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學50餘名學生個人信息被冒用虛報個稅

2020-12-14 環京津新聞網

原標題:50餘名學生個人信息洩露 被企業冒用虛報個稅

近日,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張薇,在個人所得稅App查詢發現,2019年8月收入一筆800元的勞務報酬,扣繳義務人名稱為成都星晴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晴傳媒」)。但實際上,張薇從未在這家公司工作過,也並未收到這筆所謂的勞務報酬。

50餘名學生「入職」同一家公司

2017年6月畢業後,張薇進入稅務局工作,她平時比較關注個稅信息。1月16日查詢到該條個稅繳納記錄後,她起初以為是大學實習過的公司發放的勞務,「但是公司名稱對不上」。張薇留意到這是一家成都的公司,她就詢問了大學同學劉婷有無類似的情況。劉婷查詢後發現也有同樣的收入納稅記錄。

隨後,劉婷在班級群裡發了一條消息:「想問下大家在自己的個人所得稅App上,是否有看見該條信息……可能我們信息被這家公司盜用了。」消息發出僅1個小時,就有20多名同學在群裡回復存在類似情況。

經劉婷詢問發現,除同班同學外,同學院其他專業的多名同學,也有相似的收入納稅記錄——時間為2019年7月或8月、扣繳義務人為星晴傳媒、收入800元勞務報酬。據統計,西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13級廣播電視學、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的50餘名學生信息被星晴傳媒冒用虛報個稅。

劉婷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洩露,會不會被用於小微借貸?」大家想知道信息是如何洩露的,害怕自己的信息又被用去做其他事情,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劉婷向西南民族大學老師反映了相關情況。劉婷告訴記者,老師轉告她,學校領導很重視這件事,希望學生們報警解決;同時,學校老師也會協助學生調查。

在成都讀研的馬同學,打算代表班裡同學維權,因為班裡很多同學畢業後都離開了成都。馬同學說:「已經和學校老師商量好,等到開學回成都後就報警。」

公司承認獲取學生信息用於「衝稅」

記者調查發現,星晴傳媒成立於2008年,主要業務是承辦高校校園活動,曾多次承辦西南民族大學的校園活動。2019年11月22日,承辦西南民族大學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宣講會;2019年5月28日,承辦西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戲劇大賽;2018年9月24日,布展西南民族大學文新學院朗誦大賽。

星晴傳媒的法人代表為黃景山,公司簡介顯示「由大學生創業成立」。記者了解到,黃景山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據其發布在朋友圈的動態,2019年,黃景山參加了西南民族大學2019畢業典禮、個人風採大賽、校友座談會等多個活動。

1月20日,記者撥通了黃景山的電話。黃景山解釋說,有個別西南民族大學的學生曾在星晴傳媒兼職,「我們財務為了做帳、衝稅,讓他們寫一下自己好朋友和同學的信息。」

記者詢問是如何得知學生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等詳細信息,黃景山表示,通過學生會、社團的學生拿到的信息,「信息我們批量收集,財務隨機做帳。」

「每個月要交幾萬元的稅」,黃景山坦言有些學生做兼職,勞務費應該發200、300元,財務為了做帳會寫成600、800元;有時候20多個學生兼職,會寫40個、60個學生,「控制在1000元以內,不會產生扣稅,也不會對公司產生影響。」

黃景山強調不會拿學生信息做其他事情,以後也不會再冒用學生信息,「學生擔心的話,我就讓財務銷掉學生信息。」

企業涉嫌偷稅 稅務局已受理

2月1日,張薇在個人所得稅App上看到申訴記錄「已受理」。據成都青羊區稅務局工作人員介紹,納稅人申訴後,會有工作人員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並流轉到相應部門核實調查進行處理,「目前正在處理中」。

中匯稅務所合伙人鄒勝表示,如果查實企業確實是故意的,「該企業採取虛列支出的一種手段,應該構成偷稅行為。」

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第63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鄒勝表示,由於新個稅法明確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為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如果信息被盜用,可能導致該納稅人年度綜合所得升高,最終影響個稅繳納。

