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這個千古之謎或已經有了答案,竟要感謝施工隊

2020-12-27 騰訊網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個千古之謎,大火焚宮後他下落如何,到底是死是活?朱元璋為他留下秘密盒子裡裝著什麼?鄭和七下西洋只為找到他?正史與野史都有不同的回答。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去世之後,並沒有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直接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根據永樂年間《實錄》和《明史稿》的記載,建文帝在繼位後,即用兵部尚書齊泰和大常卿黃子澄謀,定策削藩。隨後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開始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

1自焚說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兵臨南京城下,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滿朝文武也紛紛投降,建文帝朱允炆眼看大勢已去,不得已下令焚燒宮殿,建文帝朱允炆攜皇后馬氏及嬪妃侍從等,偷火自焚而死。據《明·成祖本紀》記載,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宮內侍從都說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並從火堆裡找出了一具焦屍證明,但屍體已經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朱棣繼位後厚葬建文帝。

2削髮為僧說

近代有人則認為燕王破城後,建文帝無奈,遂求一死了之。但少監王鉞告訴他:先皇給您留了一個鐵盒子,說讓我在您有難的時候再給您,我一直秘密地把它藏在殿內。我這就把它拿出來。打開后里面有三張度牒。什麼是度牒?度牒就是作為僧人的憑證,上面寫著建文帝等幾個人的名字,還貼心地為他們準備好僧衣,剃度刀,盤纏和一封書信。信上寫明了為他計劃的逃跑路線,隨後從密道逃走。至此建文帝削髮為僧。

根據野史記載,朱棣繼位後曾派人以尋的長生不老藥的名義秘密尋找,都是無功而返,鄭和七下西洋有一項任務就是為了去海外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可見朱棣並不相信建文帝自焚而死,這一找就是十七年。據記載,直到朱棣死前一年,朱棣得到了答案,人們不知道他得到的答案是什麼,但朱棣釋然了,不知是人到晚年看開一切,還是確定了建文帝對他已經沒了威脅。但至今建文帝的下落仍然是個謎。

直到近幾年才基本確定了建文帝的下落。

2008年有施工隊在福建發現了一處不尋常的古墓,根據考古隊的考察發掘,確定是明初的一處古墓,而且可能是一位高僧的墓地。但墓中發現了當時象徵皇室的龍頭和紋飾,與明皇陵紋飾相似,在古墓舍利塔碑上刻著「御賜金襴佛曰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而這句話的隱意:「圓明」代表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則是孫輩,「滄海」代表一統天下,「珠」則暗指朱姓。那滄海珠禪師是建文帝的可能性就極大了。但歷史真相到底是怎樣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我們只能無限的接近歷史事實,無法真正觸碰。

