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走來的秦國祖先:歷史上第一個姓嬴的人

2020-12-22 歷史也風流123

最近,《大秦賦》正在熱播......

網絡上又掀起了追秦熱。

所以,我也趁著這個風口,帶大家追溯一下,秦朝遠古的祖先——伯益。

伯益,是秦人認定的始祖,在秦國的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姓嬴的人。

伯益

伯益,小名大費,生活在舜帝和禹帝時期。

他,伯益,本來是禪讓制下,大禹選定的接班人。

後來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開始了家天下。

那伯益去了哪?

傳說伯益精通鳥類語言,可以跟小鳥說話,進而馴服鳥類和野獸。

根據《尚書》記載:

舜帝問誰能夠馴服天上地下的草木鳥獸,部落首領一致推薦伯益。舜帝於是就任命了伯益做了掌管山澤的大臣。伯益兢兢業業,馴服了百蟲,使百姓安居樂業,直到今天,民間還將其稱為「百蟲將軍」。

「百蟲將軍」

接著,他又跟著大禹整治洪水。

大禹治水,十三年在外,過家門不敢入,為天下人解除水患,大禹受到百姓愛戴。

當大禹被獎賞的時候,他向舜帝推薦伯益。

這次的治水工作中,伯益和后稷這兩位助手鼎力相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禹治水

因而,舜帝賜予了伯益嬴姓,還賜予了一個姚姓女子為妻。一些記載認為這個姚姓女子可能就是舜帝的女兒,因為舜帝就是姓姚的。

可見舜帝也是十分看重伯益的。

伯益是四千年前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當大禹成為部落聯盟首領,伯益成為了大禹的左膀右臂。

由於大禹在治水時操勞過度, 身體受到嚴重的損害, 故在帝禹的晚年, 伯益作為其唯一的副手, 實際與之共掌天下。

當大禹老了,部落聯盟需要推選新的繼承人,大家一致推選了伯益。

然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社會剩餘財富變多,人們口袋錢變多了,私有觀念逐漸成為了主流思想。

人們對於權力的爭奪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

當夏啟聽到自己父親去世,他的欲望遠遠超過了哀傷。

他也想爬上父親的位置,站在最高處,擁有更大的權力和更多的財產。

夏啟

原定接班人伯益與夏啟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我們都知道歷史選擇了夏啟,做了部落聯盟首領,建立了夏朝,開啟家天下的歷史。

那伯益與啟爭奪的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

有兩種主流說法。

第一,伯益讓賢說。

在大禹去世後,禹的兒子啟服喪三年。在這三年中,伯益行使部落聯盟首領的權力。等到夏啟服喪完,伯益認為啟更適合作首領,便主動退隱山林,讓位給啟了。

這種說法似乎更有道德層面的說服力,然而這是真的嗎?

第二,啟殺伯益說。

伯益做了部落聯盟首領,啟以大禹部落為基礎,聯合其他部落,發動軍事政變,殺害伯益,奪得天下。

這種血腥殺戮、爭名奪利的說法,聽起來殘酷,但這更符合歷史真相。

在以後的王位爭奪賽中,大多都是流血犧牲、你死我亡的模式,可以側面反映出一定真相。而伯益一家在夏朝中所受到的待遇更能說明一切。

伯益的後人在夏朝非常沒落,失去了權力、地位,成為了被迫害的對象。

如果伯益真的讓賢給啟,那麼啟至少會保持他的地位。然而事實勝於雄辯。他們被迫遠離中原,遷到了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雜居,一直在忍辱負重。

直到夏桀帶著夏朝走向毀滅,贏姓家族的故事繼續發展著......

