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17人突襲越軍陣地,敵軍失守後對外稱:遭到了團級規模進攻!

2020-12-23 史之策史

1984年,收復老山戰役打響。敵我雙方在一處處高地上展開激烈戰役,我軍為拿下一個高地,有時候要付出幾個人血的代價。

老山最前線,有一處50米長,30米寬的高地。別看這裡不大,但是它卻是一處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倘若此地被越軍徹底佔領,這裡將會成為他們進犯我老山的門戶。

戰鬥伊始,越軍為了拿下這處高地,付出了700具屍體的代價,而我軍也損失幾十名戰士。敵我雙方經過多次交鋒,暫時維持成如下局面。

越軍佔領高地頂端,我軍佔領高地底端。我軍與越軍曾在半山腰處展開多次激烈廝殺,密集的炮火,將山腰炸的寸草不生,大部隊想要強上根本找不到合適的掩體。

而為了掌握戰場主動權,我軍準備組織一支突擊隊,收復這處高地。

01

在選突擊隊長的時候,曾經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原明挺身而出。面對其他人的競爭,他這樣說道:

首先,我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其次,我曾在前線潛伏過40多天,對地形比較熟悉。最後,我是副連長,帶領突擊隊理所當然。

在原明的堅持下,成功的成為了這支突擊隊的隊長!

1985年9月1號,原明帶領突擊隊來到我軍在高地底端的最前沿哨所。在這裡,我軍開闢出來了兩處貓耳洞用於藏身。

貓耳洞空間有限,一個班都很擠了。原明這支由17人組成的突擊隊,再加上原來駐守在貓耳洞裡面的7名隊員,一下子就把貓耳洞擠得連轉身都困難。

9月份正值夏季,貓耳洞又悶又熱,簡直就是個蒸籠。熱還好,突擊隊剛出進去沒幾天,又遇到了連綿陰雨。一時間,貓耳洞又被水灌滿。

可當時時機不成熟,只能繼續等待。就這樣,24個人在灌滿水的貓耳洞裡面堅持了7天7夜。

9月8號凌晨4點30分,由於連綿陰雨,整個高地的山頭都被雨霧圍繞。下面看不太清上面,上面也看不太清下面。

趁著視線受阻,原明帶著兩名戰士去觀察敵情。根據與越軍長時間作戰攢下來的經驗來看,當時的越軍有這樣一個習慣:

夜間上崗,晝間進洞。晚上警覺,白天疏忽。有炮聲時警覺,無炮聲時疏忽。

按道理來說,晚上正是越軍警戒的時候。可當時是凌晨,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更何況守了一夜崗的越軍呢。

一路上有驚無險,敵軍情況很快就原明摸清。回到貓耳洞後就向上級打報告:考慮到越軍白天警戒性低,再加上雨季視線不好,趁白天偷襲他們,一定能夠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很快,上級的回覆下來了,允許原明白天偷襲的請求。

