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疫情影響下的各項賽事暫時停擺,因此我們有了更多回憶與思考的時間。
不知不覺,成都德瑞足球培訓中心已走過近20年曆程。
風雨兼程20年,德瑞培訓中心發展歷程亦是成都足球一筆寶貴財富。
如今作為職業球員、教練員、管理人員,他們都曾同在一片屋簷下踢球、學習、生活,在德瑞邁向足球之路。
從今天起,我們將進行專題回顧——共同講述德瑞成長曆程、回憶難忘瞬間,一同探尋照片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步入成都足協辦公區(德瑞足球培訓中心)辦公室——王昕軻、阮若飛、李雲風三位年輕而富有朝氣的教練正討論著本周隊伍的訓練計劃。
2001年成都青少年比賽中,王昕軻正與阮若飛展開拼搶,遠端為李雲風
時隔近20年,童年時的對手已成為並肩的同事
上月中旬,成都興城足球俱樂部陸續官宣,其中包括已在中超聯賽出場破百場、曾入選國家隊、國奧隊的馮卓毅;此外,中超賽場上廣州富力隊長弋騰,已成為球隊後防中堅力量;去年12月,作為上海申花的主力,彭欣力隨隊捧得足協杯桂冠,在新賽季迎接他的即將是亞冠聯賽這樣的高水平舞臺。
馮卓毅的足球生涯正是從德瑞起步
無論是進入德瑞的管理人員、教練員,還是重回故地,代表成都職業隊出戰的馮卓毅,或是走上亞冠舞臺的彭欣力,擔任球隊隊長的弋騰,他們都曾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德瑞學員」,他們曾同窗多年後各奔東西,如今又都在為成都足球、中國足球做出貢獻。
德瑞足球培訓中心LOGO
成都足球青訓工作近20年的發展,始終繞不開「德瑞」二字,很多關心成都足球的球迷朋友難免會問到什麼是「德瑞足球培訓中心」,德瑞與成都足協有著怎樣的聯繫?作為興城俱樂部股東,成都德瑞如今又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
冬窗期間加盟興城的另外三名球員,張一諾、牟壹銘、羅新
2020年,成都德瑞足球培訓中已走過近20年曆程。一批批初出茅廬的足球小將躋身成為職業球員、或回歸培訓中心擔任教練員、管理人員、以及部分就讀大學後進入社會各行各業。在這變化的背後,蘊藏著德瑞足球培訓中心育人樹材之道,不妨讓我們一探究竟,走進德瑞,探尋成都青訓事業的「創業史」。
21世紀初期,成都足協已經開始牽頭各類精英訓練營
時光的車輪轉回到21世紀初,剛職業化不久的中國足球正渴望著「衝出亞洲,走向世界」,而在90年代末期掀起黃色狂飆的四川全興正面臨著投資方易主的困境,未來發展撲朔迷離;剛在甲B聯賽中站穩腳跟的成都五牛隊也遭遇升級未果的局面。
成都職業足球似乎從90年代後期的轟轟烈烈而陷入了一個漫長瓶頸期。
蓬勃開展的青少年賽事
成都,作為中國足球職業化起點城市,成都小孩愛踢球、成都人民愛看球已成為全國佳話,蜂擁而起的各類青少年賽事,展現了成都足球小將的功底。
熱鬧的參賽報名現場
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根據人才培訓規律,成都足協決定在本地區搭建一個精英人才培訓平臺,走一條漫長而務實的青訓之路,選賢舉能,優中選優,本地區乃至全國具備足球天賦、技能的孩子能走進一個健康、專業、科學化管理的足球培訓中心,在享受一流專業培訓同時,還要加強球員的文化課學習。
今後,從這裡走出的人才也能成為本地區乃至中國足球的後備力量。
