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邊攤到6萬人排號等位,文和友「有點東西」

2020-12-14 MBA中國網

疫情之下的黃金周,長沙超級文和友破了去年的紀錄——排號4萬、等位2萬,10月4日客流峰值達6.8萬。

自2011年老長沙油炸社開業至今,文和友成長已快10年。網紅打卡地、長沙新名片……當下國內餐飲界,恐怕幾乎無人不識「文和友」。作為一個融合餐飲文化、地域文化、市井文化的商業綜合體,超級文和友的徵途是「中國美食迪士尼」。

我們採訪了文和友聯合創始人、長江商學院總裁22期學員楊幹軍,跟隨他一路的際遇與思考,走進這個中國餐飲界的新傳奇。

獨家專訪長江總裁22期學員文和友楊幹軍

創業伊始的市井情懷

與文賓相識,源於擺地攤。2010年,22歲的文賓辭掉了年薪20萬的工作,在長沙街頭擺起了路邊攤,也同時成了楊幹軍三百多個客戶之一。彼時的楊幹軍,正在做香腸供應業務。

楊幹軍坦言,當時一直想找人合夥幹餐飲,認識文賓後,覺得就是他了。

在文賓關掉路邊炸串攤後,楊幹軍連著兩個月和他一起吃宵夜,相互增進了解,探索商業模式。

文和友的第一家店「老長沙油炸社」開業的時候,在牆上寫了幾個字:小時候的長沙,你還記得嗎?

回想2011年剛創業時,楊幹軍表示沒這麼大的理想,但一直想做一件有情感的事情。而長沙最喜歡吃油炸串串,它能代表長沙的故事和文化,還有小時候的記憶。

或許,下意識地帶入懷舊的市井文化,是文和友誕生之初就已既定的基因。

長沙油炸社開業短短幾個月就火了。

但是楊幹軍當時並不是很開心。因為火得太快,很多材料、顧客滿意度還沒有達到想要的水平,只能不斷去學習,去梳理流程,去逼著自己快速成長。

當然,創業過程難免遇到很多困難。

楊幹軍回憶,因為不是科班出身,沒做過廚師,要自己琢磨醬料,做各種實驗,去外面拜師,還經常4點之後開復盤會,一開就開到天亮。

談及和文賓的分工,楊幹軍表示,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個家庭,每個子品牌比作孩子的話,文賓就是爸爸的角色,而他自己是媽媽的角色。

企業不走彎路是沒有的,不知道路是對是錯時,你得先試。」

爆款背後的商業邏輯

超級文和友的出現,如同一個分水嶺,讓文和友找到了金字塔尖,「三層金字塔」發展戰略愈發明晰。

成為爆款,跳出餐飲界的桎梏,打開餐飲、文旅、市井文化的商業邊界……超級文和友不再只是一個餐飲品牌,它更像迪士尼,覆蓋全產業鏈,可以「+無限可能」。

楊幹軍認為,超級文和友,要為每個城市打造一個世外桃源。

決定未來五年還是做超級文和友,因為超級文和友是給社會帶來價值的。」

楊幹軍分享了他認為的超級文和友三大價值:

其一,給用戶帶來價值。為人們打造一個逃離現實的空間。

其二,給商戶帶來價值。成就一批老匠人,傳承老手藝,同時一站式服務方便客戶。

其三,給城市帶來價值。給城市一個有人間煙火味的地方,做市井文旅地標,帶動城市活力。也就是今年常說的夜經濟。

除了帶來價值,文和友的商業邏輯還可以這樣解釋:把店關了,客戶同不同意。如果客戶、用戶不同意,證明這個商業模式肯定有價值。

在商業邏輯上,只看錢是做不好的,而是把味道做好了,給人們帶來開心、快樂,讓別人賺到錢的同時我也賺到錢。」

楊幹軍透漏,目前重點業務還是超級文和友,雖然也有很多小業態,但未來會以超級文和友為主。文和友首席文化官孫開先也表示,未來5年要在中國建設20家超級文和友,10年之內,把中國美食文化傳向世界。

