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 歷史文化】黃偉‖樗裡疾:治世奇才 嚴道封爵

2020-12-12 騰訊網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樗裡疾浮雕

樗裡疾:治世奇才 嚴道封爵

黃 偉

滎河左岸,滎經縣城北,風景秀麗的蘭家山文化主題公園與縣城隔河相望,一座高塔矗立山頂,恬靜自然,山水如畫。

高塔名叫文嚴塔,是樗裡疾的紀念塔,蘭家山的標誌性建築。

歷史上,嚴道是雅安最早建縣的地方,是穩定西南夷地區的第一重鎮。光陰輾轉兩千年,在歷史遺蹟與史料中,去找尋樗裡疾與嚴道的過往。

戰功赫赫 秦國忠臣「樗裡先師」

一進入滎經縣城,「嚴道鎮」路牌立於路邊,特別醒目。嚴道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滎經縣博物館館長高俊剛說:「嚴道的由來,與樗裡疾有著莫大的關係。」

歷史上,作為秦惠文王嬴駟的弟弟,樗裡疾深得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三位帝王及宣太后的器重,憑藉其出眾的才智,成為秦國第一名將,為秦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樗裡疾擅長外交、軍事。秦惠文王執政時,當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各方面實力正在一個上升期,各國皆眼紅秦國的日益興盛,故而結盟與秦國為敵,秦國因此陷入了群起而攻之的境地。樗裡疾正是拯救秦國於危難的治世之才,秦國靠著樗裡疾抵擋六國進攻。在樗裡疾的指揮下,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的方針,改變自己目前所處的困境,並且成功地將六國結盟關係毀之一旦。

公元前318年,韓、趙、魏三國聯合伐秦,秦國陷入危機,樗裡疾率軍大破聯軍,斬敵八萬餘眾,此戰大捷,震驚關東六國。公元前314年,樗裡疾攻克魏國曲沃和焦邑兩地,將魏國百姓趕回魏國領地,將這兩個城池納為秦國版圖。同年,急轉槍頭,直攻韓國,將韓軍打得潰不成軍。

樗裡疾作為戰國中期秦國戰功赫赫的宗室貴胄,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早年就因足智多謀,被人稱為「智囊」。秦人有諺語說:「力則任鄙,智則樗裡。」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樗裡疾因戰功顯赫並從楚國奪取漢中而封爵於嚴道,號為「嚴君」。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三年),樗裡疾任秦國相。

《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載,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樗里子卒,葬於渭南章臺之東。樗裡疾臨終前預言說:「一百年之後,這裡會有天子的宮殿夾著我的墳墓。」樗裡疾的家建在秦昭襄王廟西邊渭水之南的陰鄉樗裡,死後即葬於此。到西漢建立後,所建的長樂宮就在樗里子墳墓的東邊,而未央宮就在他墳墓的西邊,武庫正對著他的墳墓,正如他所預言的那樣。於是後世的堪輿家皆奉樗裡疾為相地術正宗,尊稱他為「樗裡先師」。

歷代史學家對樗裡疾的功勞都有較高評價——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說:「秦所以東攘雄諸侯,樗裡、甘茂之策。」司馬遷評價:「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稱其智,故頗採焉。」

唐代詩人鄭谷曾賦詩《中臺五題·樗里子墓》紀念嚴君疾,「賢人骨已銷,墓樹幾榮凋。正直魂如在,齋心願一招。」

也就是說,滎經縣是樗裡疾封地。樗裡疾號嚴君,人稱嚴君疾。

嚴道古城 延續至今的古城傳奇

在滎經縣砂器一條街後面新打造的產業園裡,兩塊石碑豎立在田疇間。一塊較大的石碑上刻有「嚴道城址」,落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時間是2006年5月15日;另一塊較小的石碑上刻有「嚴道古城遺址」,落款是:四川省人民政府。

如今,嚴道古城遺址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經的古城只剩下幾堆土丘,以及一段幾十米的殘垣斷壁。

「嚴道就是一個縣名。」高俊剛說,唐初儒家學者顏師古(581年——645年)在《漢書》的註解中說,居住少數民族較多的地方就叫「道」,作為西南邊陲的滎經縣就被稱作「嚴道」。

《滎經縣誌》載,秦在今大相嶺以南和大渡河以西設治後,嚴道縣的轄區就限於大相嶺以北的青衣江流域和今瀘定一帶。也就是說,當時的嚴道作為一個縣,管轄範圍要比現在大得多,除滎經外,還包括雨城區、漢源縣、石棉縣部分地區,甚至還包括眉山洪雅。

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秦廢蜀國守,設蜀郡,嚴道隸之。公元前223年,秦滅楚,遷楚莊王之後於此,因而嚴道又名「莊道」,直至東漢因避漢明帝劉莊之諱而停用此名。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王朝平定西南夷,於笮都設置沈黎郡,從那時開始,雅安境內出現了四個縣級地方行政機構建置:笮都、青衣、徏和嚴道。於是嚴道縣的轄區從那時起變為今滎經及雅安市的青衣江以南部分。這個轄區歷經東漢、蜀漢、西晉、成漢均未變動。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東晉滅成漢後,未治及漢嘉郡地區,縣名多廢,為豪強「土主」自治。