稅務局工作人員表示,核實情況後便會刪除申訴的個稅繳納記錄,「個人也可到辦事大廳提供未入職證明等文件進行辦理。」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張薇、劉婷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石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這些學生查個稅App,竟發現自己有工資!真相讓人後怕
    近日,隨著首次個稅年度彙算開啟,很多人都在忙著補稅、退稅。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大數據學院的很多在校學生偶然發現,自己明明還沒開始工作,個稅App上卻顯示有好幾個月的工資記錄。據了解,2018年,學院的一位老師曾以兼職為由,讓學生們填寫過個人信息,但後來沒有與發放工資的公司合作成,帳目卻仍在這些學生名下。
  • 查個稅竟發現「被入職」稅務部門:個稅信息被冒用
    圖片來自網絡進入12月,又到了個稅申報時。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確認需在12月31日前完成,這關係到個人真金白銀的利益。就在今年11月12日,個稅APP上還有一則「扣繳溫馨提示」:「蕪湖錦湖勞務有限公司於11月12日已經為您辦理了2020年10月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沈先生擔心個稅信息被冒用,存在莫須有的年度收入增加,導致「退稅」變「補稅」的損失。記者隨後撥打了12366稅務服務熱線,據工作人員介紹,沈先生的情況可能是個人信息被其他單位冒用了。
  • 追蹤:個稅App申訴後信息再被冒用,何解?
    完成2019年度個稅彙算清繳後再查看一下這項內容! 人民網此前報導,有網友反映,在個稅App上發現從未任職公司的報稅記錄,並提出了申訴。近日,不少網友發現自己的信息再次遭冒用,有的已對同一公司申訴多次,有的申訴結果顯示「您已取得該筆收入」。 這是什麼操作? 申訴後再被同一公司「發工資」 「我已經對這家公司申訴過兩次了,現在又出現了報稅記錄,沒完沒了?」 人民網此前在報導《人民直擊:快查個稅App 你「被入職」了嗎?》
  • 在校學生查個稅App,竟發現自己有工資!真相讓人細思極恐
    近日,隨著首次個稅年度彙算開啟,很多人都在忙著補稅、退稅。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大數據學院的很多在校學生偶然發現,自己明明還沒開始工作,個稅 App 上卻顯示有好幾個月的工資記錄。據了解,2018 年,學院的一位老師曾以兼職為由,讓學生們填寫過個人信息,但後來沒有與發放工資的公司合作成,帳目卻仍在這些學生名下。
  • 細思極恐...快自查個稅APP!
    近日,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在各地陸續啟動,不少網友反映遇到類似「被收入」的情況。據媒體報導,河南、陝西、重慶等地高校均有學生發現,自己的個稅APP上有非供職公司的工資記錄。中介收錢提供個人信息名單?「申訴成功後真的不會有影響嗎?」4月中旬,經同學提醒,在西安上學的劉林發現自己也「被收入」了。
  • 西南民族大學:唱響教育扶貧奮進曲
    他坦言,自己的成長和西南民族大學的培養密切相關,在學校的資助下,珠扎並未因家庭經濟困難影響積極向上的奮進之路,開發出藏醫好大夫、藏漢雙語智能辦公系統等產品,成為雲使科技公司的創始人。  近年來,在西南民族大學的資助下,不少像珠扎一樣的貧困學生圓了學業夢。2018年,學校對對口幫扶縣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學費減免,共資助深度貧困民族地區學生1100餘人。  扶貧先扶智。
  • 數千高校學生「被就職」:如果沒有個稅APP呢?
    ▲某學生查詢個人所得稅APP,發現自己「被就業」,名下收入合計為36380元。圖/新京報網據新京報報導,近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等高校的數千名學生發現,自己的個人所得稅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職記錄。
  • 沒工作卻在個稅App上查到工資記錄!大學生「被入職」,背後竟有企業...
    沒開始工作卻在個稅App上查詢到工資記錄!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學生發現自己莫名「被入職」。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近期稅務部門與公安、教育等部門依法查處了一批冒用個人身份信息涉稅案件,涉及北京、河北、寧波、深圳等地多家企業和部分地區高校學生。「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信息洩露多指向學校內部。
  • 廈門一大學生查個稅App,結果……
    目前該建築公司已被立案檢查並將依法進行進一步處理處罰稅務部門表示冒用他人信息,通過虛列工資偷逃企業所得稅是稅務部門嚴厲打擊的違法犯罪行為。在大數據監管的環境下,違法行為難以遁形,企業不應存在僥倖心理,誠信經營才能長遠健康發展。
  • 西南民族大學第五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介紹
    在校期間,擔任西南民族大學紅十字會會長,參與志願活動40餘場,志願服務時長達800餘小時,先後獲得校級、市級、省級「優秀志願者」稱號;策劃的公益項目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立項先後榮獲國家級榮譽5項,省市級榮譽2項,校級以上榮譽14餘項。
  • 西南民族大學與四川民族學院,2019年錄取分數線!
    四川省有兩所民族類高校,分別是西南民族大學和四川民族學院,前者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後者位於情歌的故鄉——四川省康定市。西南民族大學為一本高校,擁有3個博士點,和兩個博士流動站;而四川民族學院為二本高校,主要為本科教育,無碩士點,四川省2019年普通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分別為:一、文科:本科第一批:540分;本科第二批:472分;專科批:150分。
  • 單位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不超過800元,需要申報個稅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單位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不超過800元,需要申報個稅嗎? 彭懷文 諮詢提問 單位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不超過800元,需要申報個稅嗎?