相關焦點

  • 皇宮秘聞——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結局之謎
    建文帝朱允炆在繼位的第一年,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了,直攻南京,當時明朝的皇宮還不在北京,而是南京。在建文四年的時候,燕王朱棣率兵攻入皇宮,奪得皇位,而在朱棣成為皇帝的同時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為了一個謎。
  • 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城後,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究竟如何?
    在此期間,率軍殲滅北元舊部勢力,屢建奇功,當時的名望威震全國。後在1402年以清君側名字,舉兵攻打南京,和當時建文帝率領的朝廷正規軍對抗,後戰勝自己的侄子建文帝,入住南京城,稱帝,是為永樂帝。他為何要奪取自己侄子的帝位?同時又是為何對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一系進行斬盡殺絕呢?
  • 建文帝下落之謎揭開:活到九十四,死於北京
    提要:1402年,朱元璋四子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成了千古之謎。
  • 歷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後到底去哪裡了?
    早年為了保障朱家王朝,分封諸王,給予各王極大的權力,曾經有人以漢初七國之亂勸過他,卻被他殺了,他認為是離間親情,因此沒人敢提任何意見。他去世後,他曾經的這個決定,卻是其愛孫的災難。僅僅4年之後,朱允炆的帝位就被他叔叔燕王朱棣奪取,朱允炆也下落不明。朱允炆削藩後,朱棣開始反抗,史稱「靖難之役」。
  • 明建文帝下落之謎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則歷史介紹:萬曆二年十月,13歲的明神宗曾向張居正問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張居正回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者相傳,言建文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後雲遊四方,人無知者。」可見張居正說明朝正史不記載在這個事情首輔張居正也傾向於建文帝出亡之說。
  • 建文帝朱允炆死亡之謎被揭開?學者:這裡或是他最後的藏身之地
    要說明朝最神秘的皇帝,那建文帝朱允炆當之無愧,因為他的死因成為了千古謎團。而他上位史要從他爺爺朱元璋說起。朱元璋從和尚慢慢地成長為了一個將軍,最終變成萬人之上的皇帝,這一路不可謂不艱辛,而其中給了他心靈支持的莫過於馬皇后。而朱元璋登基後,也對馬皇后極好,甚至一心要把馬皇后的兒子朱標立為皇帝。
  • 建文帝朱允炆失蹤之迷大揭秘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於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人稱其建文帝,又作朱允文。 朱允炆於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登基,時年21歲。
  • 建文帝到哪兒去了?明成祖曾派人尋找,最後知道了他的消息
    歷朝歷代都有很多歷史懸案,明朝也有許多,最出名的要數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當時就有多種傳言,現在更有無數種說法。那具屍體到底是不是建文帝已無法分辨,燕王朱棣為什麼還把他當作建文帝的屍體?他相信嗎?當然不信,把他當作建文帝的屍體是政治需要,因為只有建文帝死了,他才能名正言順地登上皇位做皇帝;建文帝活著,他反而有所顧忌,廢之殺之,都要留下惡名。
  • 建文帝下落之謎:靖難之役,朱允炆究竟死在南京?還是逃亡在外?
    朱棣登基後,還為建文帝舉行了天子的葬禮,此舉是為了讓天下人安心。 同時,朱棣將明實錄各處改得面目全非。說什麼朱元璋生前多次斥責建文帝,而讚賞朱棣,臨死之前還想朱棣即位,建文帝封鎖宮內不讓來。朱棣來奔喪,建文帝也不允許。 然而,按說連這些細節都改到了,不管本來死沒死,建文帝的死都應當塵埃落定了,畢竟其他人又沒有發言權。
  • 3年前,一位老人自稱是建文帝十五世孫,並拿出家譜證明
    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繼承皇位,是為建文帝。之後,建文帝立自己的長子朱文奎為皇太子。 朱棣劇照 朱棣黃袍加身之後,對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極其上心。畢竟,自己這個皇位怎麼得來的,明眼人都知道。若朱允炆某天重新回來,極有可能奪回皇位。
