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藏著「開悟」的鑰匙,李軍「半數梨花」書法沙龍落幕

2020-12-14 騰訊網

圖說:李軍分享人生感悟

「以前總覺得京劇、書法等傳統文化離我們很遙遠,但聽了李軍老師的講座、看了這個展覽,我覺得正是這些傳統文化的影響,才有了我們如今的書香生活。」本周三,「半數梨花」京劇名家李軍書法沙龍迎來了閉幕前的最後一群參觀者。來自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學生組團來觀展,並通過李軍深入淺出的講解走近京劇。

正如寫字臨帖就要學王羲之,京劇也是一門講究規範的藝術。當日,李軍以一幅《明白》為學生們闡釋人生真諦:「人生最要緊是要心裡明白,無論是做學問還是闖事業,都要弄清楚來處和去處。」

李軍的一番話,給正在讀大二的林家鴻很大啟發,曾被家裡送去研習了三年國學的他,對詩詞歌賦及國畫都有一定的了解。參觀「半數梨花」的書法沙龍,勾起了林家鴻對那段美好日子的回憶。「李軍老師最觸動我的一句話,就是『寫字讓人心靜』。」林家鴻說,如今越來越緊張的生活節奏,常常讓人忙碌卻看不到方向,之後不妨試試重拾書法、國畫,讓自己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靜下來,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

圖說:觀展者合影

來自四川甘孜的仁真白姆是個美麗的藏族姑娘,雖然自小學習漢文化,但對於京劇和書法涉獵很少,即便學了10年的二胡,也多數是登臺演奏民樂或是為民族舞蹈配樂。這次和京劇、書法的「親密接觸」讓她感覺很新奇:「細看李老師的作品,內容都很有趣。」同樣被李軍圈粉的還有來自浙江嘉興的朱昕怡,她說:「我以前對京劇的印象就是古板和枯燥,感覺都是老爺爺老奶奶聽的,聽了李軍老師的講座才發現,京劇也能很好玩,他講的那些京劇故事都很有趣,就像他的書法作品,和年輕人貼得很近。」

作為此次書法沙龍的最後一批參觀者,當校方輾轉聯絡到李軍時,他也很意外。因為這個小規模的展覽並沒有做過什麼宣傳,學校老師也是在朋友圈裡看見後找過來的。儘管如今生活節奏很快,但李軍堅信,人們還是應該在忙碌生活中空出一些時間聽聽戲、寫寫字。「京劇、書法中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蘊含著我們民族的精氣神,通過京劇和書法能了解時代的發展歷程。」同時,李軍也強調:「傳統文化裡藏著解開人生謎團的鑰匙,我就通過書法悟透了許多道理,希望書法也能幫助更多年輕人從茫然困惑中『明白』過來。」(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相關焦點

