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2020-12-08 騰訊網

全馬破三是一個夢,也是一種「病」,纏繞在身心揮之不去。這道「病」很容易發生在那些身體素質優異,任性執著,全馬315以內的跑者身上。而全馬305以內的可能「病情」最重。

破三需要全程配速415,是一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堅持和超越才有了意義!

那麼,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全馬可以跑進3小時?

現代訓練理論認為,在良好的耐力基礎上,配速+10s,距離可加倍。因此,5公裡345就可以10公裡355,半馬405,全馬415。實際情況是,沒有科學系統的耐力訓練,想達到這個耐力要求幾乎是不可能的。基本上說,你得按照專業運動員的訓練計劃練上半年以上才有可能。

全馬300的跑力是53.6,對應的5公裡成績是18分47秒左右,5公裡差不多也是345的配速,但這個是跑力53的選手的最好成績,也就是速度耐力都達到最好狀態的成績。還是上面那個道理,普通人,離這個很遠。

馬拉松耐力係數,指個人馬拉松成績與萬米成績之比,對我們這些馬拉松愛好者來說,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一般來說,每周一次30+LSD訓練的選手,N在4.7-4.8之間較多;每周兩次長距訓練,月跑量400+的選手,多在4.6-4.7之間;如果繼續增加乳酸門檻跑和長距離節奏跑,那麼N可以達到4.5-4.6;如果N

如果取4.5計算,那麼對應的萬米成績是40分鐘。耐力係數4.5是一個很高水平的耐力係數,可能需要至少500-600月跑量以及好幾年的跑齡才能實現。

取4.6計算,那麼對應的萬米成績是39分8秒,差不多配速355。

而且全程415配速是平均速度,你要考慮很多因素會影響你,比如起跑時候會有人遮擋,比如進出補給站,包括415配速喝水吃東西都是需要訓練的。

也就是說,無論採用哪種科學的計算方法,全馬要想跑進3小時,你需要5公裡至少跑到18分45秒左右,10公裡至少跑到39分,半馬至少跑到126才有可能實現。

5公裡18分45秒訓練計劃大概如下:(戰神版)

這個階段,可以採用減小跑量,增加速度訓練次數來提高效率。間歇水平沒有達到的話,可以慢慢的5秒5秒的加上去,但是如果600米跑不到2分15秒,800米跑不到3分鐘,說明你實力未達到,需要更長的訓練周期。

第1天:600米間歇跑5組,在達到2分水平以前,不要增加組數。(中間休息不要超過2分鐘)

第2天:6k節奏跑,25分30秒內完成即可。

第3天:800米間歇跑5組,在達到2分48秒水平以前,不要增加組數。(中間休息不要超過2分45秒)

第4天:8k節奏跑,34分鐘內完成即可。

第5天:跑坡訓練,找個1k的上坡,跑4-5組即可。下坡慢跑休息,上坡稍微使點勁,速度自己把握。

第6天:休息。

當你可以連續三個訓練周期保質保量完成間歇訓練的時候,你可以測試5公裡。測試前需要充分熱身,可以採取慢跑2公裡來進行。第1公裡可以略慢一點,保持350就可以,不要猛衝;2~4公裡,慢慢提高配速,到達345甚至可以超出幾秒;最後的1公裡身體會出現疲勞,也是考驗你保持配速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可以在保持自己的「平均配速」的基礎上,嘗試著「衝刺」。

如果感覺自己狀態好卻沒有達標,那就繼續練習,直到達標即可。

10公裡39分計劃(基於原來5公裡計劃):

1、如果5公裡可以跑到18分45秒,那就可以在原5公裡的計劃基礎上增加600米和800米間歇的組數,每周增加一組,第二周鞏固。如果完成比較輕鬆可以不用鞏固,繼續加組,直到能完成12組。

2、6公裡跑維持不變,8公裡改為12公裡,51分內完成。

3、跑坡也要增加組數,可以兩周增加一組,加到8組。

4、同時為了維持更好的有氧能力,需要半個月跑一次20公裡,跑完休息一天。

5、原計劃是6天一個周期,10公裡計劃加量了,可以增加一個休息日,按照自己的疲勞程度自由調整。

半馬1小時26分計劃:

