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是我們人體中腿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臨床上我們稱之為「膝關節」,它的任務就是支撐身體重量,及負責膝蓋處的屈曲和伸直,讓我們可以自由活動。
我們每天的活動,如走路、坐下、站起、爬樓梯等,每天都要經過無數次的膝蓋彎曲,都會對關節造成不可避免的磨損,久而久之,膝關節靈活度就會慢慢下降。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許多的運動傷害及退化性關節炎都經常會發生在這裡,經常有人發現自己的膝蓋出現「咔、咔」的聲音,就會感到緊張。臨床上,也經常有人在門診問道我:「莫醫生,我蹲下的時候膝蓋會有咔咔的聲音」,或者「我運動的時候發現膝蓋會出現咔咔的聲音」等,大家都比較害怕自己是不是患有關節炎。接下來,莫醫生就和大家講一下,我們的膝蓋為什麼會出現「咔、咔」的聲音。
要想了解膝關節為什麼會出現響聲,首先我們要對膝關節有一定的認識。莫醫生在這裡告訴大家,其實膝關節是我們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同時也是運動時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關節。膝關節是由許多複雜的構造形成的,包括了骨頭、關節面軟骨、關節囊及其絨毛、半月軟骨、十字韌帶、側韌帶、囊韌帶、臏骨韌帶、四頭肌韌帶及肌肉等人體組織。
相信現在大家都已經對我們的「膝關節」有了一定的了解。好了,接下來給大家講講我們的膝關節為什麼會出現「咔咔」的響聲。
其實很多人都會出現膝關節「咔、咔」的聲音,比如長時間的坐著或者保持靜止的時候,突然活動自己的膝關節,就很容易出現這種聲音。如果出現這種聲音的時候,並沒有帶來膝關節的疼痛、紅腫等症狀的時候,說明你的膝關節並沒有什麼問題,正常活動就好了。
大家之所以聽到膝關節出現「咔咔」的響聲,感到緊張的原因就是,懷疑自己的膝關節是否老化、是否受到損傷等。
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都患有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患骨關節炎的機率高達90%以上。因為骨關節炎的病程較長、纏綿難愈,很多人飽受關節炎疼痛帶來的困擾,所以,大家很怕膝關節毛病突然找上門來。
在關節活動時,突然出現這種沒有連續的聲響,一般是因為突然的關節伸展,而造成關節腔內外壓力不平衡所產生壓力差的聲音。通常這種聲響發生一次就沒有了,再次發生時候會是1~2個小時後,甚至多日內不再出現。這種聲響屬於不必太過擔心的聲響。
在活動時,韌帶、肌腱越過關節及骨骼不平滑表面,無法按照關節正常的活動軌道動作而發出的聲音,這個時候就需要注意了。持續過度摩擦、刺激等,就會造成軟組織發炎,增加關節炎及疼痛的機會,如果膝關節出現此種響聲,就需要多加注意了,及時進行就醫檢查。
通常和膝關節周遭的軟組織磨損有關,如果伴有活動疼痛、伸展時不適的情況,需要及時就醫,找出導致軟組織磨損的病因,治療原發病,緩解症狀是關鍵。
因此,莫醫生要告訴大家,當我們的膝關節發生聲響時,我們首先要判斷是生理性的響聲,還是病理性的響聲。一般生理性聲響比較清脆,不會出現疼痛或不適,反而活動關節會感覺特別放鬆舒適。而病理性的關節響聲,就會出現關節局部的紅腫、疼痛、活動障礙等症狀,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了。我是莫醫生,想要了解更多疾病知識,就點讚+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