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戶製作飼料
合作社飼養員用玉米餵養土雞
榮昌新聞網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飛龍 譚興旺)「老周,我要兩隻土雞。」12月10日一大早,吳家鎮代興村支部書記周剛就接到了渝北區居民田華興的訂購電話。連日來,榮昌「山咔咔」土雞剛上市,「找上門」來的客戶就已絡繹不絕。
湯香濃鬱 喚醒記憶中的美味
自從今年9月在第六屆重慶中小企業服務節暨消費扶貧展銷活動上,品嘗到了湯香濃鬱的榮昌「山咔咔」土雞,田華興再也難以忘懷。「只喝了一小口,小時候的味道一下子就出來了,巴適得很!」田華興意猶未盡。
當時「山咔咔」土雞還未出欄,被一口濃湯喚醒了兒時記憶的田華興,曾多次去菜市場尋找「替代品」,可味道始終不對。因此,今年的土雞一出欄,他趕緊訂購了兩隻。
一隻土雞、半塊姜,一把鹽巴、半鍋水,簡單的食材,原始的烹飪方式,卻能烹製出質樸的味道。溫潤濃鬱的香味在永立百貨超市、何家坡菜市場萃群冷鮮店、琪金土豬肉館等地瀰漫,引來市民爭相品嘗、購買。「就算是農村家裡散養的雞,也達不到這種口感。」市民何翠說。
「如今,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就越要健康、越是懷舊。」周剛表示,山咔咔養殖專業合作社要做的就是要用更正宗的土雞,更原始的養殖方式,挖掘更本質的口感。
品種正宗 古法養殖出的土味
「我們只產正宗土雞。」周剛介紹,山咔咔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土雞,用的是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頂尖」技術。品種更正宗,味道更醇厚。
為什麼要叫「山咔咔」?要從雞種的來源說起。以前,農戶大多養殖成長速度較快的雜交肉雞,嚴重擠壓了土雞的生存空間。在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的支持下,合作社於居住在吳家鎮深山茂林的農戶家中,挖掘出榮昌土雞進行「提純擴繁」。
走進山咔咔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灌木叢林鬱鬱蔥蔥。近70畝山坡上,1000多隻土雞依林而棲。每畝山坡20隻的養殖密度,為土雞留足了自由活動的空間。無樊籠、得自然,土雞個個精神抖擻。
養殖環境、糧食配比等,均經過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嚴格把關。雜草葉、紅苕梗、苞穀粒,基地的「食譜」中未見任何「添加劑」。即使這樣,這些土雞也要經過8個月生長期才能出欄。
「一般的雞3個月就能賣,質量肯定跟不上。」周剛說,「只有遵循最古樸的方法,才能養殖出真正的『土味』。」
統一標準 嚴苛造就出的純正
「山咔咔」土雞是代興村主要的集體經濟項目和扶貧產業之一。2019年,該村以合作社示範帶動、農戶自願參與的方式,養殖了近4000隻土雞。
去年年底,土雞出欄不到一個月就被搶購一空。依靠銷售土雞蛋和土雞,山咔咔養殖專業合作社收入8萬多元,實現盈利1萬多元,一般農戶和脫貧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
好效益全面激發了農戶的養殖熱情,全村的養殖規模也增長至13000餘只。「養土雞效益好,我今年又養了50隻。」該村8組脫貧戶周庭玉開心地說。
規模提上來,品質不「滑坡」。山咔咔養殖專業合作社採取統一品種、統一服務、統一品牌、統一銷售,打造出全鏈條統一標準的養殖模式。房前屋後空間不夠不能養、農戶不能私自賣……合作社開出了條件,目的是保持純正好味道、打造好品牌。
「今年我們採取『線上線下』齊頭並進,統一銷售。」周剛介紹,目前「山咔咔」土雞已登錄「在村頭」「重慶市消費扶貧館」等線上平臺,且在永立百貨超市、何家坡菜市場萃群冷鮮店、琪金土豬肉館等實體店均有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