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教·太乙本《素問58+59》】

2021-02-07 共享教

共享教·太乙本《素問58+59

2020.06.30

合為一篇

【論人體·大陰陽】

【談人體之外:氣與脈】

【杜2020:】

【玄隱遺密·《太乙版黃帝內經》】

天幹卷⑦太易·庚字部.

太易.庚丙

太易.

太易.

底本:

王冰本《素問(58)氣穴論

王冰本《素問(59)氣府論

王冰本《素問(60)骨空

 

參本:

太乙本《玄隱遺密·太易.庚丙

太乙本《玄隱遺密·太易.

太乙本《玄隱遺密·太易.

 

杜2020:

天幹卷天幹卷⑦太易·庚字部談氣脈經絡

王冰本素問58/59/60應合併為1篇

論氣脈-人體之外56/57

論氣脈-人體之內58/59/60

 

 

太乙本《素問(58)氣穴論

王冰本《素問(58)氣穴論全部在太易.庚丙全部

經曰:

「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下紀】」。

上紀者,胃脘也。

下紀者,關元也。

背胷邪繫,陰陽左右。

如此其病,前後痛濇,胷脇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

脈滿起,邪出尻脈,絡胷脇。

支心貫膈,上肩,加天突,下肩,交十椎下,中樞也。

【王冰有下紀,太乙無】

【太乙:上肩,加天突,下肩,交十椎下,中樞也。/王冰: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太乙有「中樞也」/王冰無】

井榮俞經合,計五十穴

府俞七十二穴。

熱俞五十九穴。

水俞五十七穴。

【水俞57穴王冰本《素問58+60+61》中都有是57穴,太乙61是67穴】

【太乙:井榮俞經合,計五十穴/王冰:藏俞五十穴】

 

⑤】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⑥-16】

中膂兩旁,各五凡十穴。

大椎兩旁,各一凡二穴。

目瞳子,浮白二穴。

兩髀,厭分中二穴。

【太乙:中膂/王冰:中(月呂)】

【太乙:大椎/王冰:大椎

【太乙:兩髀,厭分中二穴/王冰:兩髀厭分中二穴】

 

【⑦-7】

犢鼻二穴,

【耳中多所聞二穴,】【王冰有此句,太乙無】

二穴,【太乙:/王冰:

完骨二穴,

項中央一穴。

 

【⑧-14】

枕骨二穴,上關二穴,

大迎二穴,下關二穴,

天柱二穴,巨虛上下廉四穴。

 

【⑨-20】

曲牙二穴,天突一穴,

天府二穴,天牖二穴,

挾突二穴,天窻二穴,

肩解二穴,關元一穴,

委陽二穴,肩貞二穴,

瘖門一穴,臍一穴,

 

【⑩-26】

胷俞十二穴。

背俞二穴,

膺俞十二穴。

 

【⑪-10】

分肉二穴,踝上橫二穴,陰陽蹻四穴。

水俞在諸分,

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

【杜2020:共計358-2=356】

 

【⑫】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

【杜2020:共計356+25=381】

經曰:

三百六十五穴,

亦以應一歲,

以溢奇邪。

以通榮衛,榮衛稽留,衛散榮溢,氣竭血著。

外為發熱,內為少氣(氣火),

病(病火水)瀉不怠,以通榮衛。見而瀉之,無問所會。

【太乙:絡/王冰:孫絡】

【太乙:穴/王冰:穴會】

【太乙:氣(氣火)/王冰:氣】

【太乙:病(病火水)/王冰:疾】

 

肉之大會為谷

肉小谿

肉分之間,谿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

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

內銷骨髓,外破大膕,留於節,必將為敗。

積寒留舍,榮衛不居,肉卷筋縮,肋肘不得伸,

內為骨痺,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谿谷也。

 

谿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

其小痺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灋相同。

【太乙:肉小為谿,/王冰:肉之小會為溪。】【取王冰】

【太乙:膕/王冰:膕/岐黃:囷】

【太乙:腠/王冰:湊】【通假】

【太乙:谿/王冰:溪】


 

經曰:

孫絡之脈別經者,

其血氣(氣火)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有五脈,

於絡,傳十二經絡脈,非獨十絡脈也,內解瀉於中者十脈。

王冰素問(58)氣穴論經文到此結束

【太乙:血氣(氣火)/王冰:血】

【太乙:住/王冰:注】

【太乙:經絡脈/王冰:絡脈】

【太乙:十六/王冰:十四】


 

太乙經文:經穴/絡俞/谿穀

師曰:

經穴三百六十有五,

絡俞三百六十五穴,

谿穀三百六十有五,計之一千零九十有五穴。

故經穴之與孫絡穴別矣,然其谿穀之穀穴,從乎肌理也。

發布於2009.7.12

 

 

太乙本《素問(59)氣府論

王冰本《素問(59)氣府論太易.