2001年11月,在成都市體委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法國美體思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牽線搭橋,成立於1897年法國巴黎紅星足球俱樂部在主席讓·克洛德·博哈的帶領下,一行4人來到成都,就成都足協青訓發展、培訓中心建設、梯隊組建等一系列工作進行洽談。對於21世紀初的中國足球,外教已不再是新鮮事,但來華負責專職青訓工作的尚且不多。
巴黎紅星足球俱樂部一行到訪成都
如今,成都足協已經與法國裡昂、梅斯、瓦納等俱樂部成為夥伴,而成都足協與法國足球的故事正是從那時結緣。
三方洽談
正式籤訂合作協議
2002年春天,受巴黎紅星俱樂部委派,法籍教練員艾迪抵蓉後著手開始啟動選材工作,在成都足協的共同配合下,培訓中心各項工作順利啟動。
2002年五一假期,成都足協組織了5·1足球訓練營,開始著手為德瑞足球培訓中心進行人才選拔。時至今日,成都足協與德瑞培訓中心依然會在節假日期間組織各類訓練營,這樣的傳統已延續近20年。
在成都石筍街小學選材
在成都十八中選材
除成都本土足球苗子以外,聯合組成的教練選材組還遠赴重慶、貴陽、武漢等地,擴大選材面,挑選更多滿足條件的適齡球員。
赴重慶進行選材工作
2002年5月,赴武漢進行選材,右二帶球小將為馮卓毅
中法雙方在培訓中心的發展理念上達成了高度一致,即「體教結合」模式,在注重學員的球技提高同時,更要注重球員文化課學習。
成都足協在對外合作理念上秉承「走出去,請進來」的理念,也是從那時開始落地實踐。即聘請歐洲優秀教練員為培訓中心學員帶來先進青訓足球發展理念,選派優秀苗子和教練員遠赴海外進行足球培訓。
在德瑞擔任技術總監的艾迪
不僅負責制定日常訓練工作,還多次徵調至中國足協組織的青少年訓練、教練員培訓工作。
此時,四川德瑞教育集團為培訓中心的建立給予了大力支持,將球隊放置成都外國語學校內,讓每一位學員接受優質的文化課學習,並且還專門新建食宿基地供培訓中心使用。
培訓中心基地效果圖(2002年繪製)
德瑞培訓中心初期LOGO
當然,培訓中心的名字也最終敲定——中法德瑞,一個極具國際視野的名字由此誕生(後在工商部門註冊為成都德瑞足球培訓中心)。
培訓中心大門
2002年9月,德瑞培訓中心首批學員正式入住培訓基地,在成都郫縣(今高新西區百草路)的一所中學內,正式開啟了他們的足球生涯。
一絲不苟的文化課學習
優質的後勤保障
首批學員
首批學員近30人,大多為89/90年齡段球員。12、13歲的他們正值小升初的年齡,而進入德瑞,也就意味著他們接下來的成長經歷與普通在校生大為不同。
前兩批學員中除了成都球迷熟悉的馮卓毅、彭欣力以外、也有王楚、張池明等多名日後徵戰職業聯賽球員;隨後進入培訓中心的楊澤志,在2008年剛滿17歲即代表成都謝菲聯出戰中超聯賽,並取得進球;弋騰,後來被法國梅斯俱樂部相中簽訂職業合同,成為培訓中心第一名正式留洋球員;
當然,還包括阮若飛、鄭汪洋、向旭超、雷濤等如今回歸德瑞培訓中心執教的教練員。
彭欣力、弋騰、楊澤志、李建濱、高志林、王昕軻等優秀苗子後來陸陸續續進入德瑞足球培訓中心。
隨隊出徵,頭排右一為彭欣力
場上訓練,教室裡學習,德瑞培訓中心正式宣告起航。
這幫毫不起眼的的小球員,多年後成長為各級國字號球員,躋身職業賽場,或進入大學深造,再回歸培訓中心擔任教練員、管理人員。他們在近20年的足球歲月裡經歷了怎樣的成長,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請看下期——德瑞故事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