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你知道嗎
在測量隊伍中
有一名來自武安一中的畢業生
他叫曹聚亮
是國防科技大學
智能科學學院研究員
曹聚亮
1976年出生,1993年從武安市第一中學163班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防科技大學,隨後碩博連讀留校任教,完成了從學員到教學科研骨幹的身份轉變。
曹聚亮在武安一中就讀時的畢業生花名冊
執行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航空重力測量任務的張開東博士、曹聚亮研究員(右)
承擔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航空重力測量任務的智能科學學院代表(曹聚亮右)
重力測量過程中珠峰俯拍圖
據了解,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技大學提供「尺子」。曹聚亮所在的國防科大智能科學學院重力測量團隊,長期致力於航空重力測量的研究工作,研製出我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捷聯式重力儀。
該團隊與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研發的最新一代捷聯式重力儀作為國產的測繪儀器裝備,在此次珠峰測量中扮演的正是類似於尺子的角色。似大地水準面是珠峰高程測量的依據,而重力測量關係到似大地水準面的測量精度。因此,重力測量就像一把尺子,為珠峰高程的精確確定提供了測量標準。
多看一點
今年,在接到保障捷聯式航空重力儀珠峰測量任務前,曹聚亮剛剛結束近半年的南極科考。他獨自一人超額完成捷聯式重力儀的各項測量任務,首次成功獲取了南極伊莉莎白公主地、埃默裡冰架區域的第一手重力場數據。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航空載荷首次實現在南極的應用示範,對拓展自主載荷應用和提升我國南極考察監測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海上漂泊了43天後終於回到了上海,正趕上國內疫情肆虐,曹聚亮被滯留在了上海隔離。隔離期滿的前一天,五個月未歸家的他,接到了保障捷聯式航空重力儀珠峰測量任務的命令。
15年後我國重啟珠峰「身高」測量,舉世矚目。曹聚亮深知任務的重要性,第二天,本該飛回長沙的曹聚亮,二話沒說就坐上了前往拉薩的班機。
5月的珠峰北坡,白雪皚皚。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攜帶雪深雷達、地面重力儀等儀器設備向最高點攻頂。
搭載團隊自主研製的捷聯式航空重力儀的「航空地質一號」飛機
與此同時,在珠穆朗瑪地區1萬米的高空,當飛機載著團隊自主研製的新一代捷聯式航空重力儀,像犁地一樣沿著事先設計好的測線飛行,獲取空間重力數據時,日喀則機場的停機坪上,現場工作人員也在耐心等待著飛機的降落。每飛完一個架次,趁著飛機落地休整空隙,大家趕緊從重力設備中導出測得的數據。而這一忙活,往往從「魚肚白」忙活到「夜深沉」。
「對取回的測量數據進行初步處理分析後,我們得出了這兩張珠峰重力模型圖。」指著電腦上兩張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區域重力場分布圖,曹聚亮繼續說道,「這兩張圖的數據,一張由我們的航空重力儀測出,另一張由國外最先進的同類裝備測出。你看,測量結果基本一致。」 這意味著,在極限環境中,團隊所研發的捷聯式重力儀性能與國際最先進的同類裝備已不相上下。
如今,珠峰高程測量任務已圓滿完成。長路漫漫待求索,翻越了這個「山峰」,在為國開拓技術疆域的徵程中,曹聚亮所在的重力測量團隊成員仍舊步履不停。
來源:河北武安一中
免責聲明:本篇內容均源自網絡及粉絲提供,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十分抱歉。如來源標註有誤,或涉及作品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及時予以更正/刪除。感謝各位同仁的努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