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聽潮 |自在國學 第64期:遺珠之憾:《唐詩三百首》未入選的詩人

2021-02-10 FM1007新聞廣播

傳統文化,當代價值。歡迎每周五上午11點到12點收聽我們與烏魯木齊自在國學館聯合推出的《自在國學》。我是海潮。

大城市、小自在,這裡是可以聽的國學。

您除了每周五上午收聽我們的節目直播,還可以通過蜻蜓FM找到1007新聞廣播回聽節目,也可以關注我們1007新聞廣播微信公眾號來收聽節目錄音剪輯。

l 邱  曠:新疆楹聯家協會副秘書長、自在國學館館長、新疆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培訓項目首席專家 

l 成聯合:新疆教育學院人文學院 文學博士

諾貝爾文學獎的遺珠之憾:託爾斯泰、易卜生、普魯斯特、喬伊斯、卡夫卡、契訶夫、卡爾維諾、博爾赫斯、納博科夫、昆德拉。

《唐詩三百首》的遺珠之憾:王績、楊炯、盧照鄰、李賀、寒山、王梵志、皮日休、陸龜蒙、羅隱。

       

王績:隋末唐初詩人。《野望》: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楊炯:「初唐四傑」之一。《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盧照鄰:「初唐四傑」之一。《長安古意》(結尾四句):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李賀:詩鬼。三李。長吉體。27歲。代表作《夢天》《李憑箜篌引》《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蘇小小墓》等。


臺灣詩人洛夫在《與李賀共飲》一詩中為李賀打抱不平:

石破 
天驚 
秋雨嚇得驟然凝在半空 
這時,我乍見窗外 
有客騎驢自長安來 
背了一布袋的 
駭人的意象 
人未至,冰雹般的詩句 
已挾冷雨而降 
……
來來請坐,我要與你共飲 
……
你我並非等閒人物 
豈能因不入唐詩三百首而相對發愁 
……
喝酒呀喝酒 
今晚的月,大概不會為我們 
這千古一聚而亮了 
我要趁黑為你寫一首晦澀的詩 
不懂就讓他們去不懂 

有神話色彩的傳奇詩僧。倡導胡適在其《白話文學史》﹙1928年新月書店出版﹚中將寒山、王梵志、王績三人並列為唐代的三位白話大詩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寒山詩遠涉重洋傳入美國,美國「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將寒山奉為偶像,其詩一時之間風靡歐洲。寒山詩被翻譯成英語和法語為眾多的讀者所接受,在那裡,他贏得了比李白、杜甫還要高的聲譽。美國同名小說(作者查爾斯•弗雷澤爾)及改編電影《Cold Mountain》。小說扉頁引寒山詩「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杳杳寒山道》(寒山子):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王梵志:唐初白話詩僧。《城外土饅頭》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世無百年人,強作千年調。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宋代範成大曾把這兩首詩的詩意鑄為一聯:「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紅樓夢》中妙玉就很喜歡這兩句詩,而「鐵檻寺」、「饅頭庵」的來歷也在於此。

皮日休:晚唐著名詩人、文學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魯迅贊其為唐末"一塌糊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 。《汴河懷古(其二)》: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裡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

陸龜蒙:唐末詩人。《和襲美春夕酒醒》:幾年無事傍江湖,醉倒黃公舊酒壚。覺後不知明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