公元前111年至公元347年,自秦至成漢(304—347),嚴道的治所,一直在此,保持了458年。

在歷史上,嚴道是輝煌的,是雅安最早建縣的地方,是穩定西南夷地區的第一重鎮。

這裡交通發達,向南有南方絲綢之路的犛牛道,可通越西縣;向西有靈關道,可通雲南麗水;東北有青衣道,可通成都、長安;水路青衣江可通長江。

《滎經縣誌》載,嚴道縣城在此一直延續到成漢時。成漢政權滅亡後,天下大亂,嚴道人武裝自治,長期與南朝貴族政權對抗,自治時間長達200餘年。直到西魏(535—557)時代,嚴道劃歸邛州蒙山郡始陽縣管轄,建置歷北周至隋初。從設治到古城廢治時,此城已歷經800年以上歷史,宋代稱此地為「古城勝地」。

上世紀70年代開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先後多次對嚴道古城遺址周圍墓葬進行發掘,出土文物十分豐富,特別是戰國、秦漢時期,更是異彩紛呈。

專家們發現,嚴道古城的考古發現和城址周圍發現的古墓葬群,基本包括了戰國時期巴蜀流行的主要墓葬形制。這些出土文物除反映出具有濃烈民族特色的巴蜀文化外,還反映了中原文化、楚文化、石棺葬文化的存在。

作為蜀國的邊境,這裡曾是民族交融地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這裡融合和發展,一旦對遺址發掘,對揭秘古老的巴、蜀文化有巨大意義。

