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失蹤150年後,皇帝曾問及祖宗下場,張居正的回答含蓄隱晦

2021-01-19 蹲馬步聊歷史

建文帝失蹤150年後, 皇帝曾問及祖宗下場, 張居正的回答含蓄隱晦

在世界上,唯一一個歷史延綿不絕的國家只有中國,這是中華民族驕傲和自信的源泉。但是長的離譜的歷史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史料繁複雜亂,整理難度極大,信息來源也很廣,正史野史一大片,所以中間就產生了很多bug。

這篇文章要說的就是中國歷史中的一個bug,一個男人的離奇失蹤。

男人是一位被趕下臺的皇帝,趕他下臺的居然是他的親叔叔,有些人可能已經有了答案,沒錯,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關於建文帝的失蹤,猜測有很多。

正史記載了建文帝和馬皇后在宮中自焚,事後朱棣確實找到了兩具焦屍,但是完全沒有辦法分辨是不是建文帝和馬皇后,朱棣將信將疑。

有人說他剃度出家了,《明史紀事本末》中記載,當時朱棣攻進京城的時候,建文帝絕望之際,幾欲揮刀自盡,但是都被大臣攔了下來,最後有一個大臣王鉞突然想起來朱元璋的遺囑,說朱元璋曾留下了一個大箱子,如果子孫有大難臨頭,務必打開箱子。建文帝急忙命人去拿箱子,不一會四個太監搬著一個沉澱的大箱子過來了,箱子的表面還蒙著鐵皮。

建文帝打開一看,箱子裡面有三張度牒,一把剃刀,白銀十兩,書信一封,還有三套袈裟禪杖僧衣僧鞋僧帽。建文帝打開書信一看,大呼天命不可違。信中寫道:「允炆從鬼門出,餘人從水關御溝出行,薄暮可會集神樂觀西房。

看完了信,建文帝命太監為自己剃度。然後建文帝脫下龍袍龍冠,穿上僧服袈裟,帶上度牒和禪杖從鬼門出去了,出去之前命人燒了皇宮。皇后馬氏和很多嬪妃都悲痛欲絕,紛紛投火自盡,建文帝悲怮不已,但是不得不離開皇宮出了家。

但是也有人猜測建文帝逃往國外,並且認為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就包括了尋找建文帝,不然朱棣一死下西洋就戛然而止這一情況實在沒有一個圓滿的解釋。永樂年間有一個事件似乎證明了這一猜測。

胡濙是眾所周知的朱棣派出去尋找建文帝的人,據記載永樂二十一年某夜,在外漂泊了十幾年的胡濙突然回到了京城,朱棣連夜接見了胡濙,兩人在宮中密談了到四更。也就是這次密探之後,朱棣不再派遣鄭和下西洋,鄭和在永樂年間六次下西洋,中間幾乎沒有間隔超過兩年的,而永樂二十一年到永樂二十四年朱棣駕崩,鄭和也沒有再下過海。

此外張居正也證實過建文帝逃亡到了海外。建文帝失蹤150年後,當時十幾歲的明神宗朱翎鈞問張居正建文帝的下落,張居正含蓄隱晦的表示建文帝可能逃走了。當時朱棣已死,建文帝已經不是忌諱,張居正沒有必要撒謊。