第一天:先熱身;然後8組1km訓練,配速335,休息3分30秒左右;最後慢跑放鬆,拉伸;

第二天:M速跑16-18k,配速355左右;剛開始可以415完成,然後慢慢減5秒;

第三天:力量訓練,跑休。

3天一個循環,循序漸進,一個月測試一次,你很快半馬就可以跑到126。

最後的話:馬拉松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毅力,需要水磨的功夫,不能急於求成。哪怕你具有305的實力,你要想衝擊3小時,也得至少4個月,半年,甚至更長的訓練周期。如果你說你很快就破三了,那只是說明你以前的比賽沒有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可以繼續PB。要知道到達一定瓶頸後,進步是非常難的。

相關焦點

  • 想要全馬破3破4?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如何以5公裡、10公裡、半馬最好成績來推算全馬成績?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得冬訓者,得PB。現在在數九寒天努力跑步的人,想必內心都會暗暗有一個新賽季想要達到的馬拉松成績目標,跑進4小時、330、3小時甚至更快。如今冬訓已經過去三分之一,不知你有氧基礎打的怎樣?
  • 半馬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全馬?
    繼上次這條推文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半馬?之後,很多跑友在後臺留言詢問:在參加了一些半馬之後,想嘗試全馬,有哪些注意事項,於是咱們今天就安排上! 很多人在參加過幾次半馬之後,都會產生跑全馬的衝動,但是自己的體力是否是撐得住加倍的距離,是跑者不得不思考的問。
  • 跑步的堅持: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骨子裡的倔強!
    記得第一次開始跑步就出現了小插曲,當時很小白,堅持跑了大概3公裡的樣子第二天上班膝蓋疼得厲害,並且一直疼了幾天,還到醫院拍了片子,後來才知道這個是長時間不運動,一次運動量過大了。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不得及早也容不得馬虎。幾次跑過之後逐漸能適應並享受跑步的過程,開始逐步地提高跑量。
  • 半馬怎麼跑?絕非兩個10公裡那麼簡單,也並非半個全馬那麼容易
    近兩年,馬拉松猝死的大多數都是半馬參賽選手,也確實證明了它絕非兩個10公裡那麼簡單,也並非半個全馬那麼容易。半馬自有半馬的跑法,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才能讓你安全地完賽。假設你報名參加了2016北京野鴨湖冰雪馬拉松(半程),那麼,你能訓練的時間也就只剩五周了。那麼,如何利用這五周時間來成功地拿到野馬的獎牌呢?
  • 你能跑10公裡時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
    10公裡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初跑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因為距離適中,容易達到,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進步明顯,而且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當你能跑10公裡時,那麼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有啥不一樣
    第一次五公裡,第一次十公裡,第一次半馬,第一次全馬你還都清晰的記得那時的自己狀態嗎?跑步讓你改變了什麼?對你來說每次挑戰有什麼不同,來看看總結的對不對。之所以說是最舒服的裡程,是因為十公裡用時的恰到好處,也因為十公裡之後的舒適感,當然這是對於有很好的跑步基礎人來講的。沒有跑量的積累,每一次新的挑戰都不可避免的會有疲憊感、勞累感。所以在十公裡在去半馬和全馬的路上又是一個關鍵點。
  • 女子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世界紀錄
    前幾天,本號梳理了:男子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世界紀錄,那女子的呢?
  • 10公裡跑進38分鐘訓練總結
    分享下個人如何10公裡跑進38分的,希望對其他跑友提供一些參考。我目前階段訓練思路是,5公裡破18分來提升速度基礎,之後以短促長來提升10公裡,半馬和全馬的跑力水平。畢竟半馬目標進80分鐘和全馬目標跑進2小時50分,需要5公裡和10公裡跑到一定水平程度才更有可能實現。和以前一樣,這是前面的相關文章總結,10公裡跑進38分鐘,之前的水平程度要達成。
  • 半馬和全馬的只是距離不同?那你就錯了!
    半馬對於無氧的要求更高(當然這是建立在堅實的有氧基礎上的),如果一個人跑半馬90%有氧、10%無氧,全馬95%有氧、5%無氧,雖然都是有氧代謝為主,但半馬中對耐乳酸能力和速度耐力就提出更高要求,會出現更多的肌肉發酸、發沉、呼吸急促、意識和視野變模糊等身體反應,對很多業餘跑友來說,這種「高強度」的疲勞比「長時間」的疲勞更難承受,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資深跑友喜歡全馬、反而比較抗拒半馬,曾有位跑友表示
