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大宗商品超級循環將再現?

2021-03-05 U臺說

路透

自新冠肺炎走向全球大流行後,全球經濟活動飽受衝擊,有實體交易和儲藏成本的大宗商品價格理應受到較大的負面衝擊,不料卻出現明顯上漲。具代表性的美國商品研究局期貨價格指數(CRB)即由去年4月27日低點的347點,一路漲至今年1月5日的448點,漲幅達28.3%。某些分類指數漲幅更驚人,如CRB工業金屬指數由去年3月23日的低點851點,大漲至1月5日的2,156點,漲幅達153%;CRB農產品指數由去年3月18日低點的3,516點,漲至今年1月5日的6,354點,漲幅亦達到80.7%,且這兩個代表商品的價格指數漲幅,皆遠優於同期間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此等情景,不禁讓市場投資人掀起大宗商品超級循環是否再起的熱議。

 

為何疫情肆虐,大宗商品仍走出一波多頭?首先,美國聯準會(Fed)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乃是各種資產及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共同因素。在實體投資活動因疫情受抑下,Fed創造出的流動性既推升了資產和商品價格,也造成弱勢美元。美元指數從去年3月20日的102.82趨勢下跌至今年1月6日的89.33,令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劇漲。

 

其次,去年北半球農產品耕種階段,正值疫情封鎖巔峰時期,人員管制、運輸人力不足,加以全球航運大亂、運輸成本飆升,造成農產品供給量直線下滑及價格上漲。時至8月,美國穀物生產帶、南美洲又因天候災害影響生產,更使農產品價格維持多頭格局;在工業金屬方面,疫情爆發之初,基本金屬價格的確因需求遽減,導致價格崩跌。但隨著Fed釋出無限量量化寬鬆政策,金融商品全面止跌,供給面亦因疫情幹擾吃緊,加以物流費用飆升,推升基本金屬價格回穩。其後在市場對疫後經濟復甦的預期、對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加強基礎建設,以及對中國「兩新一重」(新基建、新城鎮化和重大工程)政策的三重期待下,持續推升工業金屬價格走揚。

 

至於這一波多頭行情能否延續,甚至創造出第三輪的超級循環,則可參考近20年來的兩輪超級循環經驗。第一輪超級循環周期從2002年到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前,主要受到中國進入WTO後,帶動新興市場經濟急遽成長,大量基礎建設帶來的需求促升大宗商品價格,並出現長達六年的多頭。期間,銅現貨價格突破8,500美元╱噸,布蘭特油價甚至漲破140美元╱桶;第二輪超級循環則發生在金融海嘯後,當時各國推出經濟刺激政策,加以中國的「四萬億投資計畫」助攻,全球對原物料的需求再度激增,帶動大宗商品上漲。

 

此次多頭行情隨著2012年中國刺激政策的消退、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的放緩,以及美國頁巖油量產重創油市而告終。由此可知,全球實體需求復甦力度將是延續本波大宗商品價格漲勢,甚至創造出新一輪大宗商品超級循環的關鍵。

 

展望2021年,美國料將維持寬鬆貨幣及財政政策,令美元依舊偏弱,有利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揚。就個別商品研判,農產品在新產季來臨前供不應求的情況依舊難解,使價格可望維持強勢;原油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異常團結下,仍有支撐力量。但在疫苗接種啟動、春季後全球經濟緩步解封下,貴金屬價格則較難有大幅上漲空間。

 

因此,若想在今年看到商品超級循環再現,端視基本金屬價格走勢如何。也就是說,全球實體經濟必須有超強勁的表現才行,尤其是美國和中國,像是拜登能否讓大選期間曾提議推動的2兆美元基建計畫成真,以及中國「十四五規畫」中的新興基礎建設能否加速推進等。倘若美、中兩大國在今年能同時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非紓困計畫),有效拉升需求面,且全球經濟活動可因疫苗的普遍施打而逐漸回規正軌,新一輪大宗商品的超級循環或將出現。

