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好!
我是施冬健教授,致力教育研究和諮詢20多年,育兒代表作:《塑造精英二代》(清華大學出版社)。
歡迎訂閱專欄《10堂課讓孩子遠離遊戲癮》。遊戲不可怕,家長升級觀念,換來孩子更好的前途!
今天討論的話題是:知己知彼,家長有必要了解遊戲開發商的道道。
一個家長對我說:「搞不懂,電子遊戲有什麼好玩的?這孩子竟然癮大到逃學。」我說:「多數成人也有某種癮,不知道你抽菸喝酒打麻將是否上癮。就拿電子遊戲來說,種類那麼多,只要你去嘗試,必有一款適合你。」
一、遊戲的分類
按聯網與否,分為:單機遊戲、網路遊戲;按玩家數量,分為:單人遊戲、多人遊戲;按遊戲平臺,分為:街機遊戲、PC(客戶端)遊戲、掌機遊戲、手機遊戲、主機(電視)遊戲、網頁遊戲;按玩家視角,分為:第一人稱視角遊戲、第三人稱視角遊戲;按適宜人群,分為:兒童遊戲、成人遊戲、盲人遊戲等;按內容主題,分為:益智類遊戲、音樂遊戲、格鬥遊戲、冒險遊戲、恐怖遊戲、戰爭遊戲、動作遊戲、賽車遊戲、角色扮演遊戲、即時戰略遊戲、模擬/經營類遊戲、體育運動類遊戲、射擊遊戲,以及深受宅男們喜愛的戀愛養成遊戲等。有些遊戲,可能包含多種主題(例如兼顧角色扮演和打鬥)。這麼多主題和形式,琳琅滿目的選擇,遊戲開發商可謂「考慮周全」,無論大人小孩,只要嘗試很難倖免。
二、遊戲,為什麼能讓人上癮?
許多學者,用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遊戲使人上癮的原理,主流的理論有:
社會認知理論,探討孤獨、抑鬱等人格特質;心流理論,探討心流體驗(也即爽的體驗);動機理論,探討好奇、角色扮演、逃避現實等心理需求。當然,家長朋友們不必花時間去琢磨這些艱澀的理論,聽我通俗解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