但是事實究竟如何,無從可知。

相關焦點

  • 失蹤39年的建文帝在明英宗時現身,背後有何隱情?
    建文帝的下落,迄今為止依舊是中國歷史學界的未解之謎,不過,在野史裡面卻存在這樣一種說法:建文帝失蹤39年後回到了皇宮,並且得到了當時的皇帝明英宗的熱情款待。那麼問題來了,建文帝既然流亡39年,為何會在晚年的時候回去見明英宗?
  • 建文帝失蹤後,他的兒子下場當真慘,被朱棣折磨成一個傻白痴
    建文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皇帝,直接從爺爺朱元璋手裡接過皇位,歷史上除了他之外,並沒有直接跨過一代人傳授皇位的,正因為朱允炆的特殊,也給他後來的遭遇埋下伏筆,朱允炆畢竟太年輕,繼位後就想著削藩,結果把叔叔朱棣給惹毛了,朱棣造反,直接奪了他的皇位。
  • 明建文帝下落之謎
    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朱元璋長子朱標早亡。所以朱元璋傳位給長孫朱允文,繼承皇位。然後由於朱允文當上皇帝後,過於依賴文官力量,打壓大貪官,然後消減他的叔叔們的封地,逼反了朱棣。
  • 明朝皇帝在皇宮突然憑空消失,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由於常年戰亂積累下一身的病症。於是他早早的就培養太子朱標管理朝政,在朱標能力逐漸成型之際,朱元璋便將整個國家政務交給朱標處理,自己過上了半退隱的生活。可正當朱元璋準備安享晚年的時候,老天給他開了一個大的玩笑。洪武25年,太子朱標突然染上疾病,從此臥床不起,不久後就去世了。
  • 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城後,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究竟如何?
    後在1402年以清君側名字,舉兵攻打南京,和當時建文帝率領的朝廷正規軍對抗,後戰勝自己的侄子建文帝,入住南京城,稱帝,是為永樂帝。他為何要奪取自己侄子的帝位?同時又是為何對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一系進行斬盡殺絕呢?
  • 萬曆皇帝為何有著逆反心理?與張居正的教育密不可分,難怪被清算
    一、戰戰兢兢 明代中期後皇帝一個比一個任性驕縱,從明武宗朱厚照到明世宗、明穆宗,無不因縱慾、服食丹藥以至中毒最終殞命。明世宗嘉靖皇帝殷鑑不遠,他的繼位三子朱載垕除了不吃丹藥外,在縱情聲色方面較之前有過之無不及。即位後立即傳示不朝,不召見大臣。在廣修豪華宮苑、大肆玩樂折騰6年後,就黯然死去。
  • 建文帝朱允炆失蹤之迷大揭秘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於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人稱其建文帝,又作朱允文。 朱允炆於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登基,時年21歲。
  • 建文帝是自焚了,還是逃走了?其實歷史早有了答案
    對皇帝的稱謂都可以更改,對於其他事件也同樣可以更改,因此,《明太宗實錄》所記載事件的真實性令人懷疑。其二,屍體被燒得面目全非,根本無法辨認,朱棣怎麼就能確定他就是建文帝呢?其三,據《明太宗實錄》記載,朱棣曾對大臣說:「朕於宮中遍尋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時,並寶璽皆毀矣,朕深慟之。」
  • 建文帝朱允炆失蹤後,明成祖朱棣是怎麼樣對待他妻兒的?
    建文帝的妻建文帝就一位妻,那就是皇后馬氏,在建文四年那場蹊蹺的大火中,馬皇后葬身火海……然後呢?哪裡還有什麼然後?人都已經死了,還能有什麼然後?自建文四年起,明成祖便徹底抹去了建文一朝,代之以洪武三十二年、三十三年……連建文帝的皇帝身份明成祖都不予承認,更何況馬皇后的皇后身份?自永樂元年起,馬皇后和建文帝一起、幾乎「消失」在了明王朝的一切官方檔案、史料之中。至於建文帝的側室,連馬皇后的記載都非常之少,就更別說那些沒有生育過子女的側室了。
  • 知府出行偶遇和尚,來人卻是消失已久的建文帝
    朱棣見此情形,生怕建文帝逃走,於是便騎馬進入皇宮,到處去尋找建文帝,但是沒有找到。大火被滅後,經過一番修正,八天後在廢墟下發現了一具屍體。這具屍體已經被燒地面目全非了,識別不出人來,但是燕王朱棣卻以為這具屍體是建文帝本人。然而經過御醫一番檢查之後,卻發現這具屍體是馬皇后。
  • 是否為了尋找建文帝?
    兩年後,鄭和船隊攜諸國朝貢使者返回明朝,第一次鄭和下西洋行動圓滿結束。在完成了第一次遠洋任務後,鄭和船隊又於1407年、1409年、1413年、1417年、1421年開赴西洋,遠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和荷姆茲海峽,沿途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和船隊的「寶船」大者為九桅平底帆船,長135.3米,寬56.7米。
