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小人物(一):淮河岸邊的足球人家

2020-08-27 白國華

今天,我要重溫一些足球故事。

這些故事的主人翁在中國足球,都是些無名之輩。

他們是中國球迷芸芸眾生的一員,他們的故事,惟其普通,所以貼近;惟其獨特,所以鮮活。

文章略長,大家不妨給點耐心,慢慢讀下去。遺憾的是當初的圖都沒有了,只能隨便配一點了。

深夜等候的出租司機,淮河岸邊被淹沒的人家

2004年,那時本報(《足球》報)還駐紮在廣州市越秀區海珠中路97號。

一個計程車司機總會在深夜的時候停在我們報社門口,一來看看是否可以做點夜班編輯的生意,二來,他很想找本報同仁,訴說他自己的遭遇。

很幸運的是,他碰到了李璇(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編輯部主任,當時她來本報沒多久),我們的主任被他的講訴所打動。

11月15日,這位名叫王慶生的司機依約來到《足球》編輯部。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講述中,他甚至記不清第一個認真傾聽他故事的編輯,也就是李璇的名字。當年他41歲,記性已經快趕上老年人了。

王慶生說這是他長期精神高度集中的結果,通俗地說就是神經衰弱。一個剛過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全家人的重擔落在他一個人身上,壓力可想而知。現在的王慶生一碰到緊張的事情手就發抖,尤其是一看到交警,他就會忐忑不安以為自己是不是又出了什麼差錯要被罰款。一天12小時緊張地注視著未知的前方,只有收車回到江夏他自己租下的宿舍後,他才能長舒一口氣。

那是王慶生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刻之一。

前一年,2003年7月9日,淮河邊上的安徽蚌埠市上空雷電交加,暴雨傾盆。入汛以來最大的一場暴雨襲擊了這座鐵路樞紐城市。這場雨足足下了150毫米。

這場暴雨淹沒了王慶生的家,安徽省蚌埠市長青鄉,宋灘村。

整個宋灘村就被洪水沒了頂,最深的地方水深超過兩米。

王慶生的父親、妻子、女兒乘船避難,避難過後,爺爺還要給遠在上海踢球的孫子打電話報平安,這一場洪水讓王家經濟上損失慘重,也讓在上海東方明珠足球俱樂部踢球的王帥(王慶生兒子)打定了從上海退學的決心。

2004年11月,我去宋灘村採訪,洪水已經退去16個月,但它的痕跡處處可見,村裡很多房子的牆壁上還殘留著一條條水淹時的分界線,青苔頑強地從牆壁的縫隙生長出來。

這種痕跡在王慶生家的房子上找不到,因為他們家蓋了新房子。

這座花了兩萬塊錢蓋起來的新房子屬於三個人,王慶生和他的兩個姐姐。光靠一個人,誰也沒有辦法拿出這筆錢來。兩萬塊的新房子,看起來卻依然破舊,最重要的是,一樓根本不敢放什麼東西,這是淮河岸邊人家的悲哀,不知道哪一年天公不作美,滔滔洪水又要重來。這幢新房子是迫不得已才蓋的,老房子經過去年洪水將近一個月的浸泡已經有點搖搖欲墜。

夢已破碎的足球少年

一家人住進這樣的新居,臉上卻都沒有喜色,實際上,伴隨著新房而來的是前所未有的生活壓力———那年洪水過後,蚌埠為了保證淮河邊上的工業區,決心修一條新堤,王慶生父親王德山連同幾個已經出嫁的女兒總共八口人的八畝地全部被徵走,而因此得來的六萬多塊錢幾個人一分,每戶拿到手裡還不到一萬塊錢。這個大家庭就此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成為了蚌埠市的非農業戶,以後他們沒有田種,也沒有任何社保。