  • 京劇老生李軍的藝術人生:半樹梨花半池墨,一身書卷傳皮黃
    半樹梨花 京劇楊派老生李軍的書法沙龍日前在武康路上的積慶堂開幕。 李軍的「半樹梨花」書法沙龍 郭新洋 ▲ 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嫡孫張大根、畫家黃阿忠、書法篆刻家吳承斌等都來了。
  • 青律沙龍第三期《翰墨中的「斜槓青年」》書法主題沙龍開始報名啦!
    青律沙龍第三期《翰墨中的「斜槓青年」》書法主題沙龍開始報名啦!第一期 現場靜物攝影第二期 趣味辯論環節前兩期的沙龍活動在青年律師中引起了極佳的反響,吸引眾多青年律師參與本期活動由市律協青工委與黃浦律工委聯合主辦,並獲得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大力支持。《翰墨中的「斜槓青年」》將帶大家領略墨香中的精彩世界。
  • 馬國強書法亮相中國文化創意沙龍受關注
    禪意書畫網訊(文清):2018年7月7日,由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主辦,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國策智專家委員會、華影文化研究院聯合承辦的「第195期萬賢會沙龍暨首屆中國文化創意沙龍」在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路185號華影會舉行,七十餘位文化領域的有關人士出席了沙龍活動。
  • 黃庭堅書法全集
    黃庭堅的書法初師周越,周越是天聖至慶曆年間(1023—1048)學者們紛紛效仿的書家,後見了蘇舜元和蘇舜欽兄弟的字後,方得古人筆意,而看到張旭、懷素、高閒的墨跡後,更領悟了筆法之妙,這裡的「古人筆意」就是指鍾元常之小楷中的橫畫之勢及篆籀之意
  • 甘肅省四位書法家做客金城書法沙龍 楹聯文化彰顯漢語言文化的獨特...
    我省四位書法家做客金城書法沙龍 楹聯文化彰顯漢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汪志剛書寫對聯每日甘肅網1月13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楹聯是中國文化的獨特產物,是漢語言對句藝術、民俗文化、書法藝術與製作技藝四大要素相結合的產物。
  • 【觀點】——偈與書法\書法之「破體」(2018年第30期)
    關鍵在於從一字一句中豁然開悟。惠能詩偈在惠昕刻《六祖壇經》時,被改作:「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明澈空寂的境界更為凸顯,遂廣為流傳。不過宋僧悟新又對惠能是否徹悟提出質疑:「六祖當年不丈夫,倩人書壁自糊塗。分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家一缽盂。」(《頌六祖公案》)禪宗於世人的益處,便是不為權威、成說所惑,以獨立之人格不斷向思想深處探求真理的精神。
  • 【書法】16位高僧的書法
    尺牘,紙本,行書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該尺牘是大慧宗杲放逐於梅州時寄給友人無相居士的書信,筆致富於氣勢,為大慧宗杲的書跡中最受重視的作品。虛堂智愚在詩文書法方面,大師皆有造詣,少時,與雪浪洪恩翰墨交遊,晚年展紙信筆,一一出自光明藏,都無思議;其書法師尚唐人歐陽詢、虞世南,善行草,下筆平穩、含蓄凝鍊、秀潤中和,於平淡中見功力,這與他參襌淨業有極大關聯。嘗刺血書《華嚴經》,有行書《懷淨土詩帖》等流傳。
  • 【湖北書法百人工程】宋衛東(三十四)
    作品入展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2013年優秀學員作品展,第二屆「趙孟頫獎」全國書法展,「祭侄文稿杯」全國書法展等;獲湖北楚天群星獎,湖北省職工書法美術大賽優秀獎,「楊守敬杯」國際書法大賽銅獎,「屈原杯」國際書法大賽優秀獎,紀念朱熹誕辰885周年全國書法展優秀獎等。
  • 「藝術中國」——史湧華書法作品鑑賞
    他在攝影,盆景、戲曲、音樂、舞蹈等藝術方面都有涉及和研究,是名副其實的藝術大家,他經常和學生們一起深入研究書法藝術,帶領著年輕一代人把書法這一傳統國粹傳承發揚光大。品茶、聊天,集軍人、文化人、商人於一身的史湧華,三句話不離書法人生。軍旅生涯開啟書法大門1968年,帶著讀中學時留下的對書法的熱愛,18歲的史湧華應徵入伍,隨身攜帶的一件寶物就是毛筆。
  • 讀讀形容書法的成語,對練習書法有啟迪
    書法藝術和成語屬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人類文明進步史上的一筆寶貴財富,中國書法藝術是國粹,成語也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書法和成語兩者完善的結果,就是一幅最完美的藝術品。書法藝術和成語的輝煌大約出現在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成語乃是民間語言一個濃縮,也是文學經典的一個傳承,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語言資源,成語同書法藝術一樣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了解中華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把金鑰匙。練習書法者在練習書法的時如果能夠掌握一些形容書法的成語,不僅可以得到書法技藝術上的黑陶,還能得到人文精神上的激勵,無疑對學習書法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 三吳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書法
