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膝關節置換常見問題

2020-12-23 健康界

嘉賓簡介:孫勇,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科室負責人,郭氏正骨第七代傳人,國家級重點學科繼承人。擅長治療創傷、骨壞死、骨關節病、人工關節置換、人工關節翻修等,對於四肢創傷、股骨頭壞死、髖膝骨性關節炎等壞死、退變性疾患、複雜疾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1、人工膝關節有哪些材料,有什麼差別?

專家解惑

目前人工關節材料大同小異,基本都是鈷鉻鉬合金,有的脛骨基座是鈦合金,這兩種材料都不容易發生排異,而且都可以做核磁共振。

不同之處在於將股骨髁表面金屬陶瓷化的人工關節更耐磨,但相對來說也會更昂貴。另外中間墊片部分,經過射線處理,或者加入抗氧化劑(維生素E)能增加耐磨性,價格也會比普通的人工關節貴一些。如果患者年齡還不到60歲,建議選擇更加耐磨的關節,儘量減少未來再次翻修的機率。

2、國產和進口的人工膝關節有什麼區別?

專家解惑

相對而言,國產的人工關節發展比較晚,缺乏數據驗證;而進口的人工關節應用時間比較久,也有很多臨床數據支持。

但是現在國產關節進步速度很快,一些大型廠家的人工膝關節材料和國外一樣,設計和工具都很好,另外,同樣材料和設計的人工關節,國產的比進口的便宜。

3、人工膝關節該如何選擇?

專家解惑

人工膝關節種類繁多,在選擇時,一定要諮詢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病情合理選擇。

人工膝關節有保留後交叉韌帶型和不保留後交叉韌帶型兩種,病情允許的話儘量選保留後交叉韌帶的這種,可以很好地保留關節本體感覺,更像自己的關節。

如果患者病情嚴重,比如骨缺損嚴重,韌帶功能不好,這種情況下儘量選擇質量好一些的假體。

另外,經濟狀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選擇時不要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以免造成太大的經濟負擔。

4、其他疾病會影響膝關節嗎?應該如何控制?

專家解惑

需要做全膝關節置換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常常合併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

有高血壓的患者建議在手術前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這樣可以避免手術時出現腦出血、腦梗。

糖尿病患者建議在手術前後將血糖維持在8~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8.0mg/dl以下。血糖高可能會影響傷口的癒合,並增加感染的風險。

一般近期有心絞痛的患者,建議暫緩手術。有比較嚴重的心率失常、早搏,建議做超聲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有心梗病史的患者建議術前做冠脈CT看看心功能,如果做手術風險較高,會暫緩手術,等心臟病情穩定後再手術。

膝關節做過關節微創手術,或者關節內注射的患者,建議在這些操作後3個月後再做關節置換手術,避免增加手術風險。

5、哪些情況不適合做手術?

專家解惑

(1)身體有活動性感染,比如牙齦腫脹,或者剛做過闌尾炎手術,不建議近期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2)腿部肌肉力量不好,比如有小兒麻痺、神經病性關節炎,做了膝關節置換後效果也不會好,不建議手術。

(3)關節還不疼,還沒有達到手術的指證,不應該過早做膝關節置換。

6、換了膝關節,假體鬆動怎麼辦?

專家解惑

假體鬆動是膝關節置換後翻修的一個常見原因,患者術後要格外警惕,一旦出現了假體鬆動,應該儘早做手術。如果只是部分組件的鬆動,比如股骨側或者脛骨側鬆動,可以做部分組件的翻修。如果是假體整個鬆掉了,最好還是全部翻修。

發現以下症狀儘早就診:

(1)跟活動有關的疼痛,比如負重過多時膝關節疼痛;

(2)片子上顯示假體周圍出現一些透亮線,代表出現了骨吸收、溶解,透亮線會隨時間的延長增多,說明了骨溶解的範圍增大,嚴重的情況,會直接在片子上觀察到假體位置移動。

7、膝關節置換後發生的關節僵硬要怎麼辦?

專家解惑

如果發現膝關節置換後關節僵硬,一定要儘快找醫生尋求幫助。

一般地,術後6周以內關節僵硬:

在鎮痛下加大康復鍛鍊強度,並且在康復醫師指導幫助下恢復活動。

在麻醉下推拿,在無痛的情況下把患者粘連的組織撕開,之後再加大鍛鍊強度。

用石膏夾板幫助鍛鍊,維持伸直功能。

術後半年以上關節僵硬,建議採取關節鏡下手術,對肌肉進行松解,之後再進行康復鍛鍊。

如果術後一年、兩年甚至更久了的關節僵硬,就只能整個翻修了。

8、3D人工關節可以和原來的關節一模一樣嗎?

