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三八線127
作者:忘情
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運動戰階段,志願軍指戰員憑藉頑強的戰鬥意志和精湛的戰鬥技能,曾多次將美軍團級部隊從其戰鬥隊形中硬生生地給剜了出來。但是,因為和擁有強大空地火力支援的對手比,志願軍的火力過於貧弱,因此除了在第二次戰役的東線戰場上,曾經基本消滅美7師「北極熊團」大部,其他戰例或因志願軍糧彈不濟,或因援敵進展過快,而難以整建制全殲美軍部隊。
有鑑於此,偉人在親自聽取了首批入朝的幾位志願軍軍長當面匯報後,提出了積小勝為大勝的「零敲牛皮糖」戰術。這個戰術指導出臺時,戰場已進入陣地對峙階段,對陣雙方都在不斷完善正面連綿堅固,縱深寬廣的梯次防禦體系,難以通過穿插將敵軍分割包圍。因此,志願軍總部提出的戰術反擊原則,是以殺傷敵有生力量為主,改善我軍防禦態勢為輔。每個軍每次選擇1個美軍連以下陣地,或是1個韓軍營以下陣地,待準備充分後再行反擊。在地形對我固守不利時,採取「抓一把就走」,或「連續抓」的辦法消耗敵軍。在地形對我有利或能有效改善我軍防禦態勢時,攻佔後立即改造原有工事,堅決粉碎敵軍連續反擊,鞏固佔領之。
這種戰法在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時,被志願軍發揮得淋漓盡致。據統計,志願軍在44天時間裡,共對敵軍60個陣地攻擊77次,打退敵軍排至團不同規模反衝擊480餘次,鞏固佔領了其中17個陣地,殲敵2.72餘萬人,而志願軍僅傷亡萬餘人。而與此同時,美韓軍哪怕是發起軍級規模的攻勢,哪怕付出再大代價,也再也不能像1951年夏秋季那樣,從志願軍手中奪取一些陣地了。
鄭維山
進入1953年,敵我雙方力量此消彼長,雙方綜合實力對比越來越有利於志願軍。在這種情況下,志願軍20兵團代理司令員鄭維山決定利用韓軍業已形成的「志願軍只打營以下目標」思維定勢,狠狠地從當面韓軍身上撕幾塊有分量的「肉」來。
20兵團駐守在半島中部戰線的金城一帶。在1951年美軍發起的秋季攻勢中,曾被對手佔去了一塊面積不小的土地,形成了一個凸向我方的突出部。如果能一舉剷平它,拉直戰線,則不僅能有效改善志願軍中部戰線的防禦態勢,節省防禦兵力,而且能一舉消除對方藉此為跳板,突入我縱深,割裂我軍防線的可能性。
到1953年,20兵團直面的對手,已經悉數換成了韓軍。此時的韓軍雖然經過美軍整訓,戰鬥力較1950年大為提高,武器裝備也直逼美軍,但其戰鬥力,尤其是面對曾對他們造成過大面積心理的志願軍時的戰鬥意志,卻仍然低下。反觀20兵團,1951年時還只是僅轄2個軍的志願軍規模最小兵團。但到了1953年春夏之交時,因為加強了新入朝的21軍、54軍,以及幾個預備炮兵團,因而一躍成為轄有5個軍的志願軍最大兵團。
因此,鄭維山覺得,不僅有突破志願軍總部規定的戰術反擊規模上限的必要,而且只要謀劃得當,勝利是有把握的。在作反擊規劃時,鄭維山準備以21軍、54軍分別保障兵團左、右兩翼安全,以60軍和67軍金城以東及其東南方向上的韓軍2個團陣地,68軍為兵團預備隊。
如果攻擊成功,韓軍金城防線的穩固性將被大大削弱,有利於下一步我軍收復金城,擴大戰果。
在經過周密細緻的準備之後,60軍派出3700餘人,於1953年6月9日晚分批潛伏到韓軍27聯隊駐守的883.7、949.2、973高地前。在韓軍眼皮子底下潛伏了整整1天後,於6月10日晚間,在我方炮火掩護下突然發起攻擊,僅耗時70分鐘便奪佔了上述3個高地,將韓軍27聯隊大部殲滅。
6月11日天亮後,不甘心失敗的韓軍在空地火力掩護下,連續發起一輪又一輪反擊。鄭維山令前運彈藥的車隊,每10輛車編成一組,組與組之間拉開距離,趁執行空中遮斷任務的美軍戰機盤旋及換班之機,逐段衝刺躍進。志願軍汽車兵們領會上級指示精神,與美軍戰機鬥智鬥勇,終於及時將大部分彈藥送到60軍前沿,使該軍得以牢牢守住陣地。
11日白天,韓軍在60軍新佔陣地前碰得頭破血流,卻毫無進展。就在當面韓軍的注意力和戰役預備隊都被60軍所吸引之時,鄭維山卻於11日晚,令67軍599團1營、600團2營、3營趁夜暗悄悄前進至韓8師第21聯隊駐守的座首洞南山陣地前,在事先秘密挖掘的坑道裡隱蔽起來。
12日21時,上述部隊在炮火掩護下,突然向座首洞南山發起進攻,將韓軍第21聯隊大部消滅。大吃一驚的韓軍只好從反擊60軍陣地的部隊中,抽調第10聯隊反擊座首洞南山。這就減輕了60軍的壓力。
14日晚,鄭維山見韓軍反擊勢頭明顯減弱,遂令60軍180師3個團,加強68軍203師1個團,向韓5師2個聯隊駐守的西起加羅峙、東到廣石洞的陣地發起排山倒海的攻擊。因為韓軍的反衝擊預備隊已在此前的血戰中消耗殆盡,因此戰至15日晚,這2個韓軍聯隊的陣地全部落入志願軍手中。韓5師無力招架,只得拋棄重裝備和輜重逃到第二道防線,並炸毀了北漢江上的6座橋梁。
為配合停戰談判,志願軍第20兵團奉命於15日晚間停止追擊行動。算起來,從6月10日發起進攻時算起,鄭維山指揮該兵團連續奮戰6天5夜,一口氣奪佔了韓軍4個團級陣地,收復土地約54平方公裡,斃傷俘敵28382人。
這是志願軍1953年夏季反擊戰第1、第2階段中,最為亮眼的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