參考資料

1. 董林亭 《伯益事跡綜考》

2.《左傳》

3.《白話史記》

說明事項

編輯/五柳女士

圖片/來源網絡

NO.97

2020/12/18

相關焦點

  • 【研討】伯益·《嬴姓·嬴秦淵源》
    遠古時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團的徽示,氏是一個姓所分出氏族支系的標誌。姓氏合二為一,是秦漢時才開始的。「嬴」姓為中國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媯)之一,屬嬴姓十四氏(主要包括現在的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繆、鍾、費、瞿等姓氏)之始。
  • 祖先是古之惡來,秦趙本是同源,秦國發跡前的歷史故事
    惡來其實是商紂時期的人名,他還有一個更顯赫的身份,是秦始皇的直系祖先。 秦國的女始祖據稱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後代,因吞下玄鳥蛋而生出大業,成為秦的祖先。這和商代的起源「天命神鳥,降而生商」完全一致,歷史難道真有如此巧合?
  • 嬴姓源流與上古八大姓
    「嬴」是一個起源古老的姓,始於堯、舜時期。《史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大業。大業娶少典之女,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伯益「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舜賜姓嬴氏」。伯益得姓後,擔任了重要官職,成了舜的重臣。秦朝滅亡後,六國遺民都痛恨秦國,秦國嬴姓人四散逃亡。為躲避追殺,嬴姓人改為他姓隱居的情況相當普遍,而且罕有記載。
  • 歷史未解之謎:嬴政到底姓什麼?姓嬴還是趙?亦或者秦?
    隨著歷史熱播劇《大秦賦》的完結,越來越多的網友一直在網上爭論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即一統六國,建立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的秦始皇到底叫什麼?應該叫嬴政,還是趙政,亦或者是秦政?然而不管是上面哪一種,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名未錯,區別只在姓氏上面。造成這種認知差別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先秦時期姓和氏規定不同,文化差異頗大。
  • 現在還有姓嬴的人嗎?
    而唯一存活的胡亥,也是歷史上最昏庸無道的君王,是趙高一手把持著朝政,最後也是趙高的女婿逼死了胡亥,所以,嬴政的直系血脈基本都死絕了。二,項羽的屠殺。楚霸王項羽攻入鹹陽後,大肆燒殺擄掠,他放火燒了鹹陽城,更是對贏姓族人大肆屠殺,經此後,贏姓族人逃過劫難者就寥寥無幾了。三,嬴姓人都去哪裡了。既然嬴政的子女全都死了,那現在還有姓嬴的人嗎?
  • 熱播劇《大秦賦》中,周天子為何大罵秦國先祖是「養馬的家奴」?
    秦國的祖先曾經替周天子養馬,這個典故出自司馬遷《史記·秦本紀》。 在《史記》中,太史公用了很大的篇幅,交代了秦國的來龍去脈,以及他們為什么姓嬴,以及趙氏的來歷,秦國國名的源頭等等。
  • 百家姓:姓餘的人並不多,但是來頭卻這麼大!
    第一個源流就是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的秦國上卿—由余(即周攜王子孫)雖然餘姓出自由余,但是由余都來頭可就大了,由余的祖上是姬姓貴族,是為周攜王--姬餘臣(字伯服)的子孫,也就是說餘姓可以追溯到姬姓王族,雖然周攜王是與周平王「二王並立」( 申侯、繒侯及許文公在申國立宜臼為周天子,即周平王,虢公翰則在攜擁立餘臣為周天子,即攜王)的特殊時期但是也還是姬姓王族不是,所以姓餘的小夥伴們可要注意了
  • 專家:你如果是這四個姓,有可能是他的後裔
    秦始皇是我國封建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他本名叫「嬴政」。
  • 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姓「嬴」?
    秦始皇作為我國封建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對於我國歷史來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 我國每個姓氏都有一個遠古守護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誰的後裔?
    《說文解字》 云:「姓,人之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說文解字》漢朝的許慎在公元100年的時候所作,這裡記載了「姓」是從母系社會而流傳下來的,不同的姓氏也代表了不同的母系祖先。
  • 很多人都搞不清的「姓」和「氏」,到底有什麼區別,該怎樣區分?
    在起名這門藝術中,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比中國人造詣更高的了,因為中國古人,特別是有一定文化和地位的人,除了有姓、氏、名,還有字、號,這樣算下來,一個中國人能有好幾個稱呼,如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我們既可以稱其為蘇軾、也可叫他蘇子瞻、還可以稱蘇東坡,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的序中,為了避免中國人複雜的姓名字號,就費盡了心思,他淘汰了不重要人物的名字,儘量保證書中出現的人物前後只用一個名字
