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金融海嘯十年後的世界新變局

2021-02-25 U臺說

因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告破產而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迄9月中旬已屆滿十周年;回顧金融海嘯引發的一連串動盪和全球局勢變遷,十年後的世界較金融海嘯之前已變得完全不一樣,而且這場金融浩劫的餘波仍持續將整個世界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變局。

 

金融海嘯帶給世界改變是空前的,首先,政府的角色被重新定義,尤其中央銀行承擔起「救世主」角色,雖然及時遏阻了一連串金融危機,但也種下了更多難以控制的巨大變數。

 

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聯準會(Fed)以擴大資產負債表方式,在六年間祭出三輪量化寬鬆(QE)政策,在金融市場投入近4兆美元,同時也帶動歐洲、日本、英國等全球主要國際央行紛紛跟進,大量印鈔救市,十年之間,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從2008年的3.68兆美元暴增至逾16兆美元,擴大了四倍多。這種扮演「救世主」角色、無限度撒錢的「非典」貨幣政策,帶來的是一個超低利率、信用不斷擴張、資金到處泛濫的金融環境,也製造出另一個更大的金融泡沫。

 

迄今年8月,全球債市規模已逾57兆美元,是金融海嘯前的二倍;到2017年底,全球股市市值佔GDP比重近113%,和金融海嘯前114%的水準相當;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及IMF數據,全球政府及私人債務佔GDP比重都達到歷史新高;可以說全球央行共同製造出一個更大的泡沫,來化解因泡沫崩解所造成的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等接續的風暴。但央行終究不是上帝,在製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泡沫後,能否藉由緩步升息及逐漸縮小資產負債表規模以讓經濟及金融市場「軟著陸」,恐怕沒有任何專家敢打包票;這也是「新末日博士」羅比尼警告2020年可能重演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

 

新興市場可以說是全球信用擴張的受益者,但也是受害者。在金融海嘯後,全球高唱「經濟再平衡」旋律,意指美、歐因次貸風暴受內傷嚴重,新興市場國家將趁勢崛起,成為促進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而美、歐、日、英等QE釋出逾10兆美元資金,有相當大的部分竄入新興市場國家,用錢堆砌出繁榮的假象,但好景不常,在美國QE退場並轉而升息後,大規模資金開始從新興市場撤出,很多國家正面臨資產泡沫崩解及貨幣危機。據日本野村控股最新報告分析,目前包括斯裡蘭卡、南非、阿根廷、巴基斯坦、埃及、土耳其和烏克蘭等七個新興經濟體面臨匯率風險,其中除南非和巴基斯坦外,其他五個國家已陷入匯率危機或接受IMF援助計畫。

 

中國大陸金融及經濟變化,更如洗三溫暖。美國聯準會自2009年3月開始執行QE後,導致美元長期弱勢,也讓中國趁勢崛起,吸收大量外來資金,外匯存底從不到2兆美元,迄2014年中遽增至3.9兆美元,增加近一倍,人民幣一度成為全球最強勢貨幣,對美國龍頭地位構成強大挑戰。

 

但是,美國QE退場及開始升息後,2015至2016年,大陸歷經多次股災及人民幣遽貶危機,外匯存底減少近1兆美元,直到2017年大陸經濟才逐漸回穩,再度強化大陸內部對未來經濟的憧憬。未料川普政府從今年3月起發動對中國大陸一波又一波的貿易戰,而大陸顯然已有不認輸、打持久戰的準備;「一山不容二虎」,美中掉入西方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而不可自拔,無疑是十年來世界經濟最大的變局。

 