在孫開先眼中,文和友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

做中國美食迪士尼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或者說是使命。」

迪士尼是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文和友也是,和迪士尼樂園一樣,未來的文和友,吃喝玩樂一站式打卡,讓你在這裡遊玩一天都開開心心的。

楊幹軍認為,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的味道,文和友要做的是找到當地的匠人,找到這些小吃,再配場景還原,讓你回到當地的八九十年代,味道地道,情感湧動。」

除了超級文和友,食品事業部是另一個重點業務。流通食品是到家,把文和友的美食文化變成流通的產品,送到用戶的家門口去,用網際網路思維實現。其他的品牌,則給他們更大、更自由的空間去發展,不用文和友去束縛。

社會責任與企業擔當

儘管今年十一黃金周,餐飲業已強勢回暖。但在疫情期間,從餐飲角度來說,對文和友的影響還是較大的。

從企業社會責任來看,文和友非常有擔當,在對區域經濟的拉動方面,同樣也不遺餘力。在長沙超級文和友,養了「寧鄉花豬」作為展覽,小龍蝦也精選湖南望城荷花蝦,此外,超級文和友還開闢專門的空間,留給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創產品,把城市的不一樣展示出來。

關於「人人能成為文和友的老闆」,楊幹軍解釋:

文和友是屬於朋友,文賓和朋友們,文和友不屬於個人,屬於大家。這幾年斷斷續續引進來的員工也成了我們的股東。」

文和友,不僅是文賓和他的創始人朋友,更是文賓和他不斷加入的朋友們。當然,目前文和友並不是全員持股,只有為企業解決問題,帶動企業發展,才能成為股東。

匯入長江,持續學習

於長江總裁22期讀書後,楊幹軍感受頗深。他表示,在長江第一節課就感受到了大的格局,站在月球看地球,全球視野。特別是長江的文化,每次到同學企業去學習的時候,發現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商業邏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意經,這是在長江最大的收穫。

在長江商學院的經典組織行為和領導力課程《從洞見自我到激勵他人》中,張曉萌教授基於情境領導力及行為理論,對個體和團隊的領導力特質進行分析。

在長江,改變太多,學習太多,看世界的眼界也更遠了一點。

採訪番外

同事們眼中的楊幹軍

楊幹軍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如沐春風。他看上去非常自信,智慧,運籌帷幄又溫文爾雅。採訪過程我們聊得非常愉快。

那麼,在其他同事眼中,他是個什麼樣的管理者或者合作者?

文和友店長孫平:

文和友首席文化官孫開先:

文和友財務部部長唐俊:

2020年黑天鵝疫情下,文和友比去年有70%到80%的同比增長。儘管餐飲跟國家的統計基本上沒什麼差異,即大概百分之八九十的恢復,但文化產業方面有非常巨大的、接近翻倍的增長。此外,還在疫情對餐飲企業打擊嚴重的2月,獲得了加華資本近億元戰略投資。

