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族譜 | 同治6年湖南澧州《文氏宗譜》

2021-02-13 中華文氏宗親網

一、目錄

卷  首

漢循吏文翁傳

晉儒林文立傳

唐指使公傳

送文學士倅邛州學士名同傳

賜江淮處置副使文周敇

文承相傳

文承相二傳

賜秘書省正字文天祥誥一

賜尚左郎官文天祥誥二

賜直秘閣主管崇道觀文璧誥一

元朝追封雁門郡侯文璧誥二

元朝追封蜀郡侯文升誥

賜殿試考官進校書郎文天祥詔一

賜權工部尚書兼都督參贊軍事文天祥詔二

賜工部尚書江東制置兼知平江府文天祥詔三

賜充淛西制司內機文天祥詔四

賜右丞相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文天祥詔五

挽革齋先生

哭父太師革齋先生

文山即事

別弟赴新昌

寄惠州弟

先太師忌日

山中即事

過鄉試遠迓

過零丁洋遺張少保

送周太守入覲

固溪先生錢溪書懷

生祭文丞相文

祭文丞相葬文

弔文丞相

使司答付

祭宋文丞相文

宋丞相信國公文祠堂記

宋信國公祠堂記

宋丞相文忠烈公祠堂記

宋文丞相增修祠堂記

忠烈祠記

漢太守翁祠堂記

唐指使公祠堂記

文氏世顯祠記

賜祭廬陵忠節祠文

宋丞相文國公祠堂上牌文

忠烈祠堂上牌文

祭信國公祝文

告家廟文

告天祥公諡忠烈改題神主祝文

告先丞相忠烈祠完祝文

竹居

懷周兄

應省試觀駕出檟林

元夕過祖居有感

東魯先生寓居感興寄故裡其二

亂後過故裡有感

梅花

留別宗人過蘇祠會譜

信國公指南錄

正氣歌

六歌

遣弟從聶吉甫學書

家書

復宣教文寶書

卷  二

文氏大成通譜序

通譜自敘

重修固塘文氏舊譜序

續修固塘文氏舊譜序

重修文氏始祖祠堂記

六義堂詩文

六義堂重修記

六義堂賦

固塘賦

附錄始修支譜敘

文家松林始修家譜敘

文家店始修譜敘

澧州始修譜敘

二神灘文家臺始修譜敘

古堤橋文家嘴始修譜序

始修族譜源流敘

澧州二神灘文家臺續修譜序

澧陽古堤橋文家嘴續修譜序

補錄譜敘

文家店始祖墳序

運開公墓誌

田孺人節孝傳

黎孺人貞節傳

貞姑傳

嶽翁士振公傳

卷  三

聖諭十六條

家規二十條

三修族譜總敘

文家店祠堂記

固塘光大公位下遷徙總圖

蜀派文翁源流總圖

歷代衣冠錄

士繩公傳

渭溪公七秩壽序

渭溪公八秩壽序

渭溪公廟碑記

佔熊公行誼傳

士德公誥

誠庵公傳

彩五公傳

靜齋公傳

又贊

祠堂圖

必財公塋圖

子珍公塋圖

大忠公塋圖

乾隆庚辰始修家譜首人名目

嘉慶戊寅續修宗譜首人名目

同治丁卯三修宗譜首人名目

文家店祠堂支用數目

卷  四

蜀派文翁公世系

時公遷江西為吳始祖世系

附錄卿公世系

必財公長子鬱公世系

萬爵公子正國公世系

萬祿公子正朝公世系

萬名公世系

萬壽公長子正邊公世系

卷  五

萬壽公次子正選公世系

卷  六

廷相公世系

毛家界大選公世系

南鬥溪之華公世系

銅山邙峒橋伯龍公世系

伯龍公裔可立公世系

卷  七

必財公次子子珍公世系

萬卿公世系

萬炳公各房世系

卷  八

伯滾公世系

伯智公世系

必財公三子子爵公世系

子奇公世系

卷  九

文家嘴必適公世系

顯公世系

旭公世系

昭公世系

覆船州張公寺必適公裔鳳公世系

卷  十

文家臺必聰公世系

思聰公世系

萬聰公世系

必聰公裔應用應芳二公世系

觀音港油榨坊士美公世系

澧州心敏公世系

卷十一

時公裔貴德公世系

文家樓界溪橋大俊公世系

大傑公世系

文家松林大玉公世系

大玉公孫鏜公世系

澧蘭江一裡持區文家松林大玉公裔必榮公世系

卷十二

澧州文家板橋原通公世系

澧北文家灣朝鑾公世系

澧州李溪灣超群公世系

慈利縣文家溪天玉公世系

合口荷花堰榮泰公世系

二、第三修族譜總敘

        文本姬姓,後因祖諡,以文為氏。前此姑弗深考,自翁公以文學彪於前漢,官成都,廣教化,家本府朝陽門,為四川始祖,元季狀元允中其後也。時公以武功顯於後唐,鎮江西,巡永新,家錢市固塘,為江西始祖,文山信國公其裔也。厥後子孫繁衍,散居九省。

