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斬獲文博界又一殊榮

2020-12-14 上遊新聞

今日北京訊,雷學剛報導:從國家文物局網站獲悉,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落下帷幕。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過20家入圍項目單位代表精彩匯報和評審專家認真評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申報的重慶宋慶齡舊居「時代小先生」系列社教活動等10項案例被推介為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

這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先後3次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1次榮獲全國最創新力博物館、1次榮獲全國中華文物全媒體(新媒體)傳播展示大獎後榮獲全國文博界的又一個大獎,充分展示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依託館藏文物特色,堅持社會力量參與,走館校結合,社會融合,聚焦青少年所關注的時代責任、時代擔當、時代精神,量身打造的特色教育品牌,這個系列教育品牌曾得到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等領導的肯定。中國文物報、重慶日報、重慶華龍網、中新網和今日頭條等媒體對這個系列教育品牌進行了專題報導。

負責實施重慶宋慶齡舊居「時代小先生」社會教育系列活動的王玉茹處長在12月11日的現場匯報中說:」時代小先生」是由20世紀3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發起,宋慶齡親自組織開展「小先生」制,及其豐富思想內涵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是以培養少年兒童「愛心、責任、知識、能力」為內容,在7至14歲少年兒童中開展志願服務、公益培訓、校外實踐,引導他們「知行合一」、「即知即傳」,與學校、社會、家庭共同維護兒童成長,搭建的一個教育傳播開放平臺。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宋慶齡舊居」時代小先生」教育活動具有有主題鮮明、文物說話、活動經常、成效明顯的特點。本次評選推介活動終評委、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成軍說:「時代小先生」系列教育活動項目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堅持用文物說話,讓文物活起來,不僅增強了青少年參與社會教育的體驗感和互動感,而且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了紅色基因,壯大了紅色教育隊伍,是一個可以總結推廣的好項目。

據本次活動主辦方中國文物報首席專家和擔任本次評選推介活動專家組長李耀申介紹,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北京天圖文化創意產業集團支持。

宣傳推介活動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受到各地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經過革命文物所在地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推薦和革命文物單位自主申報,推介活動辦公室共收到來自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申報的案例109項。經過推介活動辦公室組織資格審核,共有95項參評案例參與初評,參評案例的數量、質量與2019年度相比均有大幅提升。

2020年10月12日,初評會在北京召開,評選產生20項案例入圍終評。入圍案例涵蓋了革命文物維修保護、展示傳播、社會教育、文創旅遊等諸多方面,展現了各地近年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探索實踐、創新成果和典型經驗。

終評會採取現場匯報演示、專家和與會代表互動交流的方式進行,既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也利於參評單位之間觀摩學習、分享互鑑。演示匯報結束之後,按照活動章程和評審辦法,經過與會專家評審評議、記名投票,優中選優,最終產生十佳案例。

據了解,目前全國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餘處,國有館藏可移動文物100萬餘件/套,革命類紀念館、博物館超過1000個,紅色文化資源豐厚。此次推介活動聚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文件部署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及該工程確定的系列重點項目實施中的典型案例,重點關注2018年以來各地加強資源整合、創新工作模式,助力紅色旅遊、精準扶貧,惠及革命老區民生改善、建設發展的典型做法,以及社會力量參與的創新案例。

推介活動主辦方還將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舉辦相關研討交流活動,進一步擴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案例的宣傳影響,助力「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取得更大成效。(雷學剛文、王玉茹圖)

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名單:

1. 東湖旅店——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

中共惠州市惠城區委宣傳部

2. 讓紅軍標語「活」起來——樂安縣「紅軍標語+全社會力量」保護利用模式

樂安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

3. 弘揚抗疫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武漢革命博物館抗疫物證收藏保護利用

武漢革命博物館

4. 重慶宋慶齡舊居「時代小先生」系列社教活動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5. 進藏先遣連戰鬥遺址保護修復和進藏先遣連紀念館建設工程