走過近十年,所有人都對文和友信心百倍。而未來五年超級文和友將跑出一家什麼樣的商業巨無霸,大家也都在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等位三天吃不上的文和友,火爆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文和友,長沙的美食地標,10月份長沙店等位2萬人……從路邊攤到餐飲業巨頭,文和友是怎麼走過來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也許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5000元成本起步,2年開出連鎖店2010年,22歲的文賓辭掉高薪的工作,開路邊開了一家炸串攤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 一天排號4萬桌,超級文和友是如何成為長沙文旅地標的?
    「排號4萬、等位2萬、客流峰值6.8萬」,這是今年十一期間超級文和友的客流數據,由此可見這個長沙「市井博物館」的火爆程度,從一個街邊的路邊攤到長沙文旅地標,文和友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今天的網紅打卡之地?「文和友」品牌始於2011。
  • 從路邊攤到文旅地標,文和友的商業模式你看懂了嗎?
    從路邊攤,到油炸社,到龍蝦館,再到超級文和友,文和友一直致力於傳統民俗餐飲文化的研究,不斷挖掘地域民間小吃,並結合潮流文化,形成獨樹一幟的"文和友餐飲模式"。那麼超級文和友作為全國第一家城市的文旅地標,是如何成長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呢?
  • 長沙超級文和友到底有多火
    前陣子很多人都刷到了一張馬爸爸到長沙的照片,照片中一位穿著短褲背心人字拖鞋的年輕人,讓人過目不忘,是誰這麼拽,陪同馬爸爸居然還這麼隨意,這個就是中國目前最火爆的餐廳「文和友」的創始人文賓,1987年出生的年輕人。
  • 從路邊攤到年收入1億,文和友用5年打通餐飲新模式
    文和友創始人文賓是一個在長沙土生土長的80後,有趣的是,十年前,文賓只是一個長沙路邊攤的攤主。在創立文和友時,文賓一再強調文和友的文化屬性,他的目標是中國餐飲界的迪士尼。那麼,文和友是依靠什麼走到今天的,其餐飲模式為何能成就爆品?「和牛財經」將通過對文賓及其周邊的故事挖掘,找到文和友的爆紅邏輯。
  • 從路邊攤到品牌化,小吃到底有多賺錢?
    其實只要肯幹,路邊的小吃就很賺錢。文和友、灣仔碼頭創始人最開始就是從小吃「練攤」開始。 而小吃品類發展到今天,也開始走向品牌化、規範化,從路邊攤走向門店、商場,在未來的餐飲格局中,一定會有小吃的一席之地,而小吃品類本身也可能進化成更靈活的存在方式。
  • 文和友究竟是不是餐飲公司?
    不過,仔細觀察發現,文和友並不像一家餐飲公司,反而像一家文化公司,或是商業地產公司。文/十二不惑靠餐飲起家2010年夏季,22歲的文賓辭去了汽車公司的工作,在長沙坡子街擺路邊攤開始創業。創業的啟動資金是5000元,每天下午5點半出攤,凌晨4點收攤,一天的營業額有1千元左右。時常要陪客人喝酒,如果不陪喝,營業額就會大打折扣。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就沒有做了,因為擺攤實在太累。2011年,文賓在坡子街附近的人民路6號開了一家店,這個店80平方,一共5個人。
  • 廣州超級文和友設計師楊巖:設計一座市井美食的主題樂園
    走進掛著「五講四美三熱愛」標語的街巷,經過一家家美食攤,沿著破舊的臺階上樓,要小心繞過拍照打卡的小姐姐們。時空錯亂的恍惚中,不經意走進一間年代感十足的屋子,尋不到主人,隨手翻看桌上的書,看到文和友這家不尋常餐廳的圖文故事。
  • 他是馬雲的座上賓,把一個路邊攤做到年營收上億,說最感謝前女友
    說到國內某個領域最牛的人,很多人都能如數家珍,比如地產大亨,比如舞蹈鼻祖,比如醫學先鋒,可如果我問你,中國最牛的路邊攤主是誰,你還能不假思索地說出來嗎?沒有西裝革履,沒有風流倜儻,當然更沒有學富五車,大部分時候,他就穿著舊背心,大褲衩,搖著老蒲扇,踏著人字拖。是的,你沒猜錯,就是這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他叫文賓。
  • 風筒輝退出文和友,情懷敘事如何保鮮?