實際上這家人的生活窘迫非常。原來在淮河碼頭上跑運輸、後來不得不千裡迢迢到廣州去打工的王慶生說,在每天開足十二個小時的計程車才能保證月入兩千元;妻子趙秀蘭原來在一家工廠當清潔工,月收入兩到三百元,但是最近失業了;還有個老母親,平時賣點菜賺點錢,但是體弱多病,所以賺來的錢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王慶生的兩千塊幾乎就是這個家庭全部的收入。

對於王慶生的兒子,出生於1987年的王帥來說,他的足球夢也已經結束了。

2003年舉家逃亡那一天,他所在的上海東方明珠足球俱樂部也在不斷地催促他交拖欠的學雜費用。王帥怎麼也開不了口,最終,在洪水退去一個多月後,王帥還是從上海回家了。

洪水來臨前後,王帥跟母親趙秀蘭一共通了三次話,這也是他從上海回來之前最後三次通話。第一次在7月洪水尚未來臨前,王帥說:「媽媽,我想回來了,學校說再不交這個月的夥食費就不讓我到食堂吃飯了。」

趙秀蘭說:「你再等等吧,我馬上給你匯錢過去。」

第二次是在8月,洪水剛剛退去,王帥說:「媽媽,你知道嗎?我們一個隊友被一隊給送回來了。」說到這裡他壓低聲音對母親說,「你知道嗎?聽人說他們家一個月前給教練送了二十多萬,所以才到一隊的。」趙秀蘭說:「人家的事你別管,你也別跟別人多說。」

趙秀蘭打完這次電話非常恐慌,有錢就能讓孩子上去?!

自己一個農村人家,怎麼去爭取這樣的機會啊!這樣的情況是不是表示即使孩子優秀,也改變不了什麼?

第三次是在9月,洪水過後王家開始從頭再來,經濟上捉襟見肘。王帥說:「媽媽,你讓我回來吧,我實在是不想再增加家裡的負擔了。」趙秀蘭說:「不行!就這樣回來,以前的心血不是白費了嗎?」兩個人僵持不下,最後王帥衝口而出:「家裡還有多少錢,你有錢嗎?」

趙秀蘭登時啞然。

就這樣,王帥回家了,王家一個很大的經濟負擔解除了,一家人惟一的夢想也就這樣破滅了。

王帥在東方明珠俱樂部的費用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他在2000年初中的時候以1000塊的「轉會價格」從蚌埠的回民小學「轉會」至上海的東方明珠,三年初中階段,他交的錢很少,只是每個月兩三百塊錢的夥食費,當時籤訂的合同上寫明,俱樂部每年反而會給每個學生培訓費用,初中10000元,高中20000元(是以實物的形式),但是,從2002年他初中畢業開始,俱樂部突然產生變動,每個學生必須每個學期交納3500元的學費,同時每個月上交1000元的夥食費,王帥一年的費用陡增至近20000元。在勉強支撐了一年後,王家最終只能放棄。

從上海回來,王帥並沒有哭。這一次的傷害遠遠沒有之前他沒能去英國培訓打擊大。那次是一個國際著名體育品牌在上海搞的活動,要選拔四個人到英國去見見世面。那一天,王帥同組的其他三個隊友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出現在比賽現場,組織方告訴王帥,其他人沒來,你自己表現得再出色也沒有用。但王帥還是單槍匹馬參加了各項比賽。在顛球項目裡,其他隊的四個隊員總共才得到1000分,而他一個人就得了790分。

比賽一回來,王帥在宿舍裡蒙頭大哭,那之後他又偷偷哭了好幾天,但回來的時候,他已經變得出奇地冷靜,冷靜得不像17歲。

辛辛苦苦十多年,還是回家來種田

家裡的情況一團糟,王帥回家之初還必須和15歲的妹妹王聰擠在一個房間,趙秀蘭說他能感受到孩子心情極差,經常是幾天不說話,所以家裡人說話都小心翼翼,儘量不去刺激他。不久後家裡給王帥找了一個職業中學去上課,準備2004年的高考。學校很遠,每天必須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王帥辦了一張15塊錢的月卡,這是最省錢的方式。