中共阿里地委宣傳部

6. 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文物保護修繕項目

北京市香山公園管理處

7. 東北烈士紀念館「雲+」系列——疫情條件下紅色資源的展示與宣傳

東北烈士紀念館

8. 以紀念館建設為載體傳承紅色基因——湘江戰役舊址保護利用實踐探索

桂林紅軍長徵湘江戰役文化保護傳承中心

9. 武漢上空的鷹——紀念蘇聯空軍志願隊特展

辛亥革命博物館

10.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三峽博物館館長:這個準備有
    首席記者 黃軍 攝華龍網10月17日10時38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 實習生 徐立)今(17)日上午,全國第十三屆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在重慶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下一步也將在展覽和展廳中引入AR、VR等技術,讓觀眾「走進」考古現場。據了解,首屆中國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於1987年在南寧舉辦,它有力推動了我國科技考古事業的快速發展。
  • 十年磨一劍 西南博物館建設成績斐然
    西南博物館是2010年經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倡議,以西南地區6家省級館為支柱,成立並面向西南地區博物館提供橫向合作平臺服務的非法人機構。剛成立時,當時只有24家成員單位,經過10個春秋的砥礪前行,聯盟隊伍不斷壯大,成員單位已經擴大到103家,佔西南地區博物館總數的七分之一。
  • 重慶國家級博物館增加到23家,區縣佔比超過主城,民營的也很多
    博物館也是要分等級的,那麼你知道自己常去的博物館是什麼等級嗎?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公告,正式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博物館名單,其中包括了一、二、三這幾個不同的等級。從公示的名單當中,大家能夠發現很多咱們重慶人熟悉的名字——大足石刻博物館、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重慶市萬州區博物館)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聶榮臻元帥陳列館、永川博物館(陳子莊藝術陳列館)、銅梁區博物館、楊闇公楊尚昆舊居陳列館、奉節縣夔州博物館成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 西南博物館聯盟2020年年會在成都召開
    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主辦,中國博協、中國文物報指導,西南地區68家博物館參加,全國10餘家文博企業和媒體共計200餘人參加的西南博物館2020年年會暨區域博物館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於2020年11月12日至14日在四季如春的蓉城成都召開。
  • 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魏峻:博物館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平臺
    在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系列活動中,業界和學界圍繞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平等對話等問題展開探討。荔枝特報對話文博界「大咖」,帶你一起感受腦力激蕩、思想創新與文化魅力。 」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魏峻5月17日在接受荔枝新聞專訪時談及,在博物館這一平臺上,更強調的是能夠接受各種各樣的觀點和態度,這對於博物館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
  • 千年古琴邂逅當代大師,三峽博物館聯合QQ音樂發布「古琴新聲」專輯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日前聯合QQ音樂,共同發布「古琴新聲」專輯。即日起,觀眾可在QQ音樂平臺搜索「古琴新聲」,免費聆聽藝術家用三峽博物館館藏古琴演奏的《醉漁唱晚》等16首曲目。「松石間意」琴據了解,三峽博物館目前共收藏古琴48張,自唐以下年代序列完整、精品迭出、彌足珍貴。在全國博物館界,三峽博物館收藏的古琴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位列前茅。「古琴新聲」專輯特精選出三峽博物館珍藏的唐代「襄」琴、北宋「鳳鳴」琴、北宋「松石間意」琴、明代潞王「中和」琴進行專輯錄製。
  • 三峽博物館這些甲骨文告訴你
    1月15日,由中國國家圖書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辦的「洹水殷契——商代甲骨文特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展。展覽通過70餘片珍貴甲骨,輔以書籍等實物展品,帶領觀眾走近商代先民生活,感受甲骨文承載的文化記憶。1月15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洹水殷契——商代甲骨文特展現場展出的刻有甲骨文的獸骨。
  • 南木國畫作品在三峽博物館展出
    2019年,這年中在國畫學習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也由著名畫家郭顯中老師推薦在三峽博物館中和三位畫友一起辦了畫展。而認得郭老師還是5月時在廖炳德兄的畫店中,之前早知道郭老師大名,也很喜歡他的繪畫,沒想到取裝裱的畫作時就這樣認到了郭老師本人。