相關焦點

  • 觀察│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高
    鑑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道瓊指數劇跌又令全球投資人注目,使美國經濟是否將步入衰退成為各界矚目的關鍵問題。有別於市場對今年以來3個月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倒掛的影響,已有所反應,這回2年期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倒掛則讓美國景氣將陷入衰退的預期大幅升溫。
  • 強強聯手 國美與美的吹響2020超級品牌日號角
    國美電器CEO張德炬、國美電器副總裁王波、國美電器白電業務副總裁初永兵、美的集團中國區域總裁吳海泉、美的集團中國區域副總裁王新亮等人進行了深切會晤,雙方表示將攜手努力,共同助力2020超級品牌日取得亮眼成績。 會上,雙方確認此次國美&美的2020超級品牌日活動將於10月23日開啟,並於11月22日結束,其中推廣產品涉及空調、廚房衛浴、冰洗、生活家電等多品類。
  • 觀察│通膨升溫 央行應未雨綢繆
    兩大央行的決策都指向同一件事,即加速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在國際美元維持強勢,國際油價及大宗物資價格居高不下之際,臺灣中央銀行應該要正視所帶來的通貨膨脹隱憂,並積極評估適時升息的可能性。 央行在今年3月下旬的理監事會議中決定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當時所持理由,包括臺灣通膨壓力及通膨預期仍屬溫和,實質利率水準尚屬適中,以及臺灣經濟成長動能可能略低於上年,實際產出尚低於潛在產出。
  • 大宗商品盛宴
    疫情背景下,大宗商品普遍存在供需錯配,疊加弱勢美元周期和美國房市的火爆,催生了這輪大宗商品盛宴。雖然近期A股上遊周期板塊已經有所表現,但其本輪大宗商品漲價的反應並不充分,未來或仍存補漲的機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狂潮新冠疫情主導了2020年的經濟、政策以及金融市場,同樣也主導了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根據疫情的發展,伴隨著經濟和政策的影響,2020年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3月,大宗商品價格遭受重挫。
  • 觀察│ 國族的覆滅?——達沃斯人與廣場人的流動競合
    所以,很自然地,馬爾薩斯將人類延續視為一種道德問題。 但是,基於某些誤解(或者說扭曲),他的理論呈現給世人的面貌是「只有道德高尚的人類才能永續」,換句話說就是道德低下的人會對人類的延續造成危害。人類永續的過程就是強者淘汰弱者,適者淘汰不適者,只有強者才有延續繁衍的權力。這樣的理解當然會對窮人(他們從不節育,總是像老鼠一樣不停生育)造成了壓迫。
  • 觀察│思考創新經營之道 逆轉倒店潮
    果然,最近就傳出成立於1956年的美國平價連鎖鞋店Payless因債臺高築加上競爭激烈,可能關閉約2,500家門市,若成真將創下史上最高零售商門市清算數紀錄。 這一連串實體零售縮編倒閉的消息,讓許多人以為「實體已死」的趨勢將近。但事實上不然,許多新形態的商業空間運營設計仍不斷進入市場,為實體零售或線上線下的整合帶來新的刺激。
  • 型男傳奇‧鯊魚再現 MD Racing
    由#777 陳貿宏 選手 騎乘挑戰今年度賽事MotoBuy敬邀 MD Racing車隊進行專訪、今日開幕戰同時讓大家搶先目睹新賽事比賽車塗裝#777陳貿宏、#888邱科龍 兩位資深車手『 型男傳奇、鯊魚再現 MD Racing 』
  • 觀察│以數位轉型重塑臺灣產業競爭力
    微軟5月底時在臺北舉辦亞太技術年會,會中引述研究機構的調查指出,至2020年時全球AI投資規模預計將達460億美元,亞太將成為最大宗的市場。
  • 【新冠肺炎】超級傳播者「防不勝防」 哪些才是高危地方?
    因此,專家愈來愈擔心「超級傳播者」可能會使疫情更難控制。回望香港當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俗稱「沙士」)疫情爆發,亦是始於一名超級傳播者。「超級傳播者」簡單來說就是:將疾病傳染給特別多人的病人。
  • 焦點│2018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 8月24日開跑
    圖/主辦方提供由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承辦的「2018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將於8月24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 區2.1號館開幕。經承辦單位多方力邀,臺灣區藝品禮品輸出業同業工會、臺北巿酒類商業同業公會、臺中巿酒類商業同業公會、桃園市伴手禮協會、中華文化經貿交流發展協會和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等相關企業均已成功進駐。誠摯歡迎各地科工商農企業前來參展。