  • 現場|第二屆西部民族高校師生美術作品聯展於西南民族大學美術館展出
    參加本次展覽開幕式嘉賓有: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楊梁相,西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石迎春,西南民族大學校長劉玉彬,西南民族大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王偉,西北民族大學校辦主任王志軍,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周安平教授,北方民族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繪畫系副主任馬靜兵教授,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甘庭儉教授,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劉興全院長,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李樹副院長,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符輝副院長
  • 廣安市地誌辦公室與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開展交流活動
    11月23—24日,西南民族大學覃影、盧徵良、俞貞三位教授帶領旅遊與文化學院王興文等60名學生代表到廣安市開展學術業務交流活動。廣安市政府副秘書長、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徐誠,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董奇智等參加交流活動。
  • 2019年度個稅彙算本月截止,趕緊辦!以免影響個人徵信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2019年度個稅彙算6月30日截止&nbsp&nbsp&nbsp&nbsp市民抓緊時間申報,以免影響個人徵信&
  • 西南民族大學教學科研單位及學位點、專業大調整
    記者近日從西南民族大學獲悉,本次調整撤併7個學院,新組建11個學院,更名4個學院,獨立設置1個學院,有本碩博人才培養的學院達到6個。這是西南民族大學建校近70年來學院學科專業重大調整。  組建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西南民族大學匯聚了56個各民族學子,具備了多民族語言的天然優勢,整合分布在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藏學學院、彝學學院等多個學院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專業優勢資源,按照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組建「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有利於做強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有利於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
  • 西南民族大學無黨派人士陳秋燕:積極構築抗疫「心」防線
    陳秋燕,無黨派代表人士,博士,教授,西南民族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學院院長,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輔導與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大學生心理諮詢專委會副主任,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委會主任。
  • 西南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最新排名及投檔線
    西南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最新排名,三所高校排名如何?實力如何?小編從全國排名、學科實力等方面對三所高校進行了整理,具體來看一下,數據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西南民族大學排名第207,廣西民族大學排名第218,西北民族大學排名第238。
  • 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生唐大偉入選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米豔)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為激勵廣大青年學生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全面發展,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國家設立了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以獎勵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學生中特別優秀的學生。
  •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基本情況: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創建於1914年(民國三年),簡稱「西南大學附中」或「西大附中」、「西附」,是西南大學的教育實驗基地,是教育部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區域)合作體成員;1978年被列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2001年被列為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