作為一個純粹的農村孩子,王帥從踢球伊始表現出的靈氣遠遠超過那些城裡孩子,他小學三年級就能顛球顛三千多下,坐在地上他還能顛球。以他和張衛為首組成的宋灘村小學隊居然在1996年打了一個安徽省貝貝杯的冠軍,然後代表安徽到延邊去打了全國比賽,結果在當年的32支隊伍中他們獲得第16名。1997年安徽冠軍仍然是宋灘村拿的,這一次全國貝貝杯的戰場移到了成都的都江堰。一支來自安徽農村的代表隊能在全國性的比賽中亮相,這算得上是草根足球的範本。

實際上,他的好朋友張衛比他的情況更有說服力。張衛曾是劉春明時期中青隊的一員,除了沒有參加芬蘭的世少賽,此前中青隊的每一次集訓他都參加了。他曾是深圳健力寶二隊的隊員,但當時隨著健力寶出現一系列的欠薪情況,沒有上一隊的二隊隊員全部淘汰回家。

不幸的,張衛也在淘汰之列。他就這樣與王帥腳前腳後回到宋灘村,連學籍都沒有(因為他是安徽鳳陽人,在蚌埠沒有學籍)的他,整天遊遊蕩蕩,不知所云。張衛說王帥還好,放學以後還經常在學校裡練練球,而他則看到足球就頭疼,回來兩個多月球一點也沒碰過,所以現在已經胖了十多斤。

「辛辛苦苦十多年,還是回家來種田。」這就是王帥和張衛的真實寫照。

可憐的是,連田都沒得耕了。趙秀蘭經常會看著屋裡孩子呆坐的樣子忍不住嘆息道:「如果早知道是這樣,把這錢省下來,房子我們家都建了好幾幢了。」而爺爺王德山則說:「只怕宋灘村以後再也沒有人敢送孩子去踢球了,我們兩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中年男人的哀愁

中年男人王慶生的壓力可想而知,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兒子退學了,家裡的地被徵了,妻子的工作沒了,生活中惟一能夠確定的就是他可以每天用12個小時換來一個月兩千元的收入。人到中年卻要離妻別子,連家都沒了,還只能在廣州瞪著眼睛拼命,他心力交瘁。

有一個相熟的工友在廣州與他邂逅時驚訝地大叫:「慶生,你怎麼一下子白頭髮多了這麼多?」

沒人能想像他的苦,踢球這條路,是他替兒子選的。

在兒子王帥四五歲的時候,他就把孩子交給了叔叔王德龍(王德龍本分是王慶生的叔叔,但德龍比慶生還小一歲)。王帥八九歲的時候,嚴格的王德龍帶領著他們一群孩子每天早上五點就開始訓練,無論颳風下雨,甚至連洪水來時,只要能找到一塊能踢球的空地,他們的訓練就不會中斷。

因為有如此嚴格的訓練,王帥後來才會很順利地被安徽著名的足球小學回民小學(國腳趙鵬的母校)看中,後又被上海的東方明珠俱樂部看中,以一千塊錢的價格把當時才12歲的王帥從回民小學帶到上海。「一個小孩12歲就被人挖走,所以我覺得貝貝(王帥的小名)肯定能踢出來。」

王慶生說起這些往事的時候,臉上掩飾不住內心的驕傲,孩子踢球初期他那幸福的感覺太難忘了———對手太差,貝貝瘋狂地進球,他則忙於給觀眾們發煙。因為只要有進球,大人們就會喊:「誰家的孩子?快發一根煙。」

結果一場比賽下來,王慶生的煙總不夠分。那時王家家境不錯,他不計成本地跟著孩子去延邊、去成都比賽,既能旅遊又能看兒子威風的感覺好得不得了。

但後來的事情讓王慶生心碎。兒子不僅沒有踢出來,還得了病。病根是在兒子代表某個中超俱樂部的預備隊打比賽的時候落下的,當時王帥發著高燒,但是因為隊中缺人,結果還是被教練派上場了。