        明初我祖必財公自江西遷澧,屬浮麓文家店,必適公遷澧南古堤橋,必聰公遷澧南二神灘文家臺及必發公、必達公、必富公遷武陵、桃源、望仙樹諸處。世系源流前譜考核詳明,不贅。

        溯其由來,文氏家乘始修於乾隆庚辰,有筠谷諸公倡其首;再修於嘉慶戊寅,有渭溪諸公董其成,迄今五十載,已登譜者物故甚多,墳墓碑誌未紀、未登譜者生齒不少,年月日時未詳盡。於此不續,奚以永厥傳乎?

        道光時,闔族議修,因粵匪未靖,年不順成,停止者已多年矣。邇來老成凋謝,人丁益繁,族中屢以譜事相屬。耀以識淺學疏,堅辭不獲。從乙丑、丙寅兩載,與小溪宅俊、桂亭景和、嶽雲冠南諸公由銅麓走松林,由界溪過板橋,經二神灘、古堤橋,並石門、慈利、合市、覆船洲各處,數載辛勤,不憚跋涉,乃糾合而一之。

         本年興工設局祠內,復與魚山、步青、秀山、清照諸昆季細心校閱,秉筆之餘,戰兢自惕,缺者補之,訛者正之,煩者刪之,前未合者今復聯之。季春始事,孟冬告竣,皆賴祖宗呵護之靈,諸公贊襄之力。耀不過本前人之舊章,參互考訂,更歐為蘇,稍易其體式,以便觀覽。果何力之有焉?至於字句錯誤,次序之顛倒,不無遺憾,惟望後之賢達閱數十年而增修之,補其缺,救其失,以底於盡善焉。則幸甚!

        同治六年孟冬月上浣  月   日

        十六世裔孫名耀  謹撰

三、同治丁卯歲三修首人名目

總修:

          明耀(號靜齋)、明聰(號秀山)

參修:

          士千(號小溪)、明上(號魚山)、明春(號桂亭)、明魁(號秀峰)

協修:

          振楚、家凰、家定、明振、家聲、家洪、家書、光鬥、光煥、明宗、明惠、光懷、明魁、光武、家湘

文家嘴首人:

        方中、錦章、國昌、楚堂、吉佔、道正、騰千、廷珍、繼富、光周、建章

文家臺首人:

         丕樹、建中、明治(號虞臣)、家裕(號綽堂)

文家灣首人:

        君照、君富、君佩、定芳(號桂圃)