  • 從「老鼠娶親」看起 三峽博物館邀你去聽十二生肖之首的故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毅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30日19時訊(記者 唐雨)不足一月,中國將迎來農曆庚子年新年。「子鼠」既是一天的開始,也是12生肖中一個年輪的開端。明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正式推出保留展覽——新春系列展之靈鼠迎新。
  • 北京文博|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終評結果於南京博物院舉行的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揭曉。>重慶工業博物館多彩貴州——民族文化陳列貴州省博物館「和合承德」清盛世民族團結展承德博物館瓷業高峰是此都——景德鎮瓷器、瓷業與城市發展史陳列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江漢泱泱 商邑煌煌——盤龍城遺址陳列
  • 中國文字博物館湖北(三峽大學)體驗基地正式成立
    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委員、副館長段豔琴在開幕式上致辭。她說,此次中國文字博物館與三峽大學聯合舉辦《漢字》巡展,讓大家近距離地了解漢字歷史,欣賞漢字藝術,品味漢字妙趣,感受漢字生命力和凝聚力,希望通過此次展覽,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文化服務功能,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 潘絜茲《李白婦女詩集繪》丨走進三峽博物館「餘風激兮萬世——李白詩意精品書畫特展」
    一千多年後,關於李白的記憶在山城重慶再度被打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聯合綿陽市博物館、江油市李白紀念館共同舉辦「餘風激兮萬世——李白詩意精品書畫特展」,分「天生太白出綿州、詩成笑傲凌滄洲、依然精爽動山川」等三個單元,呈現「詩仙」李白的人生故事和詩歌精神。本期主要介紹畫家潘絜茲工筆組畫《李白婦女詩集繪》。
  • 封面「雲觀展」走進重慶永川博物館,66萬人共同聆聽永川故事
    永川博物館外觀3月18日,封面新聞「雲觀展」走進重慶永川博物館,全網共計66萬網友共同聆聽了從古至今的永川故事,一起揭秘渝西地區湮滅的歷史文脈。19日,封面「雲觀展」還將走進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探秘「鹽井古象」 ,縱覽「萬川匯流」,一睹劍齒象化石、古代巴楚先人遺物、黃庭堅手書的西山碑等館藏珍品,回望悠遠斑斕的歷史人文。
  • 浙江一博物館館長把文博事業當生意場,致使系統塌方式腐敗
    浙江一博物館館長把文博事業當生意場,致使系統塌方式腐敗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2-11 19:34 來源
  • 長江三峽都是哪三峽,三峽遊輪包含景點介紹
    長江大家都知道,作為中國第一長河,也是世界第三長河。它在我們國人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雖然中國人民對對長江的認知比黃河遲滯了上千年,但長江的壯麗風光逐漸讓大眾所熟知,最出名的莫過於長江三峽的峽谷美景。其中瞿塘峽,巫峽屬於重慶區域,西陵峽為宜昌區域,所以現在的長江三峽一般就是重慶到宜昌的航線,或者宜昌到重慶的航線。
  • 把文博事業當成生意場,浙江一博物館館長被雙開
    日前,經中共東陽市委批准,東陽市紀委市監委對東陽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原黨委委員,博物館(中國東陽木雕博物館、東陽市恐龍文化博物館)黨支部書記、館長陳榮軍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監察調查。經查,陳榮軍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毫無紀法意識,對黨不忠誠不老實,銷毀證據,對抗組織審查;違反組織紀律,為謀取職務升遷等,隱瞞個人嚴重錯誤;亦官亦商,把文博事業當成發家致富的生意場,利用職務便利侵吞文物徵集款、收受古玩商財物,違規承接古建修繕工程大肆斂財,嚴重損害所在單位政治生態;道德失守,生活腐化。
  • 【三峽馬】最全吃、住、行攻略,了解一下
    重慶出發(G50高速)—經長壽、墊江—忠縣出口下道—參觀人文聖殿•白公祠和忠州博物館—參觀江上明珠•石寶寨—花田溪谷體驗3D魔幻玻璃橋、懸崖鞦韆、網紅蕩橋等項目。重慶出發(G50高速)—經長壽、墊江—忠縣新立鎮下道,參觀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忠縣下道(G50高速),參觀人文聖殿•白公祠和忠州博物館—花田溪谷體驗3D魔幻玻璃橋、懸崖鞦韆、網紅蕩橋等項目,忠縣就住。
  • 北京文博丨《北京文博》徵稿啦~
    《北京文博》創刊於1995年,由北京市文物局主辦、北京市文物局圖書資料中心承辦,為文博領域學術性出版物,設有「考古研究」「北京史地」「文物研究」「博物館研究」「文獻資料」等欄目,每年出版四輯。為繁榮北京市文博事業發展和促進文博界的學術交流,歡迎社會各界賜稿!
  • 【三峽馬】忠縣最全吃、住、行攻略,了解一下?
    重慶出發(G50高速)—經長壽、墊江—忠縣出口下道—參觀人文聖殿•白公祠和忠州博物館—參觀江上明珠•石寶寨—花田溪谷體驗3D魔幻玻璃橋、懸崖鞦韆、網紅蕩橋等項目。重慶出發(G50高速)—經長壽、墊江—忠縣新立鎮下道,參觀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忠縣下道(G50高速),參觀人文聖殿•白公祠和忠州博物館—花田溪谷體驗3D魔幻玻璃橋、懸崖鞦韆、網紅蕩橋等項目,忠縣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