這場球踢下來,王帥就好像有了內傷,平時訓練基本上好端端的,比賽什麼的也問題不大,但是只要訓練一上量,他就會出現貧血,這麼一個怪病,找了幾個醫生都束手無策。

通過我的數位相機,王慶生看到了回到宋灘村的王帥,已經半年多沒見過兒子的王慶生看得很認真:「貝貝的頭髮怎麼長了這麼多?看起來一點精神也沒有?」「當然沒有精神了,還不知道出路在哪裡呢!」我的坦率讓王慶生一震。

他給兒子設計的幾條出路目前看來希望都不大:球想繼續踢下去,但不知道有沒有俱樂部願意給王帥一個機會;想參加高考,考個兩百多分就能上安徽師大,但是學業丟荒多年的王帥說他每次上英語和數學課就像聽天書;最後一條路就是去參軍,但退伍後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總之哪條路看起來都不光明。好在女兒稍稍讓他放心,目前在蚌埠業餘體校女足隊的王聰學習成績相當不錯,以後順順利利考個大學沒問題。

當我把老人王德山正在開荒的場面如實告訴王慶生的時候,他一聲長嘆:「有什麼辦法!誰不想讓自己的老父老母安享晚年?我不是不孝,而是實在沒有辦法啊!」他指著自己的胃說:「我這裡已經壞了,我想我將來一定會得胃癌的。但我無所謂,我只希望有醫生能治好我兒子的病。為足球,我們家已經瘋掉了一個,我不想我兒子也成為那樣的人。」