    三吳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書法出版 / 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6書號 / 9787308201957裝幀 / 精裝8開644頁定價 / 1598元《三吳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書法》是配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同名展覽而編撰的圖錄。
  • 林則徐以禪學論書法,在書法中悟禪
    《老老恆言·戒怒》篇中這樣說:「人借氣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窒而不舒,傷我氣,即足以傷我身。」  現代科學的研究也證實了發怒對人體的不良影響,人生氣時大腦會生成大量的激素,直接引起心室纖維顫動。反覆出現傷害性情緒,就會逐漸損壞心肌纖維,以致造成心臟的循環紊亂。
  • 折衷的書法審美觀
    中國書法第一互動媒體——書藝公社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中國畫藝術門戶——中國畫壇網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 【書法空間】中國十大傳世書法作品欣賞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君倩。 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三、唐-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 【書協主席風採】為書法喜 為書法樂 ——羅小松談重慶市長壽區書協工作
    作品入展第四、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全國第十一、十二屆書法篆刻展等大展20餘次。主要有川維職工書法協會周二沙龍,移動長壽公司周四沙龍,重慶經開區問渠書社周三臨創交流會,重慶八顆街道、雙龍鎮書法沙龍,篆刻入門專訓班等純公益書法交流組織和活動。
  • 羅楊:書法禪修(其二)
    寫書法本身就是一場安靜的禪修太極。所謂書法通禪,是指禪誕生以後便與書法結緣,這不僅是修禪僧人的寫經之舉,更是因為以毛筆書寫漢字,其本身便具有深刻的禪意。佛教傳入中國後,寫經便成為僧人的一項重要功課。況且,歷史上那些高僧大德,如懷素、擔當、貫休、八大山人、弘一法師等等,許多皆為傳世的書法大家。明代董其昌還曾總結出了禪意書法的三個境界:「初若印泥,中若印水,終若印空」。其實這便是一個由漸修到頓悟的過程。禪為書之魂,是書法心性的源泉 ; 書為禪之用,是禪的最恰當的表現方式之一。古人早就說過 :" 書為心畫 "。
  • 歷代書法大家的極品盛宴,書法愛好者的典藏聖經
    至清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皇帝敕令朝臣編刻一套書法大典,收藏曆代書法珍品,將內府所藏曆代書法作品,收集自魏 、晉至明代末年共134位書法家的300餘件書法作品。乾隆把《伯遠帖》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定為「三希帖」。
  • 伊秉綬書法:廟堂之氣
    其隸書成就最高,為清代碑學中的隸書中興的代表人物之一。 伊秉綬的隸書從漢碑中攝取神理,自開面目。用筆勁健沉著,結體充實寬博,氣勢雄渾,格調高雅。伊氏自己總結為:「方正、奇肆、姿縱、更易、減省、虛實、肥瘦,毫端變幻,出於腕下……」。其所作楹聯、匾額,從行款到結體,極富疏密聚散之變化,於遒勁中別具姿媚,個性鮮明,橫平豎直。
  • 徐浩書法欣賞
    徐浩《朱巨川告身》 27×185.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朱巨川告身》縱27公分,橫185.8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宣和書譜》記載宋內府藏徐浩楷書三件,其中之一就是《朱巨川告身》。這件墨跡後來傳於元代鮮于樞、張斯立,有張晏跋(一三○三)。明代歸韓世能,傳其子韓逢禧,有董其昌跋(一六○四),清代藏於馮銓、宋犖、梁清標處,後入乾隆內府。
  • 相聚海濱 書寫華章——「語文周報杯」中小學書法研學展評活動落幕
    相聚海濱書寫華章 --「語文周報杯」中小學書法研學展評活動在北戴河落幕這是活動現場。8月21日,由語文周報社聯合河北省硬筆書法協會組織的「語文周報杯」中小學書法研學展評活動2020年現場總決賽,在海濱城市北戴河落下帷幕。來自全省各地的40餘名書法選手參加了現場的書寫活動,經過專家們的認真評選,最終評出特等獎、金獎、銀獎、銅獎,並舉行了頒獎儀式。這是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