金融海嘯改變了全世界,未來十年,我們可能面對的是一個變化更大的新世界,世界各國要有坐雲霄飛車的準備。

相關焦點

  • 觀察│DRAM業臥薪嘗膽十年 走出新路
    這也是2007年DRAM價格崩盤及2008年金融海嘯後,境內睽違十年以上的記憶體晶圓廠投資案。 金融海嘯以來的十年間,是臺灣記憶體產業失落的十年。記憶體的主要產品DRAM,2008年臺廠的全球市佔率還有20%,2017年第4季,臺灣三大廠:南亞科、華邦電、力晶,加起來的全球市佔率低於4%。在這失落的十年間,臺灣DRAM廠與投資人皆血淚斑斑。
  • 觀察│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高
    首先,現今全球反景氣循環工具遠不如金融海嘯時期。就財政政策來看,海嘯後美國預算赤字不斷飆升,即使今年8月初通過新預算法案,凍結舉債上限二年,但為避免引發債務危機,美國實無太多財政政策空間,其他主要國家亦然;在貨幣政策方面,即便率先進入升息的美國,比其他主要國家較有降息空間,但與金融海嘯時相比,政策工具仍有限,遑論在此際資產負債表規模仍龐大,嚴重限縮再次操作非傳統貨幣政策的空間。至於歐洲與日本央行利率更是降無可降,幾無貨幣政策工具可用。
  • 觀察│川習會 開啟嶄新G2時代
    比如說,上世紀二戰結束之後初期,在新成立的聯合國框架下就有一個「G5」的概念──所謂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美、英、法、蘇)。這G5就是二戰的勝利方。 之後隨著時間推移,各國綜合實力互有消長,從不同角度觀察與評估,就可以有不同的「G?」。比如,從1970年代開始,七個工業大國的組合叫G7,很長一段期間,全球經濟貿易金融,由G7說了算。
  • 郭臺銘示警:更大金融海嘯將來臨│聯合報臺商版0603曬新聞
    蔡英文說,韓國瑜在造勢大會上說了很多新口號,像什麼「發財外交」,韓市長發明新口號前,可多關注在高雄市政上。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昨天說,韓國瑜說為了臺灣不惜粉身碎骨,但仔細思考一下,韓的政策是否能夠達到捍衛目標?賴清德說,韓在演講時講了很多口號,的確是講口號的一把好手,但都不是講內容,也不講政見,也不講執行。他講的內容,都不能在他高雄市長六個月任內得到驗證,這一點是必須去注意的。
  • 觀察│大宗商品超級循環將再現?
    路透自新冠肺炎走向全球大流行後,全球經濟活動飽受衝擊,有實體交易和儲藏成本的大宗商品價格理應受到較大的負面衝擊
  • 觀察│日本發展工業4.0 對臺灣的啟示
    日本政府在5月底公告2018年版的製造業白皮書,白皮書上指出,第四次產業革命正在到來,比起80年代廣場協議後日圓升值、90年代泡沫經濟後的不良債券
  • 兩岸10年後最富有城市 北京奪冠、臺中第八
    北京在294個城市競爭中獨佔鰲頭,上海緊追在後,排第三的是成都;臺中是臺灣唯一進榜城市,排名第八;港澳全軍覆沒。社科院根據過去五年城市發展格局及未來趨勢,綜合GDP經濟實力、科教發展、城市建設等,預測十年後的「最富城市」,在兩岸四地294個城市中,選出24個城市進榜。兩岸四地城市競爭中,2025年的「最富城市」以北京居首,看好環渤海城市群未來整體聚焦的發展優勢。
  • 觀察│遠距工作學習開啟新競局
    他預期未來五到十年間,該公司4.8萬員工中有半數將永久以遠端模式工作,這將是該公司運作的一項重大改變。 此外,全美最大、擁有將近50萬教職員生的公立大學體系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受到新冠肺炎衝擊,總校長也在5月12日宣布,23個校區將取消秋季校區課程,幾乎全改成線上教學。
  • 觀察│產業創新轉型基金 要主動出擊
    蔡英文即將邁向第二任期之際,全球經濟正遭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臺灣也正步步為營地因應,在應付危機之餘,更冀望能化為轉機,奠定變局後的新發展模式。