好了,這第一個故事講完了,王慶生說的」瘋掉「的那個,是他的叔叔王德龍。下一章,我來講《小鎮青年王德龍》。

那是一出悲歌。

相關焦點

  • 為中國足球把脈(一)——初識足球
    本人從小喜歡足球,從小關注著中國足球的發展,中國足球的發展也伴隨著我的成長。中國足球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給中國球迷帶來過歡樂,但大多時候是苦澀和無奈。自己對足球的認識從最開始人云亦云的粗淺,逐漸走向深入,並可以說是找到了中國足球的正確發展之路。這個論點會在以後的文章逐漸闡述。
  • 為中國足球把脈(十七)——樹立正確的足球理念
    中國足球在發展的過程中,足球業內人士提出過很多關於中國足球的足球理念,從中國足球的「小、快、靈」,到豹子精神,再到瘋狗精神,以及「搶、逼、圍」等等。筆者認為這些理念的提出,對中國足球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都沒有揭示出足球運動規律的本質特徵。儘管我很尊重這些足球業內人士,但對他們的理念不敢苟同。比如搶逼圍,當年某球隊還靠著這個理念拿到了中國足球聯賽的冠軍,貌似很成功,但當指教國家隊比賽,卻輸的一塌糊塗。為什麼不靈了,其實你仔細琢磨琢磨,搶逼圍,說明了什麼,說明足球一直沒在自己手裡,在對方腳下,所以才要去搶,去逼,去圍。
  • 中國足球記憶:中國足球協會超級盃(原超霸杯)
    中國足球協會超級盃(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uper Cup)創始於1995年,曾名中國足球超霸杯,是一項由中國足球協會舉辦的足球俱樂部賽事,在聯賽每個賽季結束後的年末或是新賽季開始前的年初舉行。比賽現採用單回合制,每支球隊最多允許上三名外援,兩支球隊必須有一名U23球員首發,出場的U23球員數量不得少於三人。
  • 足球噴前閱讀指南(連載一 身體素質)
    大學階段蹭過3年足球課,沒有校隊經歷,由於遇到歷史最弱的一屆同學,僥倖進入當屆系隊、院隊,聯賽上場一回,打中立柱一次。至今依然每周兩次中等強度足球活動(4 VS 4),算起來是一個資深足球愛好者,身邊所接觸到的人極限是職業足球的邊緣人物(接受過一定的專業足球訓練)。自己喜歡踢球,也喜歡看球,這些年通過網絡也關注足球,越來越坐不住了。
  • 中國足球為什麼這麼不堪(1)我們足球出現的問題
    中國足球為什麼這麼不堪(1)如果說中國足球存在一個巔峰,或者 是說一個值得銘記的%個歷史瞬間。我想大多數的球迷會一致的認為,2001年10月7日的五裡河體育場。那一天中國男足歷史性的打進了世界盃決賽圈,真正的做到了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 中國足球的無名之輩(3):「瘋子」的功夫足球
    中國足球的這些無名之輩,身上總有些故事。2005年,王德龍去了順德北滘鎮中心小學任教以後,某天他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這位不速之客叫張躍,時年48歲,廣東汕頭人。他看到本報(《足球》)報導,廣東順德北滘中心小學徐校長把王德龍從寧波請到順德去當教練以後,激動萬分,想都不想就跑到順德和王德龍聊。
  • 成都足球的造星工廠 中法德瑞足球培訓中心的故事(一)
    步入成都足協辦公區(德瑞足球培訓中心)辦公室——王昕軻、阮若飛、李雲風三位年輕而富有朝氣的教練正討論著本周隊伍的訓練計劃。今後,從這裡走出的人才也能成為本地區乃至中國足球的後備力量。對於21世紀初的中國足球,外教已不再是新鮮事,但來華負責專職青訓工作的尚且不多。
  • 清華大學李彬:我家就在淮河岸邊住!
    李零在《我們的中國》中指出,河南南部,延伸到兩湖,均為楚國,「所謂楚人,很多都是河南人」。新中國成立後,正陽先屬信陽專區,1965年改隸新成立的駐馬店專區(今為駐馬店市)。我老家就在淮河邊上,當地叫大沙河,過河就是信陽了。小時候回老家,沙河一清見底,沙灘一塵不染,綿軟的沙裡到處都是貝殼,大大小小,星星點點。
  • 中國足球為啥變成了「亞洲三流」?(上)
    怎樣定位中國足球在亞洲水平的定位但是中國足球在亞洲的地位是每況日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來一一細說。隨著1994年紅山口會議,中國足球真正走向了職業化。中國足球的火爆滿足了球迷們飯後茶餘,也填飽了投資商們的饢包。為什麼職業化以前中國足球還能排在亞洲的前列,職業化以後慢慢變成了亞洲三流球隊。
  • 為中國足球把脈(十六)——中國文化對中國足球的影響
    中國的文化或許是限制中國足球發展的因素之一足球運動是典型的集體項目,需要相互配合協作,而中國人常常缺乏這種意識。俗話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則成為蟲。中國是麻將文化,講究看著上家,防著下家,盯著對家,我不胡你也別想胡。西方的文化是橋牌文化,講究互相協作配合。所以個人認為德國,韓國,日本這樣的單一民族特別適合足球運動。從體育競技比賽中也能看出來中國的個人項目好於集體項目。有人會反駁說中國女排也是集體項目啊。