經曰:

足太陽,脈所發者七十八穴。

兩眉頭各一,入髮至項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

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

項中大筋兩旁各一,

風府兩傍各一,

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

五臟之俞各五,

之俞各六,

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

【太乙:/王冰:

【太乙:旁/王冰:傍】

【太乙:俠背/王冰:俠脊】

【太乙:臟/王冰:藏】

【太乙:/王冰:

 

足少陽,脈氣(氣火)所發者六十二穴。

兩角上各二,直目上髮際內各五。

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下各一,銳髮下各一。

客主人各一,耳後陷中各一,下關各一,耳下牙車之後各一。

缺盆各一, 掖下三寸脇下至胠八間各一。

髀樞中傍各一,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太乙:氣(氣火)/王冰:

 

足陽明,脈氣(氣火)所發者六十八穴。

額顱,髮際傍各三。

面鼽骨空各一,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

缺盆外骨空各一, 膺中骨間各一。

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脘各五,俠齊廣三寸各三,下齊二寸俠之各三,氣街動脈各一。

伏兔上各一,三裡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孔。

【太乙:氣(氣火)/王冰:氣】

 

手太陽,脈氣(氣火)所發者三十六穴。

目內眥各一,目外各一。

鼽骨下各一, 耳郭上各一,耳中各一。

巨骨穴各一,曲液上骨穴各一。

柱骨上陷者各一,上天窗四寸各一。

肩解各一,肩解下三寸各一。

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太乙:氣(氣火)/王冰:氣】

【太乙:液/王冰:掖】

 

手陽明,脈氣(氣火)所發者二十二穴。

鼻空外廉各二,

大迎骨空各一。

柱骨之會各一,

髃骨之會各一。

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太乙:氣(氣火)/王冰:氣】

【太乙:鼻空外廉各二/王冰:鼻空外廉、項上各二】

 

手少陽,脈氣(氣火)所發者三十二穴

鼽骨下各一,眉後各一,角上各一。

下完骨後各一,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

俠扶突各一,肩貞各一。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

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太乙:氣(氣火)/王冰:氣】

 

A督脈,氣(氣火)所發者二十八穴。

項中央二,髮際後中八,面中三。

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灋也。

【太乙:氣(氣火)/王冰:氣】

 

B任脈,氣(氣火)所發者二十八穴。

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

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腹脈灋也。

下陰別一,目下各一,下唇一, 齗交一。

【太乙:氣(氣火)/王冰:氣】

【太乙:六寸半/王冰:六寸半一】

【太乙:齗/王冰:齗/岐黃:齽(齗)】

 

C衝脈,氣(氣火)所發者二十二穴

俠鳩尾臍外各半寸, 俠臍下傍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脈灋也。

【太乙:衝脈,氣(氣火)/王冰:衝脈氣】

【太乙:俠鳩尾臍外各半寸/王冰:俠鳩尾外各半寸至齊寸一】

【太乙:臍/王冰:齊】

【太乙本中的臍與齊是兩種用法,王冰本中認為二者通假】

 

足少陰舌下,厥陰毛中急脈各一,

手少陰各一,D陰陽蹻各一,

 

手足諸魚際脈氣(氣火)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太乙:氣(氣火)/王冰:氣】

王冰本《素問(59)氣府論經文到此結束

 

①②③+⑴⑵⑶=298

A+B+C+=78

+⑥++D=6

【共計382】

 

太乙經文:經穴/絡俞/谿穀

師曰:

不知道,不足以言經絡,不知所以然,焉知其所以然哉。

俞穴者,經之所過也,

絡者分流之所注也,

谿谷者皮下肉上之輸也。

 

經絡之運行,週而復始,

孫絡之注,往來不息。

谿谷者,營養供給於肌理膚腠間也。

 

經者大道也,

絡脈者,轉運者也。

谿谷者,營給筋骨節結,推陳更新者也。

 

故谿谷之穴受邪,傳之於孫絡,傳之絡穴,傳之經。

經病治之以刺,刺則刺其孫絡,刺其谷穴,通導龢陽,則病自已矣。

 

