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山西,一定離不開「醋」,老陳醋經過百年曆練,已成為聞名遐邇的山西品牌。而在晉北大同雲岡區的口泉鄉,也有一群執著做好醋的工匠藝人,他們致力於將百年土法制醋工藝傳承下去,讓口泉醋成為大同釀造行業的一張名片,一項促進農民增收、帶動雲岡區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
以水、小米、高粱、大麥、豌豆等為原料,採用傳統固態發酵工藝,經微生物入缸發酵、燻蒸浸淋,百分之百曬制精釀而成的口泉米醋,製作工藝看似簡單,但其中每一個環節的「火候」卻需要精準把控,才能讓醋陳香濃鬱、綿酸醇厚,成為百姓餐桌上離不開的佐餐佳品。
按照國家標準,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醋分為釀造食醋和勾兌食醋。口泉米醋的釀醋周期是25-28天,沉澱則需要兩三個月甚至一年。而用食用冰醋酸來勾兌醋,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即可完成。口泉米醋採用工藝最複雜的傳統釀醋方式,嚴格把控制醋的每一道環節,使其成為精品好醋,不僅考驗的是耐心,更是工匠的技能。
位於雲岡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園區內的口泉醋業有限公司,有160多名員工,其中制醋一線的技術工人大部分都來自雲岡區周邊的鄉鎮村莊。該公司釀醋所需的小米、高粱、大麥、豌豆等原材料,全部從雲岡區口泉鄉趙家小村、米莊村等十多個村收購,先後同周邊50多戶農民籤訂了糧食供應合同,每年可吸收各類小雜糧300多噸,付給村民收購金70多萬元,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現如今,口泉米醋這一品牌已走出山西,走向全國各地。
今年33歲的釀醋師於金金是土生土長的雲岡區人,這幾年她帶動多名工人投入到了釀醋行業中來:「能用掌握的釀醋工藝把口泉米醋這一品牌發揚光大,是我的榮幸,更是我的責任與擔當。憑本事釀醋,靠能力掙錢,讓傳統技藝後繼有人,我很有成就感。」
雲岡區口泉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堯說:「我們要明明白白做人,兢兢業業做醋,繼續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持續促進農民增收,打造雲岡區特色品牌,以產業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辛愷然)
(責編:馬雲梅、劉洋)
【來源:山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