  • 為中國足球把脈(十二)——找到原因
    親愛的球迷朋友,如果你一直關注我的文章,你會發現中國足球隊從本人在一次次為中國足球加油,一次次因中國足球隊的失利受到打擊而痛苦的同時,也在不斷思考什麼才是中國足球正確的發展之路?終於悟出答案,那就是:現代足球需要的是球權控制和技戰術配合。在接下來的文章,本人會從多角度來闡述這一觀點。那麼為什麼需要技戰術配合呢?首先,足球是集體項目,場上算上守門員共11人參與比賽。
  • 為中國足球把脈(十八)——足球運動的本質是配合
    從1980年第十二屆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開始到2020年,40年的時間,中國足球經歷了太多的苦難面對中國足球一次次的失敗,無論是從事足球工作的專業人士還是廣大球迷,都在尋覓中國足球的出路到底在哪裡,中國足球的問題到底是什麼。1981年當中國足球隊輸給了紐西蘭痛失出線機會,很多人說是中國球員的體質瘦弱的原因,可後來的5.19之夜輸給了香港,顯然不是體能的問題。有些人又說是中國球員是技不如人,必須抓球員球技。於是我們有了健力寶足球隊遠赴巴西學習。
  • 淮河岸邊書法老兵閆明勇印象
    淮河岸邊書法老兵閆明勇印象-
  • 「我愛足球」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甘肅賽區)總決賽在崆峒區開賽
    每日甘肅網訊(通訊員唐明明)8月20日,2018年「我愛足球」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甘肅賽區)青少年組、娃娃組總決賽在崆峒區開賽。此次「我愛足球」中國民間爭霸賽分為娃娃組五人制、青少年組五人制等足球競賽項目,定位為我國業餘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規模最大、參賽隊伍和人數最多、覆蓋地區最廣泛的官方傳統賽事。
  • 無雙專欄 | 汽車品牌與足球(一):足球世界的贊助商
    >以前我們的很多期專欄都提到了如今的足球世界已經完完全全的跨入了金元足球時代那作為足球俱樂部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贊助商自然在每一個足球俱樂部都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甚至有不少贊助商還購買了俱樂部股份,從贊助商躍升為俱樂部的股東之一。
  • 中國足球守門員之最(補充)
    昨天我寫了一篇《中國足球守門員之最》的文章,得到了廣大球迷和友友的熱議,提出了一些可以成為中國足球守門員之最的球員,下面我再來補充一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美好的回憶和認可!他非常善於撲高球,是中國第一個掌握並運用凌空魚躍撲球的守門員。曾被稱為「攻不破的萬裡長城」!速度最快、彈跳最高的守門員也許有人認為足球守門員,只要是反應快技術好就行,但我要說沒有快的速度和高的彈跳,絕對成不了優秀的守門員。
  • 大連足球的發展歷程(精闢篇)
    同年應中華臺北足球協會邀請參加海峽兩岸杯,4-1戰勝以高雄縣隊名義出戰的中國(臺灣)甲組聯賽七連冠球隊臺灣電力,奪得冠軍。大連參加沙特阿卜杜拉·阿費薩王子杯足球邀請賽,以二線隊出戰的大連隊小組1勝3負,僅列小組第三最終無緣半決賽。主力孫繼海在翌年年初加盟英超曼城俱樂部。
  • 也談我們足球的青訓(三)
    這時,有熟人來說情了,有相關領導的電話打來了,有託學校領導施加壓力的了……一時間,球隊公平公開競爭的環境遇到了極大的挑戰,但我們教練組在學校主要領導的支持下,頂住壓力,開會決定:根據所有參賽主力球員本次比賽的表現(平時比賽做了記錄),整理出相關隊員的參賽統計數據,在全隊公示。
  • 專家:中國足球是有錢人家孩子踢的,沒錢就算是梅西也只能去搬磚
    誰都沒有答案,但每一個人對於中國足球都有自己的想法,上到足球管理員,下到媒體人士甚至球迷,關於中國足球都有自己的看法。 國內足球專家馬韌立就直言不諱地表示,中國足球是有錢人家孩子踢的,沒錢就算是梅西也只能去搬磚。在中國足球的世界裡,只有金錢和利益,沒有足球天賦的說法,中國就是足球的荒漠。
  • 中國足球的那些慘案(2)國足0:8巴西
    中國足球尤其是男足在世界足球水平中算比較低的,中國足球事業和其他許多國家對體育足球的發展相比也很落後,中國國家足球隊0比8輸給巴西隊,再次提醒著中國足球事業仍需努力,國足0-8巴西大敗,比分差距之大令人痛心,世界的綠蔭球場何時才能看到中國足球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