直至今天,嚴道古城的歷史,同樣引來眾多史學家關注。

作為滎經縣重要的文化地標的文嚴塔,與滎經縣的「嚴道古城遺址」一起,成為追憶樗裡疾的地方,它也是滎經縣發展文旅的重要資源。

蘭家山公園位於滎經縣城邊,是全縣老百姓晚飯後最愛的散步場所

文嚴塔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黃 偉(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編纂中心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黃偉 ‖ 樗裡疾:治世奇才 嚴道封爵
    樗裡疾浮雕樗裡疾:治世奇才 嚴道封爵黃 偉 滎河左岸,滎經縣城北,風景秀麗的蘭家山文化主題公園與縣城隔河相望,一座高塔矗立山頂,恬靜自然,山水如畫高塔名叫文嚴塔,是樗裡疾的紀念塔,蘭家山的標誌性建築。歷史上,嚴道是雅安最早建縣的地方,是穩定西南夷地區的第一重鎮。光陰輾轉兩千年,在歷史遺蹟與史料中,去找尋樗裡疾與嚴道的過往。
  • 【方志四川•人物】黃偉 ‖ 曹光實:雅州「傑俊」名揚北宋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手持長槍,身披戰袍,眺望遠方,在國道108線名山區百丈鎮王家村附近的「曹光實文化廣場」,一座曹光實的雕塑巍然屹立。「曹光實是百丈人,這是我們為紀念他而專門修建的廣場和雕塑!」年近80的百丈鎮退休老師聶金福,鍾情於本地歷史文化研究。看著曹光實的威武雕像,聶金福的思緒穿越千年,來到曹光實生活的北宋年間。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劉雲超 ‖ 聞不若見 知不若行——楊升庵...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劉雲超 ‖ 聞不若見 知不若行——楊升庵的治學之道 2020-12-18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丁東 ‖ 李莊古鎮因何而精彩
    說起戊戌變法、憲政運動,說起現代報業,說起思想史、學術史,就會想到梁啓超;說起中國建築史的研究,說起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創立,說起京都、奈良歷史古蹟的倖存,說起中國諸多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說起北京城市規劃的爭議,說起國徽的設計,就會想起梁思成、林徽因;說起環境保護和公益組織,也會想起梁從誡。三代人薪火相傳,持續推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這些原因,使月亮田成為遊人造訪李莊古蹟的首選。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楊澤民 ‖ 鹽亭「光祿坂詩」石碑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楊澤民 ‖ 鹽亭「光祿坂詩」石碑 2020-10-24 0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村落文化唱響古今——洪雅師道戲和謝家...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村落文化唱響古今——洪雅師道戲和謝家竹琴 2020-06-15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 文翁——公學始祖興...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秦九韶:世界數學史上...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張蕊 ‖ 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張蕊 ‖ 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 2020-11-25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 歷史文化】梁志友‖石頭裡的民俗韻味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石器在早期的人類歷史就被廣泛用於狩獵、生產和生活。如果說鄉俗民情是一幅歲月收藏的舊畫卷,瑕不掩瑜,也似一件存放於日子裡的老物件,內含乾坤。翻開天全的風物誌與石器結下的深厚淵源,可謂是敞開了一扇民俗的窗口,讓人看到當地一些歷史文化的點滴,帶給人們無盡的遐想。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四川高坪:絲路源點 風景獨好
    文化遠近公司主營:文化項目策劃創新服務;群眾文化活動服務;書刊畫冊策劃創作、編輯設計、代理出版印務;網絡技術推廣服務、電子書設計製作等。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1993年3月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報導,奧地利科學家在古埃及21 世王朝法老木乃伊的頭髮中發現一塊絲綢,並證明來自中國蜀地。而這時的中國還在商周時期。絲綢這一中國特有的文化珍品,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比瓷器的影響還要更廣更大。漢朝時期,隨著張騫鑿空西域,之前通過身毒道、南絲綢之路等通道流向海外的少許絲綢,終於能夠大量地傳出,絲綢成為了西域人趨之如騖的珍品。
  • 【方志四川•論苑】鄧肖亭 ‖ 以歷史思維內核 塑文化自信基礎
    【方志四川•論苑】鄧肖亭 ‖ 以歷史思維內核 塑文化自信基礎 2020-05-15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宣太后羋月,為什麼讓秦惠文王忌憚,在死前吩咐樗裡疾殺了羋月?
    宣太后羋月,為什麼讓秦惠文王忌憚,在死前吩咐樗裡疾殺了羋月?《羋月傳》相信大家都應該看過,是15年上映的一部爆火的電視劇,算是一部改編得比較成功的宮鬥劇。在歷史上,秦惠文王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種荒謬的事情。作為秦國國君,秦惠文王是不希望讓羋月沾染政治權力的,比較羋月的母國是楚國,然後羋月篡奪秦氏家族的權力,把秦氏家族的秦國變成羋氏家族的秦國,是不可能下令讓羋月輔政的。正是因為如此,羋月直到秦惠文王死亡,也只是一個八子而已。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漫話漢闕
    漫畫漢闕一、什麼叫「闕」?二、闕的歷史闕的歷史十分悠久。它最早在什麼時候出現,尚無定論,但至遲不晚於春秋。「闕,門觀也」。一說,最初的闕大約是宮室外的一種防禦建築,高高的臺基上有樓屋,守衛者可以站在上面燎望四方,故稱之為「觀」。因一般分立大門兩旁,中間開圈為道,所以又稱為「闕」。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蔡東洲 ‖ 武勝城:一座與釣魚城對峙的...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1期 與巴蜀內地的眾多州縣不同,武勝縣在歷史上曾使用過的定遠和武勝兩個縣名,皆脫胎於宋元戰爭中蒙古修築的軍事寨堡武勝城。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望江樓楹聯賞析——崇麗閣楹聯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崇麗閣,成都市望江樓公園內的主要建築,也是成都的標誌性建築,因其臨江而建,俗稱望江樓。崇麗閣建成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取晉代大文學家左思《蜀都賦》中「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中「崇麗」二字,以稱讚樓閣宏偉美麗。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唐光孝 張登軍 ‖ 綿陽諸葛亮遺蹟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根據我們多年的考古工作,結合相關文獻,三國蜀漢時期的涪縣治地在當時涪江東南平壩之上,包括今涪江東岸開元場一帶,江邊當時或有過江渡口,戰事頻繁的年代在縣治北側、可控要津的山上設營駐軍,十分符合軍事要求。近幾十年來,在龜山至五裡堆一帶山坡上,發現有各個時代的墓葬和文物,包括戰國青銅兵器,西漢木槨墓、東漢崖墓等,以及山下臨江的漢代水井和磚砌牆體(今龜山南側越王樓公寓內)。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 賈雪楓 ‖ 四川荔枝栽培的文獻與文物實證
    原創 賈雪楓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根據歷史和考古發掘材料,證明我國在近5000年中,最初2000年,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河南安陽殷墟時代,年平均溫度比 現在高2℃ 左右。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劉渠 ‖ 宕渠先民族群——巴人考論
    這是一個歷史邏輯。這支「巴人」族群不僅完成了大巴山地區的「地理發現」過程,進而又開發了渠江流域,走上了與長江流域相類同的農耕文化的發展路徑。古老的「中國文化圈」雖有華夷之分,其「四海之內」的文明背景由早期人類所處的宏觀地理環境所決定,無一例外。秦漢之世,區域文化受到國家力量的強勢推動,開始了民族逐步融合、文化趨同的態勢。
  • 戰國系列77:秦楚大戰落幕 樗裡疾一戰封神
    東路軍由樗裡疾率領,從函谷關進入韓國的三川地區,幫助韓國對景翠進行反包圍;中路軍由魏章統率,從藍田出發,經武關,到商於之地對抗屈匄的部隊;而西路大軍則由後起之秀甘茂統率,從南鄭出發,向東進攻楚國的漢水流域,準備配合魏章一舉拿下楚國的漢中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