  • 《大秦賦》第一集:呂不韋帶嬴異人回秦國
    《大秦賦》歷史大家都知道,呂不韋最後成功把嬴異人帶回秦國,並扶持其成為秦王,自己則坐上秦相之位,從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奇貨可居也!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歷史,但這只是一段簡單的因果結果,它沒有一個詳細的過程。而歷史正劇的作用就在於呈現這個過程,而且還要足夠精彩動人,同時又能尊重史實。比如呂不韋的人物性格,嬴異人的人物性格,不能為了娛樂而扭曲這些歷史人物。
  • 秦始皇的祖先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他們又是如何開創秦國的
    因此大舜便賜他們姓嬴。後來到了夏朝之時,此時大費的後代中有一個叫費昌的人。他拋棄夏王朝而投奔了商王朝,並且最後幫助商王朝滅亡了夏朝。因此費昌被封為貴族,而也因為滅夏有功,所以在整個商王朝期間,嬴姓族人混的都比較好。
  • 驢行韓城漫談02—韓城從遠古慢慢走來
    二是:有多少人是好好研究歷史,研究地理後,能由衷地喊出這句話。三是:能有多少人是遊歷了黃河生態文化圈後,能由衷地說出這句話。老行驢從學校的歷史教育,和自己看書得來的那點微薄的歷史文化知識,能認可接受那句話,很少過心,更說不上動情很深。
  • 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姒、嬴等為何都帶有女字旁或底?
    上古時期有八大姓氏,分別為: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姬、姜、姒、嬴、妘、媯、姚、妊。雖然兩種說法有些許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這些姓氏中都是帶有女字旁或者底的。說起這個的原因還要追溯到原始社會,在原始社會可不是現在這樣講究人人平等,或者像古代男權至上,而是一個母系社會,由於當時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發明姓來代表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的氏族符號,目的是為了避免近親結婚,因為古人很早就發現了近親結婚的種種弊端。所以在母系社會,姓都是帶有「女」字的。
  • 我國上古八大姓之一,但在現在卻非常少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姓氏文化是非常特別的,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曾經出現過很多的姓氏。都有著很深的內涵。而在這些姓氏中有一個姓氏它是大姓之一,但是現在這個姓氏卻非常少見,那麼這是什么姓呢?它就是嬴姓,這個姓氏曾經是秦國和趙國的國姓。可以說秦國和趙國是同宗同源。
  • 王者的「高地保安」李信,也是歷史上秦國高地保安?更是李廣祖先
    春風無十裡|文王者的「高地保安」李信,也是歷史上秦國高地保安?更是李廣祖先如果說起王者榮耀裡的「高地保安」,李信可是非常有名啊,守家能力非常強,畢竟「高地保安隊長」這個稱號可不是白叫的。不過不僅遊戲裡的李信是「高地保安」,歷史上的他也可以稱得上是秦國的「高地保安」,更重要的是,他還是「飛將軍」李廣的祖先。年少成名如果在秦國說起李信將軍,沒有人不知道。
  • 一本漫書穿越大秦帝國,禮縣人厲害了!
    甘肅禮縣東部的西漢水上遊地區為早期秦人活動腹地,也是秦早期西垂都邑地、秦文化的發祥地和秦國的始國地,是秦人走向中原成就霸業的搖籃。由禮縣人編撰繪製的《走向大秦帝國》連環畫講述了早期秦人從測日到保西垂,到附庸,到始國,到東遷;從嬴人到秦人,到秦族,到秦國,到大秦帝國這一段艱難曲折的崛起之路。你想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 羋月和趙姬,兩位當世美人,間接推動了秦國歷史發展
    前言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的發展是靠哪些英雄人物推進的,時勢造英雄的同時,英雄也決定著歷史的走向。因為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緣故,所以我國歷史上大部分的英雄人物都是男性。當然,也不缺乏一些優秀的女性人物。就比如戰國時候的秦國,出現了兩個不一般的女人。這兩個女人,一個是羋月,羋八子,也就是大秦的宣太后,秦惠文王嬴駟的其中一個妾室。另一個女人則是趙姬,大秦帝太后,真實名字不詳,是秦莊襄王的妻子,還是秦始皇的老婆。這兩個人是秦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女人,譜寫了一段輝煌的大秦歷史。
  • 這14個姓氏中如果有你的姓,那麼你和秦始皇可能是同一個祖先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有的人姓趙,有的人姓曾,有的人姓張,姓什麼的都有。在古代還列出了各種姓氏,專門立了一文《百家姓》來講解!今天小編我就來跟大家說說這姓氏,如果你的姓氏包括在這14個姓氏裡面,那麼恭喜你,你就很有可能跟秦始皇是一個祖先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來講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