  • 建文帝朱允文出家樂都瞿曇寺?
    宗派圖上,楊氏先祖楊剛忠身穿明朝官服、頭戴官帽,從官服上的補子(明清官員服裝上的胸前和背後的方形裝飾,以圖案的不同來區別文、武官員)來看,他應該是武官。那麼,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楊氏先祖保護建文帝來到樂都瞿曇寺的可能性。建文帝出家瞿曇寺?
  • 建文帝之死,為什麼是「自焚」而不是「失蹤」,這裡面很有學問
    要知道,建文帝本來就是要削藩的,幾個沒有實力的藩王都被幹掉了,只是忌憚朱棣的實力,才沒敢動手。這下不是給了建文帝一個很好的藉口嗎?不能讓建文帝跑了。那更是後患無窮,如果建文帝跑了,那朱棣就尷尬死了,怎麼辦?本來是來保護皇帝的,現在把皇帝弄沒了,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主」,皇帝跑了,誰來當皇帝,放眼望去,也只有朱棣有這個能力。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朱棣敢當嗎?
  •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這個千古之謎或已經有了答案,竟要感謝施工隊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個千古之謎,大火焚宮後他下落如何,到底是死是活?朱元璋為他留下秘密盒子裡裝著什麼?鄭和七下西洋只為找到他?正史與野史都有不同的回答。
  • 靖難之役後,在朱棣一脈統治下,建文帝兄弟姐妹及子女下場如何?
    四年後,攻陷明朝國都南京,建文帝在宮中舉火自焚。在這之後,朱棣為了消除前朝影響,開始大肆殺戮前朝功臣,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鐵鉉等人,都被朱棣滅族。最慘的是方孝孺,光是因受他牽連被殺和充軍的就將近2000人。臣子們也就算了,畢竟是外人,但與朱棣同為朱家骨肉至親的建文帝的兄弟姐妹和子女們,他們的處境又如何呢?
  • 因朱元璋苦求,張三丰為建文帝解難,永樂帝尋他13年另有隱情
    在明朝苦尋他的十幾位帝王中,他與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也稱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的緣分最深,因果糾纏最多。建文帝是朱元璋的皇太孫,明朝的第二位皇帝,繼位僅四年便被燕王朱棣起兵奪位,在「靖難之役」失蹤,成為歷史懸案。據《明史·恭閔帝》記載:「乙丑,燕兵犯金川門,左都督徐增壽謀內應,伏誅。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宮中火起,帝(建文帝)不知所終。」
  • 建文帝失蹤600年之謎終於解開,一個神秘的印章揭示了藏身之處
    ——喬萬尼奧裡(意)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28,閱讀約2分鐘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創始人朱元璋去世,皇帝的孫子朱允溫即位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後,為了鞏固皇位,開始對諸侯國進行割據,這直接導致了各地諸侯國的不滿。
  • 3年前,一位老人自稱是建文帝十五世孫,並拿出家譜證明
    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繼承皇位,是為建文帝。之後,建文帝立自己的長子朱文奎為皇太子。 不過,究竟其下場如何,至今無人知道。 2017年,來自84歲的南京有線電廠退休工程師讓慶光老先生,突然自爆稱自己是建文帝的十五世孫。還稱當年的建文帝並沒有死,而是趁亂逃出了南京,改名讓鑾,後居住在湖南湖北一帶。
  • 建文帝唯一的兒子,被關了半個世紀,究竟是誰好心把他放了?
    他是建文帝的二兒子,靖難之役後被囚禁在鳳陽,年僅兩歲,稱「建庶人」。被囚禁五十餘年後,才重獲自由。 建文帝唯一的兒子,被關了半個世紀,究竟是誰好心把他放了?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皇孫,朱標的兒子。本來太子是朱標,建文帝也沒有這麼大的壓力,可是偏偏他的父親沒有做皇帝的命,朱標死後,建文帝成為了接班人。
  • 明朝建文帝逃離南京究竟是往東南還是西南藏身?
    明朝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原本人力財力都具有優勢的建文帝朱允炆,最後不敵其叔父朱棣,被奇襲攻入南京城。關於這個年輕皇帝最終結局,600年來都是熱門話題。尤其2010年7月,江蘇南京還專門召開過「明建文帝國際學術研討會」,蘇、浙、閩、川、貴、滇、魯、湘等各省提出許多實物和方志線索,指出建文帝逃出南京,到過的地方不下10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