02

作為突擊隊隊員,每個人來之前都已經做好了回不去的思想準備。在此次奇襲之前,每個人更是都寫了一份遺書。

原明的遺書很簡單,只有16個字:戰死沙場,軍人本分,妻母節哀,含笑九泉。

9月8號上午10點30分,原明帶著這支由17名勇士組成的突擊隊,從前沿哨位左上方的一處峭壁,開始向敵軍接近。

這處峭壁最陡的地方近90度,緩和一點也有60度。常年風吹日曬,巖石鋒利無比。如果沒抓緊,手上拉個口子都是小事,有可能連命都交代在這裡。

小心謹慎的爬了十幾分鐘,突擊隊便接近敵方最下方哨所處的一塊大石壁下面。由於現在是白天,越軍守衛非常松垮,沒有發現我軍突擊隊已經接近他們。

觀察了一會兒敵情,原明通過步話機向總部申請火力支援。一時間,這處高地的山頂便被火海吞噬。在外面負責警戒的一些敵軍,直接被我軍炮火炸死。

短暫的炮擊結束後,原明就下達了強襲戰鬥的命令。17名勇士如離弦的箭,立刻衝上敵方陣地。

由於敵人也是躲在貓耳洞裡面,所以我軍戰士是見洞打洞,見縫炸縫。不管裡面有沒有敵人,先往裡面打兩梭子彈,再往裡面扔兩顆手榴彈再說。

這一套下來,根本不給他們反應的機會,就將洞穴內的敵人殲滅。整個戰鬥基本上就是以一邊倒的趨勢結束,越軍連像樣的反擊都沒能組織起來。

隨著最後一個洞穴被突破,也意味著這場戰鬥結束了。此時,原明看了看手上的手錶,發現時間才過去16分鐘。又清點了傷亡情況,發現只有兩名戰士受了輕傷。

這也說明,我軍以兩名輕傷的代價,不僅全殲了敵人,還拿下了這處高地!事後,越南廣播電臺對外宣稱:他們是遭到我軍團規模的進攻,才失去了這座高地。

03

在我軍突襲成功後,越軍支援部隊才反應過來,開始對此處高地進行瘋狂的反撲。一時間,雙方境地調了個過,我軍遭受敵方猛烈炮擊。

為了保障其他人安全,原明讓其他戰士都躲在貓耳洞裡面,他則帶著另外一名戰士,觀察敵軍動向。

沒想到,一發炮彈正好打在了原明的身邊,炮彈的衝擊波直接將他掀翻在地。炸彈炸起來的泥土滿天瀰漫,再加上眼睛也受了傷,一時間看不太清眼前的東西。

好在意識還是清醒的,原明伸手去摸手滑扔掉的對講機。摸是摸到了,但是拿了兩次都沒有拿起來。左手一摸右手,才發現大拇指被炸掉了。

敵人就在眼前,沒有時間讓原明喊疼。只見他把手往洞裡面一伸,讓裡面的戰友給他包紮一下。另外一邊,他還繼續指揮戰友,擊退敵人的瘋狂反撲。

前前後後,他們這支17人組成的突擊隊,擊退了敵人的4次反攻,堅守陣地長達一天一夜。

▲戰鬥英雄

戰鬥結束後,每一位突擊隊員都榮獲戰功,其中更是有7個人榮立一等功。而在此戰當中,原明也付出了左眼失明,右眼視力受損,右手大拇指殘缺的慘痛代價。

相關焦點

  • 萬歲軍在朝的慘重失利,被迫主動撤出,韓九師竟擋住我軍進攻
    抗美援朝進入全面對峙狀態後,由於雙方邊打邊打,為了爭取談判桌上的話主動權,彼此只進行小規模的試探,但我軍在針對軍事分界線附近一個394.8高地的進攻時卻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傷亡,而對手竟然是被我志願軍一直被當成提款機打的韓軍。那麼為什麼這支韓軍部隊竟能擋住我軍主力師的進攻呢?
  • 三年解放戰爭,敵軍自損807萬人,我軍一個師都消滅不了,為何?
    但解放戰爭打了3年,敵軍在具備兵力和武器裝備壓倒性優勢的前提下,卻經常被我軍抓住戰機,整軍乃至整個兵團被切割,後圍而殲之,只要戰敗,必然損失數萬人,而敵軍在短短3年時間自損807萬人·······卻連我軍一個整師規模的部隊也殲滅不了,要知道南京政府的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是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歷練過,證明過自己的,可為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卻連連戰敗,一潰千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為何越方陣亡最高才團級?作風決定,換誰都一樣
    新中國成立後,越南抗法戰爭、越南抗美戰爭中,中國都曾經給予了越南(越共)無私的幫助和支持。然而,越南方面竟然狼子野心、恩將仇報,七十年代末在蘇聯的支持下悍然侵我領土、殺我軍民。中國人民解放軍忍無可忍,在1979年2月17日被迫進行自衛反擊。
  • 越軍怎麼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