羅隱:唐末詩人。《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來源:《絲路聽潮》主持人海潮

新媒體編輯:李硯博

相關焦點

  • 舉國皆知的大詩人,《唐詩三百首》卻沒有他的名字
    但是,這樣一個無論人氣還是實力均屬唐朝一線的大詩人,在目前最為流行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卻沒有一席之地——連一首作品都沒有入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是一個至今爭議不休的問題:是李賀的水平有問題,還是《唐詩三百首》的編選出了問題?
  • 唐代無名詩人在除夕夜,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唐詩三百首》裡的一首詩,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這首詩名為《巴山道中除夜抒懷》。崔塗雖然也漫遊天下,也寫詩歌,但是他的詩歌卻常常是充滿了羈旅的惆悵,這首《巴山道中除夜抒懷》便是他最出名的一首作品,入選《唐詩三百首》,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裡身」,首聯點明了地點,道盡了旅途的艱辛。
  • 被《唐詩三百首》拋棄的四大著名詩人,個個才華橫溢,驚豔了詩壇上...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固然是這個道理,但要真正品出唐詩的味道,讀懂千年前那些詩人們的心事,三百首還真不夠呢!如果要評選影響中國人最大的書,《唐詩三百首》也是有力競爭者之一,無數學生捧著它吟誦唐詩,在心靈中點燃了熱愛傳統文學的第一束火焰。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唐詩三百首---《送別 王維》
    何所之:去哪裡。之,往。歸臥:隱居。南山:終南山,即秦嶺,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陲:邊緣。但,只。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裡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 唐詩三百首 | 12王維《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不得意」三字,顯然是有深意的。不僅交待友人歸隱的原因,表現他失意不滿的情緒;同時也從側面表達詩人自己對現實憤懣不平的心情。這三字是理解這首詩題旨的的一把鑰匙。詩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後,勸慰道:「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尋問了。其實你何必以失意為念呢?那塵世的功名利祿總是有盡頭的,只有山中的白雲才沒有窮盡之時,足以供你娛樂排遣了。
  • 十上不第的羅隱寫一詩,短短28字,成千古絕唱入選《唐詩三百首》
    導語:唐代著名詩人羅隱,連考十幾次未中進士,被人稱為"十上不第"。他用短短的28個字,抒發心中不滿,成為千古絕唱併入選《唐詩三百首》。 "十上不第"這個典故,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羅隱,使得羅隱名氣更大。但對羅隱來說"十上不第"卻是他一生的"痛"和遺憾。
  • 唐詩三百首 |《送別》王維
    何所之:去哪裡。之,往。歸臥:隱居。南山:終南山,即秦嶺,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陲:邊緣。但,只。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裡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 許渾很經典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很深刻,但無緣入選《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裡面收錄的作品,那都是唐詩裡面的精華,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雖然收錄的很豐富,各種不同的題材,以及不同的流派,但是很顯然,還是遺落了一些經典之作,例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高適的《別董大二首》、許渾的《鹹陽城東樓》等等,這些深入人心的作品,卻是並沒有收錄,
  • 唐詩|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唐詩三百首」第三十一首
    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李賀水平最高的三首詩,首首都是絕唱,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在唐代詩人中有一個神奇的存在,就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李賀筆下的詩歌名篇數不勝數,隨便說一句都膾炙人口,而且被後世的詩人不斷引用改編
  • 此人只一首詩存世,全篇僅20字,卻為何成功入選《唐詩三百首》
    所以說,詩詞並不在多,而在於精,哪怕僅有一首精品詩詞存世,那也足以讓一個詩人千古留名。比如,在唐朝詩壇上,就有這樣一個詩人,他一生僅有一首20字的小詩存世,但卻憑藉這首小詩名動天下。 那麼,這首小詩到底好在哪裡?為何能夠流傳至今,甚至還成功入選《唐詩三百首》呢?
  • 唐詩三百首 |《宿府》杜甫
    其中的「獨宿」二字,是一詩之眼。「獨宿」幕府,眼睜睜地看著「蠟炬殘」,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見於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則通過環境的「清」、「寒」,烘託心境的悲涼。未寫「獨宿」而先寫「獨宿」的氛圍、感受和心情,意在筆先,起勢峻聳。頷聯寫「獨宿」的所聞所見,清代方東樹指出:「景中有情,萬古奇警。」而造句之新穎,也非同一般。
  • 唐詩三百首中的笛簫詩篇
    唐詩三百首,作為唐代大文化背景中一朵美麗的奇葩,從古自今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從笛簫情緣的角度宏觀她,僅僅展示出了唐詩三百首魅力海洋中的一束浪花而已。冷豔之美的簫 簫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在數千年華夏文明的中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其獨特的音色和韻昧給人一種悠遠蒼涼的感覺,冷豔一詞是對簫聲的一個最確切的概括。
  • 大唐寫得最好的一首皇帝詩,短短40字,卻入選《唐詩三百首》
    歷朝歷代的許多皇帝,都曾經去山東祭奠孔子,以示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尊崇,而唐玄宗李隆基還曾寫過一首關於孔子的詩歌:《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這首詩也成了唯一一首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皇帝詩。清代康熙年間編纂的《全唐詩》,一共收錄了兩千多位詩人的四萬多首詩歌,而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只是選取了唐詩中最家喻戶曉的311 首詩,連詩鬼李賀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都沒有入選,那唐玄宗的這首詩又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唐詩三百首|終南山
    【作品簡介】《終南山》由王維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註解】1.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裡,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裡,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2.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
  • ——《唐詩三百首新編》(第79期)
    唐詩是中國詩的高峰,《唐詩三百首》從其中的5萬多首中精選出的,它就是精華中的精華,「就是冰山上的雪蓮」。美中不足的是該書在排版中注重的只是體裁和時間的差異,先難後易。為了方便大家全面學習和背誦,在原《唐詩三百首》基礎上,陌上花開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循序進行重新整理和編輯而成《唐詩三百首新編》,共296首(實際有320首左右)。
  • 唐詩三百首丨294李商隱《隋宮》
    這首七絕是一首詠史詩,詩人通過精心的選材和獨創性的構思,只用了寥寥二十八字,就在驚人的廣度和深度上揭露了隋煬帝楊廣的荒淫害民的反動本質。      第一句極寫隋煬帝由荒淫而到智昏、不顧常理的地步。他在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鑿通大運河以後,一而再,再而三地「乘興南遊」,句中「不戒嚴」三字,活脫脫勾畫出隋煬帝樂其所樂,不顧一切,得意至於忘形的心態。
  • 唐詩|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唐詩三百首」第四十首
    然其仕途並不通達,因此無心官場之事,仍然經常住在寺院或郊外,活動於洛陽一帶。這首詩大約作於陳章甫罷官後登程返鄉之際,李頎送他到渡口,作此詩以贈別。前人多以為陳章甫此次返鄉是回原籍江陵老家,但據詩中所云「舊鄉」「故林」,似指河南嵩山而言。詩中作者稱陳章甫為「鄭國遊人」,自稱「洛陽行子」,可見雙方同為天涯淪落人。
  • 唐代宰相描寫初嫁少婦,全篇20字俗氣很重,卻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這樣一想,似乎宰相會寫豔詩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畢竟李白被唐玄宗召入宮中,唐玄宗也是要李白陪侍左右,寫詩作樂得,那時候李白所寫的詩大部分也是些豔詞,為君王助興之用。比較著名的就是三首《清平調》,可謂美到了極點。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宰相寫下的玉臺體,相比於李白的詩才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