專家解惑

3D列印在關節置換領域中已經開始應用,尤其是在髖關節置換領域,已經有3D列印的成品應用到人體。

但是,目前在膝關節置換手術中,3D列印技術主要是用來輔助手術,減少了手術中工具的使用,使手術變得更方便更快捷,也減少了手術中發生骨髓脂肪栓塞的風險。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患者以前有過骨折、嚴重畸形,原有的手術方式會很麻煩,甚至無法完成人工置換,但在3D列印輔助下,可以在手術前模擬手術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測試手術的可行性,輔助制定手術方案。

另外,目前已經有一些3D列印的膝關節墊塊產品在臨床做試驗,但是暫時還沒有通過FDA。

9、換了膝關節,日常要注意什麼?

專家解惑

首先,注意避免外傷。另外,手術後增加骨密度對延長人工關節壽命有幫助,可以適當補鈣和維生素D。此外,一定要預防感染,感染是我們國家膝關節置換後翻修的主要原因。

運動方面要注意的反而比較少,雖然有一些動作(比如盤腿)在手術後無法做到,但是日常的行走、散步、打太極、跳廣場舞都沒有問題,偶爾爬山也可以,要注意避免衝撞型的運動、跳躍和長時間跑步,有助於延長人工關節使用時間。

10、膝關節置換手術後,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康復訓練?

專家解惑

一般膝關節置換手術後6小時麻醉失效,患者腿部的知覺恢復,這時候就可以開始進行康復訓練了。

11、膝關節置換手術後住院期間,康復訓練怎麼做?

專家解惑

在麻醉失效、腿部知覺恢復後,患者就可以開始做腳部背伸鍛鍊。早期康復訓練有利於手術後消腫和恢復。

拔掉引流管後,患者可以做一些被動屈膝練習。被動屈膝練習一種是CPM機器輔助患者運動,另一種是醫生用手輔助患者做膝關節屈膝練習。

在患者克服了心理障礙後,可以做主動的屈膝練習。幅度逐漸增加,並扶著助步器適當行走;到術後第5~6天,屈膝可以到120°。開始做主動屈膝練習後,也要做直腿抬高練習,目的是增加患者日後走路的力量。

