降級觀察名單。永煤債券違約事件後,業內紛紛呼籲要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共同維護債市秩序,避免無序違約。
  • 永煤又有20多億元債券要還不上了!市場直呼國企債定價錨都飛了
    10億債券違約引發的債市餘波仍未平息,河南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又有兩隻債券可能不能兌付。11月17日,永煤控股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流動資金不足,兩隻超短融「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兌付存在不確定性。這兩隻債分別應於11月22日、23日兌付,應付本息金額分別為10.32億元、10.25億元。
  • 永煤:何以至此?河南廳局級財經官員回應
    在債券違約後,豫能化與永煤的主體評級均由AAA降至BB,市場高度關注豫能化2000多億債務的處置,其中債券約500億。記者採訪了解到,永煤違約的原因在於其盈利能力較差及債務期限結構不合理導致資金鍊緊張,部分非標此前已出現違約。而永煤三季度帳上有470億現金卻無法兌付10億債券,讓市場人士感到十分驚詫。此外,違約之前無償劃撥中原銀行的股權,則讓市場質疑永煤有逃廢債的嫌疑。
  • 興業、光大、中原銀行等又5家機構遭調查,永煤債事件監管再升級
    永煤債違約衝擊波讓投資者信心大受打擊,多隻煤企、城投、地方國企債券已遭受殃及出現大跌。監管對該違約事件的處理態度對市場紀律的恢復和強化影響重大。11月10日,河南省大型國企永煤集團旗下債券"20永煤SCP003"毫無徵兆地宣告違約。而在此之前的10月20日,永煤集團剛剛成功發行了10億元"20永煤MTN006"中期票據。彼時中誠信國際出具的信用評級是主體/債項雙AAA級。永煤集團宣布違約的第二天,中誠信國際才將永煤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AA調降至BB,相關債券評級也一起遭遇"斷崖式"下調。
  • 東海基金涉嫌操縱市場遭調查,永煤債券違約後又一波餘震?
    業內紛紛猜測,這或許是永煤巨額債券違約案餘震。 有投行人士向券業觀察表示,上述問題主要指的是做機構化的事,通過債券結構化操縱發行價格和規模。 進入11月,交易商協會公布的自律調查等監督性文件幾乎都與永煤事件有關,業內人士紛紛猜測東海基金被自律調查或許也是永煤巨額債券違約案餘震。
  • 永煤債違約餘波不斷,光大、興業、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及評級機構被查
    永煤債違約事件正在持續發酵,在海通證券被查之後,幾家主承銷商以及評級機構等也被調查。11月19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表示,對永煤控股債務融資工具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根據調查獲取的線索並結合相關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而這一系列連環動作均源自永煤債違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