摘錄:文正超

編輯:文四海

相關焦點

  • 編修族譜 | 粵北文氏宗族尋親記(1)
    《湘粵文氏族譜》編修工作已經第三個年頭,湖南宜章沙溪文家華福公派下與廣東樂昌寺背嶺、岐嶺腳和塘窩村華禮派下,已經完成第一次審修稿共五卷一千八百多頁,粵北文氏家族華榮、華祖派下因居住分散在乳源、英德、陽山、清遠清新區、韶關湞江區等地方,進展極其緩慢。
  • 【文氏族譜】湖南省桃源馬鞍坡《文氏族譜》——民國17年版
    品茶縱談,友曰:「《文氏族譜》續修,尚未久也?」予曰:「今與同祖一脈之任公合耳!」友曰:「水溪文姓,與子族歟?」予曰:「我始遷桃祖達公生子四:大本、大用、大政、大任,任徙水溪,祠譜未與焉。迨民國元年,任公裔孫駿介紹伊房孀婦劉,捐田五十畝合族,而人心不齊,年歲多歉。前年秋,乃與道熾召集族眾,討論合譜,眾皆欣然,遂決議合修,發行草譜分採,訂定捐項章程。至去年冬月初一日開局。」
  • 【文氏族譜】湖南上湘龍潭文氏家譜——民國二年版
    黎民靡有孑遺,數十年後,元氣未復。維時我族心宇公手錄墨本,為高衝文氏譜牒綿延系統,猶不免掛漏。迄今抱殘守缺,欲數典以溯前人之生沒葬向,一一可憑者,殆僅十之一二,誰無父母?誰無妻子?死亡奔走竟至如斯,歷數百年後,追思數百年前亂離況狀,猶令人悽然淚下,以是知成完全族譜,於平世易成,完全族譜於改革之世則難也。
  • 文氏家史 | 文天祥的先祖來自成都文家場
    該文稱,新近在江西豐城筱塘鄉《西平李氏宗譜》上,發現有文天祥寫的一篇譜序。序中有這樣話:「予家本石室,蓋無可疑。」   後來,經我們仔細查閱,這篇文字原載於《文山先生全集》卷10,文章標題為《跋李氏譜》,並非新發現的佚文。在四川文氏後裔保存的清同治十年(1871年)的《文氏舊譜序》中,也證實文天祥曾經為《李氏族譜》寫過序(或作跋),從中可知,「吾族出於(文)翁,誠非誣也。」
  • 民國17年馬鞍坡《文氏族譜》
    品茶縱談,友曰:「《文氏族譜》續修,尚未久也?」予曰:「今與同祖一脈之任公合耳!」友曰:「水溪文姓,與子族歟?」予曰:「我始遷桃祖達公生子四:大本、大用、大政、大任,任徙水溪,祠譜未與焉。迨民國元年,任公裔孫駿介紹伊房孀婦劉,捐田五十畝合族,而人心不齊,年歲多歉。前年秋,乃與道熾召集族眾,討論合譜,眾皆欣然,遂決議合修,發行草譜分採,訂定捐項章程。至去年冬月初一日開局。」
  • 文氏家族簡介
    文天祥所撰 永和文氏宗譜:序:以一家視一族,則一家親;以一族視四海。則一族親;溥而視之四海,皆同胞之親也。所以渙渙華夏巍巍文姓,高山流水天下一家是也.  堂號  堂號源遠流長,出之有典,代代相傳,不可被擅改,是各個姓氏編纂家譜的主要依據。簡言之,堂號就是祠堂的名稱、稱號。
  • 【文氏字輩】貴州文氏居住地及字輩統計
    宣德二年(1427年)授黔省思南為官,謝職後定居思南,正統十二年(1447)年紅苗叛亂,文惠化名文天鳳攜家眷隱居安化牛渡灘石潮水(今德江共和鄉水井壩組)。據老年人回憶說,現在的共和小學處就是文氏宗祠,宗祠中就有文天祥牌位,文惠是共和文氏家族始祖,墓穴在共和石潮水。2007年12月15日,經文惠家譜顧問和修譜委員會全體成員第二次會議修訂。
  • 【湖南通譜】湖南永州市文氏概況
    零陵城北文氏  始遷祖九三郎、萬一郎,春元公二十二世孫,明初兄弟二人由豫章遷徙湖南零陵城北天子地,九三郎居蔡牙祖大小二村;萬一郎居文家山。零陵上木塘文氏  始遷祖大正、大鑾、大元三公,率則公十代孫,居零陵上木塘。
  • 【文氏分布】入川文氏始祖文忠位下各支系
    迄今649多年,已傳26代,子孫繁衍,分遷散居瀘州、南川、長壽、武隆、遵義等,現將文曰(yue)龍 、文洪偉等宗親提供的忠公位下各支分布與字輩如下:以下摘自涪陵文氏族譜編修:文昌祿版本:2010年、現代文氏族譜序
  • 民國2年《上湘龍潭文氏家譜》
    黎民靡有孑遺,數十年後,元氣未復。維時我族心宇公手錄墨本,為高衝文氏譜牒綿延系統,猶不免掛漏。迄今抱殘守缺,欲數典以溯前人之生沒葬向,一一可憑者,殆僅十之一二,誰無父母?誰無妻子?死亡奔走竟至如斯,歷數百年後,追思數百年前亂離況狀,猶令人悽然淚下,以是知成完全族譜,於平世易成,完全族譜於改革之世則難也。
  • 宣統3年《上湘長田文氏家譜》