  • 建文帝如果不自焚,就在皇宮坐著,朱棣敢殺他嗎?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坐等朱棣,那就是書呆子,必然被殺,根本不存在朱棣敢不敢殺的問題。有人可能會問:朱棣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怕激起民憤,乃至民變嗎?皇位的合法性何在?這麼問其實也是書呆子一枚,根本看不透朱棣是什麼人。
  • 靖難之役,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和子女,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建文帝朱允炆由於在執政期間,急於削藩,最終導致建文帝朱允炆與四叔燕王朱棣徹底反目,導致後來出現靖難之役,而靖難之役最終以建文帝朱允炆的失敗而告終。建文帝朱允炆也在燕王朱棣大軍進入皇宮之後,一場突然的大火之後,就此下落不明,直到現在都是一個謎,建文帝朱允炆是有兄弟姐妹的,建文帝朱允炆上面有一個哥哥,下面有三個弟弟,另外還有四個妹妹,另外建文帝還有兩個兒子。那麼在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和子女的結局如何呢?
  • 明朝皇帝在皇宮突然憑空消失,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
    這事放在現代的話,這可能沒什麼大問題,可那是在''嫡庶有別''的封建社會。朱元璋這立庶子為太子的做法徹底的激怒了其他的兒子。因此等朱元璋一去世,以燕王朱棣為首的大軍,便對皇室發起了進攻。最終朱棣帶領大軍公斤了皇宮,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大軍找不到皇帝朱允炆的屍體,朱允炆憑空消失了。
  • 建文帝朱允炆的智囊黃子澄,為何昏招百出,卻被後世稱為忠臣?
    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畢竟這個事情朱元璋是很重視的,不是大臣說自己沒有過錯就一定沒有的,萬一大臣報上去了,結果錦衣衛查到了大臣犯過錯,那麼這可是欺君之罪,是要殺頭的。但當時齊泰去了,這就說明齊泰至少為官是清廉正直的,朱元璋也對齊泰的印象加深了。後來齊泰當上了兵部尚書。
  • 《大明風華》當中朱棣找到了朱允炆,正史上也是如此嗎?
    建文帝朱允炆在燕王朱棣的大軍尚未找到自己之時,用剃刀削去了自己的頭髮,逃往了別處,燕王朱棣在經過一番找尋之後,並沒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燕王朱棣為了穩固住自身的地位,將忠於建文帝朱允炆的官員全部屠殺,之後沒過多久,朱棣稱帝,史稱明成祖。
  • 建文帝是自焚了,還是逃走了?其實歷史早有了答案
    引言:建文帝朱允炆削藩逼反了燕王朱棣,朱棣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名,發動了「靖難之變」。在靖難軍攻克南京城之際,建文帝火燒皇宮,不見蹤影。太監從火堆中找到一具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屍體,有人認為這具屍體就是建文帝的,也有人認為這具屍體不是建文帝的,並認為真實的建文帝是從密道逃出了皇宮。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
  • 未解千古之謎:中國歷史上消失的三個人,至今仍是謎團!
    建文皇帝知道,皇帝預計自己今天會通過這個秘密箱子,為了救自己的命,在秘密道路上剃了僧侶。遵照密艦的指示,建文剃頭成為和尚,從鬼門關逃離宮殿,開始了流浪天地的遊行四方的僧侶生活。建文帝化妝逃跑後,皇后馬某為了掩護他,命令太監放火,自己跳進火海。自己燒死。
  • 明朝建文帝逃離南京究竟是往東南還是西南藏身?
    明朝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原本人力財力都具有優勢的建文帝朱允炆,最後不敵其叔父朱棣,被奇襲攻入南京城。關於這個年輕皇帝最終結局,600年來都是熱門話題。尤其2010年7月,江蘇南京還專門召開過「明建文帝國際學術研討會」,蘇、浙、閩、川、貴、滇、魯、湘等各省提出許多實物和方志線索,指出建文帝逃出南京,到過的地方不下100處。
  • 大明風華:朱棣與當和尚的建文帝見了面,歷史上有無此種可能性?
    朱棣派人暗地搜尋建文帝下落朱棣精明絕倫,且善於權謀,很少有人能騙得了他。朱棣曾派人兩路尋找建文帝下落,一路是鄭和,打著友好邦交的旗幟飄揚海外,實際上是尋找建文帝下落,朱棣懷疑建文帝跑到了國外,這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 大明風華,永樂皇帝為何執意尋找建文帝?莫非真有愧疚之情?
    導語:大明風華,永樂皇帝為何執意尋找建文帝?莫非真有愧疚之情?建文皇帝是否把傳國玉璽給朱棣了?可我們也要認識到朱棣的成就,是建立在靖難之役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靖難之役,可能就沒有明成祖朱棣,也沒有現今的紫禁城;在靖難之役中,很多人流離失所,當時朱允炆也不知所蹤朱棣稱帝後卻總是放不下朱允炆,在很多史書中都記載,朱棣一生都在尋找朱允炆;那麼,究竟朱棣為什麼非要找到朱允炆?是什麼原因讓他遲遲不敢放下這個心結?