    越軍部署在這一邊境地區的主力師包括:325B師、338師、3師、346師、345師、316A師。 從戰役第一天的情況來看,雖然我軍早在發起還擊之前的一個半月,就已經在邊境地區完成了30餘萬大軍的調動與集結。但是越軍的偵察情報保障水平實在是太過低下,並沒有能夠切實掌握我軍的行動企圖,對我軍實施還擊的規模和時機完全估計錯誤,真真切切地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 越軍怎麼也想不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發起進攻
    越軍部署在這一邊境地區的主力師包括:325B師、338師、3師、346師、345師、316A師。 從戰役第一天的情況來看,雖然我軍早在發起還擊之前的一個半月,就已經在邊境地區完成了30餘萬大軍的調動與集結。但是越軍的偵察情報保障水平實在是太過低下,並沒有能夠切實掌握我軍的行動企圖,對我軍實施還擊的規模和時機完全估計錯誤,真真切切地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 我軍最早的特種部隊,領導人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特種部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直都非常神秘。他們用著最好的武器,每一位特種兵身手都不凡,同時執行的也是難度最大、最危險的任務。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紅軍時期,我軍就建立了一個特種部隊,那就是紅二十五軍的手槍團,這也是我軍最早組建的手槍團,性質類似如今的特種部隊。
  • 1984年,兩萬越軍圍攻我軍一個團,800多輛民用車幫解放軍運炮彈
    1984年4月28日至5月1日,14軍40師在師長劉昌友將軍的率領下,收復了被越軍非法侵佔長達五年之久的老山麻慄坡地區。老山地區的失守,使得河江門戶洞開,其西北廣大地幅均處於我軍瞰制之下,驚慌失措的越軍總參謀部急令第二軍區調整部署,一線部隊要堅決頂住中國軍隊向縱深發展進攻,另一方面又從二線抽調部隊增援河江方向守軍。
  • 老山松毛嶺戰鬥,越軍兩萬人圍攻我軍一個團,被擊斃3800多人
    1984年4月,解放軍14軍40師在師長劉昌友的率領下對老山麻慄坡地區的越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清剿,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收復了被越軍非法侵佔五年之久的麻慄坡地區。但是越軍不甘心失敗,在進行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後,便開始調集重兵,準備對我軍發動進攻。
  • 鄭維山雷霆出手,連奪韓軍4個團級陣地
    這個戰術指導出臺時,戰場已進入陣地對峙階段,對陣雙方都在不斷完善正面連綿堅固,縱深寬廣的梯次防禦體系,難以通過穿插將敵軍分割包圍。因此,志願軍總部提出的戰術反擊原則,是以殺傷敵有生力量為主,改善我軍防禦態勢為輔。每個軍每次選擇1個美軍連以下陣地,或是1個韓軍營以下陣地,待準備充分後再行反擊。在地形對我固守不利時,採取「抓一把就走」,或「連續抓」的辦法消耗敵軍。
  • 他是紅軍長徵團級幹部,受傷留當地成農民,建國後恢復縣團級職務
    他是紅軍長徵團級幹部,受傷留當地成農民,建國後恢復縣團級職務推薦語:我們能夠在這個廣闊的天空下,自由地追逐著自己的夢想,馳騁在這無邊無際的想像之中,毫無疑問我們是幸運的在他17歲那一年,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當地農民武裝赤衛隊,之後又轉入了紅軍隊伍,他曾是紅一方面軍三軍團司令部的傳令排長。因為表現突出,作戰勇猛,一路晉升為了團長。
  • 對越反擊戰,越軍的實際戰力如何?真實戰例讓我軍大開眼界
    不僅如此,越南反而變本加厲地對我邊境用兵,一度威脅著邊境居民的人身安全。對此,中國不再容忍,派遣20萬解放軍奔赴越南同越軍激戰。由此,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對越戰爭打響後,僅僅28天時間,越南方面便呈現出難以招架的態勢。