杜乘意

賦值—————————————————結局

賦值—————————————————結局

相關焦點

  • 【共享教·王冰本《素問60》】
    【共享教·王冰本
  • 【共享教·王冰本《素問37》】
    【共享教·王冰本
  • 【共享教·王冰本《素問33》】
    【共享教·王冰本
  • 【共享教·校補.王冰本《素問·61》】
    【共享教·校補.王冰本《素問
  • 【共享教·王冰本《素問48+49》】
    【共享教·王冰本
  • 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58
    《黃帝內經》系列圖文均來自網絡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01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02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03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04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05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06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07
  • 黃帝內經·素問·四時刺逆從論-64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08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09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10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11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12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13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論-14黃帝內經·素問·玉版論要篇-15黃帝內經·素問·診要經終論-
  • 【關於太乙本《素問》與王冰本《素問》的卷數變化】
    》的版本基於現在的公開資料,截止2018年可知,《素問》這本書有兩個版本一是王冰本《素問》一是太乙本《素問》 【03《素問》中,這3篇經文是王冰本《素問(11)五藏別論》王冰本《素問(15)玉版要論》王冰本《素問(16)診要經終論》 【04】關於史書中記載的《黃帝內經》的卷數變化
  • 逆水寒素問打得過鐵衣嗎 逆水寒素問和鐵衣哪個厲害
    導 讀 逆水寒素問和過鐵衣誰更厲害?很家最近都在問這個問題,小編這裡帶來了相關解答,想要了解的小夥伴不妨進來看看吧!
  • 《素問懸解》著述經過
    畢子既得先聖心傳,復以箋注《素問》為請。其時精力衰乏,自維老矣,謝曰不能。乙亥春正,畢子又以前言請。且謂:醫尊四聖,自今日始,仲景二注已成,岐黃扁鵲之書,迄無解者,三聖之靈,未無遺恨?過此以往,來此誦法新書,心開目明,而不解先聖古義,又將恨無終窮也。時維二月,寒消凍解,律轉陽回,門柳綻金,庭蘭孕玉。玉楸子客沉蕭零,旅懷李落,歌遠遊之章,湧閒居之賦,幽思緒起,殊非杜康所解。乃箋釋《素問》,以消菀煩。
  • 逆水寒:我素問神奶為何淪落至此?素問速度看過來,這解釋如何?
    各位同門弟子,大家好,相信點進文章的一定不止是素問吧,小編昨天發的是新職業龍吟,而今天,在說說我們無辜的素問小姐姐(小哥哥)吧,其實說實話,在《逆水寒》這個江湖中,對於素問是一點都不公平的,我素問神奶為何淪落如此?素問速度看過來!感同身受的就隨小編一起往下看。
  • 醫解:素問名字真寓義
    《新校正》云:「按王氏不解所以名《素問》之義及《素問》之名起於何代。按《隋書·經籍志》始有《素問》之名。《甲乙經·序》晉·皇甫謐之文已云:『《素問》論病精辨。』王叔和,西晉人,撰《脈經》云:『出《素問》、《針經》。』漢·張仲景撰《傷寒雜病論·序》云:『撰用《素問》。』是則《素問》之名,著於《隋志》,上見於漢代也。
  • 「59桿先生」俱樂部你知道嘛? | 「58桿先生」表示不服
    「59桿先生」俱樂部、顧名思義,如果你在正式的大賽場上能都打出59桿及更低的杆數,那麼你將會成為此俱樂部成員,「59桿先生
  • 劉溫舒與《素問運氣論奧》
    其所著《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成書於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其論則是以《黃帝內經·素問》之「運氣七篇」(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及至真要大論)為據,參考唐代王冰所著次注《黃帝內經素問》及《玄珠密語》,詳細論述五運六氣之奧義。正如其所說,「括上古運氣之秘文,撮斯書陰陽之精論」。
  •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2)
    素問》與同樣是戰國時代的《周禮》相比較,有許多相同之處,足以充分證明兩書是同一時代、同一思想體系的作品;其次,《史記·扁鵲傳》中有關醫理的內容,與《黃帝內經·素問》的內容相類似,但卻樸素、原始得多,而《史記·倉公列傳》中有關醫理的內容卻比《黃帝內經·素問》有所進步,由此推斷:《黃帝內經》應當是扁鵲時代以後、倉公時代之前的作品,也就是戰國時代的作品。
  • 59年前的今天,張伯倫砍58分開啟連續65場得分30+壯舉
    虎撲11月5日訊 1961年11月5日,也就是59年前的今天,費城勇士隊球員威爾特-張伯倫>在對陣活塞的比賽中砍下58分。全場比賽,張伯倫出場48分鐘,48投24中,得到58分33籃板,帶領球隊以135-132擊敗對手。從本場比賽開始,張伯倫連續65場比賽得分30+,創造NBA歷史紀錄,這一紀錄至今無人望其項背。(編輯:約克夏的耳朵)
  • 元胡氏古林書堂刻本《新刊補註釋文黃帝內經素問》
    《素問》與《靈樞》歷來被認為是《黃帝內經》的兩個組成部分。《漢書·藝文志》著錄「《黃帝內經》十八卷。」東漢末年,醫家張仲景在所著《傷寒雜病論》序文中開列參考書目,其中有《素問》、《九卷》,後人一般認定此二書即《黃帝內經》。魏晉時,皇甫謐又提出:「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漢以後,《素問》單行,獨立成書。《隋書·經籍志》著錄「《黃帝素問》九卷」。
  • 捷豹2019款XFL售價38.58萬-59.38萬元
    近日,捷豹2019款XFL上市,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區間為38.58萬-59.38萬元。新款XFL增加了2.0T高功率版車型和四驅車型。2019款XFL延續了延續了現款車型的整體設計,並採用全新的19英寸運動輪圈供消費者選擇。
  • 樂師附小送教下鄉資源共享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為進一步加強校際間的教研合作與交流,努力實現在教育教學上資源共享,11月24日,樂師附小由張平副校長帶隊,劉娟老師、羅莎老師,李婭靚老師,丁偉老師一行五人送教到峨眉山市羅目鎮小學校,為該校的老師和孩子帶來了四節精彩的課例。
  • 欽州兩位「新司機」58、59歲!
    近日,欽州車管所高嶺社區摩託車無紙化考場,58歲的羅女士和59歲的劉先生就順利拿到了摩託車駕駛證(摩託車駕駛證申請年齡上限是60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