  • 臺灣陷入家庭貧窮循環的啟示
    若以2017年度家戶申報稅額高低分成五等分位加以觀察,其年度所得最低20%的家戶平均所得收入新臺幣18.5萬元,與所得最高20%的家戶平均所得收入新臺幣249.1萬元之比較,其差距達到13.5倍,高於2016年度的13.3倍,呈現逐年擴大趨勢。
  • 焦點│2018廣州臺博會 24日隆重登場
    圖/主辦方提供由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承辦的「2018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將於8月24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 區2.1號館開幕。 主辦方大力支持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將於展館出入口製作大型廣告宣傳、迎賓拱門、特色臺灣招牌宣傳、廣告曝光火力全開,勢必要讓廣州民眾一睹臺灣風採。本屆展會共分為臺灣文創精品區、醫學美容體驗區、智能居家生活區、地方特色產業主題區、食品及伴手禮區和臺灣夜市小吃區六大展區,六大展區,為增加展會專業性與豐富性。
  • 觀察│DRAM業臥薪嘗膽十年 走出新路
    金融海嘯發生時,瑞晶擁有臺灣最先進技術的DRAM廠,無奈日本技術母廠爾必達(Elpida)破產,最後被併入美光(Micron),連財力雄厚的臺塑集團,也不堪DRAM虧損,而將旗下的華亞科售予美光。 隨著2014年以後DRAM價格回穩,2016年後季季上揚,存活下來的臺廠,這幾年獲利豐碩。
  • 大宗商品迎來新牛市?油價或大幅上漲
    分析師認為,大宗商品價格已經飆升至六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加上對通貨再膨脹的擔憂,投資者正重新關注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或迎來新一輪牛市。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大宗商品都被忽視了。然而,隨著投資者在市場中尋求能抵禦通貨再膨脹的資產,大宗商品現在又熱了起來。
  • 觀察│政府應正視景氣下滑的警訊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次景氣分數變化,有兩個地方值得特別提出來說明。 第一個是這次的景氣分數由5月的29分,大幅下滑到6月的22分,這是非常大的降幅;第二,在九個指標中,有六個指標都下滑,包括M1B、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銷售指數、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出口、批發零售餐飲營業額等;其他三個指數則維持平盤,沒有任何一個指標是改善的。
  • 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和傳導
    近期動力煤、鐵礦石、玻璃期貨迭創新高,大宗商品漲價勢頭有增無減。而且,近期漲價品種開始深層次向縱深演繹,呈現出橫向擴散(可替代品/替代工藝受益)和產業鏈垂直傳導(原料成本上升驅動下遊產品漲價)特徵。氣頭化工、煤化工受益於油價上漲、油頭產品成本上移。
  • 大宗商品通脹怎麼看?
    地產政策偏緊、份額回落可能導致出口景氣度下降,因而從總需求角度來看大宗商品整體大幅上漲的難度較大。2016、2017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是全球同步復甦+供給側改革,是明年大宗商品價格的重要的錨。
  • 觀察│美中貿易戰 進入關鍵時刻
    美國將在11月6日舉行期中選舉,這是攸關川普2020年是否可以連任的重要指標。各國均在評估若是共和黨選不好,最多也只要再忍受兩年;反觀若是共和黨表現不差,大幅增加川普2020年連任的機率,各國則必須做好再與川普周旋六年的準備。 此次選舉最關鍵指標是目前共和黨均是多數的參眾兩院。
  • 大宗商品戰爭:這個世界的真實衝突
    馬克·裡奇用來周旋於世界大國之間的真正底牌,是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是國際經濟活動重要的基礎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包括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等。  大宗商品交易領域也是國際經濟競爭的重要戰場。美國正是憑藉石油大宗商品公司,牢牢掌握著戰場上的主動權。
  • CDRC商品信心指數三連陰 今年大宗商品或將「熊強牛弱」
    摘要 【CDRC商品信心指數三連陰 今年大宗商品或將「熊強牛弱」】2018年大宗商品市場全年維持「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強勢震蕩格局,此番行情會否延續?多位市場人士表示,2019年大宗商品市場整體表現或將「熊強牛弱」,存結構性交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