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國科隆,怎能不提威武壯觀的科隆大教堂!這座科隆地標式的建築聳立在萊茵河畔,位於科隆市中心,高大雄偉的英姿讓你每一眼望去,都能感受到震撼。
科隆大教堂塔高157.3米,是德國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在當年建成之時,則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從規模上來說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被視為哥德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
大教堂從1248年開始修建,耗時600多年,終於在1880年宣告完工,時至今日,教堂的修繕仍在不斷進行。壯觀的它與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199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遠遠看去,高聳的尖頂雙塔有直入雲霄的既視感,仿佛是一座可以登入上帝世界的天梯,這樣的設計也代表著人想要和上帝溝通的渴望。悠悠的萊茵河緩緩淌過,大教堂仿佛也在汲取河流的力量,蓬勃向上,巋然不動。
高聳入雲的尖塔下,環繞著很多小的尖頂塔,大大小小的尖頂塔層層聳立,營造出巍峨壯觀之勢。當站在教堂大門前,抬頭仰望著座傑作時,你會不禁驚嘆它的英姿和氣魄!
大教堂外牆上雕刻著很多裝飾,人像、圖案、花紋等等,可謂是鬼斧神工!還未走進,就已被它的壯觀和莊嚴深深折服,這不僅是一座有著巨大建築和藝術價值的教堂,更是歐洲基督教權威的象徵。
走進教堂內部,高大的石柱拔地而起,讓你感覺仿佛置身於一個高大繁茂的石柱森林,整齊排列的石柱上,裝飾的有各種雕像,高高在上的雕像為教堂營造著神聖莊嚴的氣氛。
佔地8000平方米的大教堂,處處是鮮明幹練的線條感,冷峻的外表下藏著神聖靜謐的殿堂,據傳說,當年舒曼走進如此壯觀的大教堂,被其雄偉的氣勢所震懾,因此有了譜寫〝萊茵交響曲〞的靈感。
傳說已成過去,當你真正置身在如此震撼的建築內,一根石柱、一方地面、一座聖像、一片屋頂和一眼色彩,都能讓你被它而折服。
當年英美聯合空軍轟炸德國,科隆處於被轟炸的重點區,教會向羅馬教廷提出要求,才讓這座教堂免遭摧毀,但科隆老城的百分之九十被毀,教堂也受到了部分損壞,戰爭結束後,教堂得到修復。
大教堂裡耀眼的一景絕對是高大鮮豔的彩色玻璃窗,四壁上窗戶的總面積多達1 萬多方米,全部是彩色的聖經人物畫面裝飾的大玻璃,陽光灑來,顏色更豔,教堂也顯得更靚麗、莊嚴。
這些彩色的玻璃其實只有4種顏色,每種顏色都有其獨特的意義,金色是光明和永恆,代表天堂;紅色是愛的象徵;綠色是希望和未來;藍色又是信仰的象徵,絢麗的玻璃窗也成了教堂獨特的一景。
每逢祈禱時,教堂裡響起洪亮的鐘聲,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吊鐘,鐘聲把教堂裡的神聖氣息傳播得很遠,想要一覽這大鐘的樣子就登上有509級臺階的鐘塔,還能登高遠眺,一覽萊茵河畔科隆的全景,美不勝收。
大教堂完工後,科隆市政府便規定,城內的建築均不能高於這座雄偉的大教堂,如今當你漫步在科隆的大街小巷,總能看見它巍峨壯觀的模樣,像是一個高大的守護神,在悠悠的萊茵河畔,守護著這一方古老的城土,莊嚴而氣派!
圖片源於網絡,
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