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黃金周,長沙超級文和友破了去年的紀錄——排號4萬、等位2萬,10月4日客流峰值達6.8萬。
自2011年老長沙油炸社開業至今,文和友成長已快10年。網紅打卡地、長沙新名片……當下國內餐飲界,恐怕幾乎無人不識「文和友」。作為一個融合餐飲文化、地域文化、市井文化的商業綜合體,超級文和友的徵途是「中國美食迪士尼」。
我們採訪了文和友聯合創始人、長江商學院總裁22期學員楊幹軍,跟隨他一路的際遇與思考,走進這個中國餐飲界的新傳奇。
獨家專訪長江總裁22期學員文和友楊幹軍
創業伊始的市井情懷
與文賓相識,源於擺地攤。2010年,22歲的文賓辭掉了年薪20萬的工作,在長沙街頭擺起了路邊攤,也同時成了楊幹軍三百多個客戶之一。彼時的楊幹軍,正在做香腸供應業務。
楊幹軍坦言,當時一直想找人合夥幹餐飲,認識文賓後,覺得就是他了。
在文賓關掉路邊炸串攤後,楊幹軍連著兩個月和他一起吃宵夜,相互增進了解,探索商業模式。
文和友的第一家店「老長沙油炸社」開業的時候,在牆上寫了幾個字:小時候的長沙,你還記得嗎?
回想2011年剛創業時,楊幹軍表示沒這麼大的理想,但一直想做一件有情感的事情。而長沙最喜歡吃油炸串串,它能代表長沙的故事和文化,還有小時候的記憶。
或許,下意識地帶入懷舊的市井文化,是文和友誕生之初就已既定的基因。
長沙油炸社開業短短幾個月就火了。
但是楊幹軍當時並不是很開心。因為火得太快,很多材料、顧客滿意度還沒有達到想要的水平,只能不斷去學習,去梳理流程,去逼著自己快速成長。
當然,創業過程難免遇到很多困難。
楊幹軍回憶,因為不是科班出身,沒做過廚師,要自己琢磨醬料,做各種實驗,去外面拜師,還經常4點之後開復盤會,一開就開到天亮。
談及和文賓的分工,楊幹軍表示,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個家庭,每個子品牌比作孩子的話,文賓就是爸爸的角色,而他自己是媽媽的角色。
企業不走彎路是沒有的,不知道路是對是錯時,你得先試。」
爆款背後的商業邏輯
超級文和友的出現,如同一個分水嶺,讓文和友找到了金字塔尖,「三層金字塔」發展戰略愈發明晰。
成為爆款,跳出餐飲界的桎梏,打開餐飲、文旅、市井文化的商業邊界……超級文和友不再只是一個餐飲品牌,它更像迪士尼,覆蓋全產業鏈,可以「+無限可能」。
楊幹軍認為,超級文和友,要為每個城市打造一個世外桃源。
決定未來五年還是做超級文和友,因為超級文和友是給社會帶來價值的。」
楊幹軍分享了他認為的超級文和友三大價值:
其一,給用戶帶來價值。為人們打造一個逃離現實的空間。
其二,給商戶帶來價值。成就一批老匠人,傳承老手藝,同時一站式服務方便客戶。
其三,給城市帶來價值。給城市一個有人間煙火味的地方,做市井文旅地標,帶動城市活力。也就是今年常說的夜經濟。
除了帶來價值,文和友的商業邏輯還可以這樣解釋:把店關了,客戶同不同意。如果客戶、用戶不同意,證明這個商業模式肯定有價值。
在商業邏輯上,只看錢是做不好的,而是把味道做好了,給人們帶來開心、快樂,讓別人賺到錢的同時我也賺到錢。」
楊幹軍透漏,目前重點業務還是超級文和友,雖然也有很多小業態,但未來會以超級文和友為主。文和友首席文化官孫開先也表示,未來5年要在中國建設20家超級文和友,10年之內,把中國美食文化傳向世界。
在孫開先眼中,文和友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
做中國美食迪士尼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或者說是使命。」
迪士尼是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文和友也是,和迪士尼樂園一樣,未來的文和友,吃喝玩樂一站式打卡,讓你在這裡遊玩一天都開開心心的。
楊幹軍認為,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的味道,文和友要做的是找到當地的匠人,找到這些小吃,再配場景還原,讓你回到當地的八九十年代,味道地道,情感湧動。」
除了超級文和友,食品事業部是另一個重點業務。流通食品是到家,把文和友的美食文化變成流通的產品,送到用戶的家門口去,用網際網路思維實現。其他的品牌,則給他們更大、更自由的空間去發展,不用文和友去束縛。
社會責任與企業擔當
儘管今年十一黃金周,餐飲業已強勢回暖。但在疫情期間,從餐飲角度來說,對文和友的影響還是較大的。
從企業社會責任來看,文和友非常有擔當,在對區域經濟的拉動方面,同樣也不遺餘力。在長沙超級文和友,養了「寧鄉花豬」作為展覽,小龍蝦也精選湖南望城荷花蝦,此外,超級文和友還開闢專門的空間,留給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創產品,把城市的不一樣展示出來。
關於「人人能成為文和友的老闆」,楊幹軍解釋:
文和友是屬於朋友,文賓和朋友們,文和友不屬於個人,屬於大家。這幾年斷斷續續引進來的員工也成了我們的股東。」
文和友,不僅是文賓和他的創始人朋友,更是文賓和他不斷加入的朋友們。當然,目前文和友並不是全員持股,只有為企業解決問題,帶動企業發展,才能成為股東。
匯入長江,持續學習
於長江總裁22期讀書後,楊幹軍感受頗深。他表示,在長江第一節課就感受到了大的格局,站在月球看地球,全球視野。特別是長江的文化,每次到同學企業去學習的時候,發現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商業邏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意經,這是在長江最大的收穫。
在長江商學院的經典組織行為和領導力課程《從洞見自我到激勵他人》中,張曉萌教授基於情境領導力及行為理論,對個體和團隊的領導力特質進行分析。
在長江,改變太多,學習太多,看世界的眼界也更遠了一點。
採訪番外
同事們眼中的楊幹軍
楊幹軍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如沐春風。他看上去非常自信,智慧,運籌帷幄又溫文爾雅。採訪過程我們聊得非常愉快。
那麼,在其他同事眼中,他是個什麼樣的管理者或者合作者?
文和友店長孫平:
文和友首席文化官孫開先:
文和友財務部部長唐俊:
2020年黑天鵝疫情下,文和友比去年有70%到80%的同比增長。儘管餐飲跟國家的統計基本上沒什麼差異,即大概百分之八九十的恢復,但文化產業方面有非常巨大的、接近翻倍的增長。此外,還在疫情對餐飲企業打擊嚴重的2月,獲得了加華資本近億元戰略投資。
走過近十年,所有人都對文和友信心百倍。而未來五年超級文和友將跑出一家什麼樣的商業巨無霸,大家也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