  • 跑步10公裡就可以達到健康的目的,為什麼有人要跑馬拉松呢
    剛開始鍛鍊時肌肉力量、耐力都比較差,1小時很難跑10公裡,隨著鍛鍊經驗的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會逐步提高,心率則會隨著鍛鍊經驗的增加緩慢下降一點,這時候1小時跑10公裡就比較輕鬆,甚至超過10公裡。但是人生不止追求健康。
  • 女子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世界紀錄
    國際田聯(現世界田徑)於2011年大邱世錦賽期間召開會議決定,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必須是要在「純女子競爭」的環境中創造才算數,但決定同時設立兩個紀錄——「男女混跑」的女子世界紀錄以及「純女子競爭」的女子世界紀錄,由此也延伸到其它距離的項目中。
  • 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你現在突破了幾道坎?
    今天,小編分享一個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分類,刺激一下正在備戰和尚未備戰的跑者們,希望各位能及時調整好狀態,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最主要的是,生理、心理都突破5分配速,才是進入330充分且必要的條件。4、跑進3小時10分當你突破330之後,你的目標多半就會上升到310,這個很多大眾選手可望而不可即的成績。想要到達在這個成績段,除了要有優秀的耐力水平之外,更需要有強大的意志品質和速度。
  • 半馬多少公裡 半馬是多少公裡
    半馬相當於全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適合大部人參與,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馬的,半馬的參與度會更高一點。半馬是目前國際上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目。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跑半馬吧。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原標題: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第一次五公裡,第一次十公裡,第一次半馬,第一次全馬你還都清晰的記得那時的自己狀態嗎?跑步讓你改變了什麼?對你來說每次挑戰有什麼不同,來看看總結的對不對。
  • 最新10公裡、半馬、全馬各年齡段等級表,快來對號入座
    在兩年內達到四個不同項目一級標準者,可以申報「田徑鍛鍊之星」榮譽稱號。330,就算是精英大神了,但隨著馬拉松比賽的蓬勃發展,業餘選手的水平也逐步提高,現在成功破3,成為了很多業餘跑者的追求。   (微信號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這個意見稿,將運動員分為了8個等級水平,其中馬拉松項目,不僅增加了之前沒有的半馬項目的等級標準,在全馬等級方面變化也非常大
  • 半馬與全馬成績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如何才能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有效
    ,也就是說坎迪半馬每公裡用時比基普喬格全馬每公裡用時快9-10秒左右。 從全馬5小時到2小時,在半馬耗時乘以2的基礎上,增加7分鐘到5分鐘不等,約等於全馬耗時,也即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延長10秒至8秒不等。總的時間增加率從2.5%到4.5%左右。
  • 男子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世界紀錄
    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5公裡也就是抬腿的距離,10公裡屬於日常鍛鍊,半馬就是偶爾的怡情享受,全馬年年也不在話下,那這些項目的世界紀錄是多少,你知道嗎?
  • 馬拉松大全集:聊聊全馬、半馬和迷你馬的那些事兒
    「全馬」、「半馬」、「迷你馬」字樣也在網絡躥紅。在11月5日2017漠河北極冰雪馬拉鬆開跑之前,一起來聊聊什麼是全馬、半馬和迷你馬。  馬拉松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5公裡(也有說法為42.193公裡、42.192公裡),比賽項目距離的確定源於公元前490
  • 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原標題: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最全馬拉松等級標準下面數據數據是2018年中國田協新修訂了大眾選手等級評定實施辦法,根據全程馬拉松、成績,劃定非專業選手的等級,因評級數據尚未更新,所以這仍是最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