    4個月前,這個熱門打卡點凌晨1點還在排隊,如今在周日的晚上,叫號處的屏幕泛著冷冷的綠光:「等位桌為0」。名角退出,觀眾漸乏,超級文和友的市井大戲為何不吸引人了?離場與冷場「我是自己想走的。」接受識廣採訪時,風筒輝說。
  • 超級文和友毀譽參半,文賓的「餐飲界迪士尼」夢能成嗎?
    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在飛速變幻的城市生活裡,到底有沒有不會過期的東西?」文賓後來通過超級文和友給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1987年出生的文賓是文和友的創始人(取自文賓和他的朋友),早期曾在個人微博裡多次調侃自己為「坡子街王家衛」,日後採訪中常常固執的說著長沙方言。
  • 茶顏悅色、文和友、三頓半...長沙靠「吃喝玩樂」成網紅頂流
    2019年,超級文和友到店消費人次超過800萬。這是什麼概念?根據2019年的人口數據,長沙的常住人口也不過是839萬人。   2020年,長沙被稱為「最網紅城市」。十一長假遊客蜂擁,茶顏悅色(需求面積:50-70平方米)一杯難求,文和友單日排號4萬、等位2萬。不只是作為旅遊地,在網際網路行業中,長沙也是網紅。
  • 小青告訴韓劇《雙甲路邊攤》:《德魯納酒店》姐姐?你喜歡哪一個
    於是她趁夜派人到嶽家燒火,並殺了嶽母。嶽看到這幅悲慘的畫面,便把自己吊在神樹下詛咒全人類!每月有10萬人需要幫助越劇因在神木下吊死被判閻羅王。她奉命在200年內幫助10萬人解除冤屈和遺憾。但是,越劇的時間太短了。所以時間延長到了500年。
  • 單雙號出攤、「綠卡」經營,進階版路邊攤來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日電(彭婧如)「你最懷念的路邊小攤是什麼?」這項網絡投票中,燒烤、煎餅、麻辣燙的得票數一騎絕塵,遠遠將瓜果蔬菜、手機貼膜等選項甩在了後面。如今,路邊小吃攤終於反轉為「懷念不如相見」了!路邊攤要回來了中央文明辦近日發文明確要求,今年不將佔道經營列為文明城市考核內容。消息一出,即上熱搜。
  • 從長沙到廣州,超級文和友為何如此熱愛街道?
    編輯白貓 文中圖片若無特殊標註版權均歸屬於文和友 UED分別在廣州超級文和友開業前後採訪過文和友集團聯合創始人翁東華,本文將這兩次採訪整合在一起,講述了文和友團隊從街邊擺攤到長沙、廣州兩個大型店鋪建設的故事。
  • 廣州超級文和友熱度降了
    □本版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盧舒曼 實習生 張予涵    斑駁的牆體,昏暗的燈光,馬賽克的地磚,大排檔式的摺疊桌椅,盞鬼的粵語標語……今年6月,廣州超級文和友開始試營業。  如今再訪廣州文和友,雖然人來人往,但周末晚上飯點時間大概1800多桌,工作日基本不用排隊,對比開業時排號3000桌、平均排隊4小時的場景已經不復呈現。此前更傳聞最早一批進駐廣州文和友的老字號已退場。超級文和友作為外來品牌進駐廣州,是否水土不服?這種模式還能走多遠?
  • 中國食品工業的半壁江山路邊攤
    這些路邊攤位創造生產豐富多樣的食物,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標誌,代表著當地人和當地文化。02為什麼路邊攤總是讓人念念不忘?說到這裡,中國人對路邊攤的菜並不陌生,甚至有著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在唐朝,夜市還是很普遍的。
  • 路邊檳榔攤別去太多,就怕玩到走不了
    現在每年都有很多大陸人去到臺灣省旅遊。而這些年復一年去到臺灣省旅遊的大陸遊客都會有這種感覺,就是既感慨又遺憾。讓我們感慨的是,之前大陸遊客還會羨慕臺灣省的高樓大廈,而如今去到臺灣旅遊的大陸遊客就真的是到當地體驗風土人情的了。我們有句話說,臺灣省最美的風景是人,而臺灣省的人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呢?
  • 「親測」文和友拍照比吃飯香!網友沒有騙我!
    因為人氣火爆,所以【超級文和友】幾乎天天都是排隊等位的情況。吃飯要排隊、拍照要排隊,娛樂項目也要排隊~如何巧妙避開人群,拍出自己滿意大片的同時,還能吃上美味的小龍蝦呢?以下是我這次探店總結的一些經驗,可以讓大家擁有「這個文和友被我承包」的感覺!
  • 「文和友」要在長沙開新店了!
    估計很多外地的朋友 第一反應就是:文和友! 畢竟,這是傳說中 排號20000桌的超級網紅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