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民國,民國即指中華民國(1912-1949),它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創建者是留美的醫學博士孫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但出於種種原因,僅做了一個多月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就被迫讓位給了袁世凱。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目前的說法民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就是從袁世凱開始執政的北洋階段(1913-1928),第二個階段就是北伐勝利後由國民黨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執政階段(1927-1949)。此外也有三段說即:
一、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年1月到3月)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在南京組建臨時政府,稱中華民國。它是仿照西方資產階級共和國建立的政權。
二、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3月至1928年)中華民國前期以袁世凱為首的晚清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佔主導地位的中國中央政府,於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後正式形成。
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年至1949年)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的最高行政機關,統轄全國各地的中央政府,由以蔣介石為核心的中國國民黨建立,寧漢河流後成為中國國民黨政權,1928年東北易幟後成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
兩段說和三段說的區別其實就是把孫中山初期擔任臨時大總統的一段歷史單提出來。
民國歷史不長,短短不到40年,在歷史長河裡就是一個瞬間,可是它卻是公認的一個很神奇的時代。
說神奇,因為它有幾多,領導(總統)多,軍閥多,大師多,當然奇聞奇案也多。
說起領導(總統)多,短短30多年,就出了8位總統還有若干總理,從開始的孫中山,袁世凱,到後來的蔣介石,李宗仁,特別是北洋政府時期,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領導人說換就換,連東北王張作霖還當過民國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一段統治權。
首屆總統袁世凱
說起軍閥多,民國時期,軍閥迭起,先後出現過的大小軍閥足有數十個,按照派系可分為北洋軍閥、西南軍閥和西北軍閥,勢力較大的有直系、皖系、奉系、晉綏系、滇系、桂系、粵系、黔系、湘系、川軍和西北軍閥等,而這些軍閥中,勢力最強的無疑是脫身於北洋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大軍閥。在那個有槍就是王的時代,一個小小的師長旅長就可以割據一方,作威作福。本文講的民國奇案中,軍閥做主角的不只一個。
軍閥割據圖
說起民國神奇,不得不說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居然湧現出一大批大師級的人物。人文社科類:胡適、章太炎、魯迅、沈從文、黃侃、劉文典、梁啓超、吳宓、錢穆、王國維、陳寅恪、李叔同、金嶽霖、蔡元培、趙元任、馬一浮、熊十力、顧頡剛、唐君毅、餘英時、牟宗三、錢基博、馮友蘭、周作人、錢鍾書、梁漱溟、鬱達夫、林語堂、張恨水、聞一多、梁實秋、辜鴻銘、梁思成、張愛玲、廬隱、謝冰瑩、蕭紅、冰心、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自然科學類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楊振寧、李政道、華羅庚、蘇步青、葉企孫、吳有訓、趙九章、嚴濟慈、吳健雄、何澤慧、童第周等。可謂是群星璀璨。
民國的大師們
當然我們重點要說的是奇聞奇案,奇事之多也是民國的一個神奇之處。廣為流傳的當然是所謂的民國八大奇案了。這八個奇案分別是一:白宗魏墜樓;二:楊三姐告狀;三:血濺佛堂;四:槍斃劉漢臣;五:鬼市人頭;六:槍斃曲香久;七:雙烈女;八:箱屍奇案。這八個的故事大家基本都有所了解,郭德綱就講過白宗魏墜樓,閆鶴祥也說過槍斃劉漢臣的段子,這些奇案奇不奇的各有論斷,今天主要說說槍斃劉漢臣。
其實槍斃劉漢臣這個奇案一點也不奇,情節也很簡單:某軍閥的五姨太年輕美貌,是當年軍閥從妓院贖身出來的,那年在天津,當時的京劇名伶劉漢臣來天津演出,五姨太沒事就去捧場,一來二去就熟識了,其實什麼也沒有發生,後來這個消息被當時的小報一頓猛炒,搞出很多桃色新聞,當年資訊不發達,也沒有電視網際網路,更沒有自媒體,不過也傳的滿城風雨,軍閥外出歸來大怒,一氣之下殺了五姨太,還不罷休,又讓人以通匪的名義把劉漢臣抓捕並處決,後來雖然鬧得天怒人怨,但軍閥最後憑藉淫威把事情壓下,可憐劉漢臣年紀輕輕就冤死了。所以說這個事說奇不奇,不過是得罪了權貴,落得丟了性命。
說說兩個主要人物:
劉漢臣