  • 彭總透露敵軍弱點:我軍百挺機槍擊敗馬步芳騎兵隊
    這場阻擊戰的最大亮點在於:彭總親自為官兵做戰前動員,並向參戰官兵透露了敵軍弱點。我軍官兵使用數百挺機槍與馬步芳的王牌騎兵展開決戰。經過慘烈激戰,我軍打退了敵人向鹹陽的反撲,消滅敵軍數千人。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場阻擊戰的來龍去脈。1949年5月18日,一野大軍陝中戰役勝利的炮聲中解放了鹹陽城。但敵人不會甘心他們的失敗。
  • 紅軍此役失利團級幹部損失20多人,軍長政委撤職,後兩人壯烈犧牲
    半年時間裡,遭到長期盤踞在黃河以西的西北反動軍閥馬步芳馬家軍優勢兵力的圍追堵截,在千裡河西走廊,孤軍奮戰,伏屍盈雪,由於兵力懸殊、糧絕彈盡,穿著單衣草鞋的西路軍健兒無後勤、無彈藥補助,無任何救援,視死如歸,與飛機、重炮、騎兵組成的強悍火力的二三十餘萬敵軍,頑強戰鬥半年多浴血鏖戰,終至彈盡糧絕,遭受重大損失而失利,鑄成了中國革命史上最為壯烈的一曲悲歌。
  • 我軍靠前指揮,為何上級三令五申要改?團級戰鬥差點犧牲開國中將
    ,殲敵1200多人,受到了上級的表揚。戰鬥打響前一周,為了穩妥起見,5師師長周志堅親自帶團營幹部和主攻連連長,從幾個方向輪流觀察地形和敵軍的防禦情況。最初考慮到東面便於我大部隊接近,我軍決心把主攻方向選在東邊。但由於我軍多次在東面查看地形,被敵人發現了,敵軍準確地判斷我軍主要突擊方向很可能在東邊,於是立即改變其兵力部署,把防禦重點放在了東邊。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敵軍的調動被我軍發現了。
  • 梁興初十縱血戰黑山第一日,主要陣地失守,林彪:立刻反擊
    上文曾說過廖耀湘22日就下達了攻擊黑山、大虎山的命令,為何我軍在22、23日還有兩天的時間修築工事呢?一方面是因為廖耀湘兵團一如既往地行動緩慢,另一方面是我軍成功的前哨戰鬥,拖住了敵軍。黑山阻擊戰敵我部署上午敵軍以兩個營的兵力,向尖子山發起三次進攻,都被7連巧妙組織的火力打退了。因守衛主峰的8班大部傷亡,彈藥耗盡,尖子山主峰失守。
  • 打敗過粟裕大將的國軍名將,若不是敵人,我軍又將多一戰神級將領
    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讓有著「寧碰閻王,莫碰老王「之稱的王耀武成了我軍的戰俘,王耀武也是唯一打敗過粟裕大將的人。1934年7月,紅七軍團在經過激烈的戰鬥後進入了閩浙贛蘇區,和當地的紅十軍等合編,組建了第十軍團,粟裕擔任紅十軍團的參謀長。
  • 紅七軍過河過到一半,遭到敵軍突襲,張雲逸當機立斷後撤打遊擊
    等到了乳源縣時,紅七軍已經傷亡700餘人。1932年開春,紅七軍幾經周轉終於來到了樂昌,要想去江西就必須要過樂昌河。這讓張雲逸犯了難,部隊人數眾多,河岸邊又沒有足夠的船隻,敵軍隨時都有可能追上來,紅軍過河的風險太大了。
  • 老山戰場對越反擊戰,越軍內部教材評價解放軍,打仗有四個特點
    對越軍陣地實施出擊的目的,視情況有所不同,或者是為了改善我之防禦態勢,或者是為了打擊越軍的囂張氣焰,或者是為了配合政治外交鬥爭,對其施加軍事壓力。在防禦作戰的總體態勢下,進行出擊作戰也是通過實戰鍛鍊部隊的一個重要方式。
  • 戰後敵軍一個旅莫名失蹤,粟裕大將下令炮轟,結果炸出7000多人
    抗日戰爭結束後,老百姓都盼著不再打仗,可以安穩地過日子。可國民政府卻執意發動戰爭,剛開始他們佔據極大優勢,對我軍發動了全面進攻。因為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國軍如同無根之水一般,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最終只能放棄全面進攻的策略,開始進行重點進攻。
  • 那就出拳吧,我軍近萬發炮彈打到越軍服氣為止
    二戰結束後,和平發展便成了全球人民的共同追求,雖然部分國家或地區依舊被戰火籠罩,但中國卻始終奉行著和平發展的理念,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當部分國家觸及我國紅線後,在談判解決無望的情況下,我國才會選擇通過戰爭來謀求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