原標題: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孫勇:膝關節置換常見問題

相關焦點

  • 膝關節置換術常見併發症有哪些?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鍛鍊注意事項
    目前,人工關節置換術最常見的兩個方向主要集中於膝關節置換和髖關節置換,其他關節的人工置換也提上日程。 人工假體畢竟是植入物代替不了真關節,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因個體差異及磨損、碰撞而出現些許併發症,也可以理解為後遺症。
  •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長期效果如何?膝關節置換費用是多少?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長期效果如何?膝關節置換費用是多少?其次是術後的康復,以及病人的體重、活動量、另一條腿是否存在問題等也有一定關係。
  •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大概多少錢?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價格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大概多少錢?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價格 很多網友在評論裡問,人工關節置換的費用大概多少?關節假體大概要多少錢?那今天就針對這一方面來為大家科普科普。
  • 膝關節置換手術疼嗎?膝關節置換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膝關節置換手術疼嗎?膝關節置換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 門診經常會有很多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複診的病友,看著個個滿臉笑容的病友,很難想像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術前都愁容滿面,其實目前因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人很多,相當一部分因為懼怕手術而選擇服用各種止痛藥,結果不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沒有得到有效治療,還因長期服用止痛藥而出現了胃出血等併發症,使日常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 什麼是膝關節單髁置換?膝關節單髁置換,或有這些弊端
    一般來說,人體膝關節部位發生病變需要做置換手術時,具體置換的部位是需要根據患者病變的部位來定。因此,並非所有的患者都需要通過全膝置換手術來治療存在的病變,達到恢復正常活動能力的目的。膝關節置換手術根據置換的位置,可以分為全關節置換和半關節置換,其中膝關節單髁置換就是半關節置換手術類型中的一種。什麼是膝關節單髁置換?膝關節的單髁置換主要是指內髁的置換,很久之前,美國公司應用的置換為固定平臺的單髁置換。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旋轉平臺的單髁置換,人們熟知的牛津膝,就屬於單髁置換。
  •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為什麼要做膝關節置換?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為什麼要做膝關節置換?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為什麼要做膝關節置換 全膝關節置換術的首要目的是解除嚴重關節炎引起的疼痛,而無論是否伴有明顯畸形。
  • 膝關節置換後一直疼痛是怎麼回事?關節置換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膝關節置換後一直疼痛是怎麼回事?關節置換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膝關節置換手術是目前在骨科手術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它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利用人工材料代替原本的關節,從而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膝關節功能。
  • 膝關節炎置換手術需要多少錢?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大概費用是多少?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人到老年時就會經常出現一些關節炎,風溼,類風溼等常見的疾病,這些疾病在晚期時也會出現嚴重的關節畸形以及活動障礙等現象,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採用膝關節置換手術來解決這一類的病痛,這種手術在目前臨床上已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手術,是治療膝關節炎的主要手法之一。
  • 膝關節置換手術五個方面風險要知道,置換後也會存在四類後遺症
    膝關節炎出現後,會造成患者膝關節出現疼痛、腫脹以及功能障礙等症狀。若膝關節炎發展到中晚期,關節會發生變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來治療。部分患者對做手術十分畏懼,害怕在手術中會出現意外,或者做完手術後會出現其他後遺症。那麼,膝關節置換手術會存在哪些風險,以及置換後是否會帶來後遺症呢,下面來了解一下。
  • 膝關節手術後多久拆線?膝關節置換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膝關節手術後多久拆線?膝關節置換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 膝關節包括骨頭、韌帶、關節腔和半月板、軟骨,上接大腿骨(股骨),下接小腿骨(脛骨)。當我們走動時,就牽動大、小腿骨的運動造成膝關節磨擦,而靠軟骨和關節液來減少摩擦。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歐陽元明:膝關節損傷與置換
    膝關節產生的症狀往往不具有特異性,如疼痛、打軟腿、關節交鎖(指在行走、下蹲等活動中,膝關節屈伸突然受限,像被卡住一樣不能活動)等,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一些痛苦和負擔。那麼,我們接下來就為大家解答膝關節損傷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一些常見疑問。1、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 名醫訪談 | 人工髖關節置換常見問題
    1%的人手術後引起感染,需延長治療時間,甚至不得不將人造關節拔除,待感染控制後,進行關節再置換。再置換關節的感染率要高於第一次手術。此外,手術的費用較高。4、人工髖關節使用的期限和療效如何?​專家解惑:人工髖關節的使用壽命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關節的磨損問題,二是磨損顆粒造成的假體鬆動。
  • 關節置換術後多久才能恢復正常?膝關節置換得多長時間恢復正常?
    關節置換術後多久才能恢復正常?膝關節置換得多長時間恢復正常? 臨床工作中,門診中看了很多病人,很多有明確外科手術指徵需要動刀子的老人家,他們寧願選擇保守治療,也不願意做手術。 但到後面,拖著拖著自己也覺得不行了,受不了了,這才考慮做手術!
  • 膝關節置換手術多長時間可以下床?膝關節置換手術多久能下床活動?
    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多長時間可以下床?膝關節置換手術多久能下床活動?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越來越高,因為膝關節骨性 關節炎而接受人工膝 關節置換手術治療的患者逐年增多。良好的手術效果,短暫的住院時間,可以使患者在手術後很快恢復正常生活。
  • 膝關節置換後一直疼痛是怎麼回事?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
    膝關節置換後一直疼痛是怎麼回事?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 膝關節置換手術是目前在骨科手術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它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利用人工材料代替原本的關節,從而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膝關節功能。
  • 膝關節置換手術 為患病膝關節「補牙」
    本報訊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關節面最大、結構最複雜的關節,當我們走動時,會牽動大、小腿骨的運動造成膝關節磨擦。隨著年齡的增加,膝關節長期磨損、創傷,會導致膝關節退變、畸形。
  • 膝關節置換術後是熱敷還是冷敷?膝關節置換後腫是熱敷還是冷敷?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一種人工關節置換外科手術,是指切除機體已無法自行修復的關節面,用人工關節部件替代損壞的關節,矯正肢體力線,消除膝關節疼痛,維持關節穩定性,恢復膝關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治療晚期骨關節疾病的首選方法。但術後康復期間該什麼時候熱敷,什麼時候冷敷?
  • 老年人膝蓋「磨損」,該不該置換膝關節
    膝骨關節炎的症狀 膝骨關節炎又稱老年性關節炎,是中老年最常見的關節疾病。 患者會感覺膝關節酸痛,活動不靈活; 上下臺階的時候疼痛加重,早晨起床或久坐過後,關節僵硬疼痛,稍稍活動後才能行走; 而站立或行走過久之後,還覺得關節疼痛,需要坐下休息。
  • 年齡「越大」,膝關節置換手術風險「越高」嗎?
    對終末期關節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具有較為可靠的療效。但是,膝關節置換術又有創傷大、恢復時間較長以及併發症多等缺點。是否年齡越大膝關節置換手術風險越高呢?據統計,全膝關節置換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約為40-60%,由於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的發生率約為2-10%,致命性肺栓塞發生率約為1%。
  • 做膝關節置換前需要做哪些準備?膝關節置換手術前要準備什麼?
    近30年的臨床實踐顯示,90%患者經過手術後膝關節疼痛能夠顯著減輕,功能明顯改善,日常活動能夠自理,生活質量提高。人工膝關節有一定的使用壽命。超過90%的病人能夠使用20-25年。 那麼,決定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後,需要做哪些準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