    修譜任事名目祭禮輯要清明文中元文中元賑祭孤魂文冬至文宗祠清主安謝文服製圖墓圖傳贊豫章分關執照遼東湘鄉合同唐坊書啟文氏源流敘額匾圖籍家訓彙纂宋丞相信國文山公傳治亂編年錦章公續記第二卷本源錄敘附記文氏大宗越大夫種公開派次序歌文氏歷代遷居地名表文氏大宗越大夫種公開派房絲圖系錄第三卷派語歌湘鄉開派祖輝璋絲圖系錄思淙祖系錄思淙派益亮裔楚昇絲圖系錄楚昇派曜明裔應奉絲圖系錄應奉房
  • 【必看】最完整的蕭氏族譜大全!快來認領你所在的族譜
    湖南益陽石板灘蕭氏七修族譜六篇蕭建勳主編,2001年計算機排印本湖南蕭氏家譜十一卷,末一卷  (清)蕭東南主修,清光緒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湖南益陽澬陽蕭氏四續族譜五十卷 (民國)蕭先志主修,民國二十年木刻活字印本湖南邵陽上車蕭氏續修族譜十九卷,首二卷  (民國)蕭光騰等總修,民國九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國書法》:文徵明及文氏家族書翰
    文氏弟子眾多,錢謙益說:「吳門前輩,自子傳、道復,以迄於王伯榖、居士貞之流,皆及文待詔之門,上下其論議,師承其風範,風流儒雅,彬彬可觀,遺風餘緒,至今猶在人間,未可謂五世而斬也。」這種世代相承的師生淵源,是文氏家族文化的拓展和輻射,並最終確定了文徵明吳中風雅盟主的地位,也成就了吳門藝壇鼎盛發展的局面。
  • 陝西漢陰縣文氏家譜
    乾隆年間,道棚、道櫪、道檍、道修、道桅、道柱、道梓、道機、道仁等由湖南湘鄉耙石河龍潭灣先後遷入陝西漢陰縣,現有人口大約3000人。
  • 【文氏文化】富田文家兩幅家藏文天祥畫像辨析
    鑑寶現場(可參看鑑寶《走進吉安》視頻)鑑寶專家單國強看到畫像上有王補、丙辰的題款就輕率地鑑定畫像是晚清探花王補在丙辰(1916年)年所畫。由於近年來我對文氏家族歷史感興趣,閱讀了一些文氏家譜和有關歷史資料,看到過自元代以來有很多歷史名人為文家家藏文天祥畫像題過贊。怎麼文家家藏這幅畫像是民國初才畫的?以前的畫像是否還存世?
  • 文氏人物 | 晚明奇女子——文俶,她的畫永遠都透著一股子閨閣的可愛
    文徴明晚年繼沈周之後,成為吳門派領袖,盟主吳中畫壇數十年之久,開創了吳門畫派鼎峙中國畫壇的格局。從正德到嘉靖年間,據《吳門畫史》一書統計,吳派畫家共有八百七十六人,文徴明的影響不容忽視,而其中更是多有文氏後人。文徴明的兒子文彭、文嘉,侄兒文伯仁、孫文元善,以及其他後輩都能書善畫,聞名於世。 文彭(1498-1573),字壽承,號三橋,文徴明長子。
  • 利用概念關係解類比推理文氏圖問題
    其中這個「圓」稱之為文氏圖。拓展:文氏圖,指用封閉線條的內部區域表示概念與概念之間關係的一種方法。二、解題方法在「2020公職考試備考指導:「概念」怎麼考?(一)」這篇文章中,我們系統介紹了用文氏圖表示概念之間的五種關係,在這裡做一個簡單回顧。
  • 全國許氏族譜目錄141種匯集
    巴陵┋堂號:高陽堂 6.許氏族譜┋[作者不詳]┋版本:木活字本┋居地:平遠┋堂號:高陽堂 7.許氏宗譜┋許兆元纂修┋版本:木活字本┋居地:句容┋堂號:誠意堂┋許氏族譜┋許氏族譜┋(清)許永鎬等纂修┋版本:刻本┋居地:吳縣┋堂號:吳縣許氏 8.橫林許氏宗譜┋許嘉錫主修┋版本:木活字本┋居地:武進
  •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理解文氏圖,搞定容斥問題
    本文主要介紹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理解文氏圖,搞定容斥問題,查看更多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資料,請點擊並收藏(Ctrl+D)>>>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頻道。從近幾年行測考試來看,容斥問題的考察難度並不是很大,屬於無論數學基礎如何都應該能夠掌握,在考試中拿分的題型。
  • 第6課 《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備課資料
    第6課《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