  • 觀察|臺幣適度升值 產業升級契機
    去年美國聯準會升息三次,而臺灣央行沒有升息,就國際金融基本原理而言,美元的升息幅度超過臺幣,應會提升美元的相對價值,促成美元升值、臺幣貶值。然而過去一年主導臺幣升值的背景因素,不是國際金融原理,而是政治經濟學。
  • 觀察│推動金融整併 先思考三大議題
    首先,為了鼓勵金融整併、又要避免政治風險,新政策只能選擇民民併,而未適用於民公併或公民併;「民」代表民營金融機構,「公」是指泛公股金融機構。目前政府控制一半董事席位之銀行的資產總合(泛公股銀行),佔臺灣銀行業資產大約一半,這在已開發金融市場極為少見,因此許多評論認為,只要價格合理、員工就業有保障、過程公平公開,政府應對部分泛公股銀行進行釋股,才能落實真正的民營化。
  • 東北亞新變局,這些國家將掀起新一輪「抗美」行動? |獨家
    以地緣特徵而形成的東北亞國際關係,當下正處於大調整的新變局時期,各國間互動趨於增強。步入9月,東北亞的外交舞臺熱鬧異常,各方進進退退,微妙平衡,透露出大小各國博弈味道。在俄羅斯遠東海參崴,9月11日揭幕的第4屆東方經濟論壇,是運籌大國關係及周邊外交的一次重大行動,為各國高層提供了交流互動平臺,充滿國與國角力的政治味。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出席該論壇,新一輪外交攻勢也再度開始。
  •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觀察即思考——張路峰老師的手機攝影藝術展│影像•看世界
    策展機構:中原大學藝術中心策展人:中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陳歷渝張路峰目前任教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從事建築學及其理論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他造訪過許多城市和鄉村,透過他的雙眼觀察相關連結:•一個手機攝影愛好者的日常:入眼的都是故事│影像•看世界•影像•看世界│中規院人攝影作品賞析[第1輯]•影像•看世界│中規院人攝影作品賞析[第2輯]
  • 【觀察】為何英文看不見崛起的中國?
    這組織在49年後就結束,難怪我沒聽過。但有位美軍顧問回美國,大談「工合」精神,gung-ho才進入英語。  二○一三年六月,《經濟學人》電子版的語言專欄曾有一文,問:「源自中文的英文外來語為何絕少?」大意是說,中國改革開放已三十幾年,經濟崛起也已經二十年,為何英文近年沒冒出新的中文字詞?
  • 觀察│國安基金護盤 不能亂了方寸
    國安基金於2000年2月通過設置及管理條例,其設立目的是為因應海內外重大事件,以維持資本市場及其他金融市場穩定,確保臺灣安定,規模為5,000億元。依規定,能動用國安基金進入股票與期貨市場的條件,是因海內外重大事件、國際資金大幅移動,顯著影響民眾信心,致資本市場及其他金融市場失序或有損及安定之虞。因此,國安基金不是股市下滑的護盤基金,而是金融穩定的最終手段。
  • │140
    範雎到達秦國後,開始並沒有受到秦昭襄王的重視,而是有一年多的時間,根本沒見到秦王。這個時候,已經到了西元前271年,秦昭襄王已經做秦國國君36年了,而國家大權,始終還是掌握在宣太后及「四貴」手中。當範雎終於得到覲見秦昭襄王的機會後,範雎卻做了一個膽大至極的舉動。在進到秦國王宮,秦昭襄王迎面而來的時候,範雎裝作沒看見的樣子,大模大樣的向前直闖。秦王手下隨從大怒,呵斥他:「王至。」就是說國君來了,讓他退讓到一旁,給國君行禮。沒想到範雎不但不退讓,反而大呼小叫的嚷嚷:「秦安得王?秦獨有太后、穰侯耳?」就是說秦國有國君嗎?秦國哪裡有國君,秦國只有太后和穰侯。
  • 時論│美中貿易戰即將開打
    圖/經濟日報提供 川普上任後火力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