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好!
我是施冬健教授,20多年來從事兩項工作:教育研究和諮詢、執教985大學MBA/EMBA,育兒代表作:《塑造精英二代》(清華大學出版社)。
親子關係,是孩子一生成功與幸福的基石,也關乎父母自身的幸福。學習成績不理想、遊戲成癮、性格孤僻叛逆、事業有成但家庭不幸福...... 成長中的煩惱和痛苦,幾乎都能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子。
親子關係的基本道理,明白越早彎路越少,歡迎訂閱本專欄!
上一節我們談到親子關係的多面性:保鏢+領導+顧問,互為朋友和導師。今天這一節,聊聊父母為什麼要向孩子學習,以及如何學習。
兩個案例:
案例一 兒子一句話,打消了爸爸的離婚念頭家長趙先生告訴我,兒子九歲時,他遇到了中年危機。太太每天為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事情和他嘮叨。夫妻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覺得過不下去了。他和幾位好友討論,朋友們大多勸和不勸離,但並沒有做通他的思想工作。趙先生的家庭教育很民主,孩子從小就像大人一樣參與家庭話題。趙先生覺得事關兒子,有必要聽聽他的想法。趙先生絞盡腦汁構思如何向兒子說清楚自己的想法,同時又能儘可能減輕對孩子的傷害。等他自以為很周全地說了半小時,兒子聽完很平靜地問了一句:「爸爸,你和媽媽離婚,今後再結婚,換一個又有多大差別呢?」趙先生說,兒子一句話點醒了他:不是太太的問題,生活就是如此,調整自己才是關鍵。十年過去了,依然是柴米油鹽,太太依然嘮叨,但是一家人平平靜靜地生活。
案例二 女兒一句話,讓媽媽找到了上網課的感覺疫情期間,王博士收到學校通知,本學期的課程改為網課,要求老師們抓緊備課。她在大學教書多年,可謂駕輕就熟,但是面對攝像頭直播授課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穿什麼衣服,語言把握什麼樣的分寸,背景應該是書房還是客廳......她開始關注並學習幾位網上的直播大咖,但是無數次試鏡,依然找不到感覺。上小學的女兒看著媽媽手忙腳亂,說,「媽媽,你沒有必要模仿別人,你也成為不了別人。你平時怎麼教,網課就怎麼教」。王博士被一語點醒,心態放平了,授課就自然了。幾堂課下來,她已經很享受網上授課了。
孩子的世界,因為純真而精彩!
有沒有發現,兩三歲的小朋友用iPad簡直是無師自通?我家外甥五歲時得意洋洋地說,「舅舅,我能分辨公母螃蟹,因為公蟹的肚臍「穿三角褲」」。孩童能本能地學會使用電子產品,能直觀地觀察事物的細節,把握事物間的關聯。成年人,還有這樣的能力和視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