劉漢臣,(1902-1927.1.18),京劇表演藝術家,文武老生,曾在江南獻藝,又同時受過"麒派"京劇的影響,也擅演部分麒派劇目。劉漢臣自幼隨父親在上海學藝,練得一身的好武功,嗓音高亢洪亮,變聲期過後益發寬亮。他天資聰穎,悟性極高,加上父親督學嚴厲,技藝進步很快。十餘歲時加入上海南市九畝地新舞臺班,文能唱,武能打,短短數年就從龍套升為主角兒。尤其是他在《臥薪嘗膽》裡的幾手絕活,甚為叫座。他還拉得一手好胡琴,十六、七歲時演出《花子拾金》就能在臺上自拉自唱。多才多藝,扮相又好,自然深得人們喜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粉絲眾多,惹來殺身之禍的五姨太自然也是,不管他們有事沒事,色字頭上一把刀的古訓還是要記住的。
扮相英俊的劉漢臣
劉漢臣被殺後,激起各界人士的義憤。天津梨園界率先向督察處遞交聯名抗議書,相繼有工人舉行集會,學生上街遊行,京津滬多家報紙刊登文章,反映要求伸張正義的民眾呼聲。軍閥褚玉璞以嚴禁宣傳赤化、維持地方治安為藉口,查禁進步報刊,鉗制輿論,對工人、學生的反抗行動瘋狂鎮壓,這起冤案沒有形成更大的聲勢。
褚玉璞,就是那個殺了自己五姨太還不解氣又殺了劉漢臣的軍閥。字蘊山,山東省汶上縣拳鋪鎮人,中華民國時期軍閥頭目。土匪出身,1913年8月率數百土匪投靠軍閥張宗昌,隨袁世凱鎮壓國民黨發動第二次革命。1921年褚玉璞和張宗昌轉投奉系張作霖。此後,歷任第3混成旅第50團團長、第28混成旅旅長。1926年,任直魯聯軍第1軍副軍長兼前敵總指揮,擊敗馮玉祥的國民軍,被任命為直隸軍務督辦兼直隸省長。1928年奉系軍閥在同北伐軍作戰中敗北,褚玉璞自此下野。此後,在山東省膠東一帶活動,企圖東山再起。1929年被山東省政府委員劉珍年抓獲槍殺。
直隸軍務督辦兼直隸省長褚玉璞
殺害劉漢臣這個事件就發生在他擔任直隸軍務督辦兼直隸省長期間,不過民國那個時代風雲經常突變,今天還是座上賓,明天就可能是階下囚,丟了性命也不奇怪,惡人自有惡人磨,褚玉璞最後還是死在了另一個軍閥劉珍年手上,當然,劉珍年最後也沒什麼好下場,1933年7月,已經失去勢力和兵權的劉珍年被蔣介石密令浙江省主席魯滌平軟禁。1935年2月,以顧祝同為審判長進行軍法會審。同年5月13日,將劉珍年以"縱兵殃民"等罪名,槍殺於南昌東郊。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說說題外,
1941~1942年間,秦瘦鷗以劉漢臣人物事件為原型,創作的小說《秋海棠》,小說被稱為「舊中國第一悲劇」、「民國第一言情小說,《秋海棠》在《申報》上連載後,由多家書店出版,1956年修改後由上海文化出版社重印。《秋海棠》曾被改編為話劇、滬劇、粵劇、評彈等廣泛演出,後又搬上電視螢屏,還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秦瘦鷗,原名秦浩。上海嘉定人。新鴛鴦蝴蝶派代表人物。192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秋海棠》、《危城記》、《梅寶》、《第十六樁離婚案》、《孽海濤》、《永夜》,譯著《瀛臺泣血記》、《御香縹緲錄》、《茶花女》等。
秦瘦鷗
1985年,上海電視臺拍攝了由劉偉明和龔雪主演的12集電視劇《秋海棠》。劉偉明飾演秋海棠(劉漢臣)、龔雪飾演羅湘綺(五姨太)、顏彼得飾演大軍閥袁寶藩(褚玉璞)。
關於劉偉明的資料不多,據了解劉偉明,早年為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演員。曾出演話劇《風雪夜歸人》(飾魏蓮生)、《原野》(飾焦大星)等,電影《日出》(飾胡四),電視劇《秋海棠》(飾秋海棠)、《影子》1987年獲評為首屆全國電視十佳演員之一。不過當年龔雪與顏彼得確實大大的有名。
羅湘綺的飾演者龔雪,1953年3月16日出生。1974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話劇團任演員。1979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祭紅》中飾演程瑩童母女兩個角色 。1982年,她調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影片《快樂的單身漢》、《好事多磨》等中擔任主角。1984年憑藉《大橋下面》獲得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影片同時獲得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和金雞獎,其後出國留學。關於龔雪當年當紅時期隱退並出國的原因,據說和當年牽扯了一起轟動上海的「流氓」大案,不過由於時代久遠,已經無從對證。不過當年龔雪確實是女神級的人物。和陳衝、張瑜、劉曉慶、潘虹等齊名。
羅湘綺的飾演者龔雪
大軍閥袁寶藩的扮演者顏彼得當年也是影視劇裡的幾大惡人之一,顏彼得從事話劇,電影,電視,表演,製作,導演工作逾四十年。觀眾較認可的片子有《駱駝祥子》飾劉四,《唐明皇》中飾安祿山,《秋海棠》中飾袁寶藩等,均屬"壞人"之列。其實在電影與電視劇《駱駝祥子》中扮演的劉四爺更是經典形象之一。
大軍閥袁寶藩的扮演者顏彼得
此外,2010年由何群導演,辛柏青--飾秋海棠 黃奕--飾羅緗綺 王學圻--飾袁寶潘主演的新版《秋海棠》上線,不過據吐槽和原著相比改動較大,就不做介紹了。
辛柏青與黃奕版《秋海棠》
這個發生在93年(1927年)前的陳年往事,後續又引出了那麼多故事,其實1927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很多大事:先是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蔣介石叛變革命與共產黨人決裂,8月1日,朱德賀龍領導的南昌起義爆發,中國共產黨人建立了自己的軍隊,9月9日 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10月在井岡山建立了中國革命的搖籃.......在這些歷史洪流中,這個民國的奇案,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本文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